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博语

2017-04-07 10:03
大作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筋开幕式运动会

本期话题:

现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对身体造成的损害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学生运动会便成了学校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于是,不少学校在运动会的形式上动足了脑筋,从开幕式到比赛項目都力求趣味性,扩大师生参与面。有的学校把一些传统常规项目拿掉或“变脸”,增加了一些趣味运动项目。有人对此表示赞同,也有人认为这样减弱了校运会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作用。那你觉得此举如何呢?

@高润扬:学校在形式上创新运动会的初衷,就是希望更多师生能够参与到运动会中来。比如设立“两人三足”“男女生十人混合接力”等创意趣味项目,让更多人成为了赛场上的主角,也让更多没有太多“运动细胞”的师生在运动场上有了一试身手、感受大家呐喊助威的机会。

@清玄:运动会可以有创新,但是不能变成“大杂烩”。比如开幕式,由各班做各种表演展示,以前展示各民族、各国的文化还很有意义,可是现在不少学校都演变成了奇特装束展示,这似乎给整个运动会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缺乏专业性、不伦不类的基调。在比赛中,由于掺杂了过多非体育因素,最后的成绩未必代表各班的运动水平。学生由此就会觉得运动会就是热闹热闹,而不把重点放在认真训练备赛上。

@蕙质兰心:我们学校的运动会也在开幕式上动足了脑筋,从班级文化展示到各地文化展示。后来我们觉得还是要回归到运动上来,因此,我们每个班在每年运动会开幕式上都会以各种方式展示运动元素。有的班是用羽毛球拍做道具,有的班还设计几位学生踩着滑板围绕本班方队进行表演。

@颉刚:我觉得,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参与,适当降低入场“门槛”是值得的。开幕式、比赛项目求新求变,能吸引更多师生甘心到操场上顶着风吹日晒鼓掌呐喊,使运动会保持生命力。各班集思广益、团结协作,能让班级更融和、更有凝聚力。只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花样多一些也无妨。

小编说:除体育课之外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就是运动会。运动会创新出新花样本身没什么不合时宜的地方,但如果一味营造气氛而偏离了举办运动会的初衷就适得其反了。

猜你喜欢
脑筋开幕式运动会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半身少年”
龟龟运动会
《人民日报》十九大开幕式报道话语分析
春季运动会
脑筋转转转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