刘淑平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谈一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帮助。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数学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自发的对其产生兴趣,数学是一门与“数”相关的学科,小学生活动好动,看到一大堆的数字,难免会产生厌烦之感,觉得数学课枯燥无比,而且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课堂上的一些小插曲给吸引,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之下,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地培养。
在教學的时候,教师如果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则可以弥补这个问题。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图片、文字和声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表现知识的方式形象、直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色彩多变的画面,可以较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解“购物”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动画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情境,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的课堂教学成功的吸引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更加的高昂。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进入了高年级之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为抽象思维。在思维过渡的时候,有些学生可以较好的适应这种教学的变化,有些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
数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都可以做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越好,思维的转变速度越快。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存在差异,许多学生觉得数学学习困难无比,到最后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采取有效地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较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学习“圆锥和圆柱的体积”知识的时候,学生可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做一个动画出来,如在一个圆锥里装满水灌倒“等底等高”的圆柱里需要灌三次,才能将其灌满,通过这样的动画演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迎刃而解,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三、助力几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几何,是数学知识中,学生无法避开的一个大类。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多变的几何知识,让学生无从下手,解题时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要比较高。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几何知识的话,画图也会浪费掉许多教学知识,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不够形象和立体,也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个教学难题。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周长和面积上做文章,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长方形需要怎样变换,才能变成正方形,正方形又有哪些变换方式,可以变成长方形。通过,这样的一些方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明确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作用,合理的采用这种教学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德惠市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