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连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强音。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浅谈几种做法。
质疑能力主动发展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强音。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问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只偏重于以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采用一问一答,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惰性状态。有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遭同学嘲笑,挨老师的白眼,对自己能否提出问题产生怀疑。针对这些现象,首先教师要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鼓足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一旦学生提出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做出合理的评价。教师要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视作珍贵礼物,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课堂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保护学生勇于争辩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发言,敢于提问,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敢于大胆提问,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创造问题情境,使学生要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动手而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而啟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情境。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是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因此,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将学生置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地,就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
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
如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未有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质疑,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上质疑,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从课题上质疑,等等。
教师要在关键处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练习、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有思维价值。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年历卡”,发现了许多问题后,老师提出在这些问题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这样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同是二月会有28天和29天两种情况?这个问题正是接下来要讲的问题,教师可用恰当的语言表扬这位同学问题提的好,并通过恰当的处理方法帮助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四、培养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
自主学习的小学教学模式,不但要让学生敢质疑、要质疑、会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疑。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疑,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多数学生囿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老师激疑:还有与课本不同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梯形转化分解成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有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其方法之新颖教师都感到意外。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在学习中不但善于质疑,而且质疑质量会越来越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法,提供多种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善于提出与教材重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与此同时,他们也会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从而主动地学,积极地学,愉快地学,高效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