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摘 要]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非生态生活的现象。批判不是目的,创造新的生活才是目的。马克思找到了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并提出要通过革命活动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生活的主体可以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不受资本逻辑的控制,遵循属于自己的生活逻辑,从而真正达到人的自然的实现和自然的人的实现的统一,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生活。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态生活对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很有启发,为中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逻辑;共产主义社会;生态生活思想;“三生”道路;生态文明
为了生活的需要,人类主动地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影响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人们人化自然的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交往受资本逻辑的支配,人处于异化状态中。生活在高压工作强度下的工人阶级,并不能享受异化的劳动生活,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实质上还是受资产阶级支配的消费生活中。在资本主义的大生产中,人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资产阶级不会关注自然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不会关注工人阶级的居住环境;无产阶级生活在高劳动强度下,也无暇关注乌烟瘴气的环境,更不会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为了生活得更好,无产阶级必须起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推翻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社会,建立贯彻生活逻辑的社会,走向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生态生活。马克思的生态生活思想有利于深入阐发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思想,有利于丰富生态文明理论视野。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非生态生活的批判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不是每一段历史都必然面临人与自然的异化处境,或者说不是每一段历史遇到的生态危机都会严重威胁到人的生活。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才表现得特别突出:自然只是作为人的有用物而存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①。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生态生活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交往的异化和人与人交往的异化。人与自然交往的异化表现为人的劳动生活的异化和消费生活的异化;人与人交往的异化主要通过物与物的交换体现,表现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控制和人对居住环境的冷漠态度。
(一)人与自然交往的异化
人与自然的交往主要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来实现,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体现在人以劳动为中介与自然相联系的生产活动及劳动生活,还体现在人对自然的消耗及以需要为中介的消费生活,当然还体现在自然对人的回应上。
劳动生活的异化是人与自然交往异化的主要表现之一。首先,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人与劳动资料处于分离的状态,工人想要生存,就必须有劳动资料,这就要求他首先成为工人。但是,“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这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上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的生存的手段”①。劳动资料不属于工人,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也不属于工人自身,反过来劳动产品会成为支配工人工作的异己力量。其次,劳动生活原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呈现,而现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②。劳动仅仅成为工人谋生的手段,并不能体现工人自由意识的活动,人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最后,劳动生活的异化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的断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③。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投入资本,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向自然无限度地疯狂索取资源,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变换出现问题,对立的各种矛盾日益显现。资本的集中化与社会生产化的矛盾,在有限的、定量的生态资源的条件下日渐尖锐,最终体现为生态危机。
劳动生活的异化会带来消费生活的异化。首先,劳动生活已经成为工人生存的手段,工人无法在劳动生活中感到满足,只能在吃、喝、生殖以及居住和修饰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这就表明,人在动物性的消费活动中肯定了自己,更多地将自己的需要寄托在了消费活动中。其次,工人的生活消费是从属于生产消费的。“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④。工人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资本家的生活。资本家认为工人的消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依附的事情,是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无谓消耗。所以,“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论在工場、工厂等以内或以外,在劳动过程以内或以外进行,总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⑤。这就揭示了工人阶级的消费不是他个人的消费,而是从属于资本生产过程的消费。最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资本家们为了追逐利润,对自然资源的消费违背了自然的系统归还的规律;排泄物不仅包括生产排泄物还包括消费排泄物,“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在利用这些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⑥。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浪费远远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环境承载量大大地超于它能承受的负荷。
(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异化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来实现的,人对物的迷恋之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资产阶级只能关注资本的增殖,工人则只能关注满足生存的消费品。人与人的交往受到物的支配,这就引起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支配,引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冷漠态度。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生活成为了物化生活。人对物的依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这里的物化不是指物质,而是指商品、货币和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劳动由其创造的交换价值体现出来。人们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实现自己劳动产品的交换,并且获得相应的交换价值。只有交换活动顺利完成了,才能体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生产的产品。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生产、消费和分工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交换活动成为人们主要的交往形式,交换价值成为人们生活中具有支配性的东西。这样,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就主要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上,表现为他们劳动成果的交换上。当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时候,人们就产生了对货币的过度依赖和崇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呈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相互间的关系;反过来,他们之间的关系还会从属于物与物的关系。人们在生活中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货币,如何将自己生产的产品转换成货币,人们的生活就呈现为对物的不断追逐。
人与人的交往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关系更加简单,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工人的劳动生活受制于资本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资本家很幸运地找到了工人这个劳动商品,可以在生产的过程中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是人与自然地位的失衡。人逐渐支配着自然,使自然为己所用,根本不考虑自然自身的特性。资本家们不管工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只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资本增殖。但是,“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①。工人自身仅仅只能关注到生存,根本不能奢求干净的水源、良好的居住环境,他们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都没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更没有改善自然环境的意愿。工人在长此以往的生活压迫下,身体健康也受到恶劣影响,贫民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活环境的典型代表。“根据马克思观点,标志着大工业城市的‘普遍污染就是工人阶级的居住环境”②。生活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非生态生活的表现,并在揭示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过度追求利润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无论是劳动生活、消费生活的异化,还是人们对物的追求和淡漠的生态意识,都是资本逻辑作用的结果。第一,资本逻辑支配人的生活,使效用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则,自然成为资本积累的工具。这既体现在资本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上,将自然仅仅看作是其生产的资料和工具;也体现在工人为了使自己生存必须劳动上,其肉体组织仅仅是为了生产而存在的机器的一部分。资本家对金钱过度追逐,忽略自然界自身的规律,只顾利润获得,不断造成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工人的异化劳动也会造成其自身与自然的异化。第二,资本逻辑主导人的生活,使增殖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则,自然成为资本扩张的牺牲品。资本增殖导致生产的不断扩大也会引起消费的不断扩大,会促使消费者成为消费的机器,为了消费而消费。不断消费就会带来对自然界资源的非有效利用,就会带来自然资源的浪费。资本的增殖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无止境地利用和向自然界无止境地投放废物之上,这样就会带来奥康纳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无限扩大与自然界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资本的扩张本性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呈现出全球扩张的趋势,所以会出现生态殖民的现象。资本的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资本对物质财富、高额利润的追逐,会使自然成为其增殖的牺牲品。
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生态生活的政治想象
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成为物化的颠倒的生活,即异化的生活。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非生态生活的批判之后,不仅指出了其根源,而且还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生态生活的想象。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生活逻辑主导的社会,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统一的社会,是自然的人的实现和人的自然的实现统一的社会。
笔者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生活逻辑主导的社会,生活逻辑内在地包含了生态良好的目标和要求,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生活的逻辑是“在人的生存或‘更好的生存中发现价值,在劳动生活与消费的各个方面重视人的生活的态度和方法”①。这就表明,生活逻辑不关心财富积累的量,而关心现实的人的生活的质;生活逻辑重视人的真正的消费需要,否定虚假的消费需要;生活逻辑鼓励人们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而不是在劳动中否定自己。首先,按照生活逻辑,为了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就要求人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规律是自然尺度和人的尺度统一的规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规律。其次,生活逻辑指向更好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生活,就需要将之前大量的消费方式转换成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即绿色化(生态化)的生活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忽视排泄物的再利用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承载力的极大压力。科学技术创新可以减少生产排泄物,从而真正降低自然循环的压力,这样看来,“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②。这表明马克思已科学地预测到了循环经济的可能性。最后,人们真正遵循自己生活的逻辑,在劳动生活中肯定了自己,劳动异化的现象就会消失。
生态生活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统一的社会。人与自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应处于和谐的互动交往中。在理论上,这就要求将注重人的人道主义和注重自然的自然主义统一起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不会受到压迫,不会受到剥削,人们也不会破坏自然,而是会像对待自身那样尊重自然。人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發展,人可以在没有外界的压迫下实现对自然合理、科学的利用。到那时,“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③;生产者们不会花费多余的蛮力,而是会消耗适合自己本性的力量,自由地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活动。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处于双向互动中,没有一方受到压制。人成为自然的人,自然成为人的自然,两者在相互作用中实现了统一。因而,“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④。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地实现统一,也才能真正地实现生态正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随着三大差别的消灭,在物质生产极大富有、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实现了和谐统一,这也就为生态和谐和生态正义提供了保证。
生态生活是自然的人的实现和人的自然实现的生活。首先,生态生活是合自然规律的生活,尊重自然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所说的自然,更多的是纳入人生活系统的人化的自然。也就是说,人在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自然的本性,不违背自然系统归还规律,始终将自然与人自身看成有机的整体。其次,生态生活是人的自我实现的生活。人的自我实现就是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肯定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人与自然的交往会影响人的自我实现。生态生活就是人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时候,不再将这种活动当作是在自己之外的谋生的手段,而把它当成发展自身的需要。人在实践活动中遵循生态理性,而不是凭自己的欲望生活。最后,生态生活是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生活。在自然的实现和人的实现中,人与自然真正实现了有机统一。人能够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能够在自己的活动中贯彻生态理性原则,既按照人自己的尺度也按照自然的尺度参与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
马克思并没有勾画生态生活的具体细节,但是却从实质上阐明了生态生活中人与自然的交往样态。自然作为人们诗意栖居的空间场所,不能是光秃秃的大地,也不能是干涸的河流和污浊的大气,而应该是绿意盎然、虫鸣鸟叫、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的世界。人也不是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人,而是不断通过劳动肯定自己生活的人。在实质上,生态生活就是共产主义的生活。
三、生态生活视野下“三生”道路思想的阐发
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生态生活的政治想象,在生态环境恶劣的今天引起了人们的向往。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以及“十三五规划”都一直在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马克思的生态生活思想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三个维度,“三生”是实现生态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生产发展的生活维度
生产发展不是单纯的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指生产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生产的发展以生活来界定自己,而且全部的生产活动都以“现实的个人”的生活需要来发展自身。生态生活的生产是现实的个人按照生活逻辑进行的生产活动,不仅仅包含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包括人的生产。
生产发展以生态生活来界定自身的合目的性。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了生活,人们首先得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现实的个人在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时候,就必须与自然交往,交往的中介就是劳动。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绿色生产优先,考虑人和自然共存的生活系统。第二,人们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物质需要,也要考虑自身的生态需要。如果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为大量的生产引发的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会直接危害现实的人的身体健康。第三,人们在物质生产的同时也会进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同样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为了实现生态生活,现实的人要在思想上、在意识中肯定生态生活,憧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要树立生态理性,多生产有利于生态生活的文化产品,从而引导生态生活的实现。第四,生产还包含了人口的生产,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减少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那么人口的生产就应该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遵循适度的原则;还要保证人口生命的长度和质量,让人们免遭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之苦。所以,生产发展不能仅仅看到“生产”两字,还要考虑生态和生活。
(二)生活富裕的丰富内涵
生活富裕不仅仅是指现实的个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可以足够支付他的消费生活;而且还包含精神世界的富足,包含我们生活系统中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我们始终要记住,现实的个人是生活着的个人,生活着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自身实践发展的结果。为了使生活富裕,就必须保护生活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就必须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活富裕是指生活系统的富足。生活系统不仅包含现实的人,而且包含人与之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现实的人的生活的富足,体现在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和生态多样上。首先,生活的富裕必须保证物质的充裕。人们不会再为了生存而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不会因为生存而有强烈的对自然物的占有欲。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是生活富裕的基本条件。其次,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还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人们还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千万不要忘记“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①,只有精神富有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后,不管是想要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还是想要拥有富足的精神生活,都必须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现在很多生物都由于人类的恶性行为逐渐消失了,这就造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缺失,造成生态系统内部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引起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和多样性,就间接地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助于保证人们富足的现实生活。自然界的万物都处于联系中。人是自然的人,消失的任何一个物种都会间接地影响人的生活。现代生态学已经揭示出,多样性有助于保证自然系统的稳定性。任何一个生物的缺失都可能会引发生态系统的改变,进而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
(三)生态良好的生活追求
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和样态,是生态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良好是保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诗意的栖居空间,也给人们和谐的生活提供理论基础和保障。
生态良好是生态生活的具体表现。首先,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物质变换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关系,生态良好表明人与自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整体的协调和平衡。人与自然的系统是辩证地发展的,必定要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结构,实现有机的统一。其次,我们必须看到自然对人类行为的反馈活动。人类不能将自然作为自己征服世界的工具,而应该将其作为和自己对等的交往对象。一旦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索取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一旦生产和生活的排泄物排放超出自然的涵容能力,就会得到自然的反馈信息,一般以对人类的惩罚表现出来。一般情况下,自然与人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再次,目前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通过现实的人的积极主动去努力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技术来形成可持续的社会生活结构,为生态良好提供社会保障。最后,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缓和,要在调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己的举措,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克服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实现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总之,生态良好不是保持自然的原初性,或者回归到原始社会的生产,而是将人和自然看成系统关系,看到自然对人的反馈,并且努力调节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其处于动态的协调和平衡中。
总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是生态生活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生态生活有助于深化理解“三生”的内涵,科学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可以说,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为生活富裕提供了保障,生态良好也是生产发展的保证。生活富裕不仅体现了生产发展的结果,也暗含了生态良好的空间场所。作为统一体的“三生”发展道路,就是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将其放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去考察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并且将其放到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形式、劳动生活和消费生活中去考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生态生活进行了批判。反观当下社会现实,在全球化时代,当时马克思揭示的劳动生活和消费生活异化现象还存在着,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作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必须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也要求我们深入了解马克思的生态生活思想,进而丰富和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