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阳
我喜欢流浪。
喜欢在寒暑假的黄昏一个人背起行囊,到远方为舌尖寻找泊宿的港湾。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孕育上千种流传的真味。
这种真味就像一条纽带,令人在唇齿微动之际,回归前朝盛世繁华,回归历史流转兴衰,回归一种返璞归真的情趣,带着广袤土地的质朴的馥郁,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清淡稻香。
蒙古之夜的烤洋芋,是我此生最流连的美味。在草木灰里大火烤煨用木枝捞出,捧在手心滚烫,一边呼呼吹气一边在两手之间来回倒腾,烫的置在桌子上用手掌轻轻拍打,那种火烤的奇异浓香这才散发到极致,沾一点椒盐胡椒面,一口咬下去,洋芋沙质的细糯加上蒙古佐料的辛辣咸香,简直欲罢不能。
辽宁丹东的朝鲜边界,在港边随意挑一家小店小坐,来一碗正宗的朝鲜冷面,汤汁清凉面条细滑,配上精致切丝的菜蔬果丝,再来一盏泡菜或是酱渍小菜,齐活。
去吉林市,朝鲜族的风韵和丹东又有细致差异,多了一些南韩的风情。栗子打糕杏仁糖南瓜酥都是暖胃食品。在一位朝鲜族姑娘的家中寄宿一夜,她做高丽参鸡汤为我驱寒,鸡汤滋味鲜美,人已醉。
坝上草原,邂逅满族姑娘舒心,她请我品尝蒙古烤全羊。那晚简直吃到嘴边流油欲罢不能,又是一场饕餮盛宴,满族的羔羊偏小而腥膻味淡,鲜嫩肥美,舒心姑娘的待客之道让我对满族这个曾经馳骋草原叱咤中华的民族更有好感。
哈尔滨,马迭尔冰棒浓郁的奶香让人心酥,俄罗斯风情的红肠更能讨北国姑娘的欢心。那次从黑龙江回华北的时候,背包里塞了满满的红肠,过机场安检的时候一脸洋洋自得满足的神情。佐粥和入菜口感都甚好,直到小半年后那些红肠被我在餐桌上挥霍完毕,痛苦不能自持,竟在一小段时间内茶饭不思不食粥菜。
中国的糕点,美在细致,美在风雅,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雕栏玉砌水榭亭台相媲美。甘草冰雪凉水,杨枝甘露,荔枝膏越梅羹,香糖果子,金丝尝梅,生淹水木瓜,上元的油饭,伏日的绿荷包子,端阳的粉团纤苇粽子,中秋的玩月羹,重阳的茱萸米糕,腊月的萱草喜饼……万种风情,精致而唯美。
那年春,他带给我旧都洛阳的牡丹花糕。千层酥皮松软酥脆的口感并存,薄薄的一层牡丹花酱馥郁香浓,内馅丰腴细腻软糯香甜,品到细处,可以咬到细细的牡丹花丝。如此精致昂贵的宫廷糕点,尽显洛阳昔日帝都遗风。
而糕点的佼佼者,以帝都和淮扬最妙。
燕京,历朝古都,宫廷风味的奢华糕点已然褪去金缕玉衣,流入寻常百姓家。去帽儿胡同锣鼓巷,或是北海后街的老舍故里,巷间小道,昔日帝王家的豌豆黄可以包在油纸里扎上红绳拎回家,清香甜糯。驴打滚艾窝窝茯苓夹饼吃得嘴边生风;玫瑰花脯、苹果鸭梨脯更加脆生;夏天的午后坐着黄包车必尝加碎冰的桂花酸梅汤和西梅子茶。最妙者,冬天站在北风里吃冰糖葫芦,老店的山楂海棠柑橘裹上晶莹剔透的糖浆甩出薄薄的糖冠,酸甜可口,一串接着一串。
淮扬的甜食,又是不同。稻生南国,水晶饭龙脑冰片牛酪浆,糯米团子花果糯糕在南国人的指尖做得风生水起。江南人的清淡风雅,彰显得淋漓尽致,更新细腻更加婉转精致。我曾经在江南带艾草香糕送给喜欢的男孩,他却看不出艾草香糕里“艾”与“爱”的谐音双关。他喜欢我的艾糕,却读不懂我对他的倾慕。故而,再见啦!那个如水的夏天和我的初恋!
中国的酒,单听名字就像行云流水而作诗,中华浩瀚文明的深厚底蕴蕴藏在酒名中——玉练槌,思春堂,皇都春,珍珠泉,雪腴,琼花露,五粮液,蓬莱春,茅台,清风堂,蓝桥风月,银先,紫金泉,万象皆春……粮酒,漉梨浆,椰子酒,梅花酒,应有尽有。
爷爷有一瓶陈年茅台,某年春节的除夕夜举家阖欢时开茅台同饮佳酿,我是不能饮酒的,有幸拿竹筷挑一下在舌尖一抿,那茅台是怎样醇厚香浓而带上岁月真味的美酒呀!今夏,我的老师饶有兴趣地请我去他家试菜,只是为了让我一品师母今夏酿的葡萄酒,微甜,馥郁,清香,师生共同举杯,杯中泡沫飞漾。
我爱饮茶,胜过西洋咖啡。
北大先修课上,讲师把中国的茶文化讲得绘声绘色——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江苏吴县太湖碧螺春,安徽六安瓜片,湖南洞庭湖君山银针茶,安徽黄山毛峰茶,河南信阳毛尖茶,安徽太平猴魁茶,江西庐山云雾茶,四川蒙山蒙顶茶,浙江长兴顾渚紫笋茶,一壶一殇间,纵然无菜无饭,国宴也会因茗茶的装点而风生水起。
身为穷学生的我,喝不起普洱龙井大红袍,但也爱铁观音茉莉花。热水浇灼之际,茶叶舒卷翻涌起符,上浮下沉翩跹起舞,茶汤着色泛起诱人的青黄,剔透清澈,温润无比,暖胃暖心。
茶与清酒,总是与高杰志士联系在一起。古有陶渊明饮酒酣畅淋漓沉醉不知归路,亦有隐者归隐青山,酿泉为酒,采茶自给,清虚自守,服食求仙,梦想长生。
渊渊乎!
君子之交若洌酒似清茶,非甘如醴,而淡若水。
者与美食的渊源,自古就是佳话。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春燕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佛玉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醒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若多年之后流落远方,独自一人坐在精致餐桌前,在高脚杯里斟满红酒,拿起刀叉熟练地肢解三文鱼和牛排,你别忘了抬头看看落地窗外:
你看,中国的月亮好温润,就像一块圆润的桂花糖饼!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55级3级部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