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2017-04-07 08:02张小飞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教育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大学生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状况。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大学生才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才能更好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在当今激烈的国力竞争中站稳脚跟,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践行是否有成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

其一,在当今就是要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是我们自己的事业,只要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意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创新,我们就能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行,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这种觉悟,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如果没有强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民群众就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那么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将会是异常曲折的。

其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功能方面去理解。在我国范围内去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用这些思想理论去教育人民,并且不断地提高我国群众的觉悟水平,为实现中国梦而鼓足干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马列宁主义理论的功能和作用。马列主义理论在认识与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种理论体系一旦形成,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能力、实践行为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也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其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就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各种矛盾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冒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腐朽思想不断地侵入、腐蚀人们的价值观。这些消极的变化,如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一些人尤其是处于学习期高的大学生来说,必然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物质生活层面,还会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层面。

要大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下永远弘扬。①不断加深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对新时期新道路不断发展的认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二,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飞速崛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这种新媒体生活的行最先品尝者,在感受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極大的冲击。

网络的虚拟世界,使来自社会和个体的因素的影响减弱了,网络无疑成为了大学生发泄不满,表达思想观点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通过新媒体的各种平台,他们个性得到很大张扬,但是它的无门槛性和虚幻性等,很容易使大学生不顾现实道德因素的制约,做出不负责任的各种行为 ;各种思想观念的并存,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责社会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甚至有些大学生迷失其中无法自拔。②新媒体是个双刃剑,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为主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石,不断创新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运用和发展这种新文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三,大学生的个性虽强烈,但目标性缺乏,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大都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下,虽然他们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也有较大的学业压力。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总的来说是积极健康的,同时也存在消极的、有害的方面,如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对处于成长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校园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方面,要有效性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在校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决守好校园舆论的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传播渠道,做到守校有责、守校尽责。

三、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要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尤其需要高校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注释:

①董元、郑大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分析》,《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第15期,第2页。

② 史颖超:《试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8-05-04.

[2]赵启会,翟汉兰.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大学生人文道德养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05).

[3]牛凤霞.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11).

[4]程刚.金一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的探索[J].高校理论战线,2009,(01).

(作者简介:张小飞,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疆地方党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