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海洋

2017-04-07 14:16许晨
北京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郭川帆船航海

201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常播出,突然屏幕下面飞出一条字幕: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亿万国人的心被揪紧了,立刻将目光聚焦到这则新闻——郭川为何失联?他现在在哪儿?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 船长郭川

“大海啊,请你停一停波浪,祈祷我们的船长平安吧!”

“海风啊,请你静一静呼啸,祝福英雄的郭川回家吧!”

一个冷秋的夜晚,华灯初上,光影迷离,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笼罩在安谧的夜幕之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乘车疾驶、或步履匆匆,穿过整洁而宽阔的街道,奔向自己那个叫作“家”的温馨港湾。可在著名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远离闹市区的情人坝(挡浪坝)灯塔下,却有一群群普通的市民离开家门,走向这里,自发地聚拢在一起。

秋夜的海边寒意袭人,可他们丝毫没有觉得,面容焦虑、神情严峻,拉起了一条条长长的横幅,点燃了一支支红红的蜡烛,面向浩瀚大海,仰望无垠星空。有的人双手合十,有的人喃喃自语:郭川船长啊,你在哪儿?你听到亲人的呼唤吗?家乡盼望你平安无事,祖国期待你凯旋……

这是公元2016年10月28日,距离那个令人震惊的一刻仅仅过去了三天。那是怎样的一刻啊!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常播出,突然屏幕下面飞出一条字幕:据新华社消息,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中国职业帆船选手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于北京时间25日15时30分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

一石激起千层浪。立时,亿万国人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似的。

失联!自从马航370客机“失聯”之后,这个名词便几乎与“不幸”二字画上了等号。

多年来,郭川的名字在航海界、体育界,抑或是社会各界,不能说如雷贯耳,也是早已声名显赫了。他的不凡业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传遍了华夏大地乃至世界航海界。郭川是中国职业帆船航海第一人,获得过诸多“第一”:第一位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第一位完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亚洲人、第一位单人帆船跨越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2012年11月18日,郭川开启“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之旅,经历了海上近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于2013年4月5日驾驶“中国·青岛”号帆船荣归母港青岛,成为第一个单人不间断无补给环球航行的中国人,同时创造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环球航行世界纪录。两年后,他又率领国际船队驾超级三体帆船,成功创造了北冰洋(东北航线)不间断航行的世界纪录……

进入2016年以来,郭川团队一直在国外训练、调整、准备,7月应奥运会主席巴赫之约,从法国拉特里尼泰出发,跨越大西洋到巴西里约热内卢,观礼2016年奥运会,而后启航穿越巴拿马运河北上太平洋,经过两段航程共43天的航行之后,于当地时间9月30日凌晨抵达美国旧金山。计划在10月中下旬,由郭川独自驾驶帆船横跨太平洋,目标地为中国上海。

这个航段是一次挑战之旅:去年6月,意大利“玛莎拉蒂”号船队创造了从旧金山到上海、用时21天的帆船速度世界纪录。郭川决心单人单船沿此航线突破上述纪录,用16天至20天左右到达上海市金山区。因玛莎拉蒂号船队有11名船员,所以郭川不管用多长时间完成航程,都将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单人不间断跨越太平洋航行。称之为“金色太平洋挑战”活动。

2016年10月18日上午,旧金山湾区阳光明媚,郭川独自驾驶着“中国·青岛”号,离开停靠的里士满游艇码头,在人们的一片欢呼送行声中,踏上了直达中国上海的航程。当鲜红的三体船从旧金山地标建筑金门大桥下通过的瞬间,国际帆船联合会记时员沙马·科塔古特蒂按下计时器,显示当地时间14时23分11秒。这年,郭川已经51岁了,将在太平洋上独自航行约7000多海里,一路上需闯过风暴、海浪、鲨鱼、孤独等等难关。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可郭川毫不畏惧。

当然,他不是只知蛮干的傻大胆儿,而是建立在科学训练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他此次驾驶的超级三体船长约30米,宽16.5米,桅杆32米,使用碳纤维材料制造,重量轻,性能好,为世界上仅有的同型五艘帆船之一,在上次的北冰洋航行中表现甚佳。为了准备这次挑战,郭川团队又对此船进行了部分设备的升级改造,驾船从法国一路走来,进行了大量模拟训练。

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帆船前进的动力就是风,一帆风顺,乘风破浪,祖先留下的诸多成语证明了这个道理。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无风难行船,风大浪必高。特别是一个人一只船,只靠风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如果遇上狂风暴雨、浪涛汹涌,那将是难以言表的灾难与不幸。虽说郭川船长已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也不免谈此色变、百倍小心。临行前,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不断挑战一个更高的层面。我希望把这件事做得精彩,给自己的帆船梦想增添新的高度。风是我的对手,也是我的伴侣。没有风,走不好;风很大,会带来很多压力。我要时刻小心谨慎,不要产生不好的结果……”

难道是一语成谶?就在郭川驾船航行一周后的10月25日,“中国·青岛”号驶到距离夏威夷以西900多公里的海域,中午时分曾与岸上团队连线通话:“怎么样,船长,没事吧?你那边有什么新消息?”

“啊,还行。”郭川答道,声音里透着疲惫,“没事就是最好的消息。昨天晚上有些不稳定的阵风,有两个乌云团突袭,然后阵风加大,船体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好在都已经应对过去了。”

“那你一定要多加注意啊,利用风浪较小的时间,尽量休息一下,保持体力。如果再遇到突发之事,比如撞上鲨鱼什么的,没有体力是不行的。”

“对! 其实远航撞到大鱼是常见的事情,这回我就撞到两次了,大概有一两米长,没有什么破坏力。当然,我不希望撞到鲸鱼,否则那就麻烦大了……”

“好的,不说了,保重!”

此次通话后,郭川一位同学又打通了电话,聊了一会儿,他就休息了。北京时间下午3时半左右,岸基保障团队GBS定位图屏上,突然显示帆船航速明显慢了下来,从二三十节突然降到了六七节,大家赶紧联络郭川,不料却一点回音也没有了!

“青岛号,青岛号,你在哪里?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郭川船长、郭川船长,在何方位?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回答、请回答……”

岸上保障团队负责人刘玲玲,以及她的团队伙伴们,一遍又一遍地用海事卫星电话、用超强信号的手机呼唤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郭川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无声无息。失联!这两个幽灵一样的大字,像两记大锤重重地砸在人们心上。他们马上向中国驻美国外交使团报告,并联系美国海事部门请求援助。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敦促美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展开搜救。这是人道主义救援,国际上照例是一路绿灯。美国海岸警卫队夏威夷海事救援中心、美国海军在附近游弋的舰只,法国航海帆船运动基地有经验的水手,纷纷在第一时间,前往事发海域。很快,搜救飞机在海面上发现了三体帆船,其大三角帆倾斜落水,甲板上空无一人,无线电对讲机多次呼叫没有应答。消息传来,人们心情十分沉重,这说明郭川落水了……

熟悉帆船运动的人都知道:单人单船的航程中,最怕的是人船分离,一旦由于狂风大浪,抑或是大鱼撞击,失足坠入海中,根本赶不上一直前行的帆船,前后左右无人施救,就会遭遇灭顶之灾。如此看来,郭川船长境况不妙。唯一期盼的是,他在海面上漂浮或游到某个荒岛上,利用野外生存知识坚持,伺机被前往搜救的飞机舰船找到,并且安全地带回来。

祖国时时刻刻牵挂着她的儿女!

自从“青岛”号失联的消息公布之后,举国上下就被“郭川”这个名字牢牢吸引住了。每天每夜,人们密切注视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二十四小时”“新闻联播”等栏目,忧心如焚地等待着来自太平洋的信息。在10月27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表示:“中国航海家郭川不幸落水失联,外交部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正密切关注有关事态,继续协调相关搜救工作。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会及时向大家提供。”

郭川的家乡——山东省青岛市,更是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全力做好各项搜救工作。市体育局、市帆船运动协会等单位,及时联系郭川的保障团队,了解最新信息,慰问郭川的妻子肖莉和亲属。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青岛市民。他们视郭川为自己的城市英雄、家乡的优秀儿女,震撼担忧之余,各个微信群朋友圈里振臂一呼,决定于10月28日晚上来到奥帆中心,为郭川船长祈福!

于是,这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以往总是荡漾着欣喜的青岛奥帆基地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友会、帆船之友会、青岛一中校友等群友们,还有许多自发赶来的市民、游客和外宾,都一脸凝重、虔诚地伫立在海边。人们都在期待船长归来。

二 “疯子”郭川

郭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又是怎样成为一名职业帆船赛手的?

这还要从国际帆船运动项目说起。

帆船,顾名思义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国际帆船赛事总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员驾驶帆船在规定的场地内、按级别比赛速度,比如奥运会帆船项目。一种是离岸远航横跨大洋,抑或是环球航行,具有探险和科考性质。相比而言,后一种更加考验船员的意志品质和驾船技术。

郭川,就属于后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帆船航海家。然而,他并不像欧美国家的运动员那样,大都是从小就在海水里扑腾、迎着浪喝着风长大,而是半路出家,一步步从业余爱好,走上职业航海生涯的。算起来,他真正从事这项运动时,早已过了而立,接近不惑之年了……

是的,36岁之前的郭川,与当下的大部分人一样,上学、读书、工作。只不过从小特殊的家庭经历,养成了他 “敏于行而讷于言”、思想独立爱冒险的性格。郭川原籍青岛,生于1965年,是獨子,上有姐姐下有妹妹。爸爸妈妈早年在西南地质勘探队工作,条件艰苦,只好长年把几个孩子放在老人身边。

小小年纪,远离父母之爱,或许是一个人童年的不幸,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缺少管束的日子,加之隔辈老人的疼爱,也会给男孩子的天性发展以更大的空间。小郭川从记事起就爱满世界跑,爬树上房掏鸟蛋,下海玩水摸蛤蜊。快上小学了,父母把他接到了身边读书。地质勘探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哪里有矿苗就到哪里去,家属孩子跟着,几乎成了以大篷车为家的“吉卜赛人”。或许从那时候起,郭川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流动”的意识。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电影放映队到各个乡镇去放露天电影。当时有一部片子叫《海霞》,讲述了南海女民兵守海岛的故事。可能是从电影里看到了久别的大海,又是当时少有的彩色影片,郭川看了还想看。有一天放学后,听说几十里外的村子要放映,他便带着戴健、唐矿田几个小伙伴连家也没回,背着书包徒步追着看去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辰,还没见他们的踪影,家长找到学校才发现早已放学,问谁都不知道上哪儿去了,便满世界地寻找:健子、小健,回家吃饭了……”天完全黑了下来,仍然毫无消息,几位孩子父母只得报告了勘探队领导。

队长一声令下,兵分几路,派出了汽车到周边乡镇去找孩子。一直忙活到半夜,终于在一条村路上找到了。几个小学生累得满头大汗,还没走到放电影的村庄呢!不用说,领头的小郭川屁股上挨了爸爸几巴掌。瞧,小小年纪就埋下了“好奇”“探险”的种子。

两年后,郭川被送回家乡,进入了青岛第一中学学习。也许是接受了小学的教训,他变得腼腆起来,加之个子不高身子骨也不壮,说话文文静静,跟个女孩似的,在班上很不起眼。唯独天资聪颖,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稳定在班级里的前三名。家乡面临黄海,蓝色的波涛一望无际,少年郭川常常站在大海边,久久地凝望,飞舞的海鸥、漂荡的帆船、苍翠的小岛,令他心醉神迷。几十年后,郭川曾经老实地讲:“那时并没有将来航海的想法,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帆船比赛,只是出于好奇、看不透,看不透就越想看……”

这样的中学生,典型的求知欲旺盛的“理工男”,高考一定不在话下。果然,郭川一路考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在那里读了硕士。不过在同学们眼里,他从来不是那种光知道埋头用功“死读书”的学生,而是一个兴趣广泛天性好动的人。

顺利拿到了北航飞行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郭川又考取了北京大學光华管理学院,攻读MBA,毕业后被航天部某公司引进,一帆风顺,几年便做到了副司级的部门经理。如果沿着这条现成的大路走下去,他的人生履历便会如期写上“某某公司总经理、首席执行官”之类的头衔。可是,他那“不安分”的细胞一直在活跃着。正如后来他自述道:

“突然有一天,这种单调的生活让我厌倦,我开始拼命拓展生命的外延,因此我去学开滑翔机、学习潜水、学习滑雪……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挑战自我的极限,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与年龄不符的热情,疯狂填充自己生命中的空白。”

他骨子里有一个自由的灵魂,甚至用诗一样的语言,形容那种离开固有的束缚和羁绊,奔向自己喜爱的广阔天地的心情:“从空中飞下来,沐浴着夕阳温暖的光线,像自由的鸟儿一样,在秋天金黄的树梢之上飞来飞去,你想想那有多美!我被这种纯粹自然的美所吸引,常常在空中流连忘返……”

从此郭川的人生之旅拐了一个弯。2001年,他不顾器重他、关心他的领导们一再挽留,不顾父母亲朋、好友同事不理解的诧异目光,放弃了一套单位即将分配到手的住房,毅然决然办理了辞职手续,开始奔向了广阔的梦想天地。

对于这个举动,有不少人是不理解不赞同的:“郭川,你丫疯了吗?公职、房子都不要了?去玩什么户外探险? 简直不可思议!”

郭川一笑置之。他记起了美国电影《燃情岁月》中的开场白:“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去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子,就是成了传奇。”

他这个惊世骇俗、反向思维的行动,就是在义无反顾地遵从了自己心灵的呼唤。并且他还想告诉大家,只要有梦想,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诚然,他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甚而是痛苦的煎熬。

郭川摆脱了日常繁杂的事务,沿着自己热爱的轨道“撒欢儿”了。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辞了职或到国外留学,或去下海经商,而是痛痛快快地去追逐早年的梦想。郭川有计划地去练习滑雪、驾滑翔伞、下潜海底等等,从事各种各样的户外运动、极限挑战。这些既磨炼了身体意志,又掌握了面对艰苦环境的知识技能。当然如同宿命一样,少年时的海边眺望有了答案,最终他迷上了帆船航海。

那是在2001年,郭川有想了解航海的兴趣,得知在国家体委任中国帆船帆板领队的曲春,是青岛老乡也是行家,便去向他请教。曲春比他大两岁,从小爱好水上运动,一直沿着市队省队专业队员的道路走上来,上世纪90年代调到北京工作。曲春看到这位老乡十分真诚,便详尽为郭川介绍了有关知识,最后说:“烟台要举办一次全国帆板锦标赛,你想去看看吗?”

“想,当然想去了。”郭川兴致勃勃。

在曲领队的介绍下,郭川来到距家乡青岛不远的烟台,观看全国帆板赛事及同时进行的帆船表演。利用比赛间隙,郭川上船体验了一把,这是他第一次摸到帆船,第一次站上去有了在海面飘飞的感觉,迎风踏浪,驰骋海天,一下子便着魔似的爱上了它。

事后,郭川感慨地对朋友说:“我玩了很多体育项目,都觉得不太过瘾。这次到了帆船上,我突然发现航海就是我的梦想,就是我这辈子的生命,以前玩的那些东西,跟航海比起来都无足轻重了!”

说这话时,他的两眼炯炯发光。

郭川最初几年的航海之路,还只是在海湾里或近海边“打转转”,属于帆船运动的“发烧友”水平。事实上,这项欧美十分兴盛的运动,在中国仍然处于少数派,数遍全国也没有几个有影响的职业帆船手。直到有一天,郭川遇到了一个在他走向大洋中至关重要的人,才逐渐有了改变。这个人名叫朱悦涛,时任青岛奥运会帆船比赛组委会综合部部长。

2016年初冬的一天,我在青岛市旅游局见到了任副局长的朱悦涛。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可身材保持得不错,看得出来爱好运动,曾经有着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上世纪90年代转业到青岛工作。得知我正在寻访探究郭川的航海人生,他先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而后为我倒了一杯热茶,陷入了深沉而永恒的记忆之中……

本来,他与郭川的生活道路是两条平行线,没有机会交集,可当年那场轰动中外的北京奥运会,共同的追求将他们联结到一起,相识相知,成为终生的朋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最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赢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古老而年轻的北京第一次成为奥运城市,而风景秀丽、有着帆船运动基础的青岛,则幸运地成为了北京的伙伴城市,获得承办其中的帆船比赛。于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迅速响彻青岛、山东乃至全国:“相约奥运,扬帆青岛。”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青岛选调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组成了奥运会帆船项目委员会,简称奥帆委。2003年7月,刚过不惑之年的朱悦涛出任奥帆委综合部副主任。实话说,开始他与大多数局外人一样,并不真正了解帆船比赛,但多年军旅养成的基本素质使然,干一行爱一行,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进去。

青岛,曾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第29届奥帆赛的落户,使大家看到了帆船运动对城市品牌所蕴藏着的巨大推动力。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打造“帆船之都”构想,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叫响一个新的城市名片。

郭川,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登场了,一点也不闪亮,而是悄悄地走来,默默地出现……

时任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的林志伟,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将,生在青岛长在海边,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情。她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积极与奥帆委合作,培养大众对帆船运动的热情。这时,她被郭川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一直全力以赴给予支持,与他和他的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情意。

而前面提到的曲春领队,两年前也调回到青岛了,在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的青岛航海运动学校任副校长,是国际帆联认可的专家,也投身到奥帆委工作中,全力推广与组织帆船比赛。回到家乡的曲副校长热情很高,对积极参与的老朋友郭川,更是毫无二话地伸出友谊之手。

最先联系郭川與青岛奥帆委结缘的,还是那位有着军人作风的综合部朱悦涛主任。他想:利用帆船扩大青岛国际影响,仅靠奥运会还不行,因为奥帆比赛是在港湾赛场里进行。如果能像欧美帆船手那样,驾船出海,宣传效果会更好。这就需要找合适的船与合适的人!

说话间来到了2004年4月,上海举行帆船展销,朱悦涛前去参观并借机寻船。会上,与一位名叫张伟民的船商相识。他代理世界上著名的美国“亨特”牌游艇帆船,希望找个海港基地扩大销路。两人一拍即合。朱悦涛代表奥帆委提供停放基地,张伟民同意出借一条帆船,船名可以叫作“青岛”号。为此,他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简言之就是“航海三步走战略”:

一是走出国门,宣传奥运、宣传青岛。二是中国沿海行,驾船沿海岸线前进,一路走一路报道。三是环球航海行,进一步扩大青岛奥帆赛的影响力。那时这些方面还是空白,也不懂其中的奥秘和风险,他们无知者无畏,敢想敢干。

船有了,战略目标有了,谁来驾船去实现呢?船东张伟民说香港、厦门有这样的人才。朱悦涛摇摇头,提出了选人三条件:一、这个水手必须是青岛人,才能代表青岛城市形象。二、他要胆大心细懂帆船。三、他要有钱有闲有热情。按此标准满世界找,一时难以如愿。虽然青岛有全国第一所航海运动学校,但上到教练员,下到运动员,都是驾的运动帆船,这和远洋帆船是两个概念。

后来,还是做帆船生意的张伟民熟悉这个“圈子”,推荐道:“有一个叫郭川的,是你们青岛籍的,原先玩过滑雪、滑翔,现在喜欢上帆船了,行吗?”

“那好,让他来谈谈看。”

在青岛奥帆委办公室里,朱悦涛与郭川见了面,寒暄几句,便试探性地问:“你玩过大帆船吗?”

郭川说:“玩过,我在香港和奥克兰学过一点,但水平不高。”

这不同于有些人满嘴打包票的作派——郭川老实直白的回答,让朱悦涛顿生好感。很快,两人就利用帆船宣传城市的话题达成了一致。别看郭川身材不高不壮、也不善言辞,但那略显红黑色的瘦削的面孔、明亮坚毅的目光,还是显露着长期从事野外运动的锤炼,以及性格的朴实、真诚与执着。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价值观完全相同,一切以事业为重。此前,朱悦涛曾与另一人洽谈此事,那人一张口就是:“我来办这件事,给多少钱?”

郭川,根本没提钱的事儿,满脑子想着如何尽快出海成行。这让朱悦涛认定他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三 信使郭川

走出国门的机会来了!

2004年4月,恰逢纪念中国青岛与日本下关结成友好城市25周年,奥帆委策划了“奥运友好使者行”活动——郭川作为船长信使,驾驶着借用来的那艘帆船,代表700万(当时数字)青岛市民前往下关送一封市长亲笔信,借机宣传北京奥运会青岛赛区。

由于张伟民提供的船属于近海游艇性质,要想出国远航还需要改装添加设备。经过汇报争取,市政府大力支持拨了100万元,注册了当时全国第一条无动力远洋帆船,命名“青岛”号。朱悦涛等人又四处联络游说,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拉到了30万元的赞助,可以成行了。

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新生事物,注册时,帆船航行到底是归体育总局管,还是归交通部管,费了一番口舌。去日本大使馆办签证时,还遇到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插曲:日本签证官问什么时候出发?郭川回答9月12日启程,计划20日前到达。人家一听不对劲:“这中间隔了7天时间,你们在哪儿?”郭川坦然道:“在路上。”“什么路需要7天?”签证官警惕地看着他:“下关离中国不远,即便坐游轮也要不了这么久,你们想干什么?”“误会了……”郭川赶紧解释是怎么回事。日本签证官一听竟然是驾驶无动力帆船的友好信使,惊奇而钦佩地立刻发了签证:“哟西,你们是现代第一批驾帆船去日本的。祝一路平安!”

毕竟是首航驾驶帆船出国,这与在海湾里玩玩大不一样,大家心里没底儿。朱悦涛与郭川、张伟民等人商量,再请几位有经验的航海人保驾。于是,他们找到了香港吴家兄弟、青岛航海学校的张军教练一同出航。吴家兄弟俩是玩船多年的“职业水鬼”,有经验有技术。

为了强化青岛元素,同时又要保证安全,朱悦涛特地叮嘱郭川:“咱们毕竟欠缺远航经验,这回在岸上、在媒体前,你只是‘形象船长,一到了外海,吴家大哥就是真正船长了,你要听他的。”

“明白! 我也会借这个机会 ,好好向人家学习的。”

2004年9月12日下午,青岛尚未竣工的奥帆基地施工现场,第一次围绕着帆船热闹起来了。“奥运友好使者行”活动拉开了序幕,市政府和奥帆委的工作人员、青岛航海学校的学生、新闻单位的记者,以及喜欢帆船的市民们汇聚一堂,欢送“青岛”号奔赴日本下关市。

这是郭川和“青岛”号的处女航。人们敲锣打鼓,摇着彩旗,挥着手臂,大声祝福:“一路顺风!早日凯旋!”“再见,再见,我们一定完成好任务!”“青岛”号满载着青岛全市人民的友情,缓缓离开码头,顺风驶出了浮山湾。

在欢送的人群中,朱悦涛、航海学校校长戴志强、副校长曲春,还有市体育总会林志伟等又激动又不安,站在岸边久久地凝望着。谁知怕什么来什么,眼看着帆船刚刚驶出湾口,却突然打了个趔趄,停住不动了,船上的人影一片忙乱。朱悦涛心里大叫不好, 赶紧躲到一边给郭川打手机,原来是船底好像撞到了什么东西,船员们正在查看。

出师不利! 朱悦涛脑门上冒汗了,欢送仪式还没完,帆船就走不动了,这不等于演砸了吗? 不行,首航不能不吉利,他对着电话嚷嚷:“别停别停,你们赶紧走! 记者们还在拍着呢! 有什么事出去再说。”

“明白!”郭川是个明白人,放下电话便招呼吴家兄弟和张军教练:“走,走,先对付着开出去。”帆船又扬起风帆前进了,很快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外。

一场热闹的帆船“首航秀”仪式结束了,朱悦涛他们心里毫无轻松感,总觉得会有什么事似的。果然,当晚9点多,在夜幕的掩护下,“青岛”号又悄悄地回到了出发地——原来船舱出现不明原因的漏水,船员不敢再往前开了。

朱悦涛和戴志强听说了,火急火燎地赶到奥帆基地码头,希望及时排除故障,再抓紧航行。如果让媒体知道报道出去,那可就丢人了! 到底是哪儿漏水呢?人们里里外外查了个遍。戴校长还特意找了几名潜水员下水察看,都没找出毛病来。

这时候,还是郭川脑子快。他突然蹲下来,捧起一把船舱的漏水舔了舔,惊喜道:“啊,淡的,渗进来的不是海水。”

“对啊,这说明船底没漏!看看舱里边……”

众人立刻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出水点——原来是出发时的意外碰撞,导致船舱淡水箱漏水。他们赶快更换了水箱,清除了积水,帆船于凌晨时分再次出发了。

一场虚惊。天亮后,老校长戴志强还跑到天后宫,给妈祖娘娘烧香磕头,祈祷她保佑“青岛”号。而朱悦涛意识到这只是开始:“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似的,九九八十一难,后边不知还会遇到什么难关呢?”

不幸而言中,第二天就迎来了更大的考验——一场台风突然而至,大海如同发了疯的野马群,铺天盖地横冲直撞。朱悦涛整个心胸也在波翻浪涌。行前,他们给郭川配了卫星电话。这天从早上到晚上,怎么也打不通电话,一次又一次地拨号振铃,耳机里传来的全是无人接听的“嘟——嘟——”

失联了! 这个名词虽然还没有像如今这样震撼,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如雷轰顶。朱悦涛茶饭不思,只是不停地拨打着电话,脑海里幻化着可能出现的种种场面:是船翻了?还是设备被风浪打坏了?时令已是秋季,可他待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汗如雨下……

一夜无眠,等到早晨7点多钟,朱悦涛几乎绝望地连续拨打着电话,突然通了!“郭川、郭川!”朱悦涛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快说,你小子怎么回事?咋一直不接电话呢!人员怎么样?”

伴随着哗哗的海浪,响起郭川沙哑的声音:“嗨,别提了。我们跟风浪干了一夜,船身东倒西歪,电话早不知甩到哪儿去了,这才找着。不过人都没事!”

听到这里,硬汉子朱悦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哗”一下就出来了,带着哭腔喊道:“好好,人沒事就好! 郭川,好兄弟,你们一定要保证安全,晚几天到没关系!”

“谢谢朱主任! 现在风小了,我们调整一下,继续航行。”

这是郭川第一次在大海上“失联”遇险,此后他的航海生涯还会不断上演类似戏码。而朱悦涛渐渐熟悉并且相信郭川的能力越来越强,没有了那样的担心和流泪。只是到了12年之后的2016年10月,郭川船长在“金色太平洋挑战”中的数天“失联”,朱悦涛再次泪流满面……

经过六天六夜的航程,“青岛”号终于驶进了日本下关港。朱悦涛和戴志强等人跟随青岛市友好代表团,乘飞机赶到下关迎接他们。帆船使者来送信了,当地市政府也感到新鲜且十分重视。在跨海大桥上组织了军乐队欢迎,手捧鲜花的学生高呼口号。郭川、张军还有吴家兄弟驾着帆船缓缓驶进下关港,大帆上的“青岛”两个字分外醒目。

依照约定,在大海上航行听吴家大哥的,而上了岸,郭川就是当然的船长了! 他在人们簇拥下来到市政厅,向下关市长递交了青岛市长的信。下关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接下来,应该是郭川船长致答辞了。外交无小事,朱悦涛担心不善言谈的郭川说错话,为他起草好了致辞稿。可这天,当在现场看到走上话筒前的郭川两手空空,朱悦涛心想坏了,这小子肯定把讲稿丢了,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

事实却让人大开眼界,尽管到了台上郭川有点紧张,肩膀不自觉地往上耸,手也不知道往哪儿放,两个大拇指硬邦邦地插在裤兜里,可一开口讲话,却顺畅而得体。郭川说:“六年前我来过日本,当时坐飞机也就是两个小时的事儿。六年后,在现代交通如此发达的当下,我却以一种最原始的方式,冒着很大的风险,在海上航行了7天,战胜了台风大浪的考验,才又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作为一名信使,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表达青岛市民对下关人民的真诚情谊……”

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令在场的日本市长、议员感动得频频点头。朱悦涛不仅刮目相看,感觉比自己起草的那些礼节性“正确的废话”强多了。在场的记者们纷纷拍照摄像,“青岛”号及其使者的新闻铺满了第二天的报纸电视。

尽管好事多磨,风不平浪不静,但毕竟成功了!“奥运友好使者行”一炮打响,青岛、奥帆赛的名气响出了国门。今天回看那次航海微不足道,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帆船水平,可意义不小! 更重要的是,郭川得到了磨砺,为今后的航海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鼓作气,青岛奥帆委、体育总会等部门决定实施宣传青岛、宣传奥运的第二步战略——中国沿海行。还是与船东张伟民合作,还是这条帆船“青岛”号,还是这个船长——青岛人郭川……

对于上一次航海暴露出的问题,一一解决,力求打一仗进一步。特别是定位、通讯等手段,必须加强,因而需要增添雷达、对讲机等设施,预算方案50万元。通过成功的处女航,现在拉赞助比较容易了,著名的家电大王青岛海尔集团成为奥帆赛赞助商。

而这时的郭川成了名副其实的船长,可以驾船掌舵,不用香港水手保驾护航了。2005年8月中旬,郭川和几名同伴再次从青岛奥帆基地起航,沿着烟台——大连——上海——广州——香港等海滨城市航行,青岛奥运会伙伴城市、帆船之都的名片响彻云霄。

特别是在上海,由于黄浦江航道十分繁忙,是不允许小帆船进入的,只能停留在吴淞口码头上。可这一次,上海市政府特别批准:“青岛”号可以沿着黄浦江一直航行。哈!那一天,郭川他们驾着“青岛”号,缓缓进入黄浦江,一直行进到外滩、行进到东方明珠电视塔下,两岸万众瞩目……

这样,“航海三步走战略”走完了第二步,面对第三步——环球航行时,朱悦涛等人心里却打起了退堂鼓:通过前两次远航,越发感到远海航行不是简单的事,而我们缺乏的东西太多了,出于技术和安全的考虑,还是暂时放一放吧。

是谁说过:机会给予有准备的头脑。千真万确。

2005年下半年的一天,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英国代理商慕名而来,找到青岛奥帆委,推广这个项目。克利伯赛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业余环球航海赛”。爱好者自费报名并接受赛前培训,在职业船长的带领下,从英国出发,途经世界主要港口城市,影响力很大。

朱悦涛看着前来洽谈的代理商,第一个反应是,机会来了,完全可以借船出海,通过这项赛事,实现“青岛”号走向世界的第三步设想。谁知,谈到这个问题时,商业代理痛快地答道:“可以啊,我们允许使用当地城市名称,但需要100万美元的冠名费。”

“啊!”这让一向精打细算的老朱傻了眼。政府没这笔经费,企业难以赞助,你让他去哪儿找这么些钱啊?

朱悦涛不死心,直接给克利伯英国总部去信联系,劝说对方派员前来沟通,并最终说服了他们——将这项赛事中国站定在青岛,无偿提供参赛帆船、冠名为“青岛”号。接下来,又回到了选人的老问题——当克利伯帆船在青岛靠岸时,一定要有一个青岛籍的英雄般的人物参加了环球航行,从船上昂然走下来。不用说,朱悦涛第一个就想到了郭川。

不巧的是,郭川当时已经订好了飞往新西兰的机票,为媒体拍摄滑翔翼的照片。顺便说一句,这些年的探险运动,也使他练出了超一流的摄影技术,是《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他是个办事严谨可靠的人,不想临时爽约,一时陷入了两难之中。

这天晚上,朱悦涛将郭川约到一个通宵营业的咖啡馆,一边喝着醒神的咖啡,一边彻夜长谈:“郭川,你一定要继续走下去。这可是国际性的帆船赛啊,今后你要还想航海,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是啊,我知道,可是……”郭川挠挠头,心里还纠结着:“我早答应人家了,食言不好吧?”

“想想吧,哪头轻哪头重。咱们计划的航海前两步都办成了,但那只是自己玩儿,克利伯赛事具有世界影响力,如果你再次成功,就是中国的航海英雄,不仅对宣传青岛有好处,还能促进全国帆船运动的发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着深厚家乡情结和责任感的郭川,被深深打动了。他不再犹豫,端起面前的咖啡杯,就像啤酒一样,一饮而尽,说:“我干! 摄影的事,我再想办法处理好。”

2006年1月,郭川作為首位征战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登上了“青岛”号,参加预定国家沿海城市的一站站比赛。在船上,他的身份是水手,但他却觉得自己更像一个“插班生”,周围都是素不相识的外国人,讲的是英语,聊的是帆船,一切需要从头学起。

虽说曾经有过两次出海航行经历,但这却是郭川第一次面对真正的远海大洋,使他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炼。多年后,郭川曾充满感情地回忆道:“参加克利伯,是我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必须要经历的第一步。”

当年4月,当郭川随船抵达青岛时,整个城市都为之轰动了,因为还没有一个中国人参加克利伯环球赛。如果说前两步奥帆航海行,人们的注意力还在“青岛”号上的话,那么这一次,舆论的焦点都落在了郭川身上。确如朱悦涛所预料,当他从船上走下来时,就完成了从“形象船长”向“城市英雄”的转变。敬佩的目光、赞许的掌声,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这位青岛汉子。当年,郭川被评为“感动青岛”十大人物之一。

可以说,此前的郭川还是一位航海的业余爱好者,只不过比对其他极限运动兴趣大热情高罢了。通过参加克利伯环球航海赛,真正触动了他心底敏感的神经——帆船航海或许应该是自己的唯一!

两年后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为郭川真正走向职业航海家的平台。不过,对于郭川的航海人生来说,那是一段惊心动魄、不堪回首却又值得回首的航程……

四 “抑郁症”郭川

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职业体育赛事,也是全球顶尖的离岸帆船赛事,以其航行时间长、条件艰苦而著称。比赛历时10个月,航程近39000海里,穿越全球最变幻莫测的海洋,停靠11个国家港口。这个项目,不仅是一项挑战人类体能极限的比赛,更是一次对参赛队员毅力和信心的严峻考验。

可是,直到本世纪前10年,沃尔沃赛事还没有在亚洲的城市停留过,也从没有出现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面孔……

东方巨龙的崛起,使古老而傲慢的欧罗巴人另眼相看。从2008~2009赛季开始,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决定采用全新航线,首次征战从未涉及的新领域——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新加坡。这既是开辟亚洲市场的挑战与机遇,也为沿海的人们提供了更多观赏比赛的机会。

尤其是中国,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青岛作为帆船项目赛区,无论从比赛场地、奥运村等硬件建设,还是赛事组织、志愿服务等软件建设都十分圆满,名声在外。然而,如何经营好“后奥运帆船运动”,也摆在了青岛有关人士面前。

前面介绍到的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林志伟,巾帼不让须眉,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重担。早在奥帆赛前,她就积极策划组织了“帆船进校园”“千帆竞发2008”等活动。如今,她又在谋划新的篇章。在市领导支持下,成立了青岛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林志伟任常务副会长,主持工作。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到来,使她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眼睛一亮。

好啊!青岛将在奥运辉煌后,为国人和世界再次呈现一场精彩的帆船盛会。而更让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沃尔沃组委会确定青岛为本届中国唯一经停港后,再增加中国元素,由爱尔兰和中国联合组队,正式命名为“绿蛟龙”号。一是带有爱尔兰国旗的绿色,二是龙为东方华夏民族的图腾,代表了朝气蓬勃的中国精神。“绿蛟龙”号,大气磅礴且寓意深长。船队由11名队员组成,10人为爱尔兰人,船长是著名的奥帆赛奖牌获得者伊恩,再选拔一名中国船员参加。而此时的郭川呢,在完成克利伯赛事之后,专门到航海强国——法国去学习航海技术,进行迷你级帆船的训练,希望完成跨大西洋的航行,向职业帆船手的目标迈进。

得知沃尔沃来到中国了,郭川积极请战。他说:“就帆船而言,这是让我在专业上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就荣誉而言,这是代表国家的事。所以我必须登上那条70英尺的船。如果只选一个中国人参加沃尔沃比赛,我认为非我莫属,因为我有远航的理想,并且具有一定经验和能力。”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从中可以看到郭川那颗航海报国的赤子之心。但,能不能成为一条“绿蛟龙”,还需要完成从爱尔兰到冰岛的航行测试。这一段航程近2000海里,风大浪高,我们的郭川咬紧牙关,闯了过来。船长伊恩决定吸收郭川,可不是当水手,而是一名负责摄像拍照的媒体船员。

只要能上船,就是沃尔沃。没有哪个水手能拒绝沃尔沃的诱惑,就像没有水手能躲过女妖塞壬的歌声一样。他的好友、东南卫视记者黄剑也加入了“绿蛟龙”号的岸队,跟随着船队跑遍沿线。

西班牙时间2008年10月11日下午2点,8艘70英尺级帆船一字排开在阿利坎特市的港口外,随着对讲机中裁判长倒计时的声音:“10、9、8……1 ,出发!”响起一声长长的尖锐的汽笛声,8艘赛船争先冲过起点,2008~2009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正式拉开序幕。

第一赛段是从西班牙的阿得坎特到达南非的开普敦,横跨欧洲到非洲的大西洋,航行距离漫长,气候、洋流状况复杂,对于首次参赛的郭川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从狭窄险恶的地中海直布罗陀地区出来后,在开阔的大西洋上西行不久,船队就面对赤道无风带的考验,对这一段水域风向的判断及驾驭能力,决定了整個赛段的成绩。

科恩船长经验丰富,率领“绿蛟龙”号船队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而郭川则履行着媒体船员的职责,拍录下整个船队的事迹,及时传送到赛事组委会。毕竟是初涉顶级大赛,又遇到如此水平高的船员,好比是“一个小学生面对着十个教授”,无论是驾驶技术、身体素质,还是对航海精神的理解,郭川都隔着巨大的鸿沟……

他本来是个完美主义者,做事认真、较劲,一旦定下方向就不达目的不罢休。比如一些人跑帆船,是以玩儿为主,在一个朋友圈里说起来有个谈资。但他玩帆船,期盼能玩出点名堂来,当初滑雪、滑水、滑翔也是这样,总想玩得高级一点儿、专业一点儿。现在却处处“不懂”、时时“碰壁”,一下子倍感压力,甚至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也正是在这个赛段里,高速航行的“绿蛟龙”号意外撞上一条鲸鱼,20节的速度瞬间停滞。缺乏经验的郭川一时控制不住,直接摔进前舱,痛得他“哎哟!哎哟!”直叫。

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海浪里泡大的欧洲同伴来说,根本不当回事儿,还打趣地说:“郭,摸摸鼻梁骨,是不是快断了。没事儿,不摔上几回成不了好水手。”

这个时候,郭川开始出现焦虑感,继而感觉孤独。他在船上做的是一项独立工作,与其他人没关系。他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有对自己的责任,他需要证明自己,赢得所有人的认同;有对船队的责任,他需要把这么多风云人物的故事讲出去;有对赞助商的责任,他需要同时满足沃尔沃组委会,以及沃尔沃中国的媒介诉求;有对国家的责任,因为有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才会有他这样一个叫郭川的人登上这条船。

他就是凭着这种责任感咬牙坚持着,紧绷着每一根神经,直到快要绷断了。船队完成第三赛段到达新加坡时,组委会总评媒体船员,一位负责人对郭川说:“郭,我给你提一点建议,摄像时,你要把那个摄像机端平一点儿!”

“啊,你说什么?我没有端平吗?”这句话让郭川受到很大震动。人家说得很委婉,反映的问题却很严重。一个媒体船员连摄像机都不能端平,且自己还没有察觉,说明身体和心理已到了一种极限。他觉得干不下去了......

新加坡之后的第四赛段,就是到达中国青岛了。中间正巧赶上圣诞节,船队休息的时间比较长,郭川利用这几天抓紧飞回北京休整。体育总局主管大帆船项目的刘卫东前来接他,并陪同他这个远洋归来的单身汉过节。

当晚,刘卫东请郭川好好吃了一顿,又去洗浴中心泡了个热水澡。这是几个月以来,郭川第一次有种享受生活的感觉。刘卫东显得轻松而高兴,因为接下来赛段距离不长难度也不大。两人裹着浴巾躺在小床上,刘卫东欣慰地说:“你小子干得不错,下一步沃尔沃平安到了青岛,对于中国航海运动来说,就是里程碑式的一站。”

他觉得大功即将告成,甚至在想象着绿蛟龙号抵达青岛的时候,将会是怎样热烈的场景啊!可此时的郭川却正经历着煎熬,几个月来如同坐“水牢”的感觉使他心有余悸。他在想之后怎么办。从青岛到巴西赛段,长达12300海里!自己的状态如此萎靡,能不能坚持下来呢?

“卫东,我……感到太不适应,有点受不了……”郭川试探着表达想退出比赛,或者换个别人顶上去。

刘卫东起初并没在意,说着说着,明白了他的想法,便有点着急了,噌地坐起来:“怎么回事?你不想干了?你丫有点出息没有啊你大爷的!这事关系到中国人的脸面。郭川,我的哥哥,能坚持还是要坚持啊!”

一番“臭骂”加上劝解,使郭川不好再说什么,可问题并没有解决。他回到北京的宿舍,虽然洗得干干净净,但整夜失眠了。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天天处在昏昏沉沉却无法入睡的状态中。

几天后,郭川下决心去了安定医院,挂了一个专家号。医生一看,说你这是典型的幽闭恐惧症,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有意义也好,没意义也好,哪怕你的事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现在也必须休息!郭川说没有办法休息,也没办法解释清楚,只是拿了点药回去了。

幽闭恐惧症,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抑郁症。例如处于电梯、车厢或机舱内,可能发生莫名的恐慌症状,以至于心慌心跳、呼吸急促,甚至昏厥。但一离开恐惧环境,便可恢复正常。出现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说成长经历、性格因素、心理压力等等——郭川心想自己如果“抑郁”了,显然是在沃尔沃赛程一待几个月的结果。

郭川平生第一次吃下了抗抑郁药的“百忧解”,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每天还是只能睡两个小时。2009年1月12日,他又回到新加坡赛场。此时,岸队中的黄剑也赶了过来陪同。由于长时间睡不着觉,郭川十分痛苦,心情倍加沮丧。

那天,郭川与黄剑站在酒店26层的阳台上观景,突然指着下边的街道问:"我要是现在跳下去,会怎样?"

“哥们儿,你可别开这种玩笑啊!”黄剑惊讶地睁大眼睛。

第四赛段出发前,郭川不得不向伊恩船长说了实情。这位阅历丰富的老船长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说:别担心,很多人有过这种情况,适应适应就好了。同时也作了两手准备,安排黄剑去作救生培训,万一郭川真的不行的话顶上去。想想要回家乡青岛了,郭川不愿让人看作半途而废的“逃兵”,咬着牙又上了“绿蛟龙”号。

毕竟是在病态的情况下,整天无精打采,昏昏沉沉,郭川只是被动地履行媒体船员的职责。他不知道那几天是怎么过来的。航行上也屡遭磨难,天气海况特别差。除夕前一天,大约10级左右的狂风突然袭来,船的横隔板撕裂了,不修好是不能继续航行的。

沃尔沃比赛的规则,允许就地维修,可是一时找不到材料,船员们发现郭川的媒体工作台不错,决定把它拆下来当横隔板!看见弟兄们手忙脚乱地拆自己用了几个月的工作台,郭川的心情反而变好了——船如此千疮百孔,估计可能会中途退赛。这样一想,他忽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马上躺下来睡了一觉。

谁知等他醒来,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伊恩船长作出决策:绝不放弃,一定要修好船完成整个比赛!郭川听后心里一沉,病情复发,又进入了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状态……

在大家的鼓励下,郭川咬着牙坚持着,心里默默计算着到青岛的时间:三天、两天、24小时、18小时……在这种离家越來越近的心理暗示下,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逃离这个空间了,情绪竟慢慢地稳定下来。

此时,伊恩船长和沃尔沃组委会密切沟通着:希望在“绿蛟龙”号进入青岛的时候,让郭川掌舵——按照规则,媒体船员是没有掌舵资格的,但伊恩船长很理解这条船对于中国、对于郭川的意义。

当然,组委会和船上的其他船员也理解。当伊恩船长征询大家意见的时候,他们还幽默地回答船长:没问题,你让他开200海里才好呢——这意思其实是在说:反正我们由于修船很难取得好成绩了,不是正式船员的郭川开得越多,等于就算有了一只“替罪羊”。

2009年1月31日晚上8点左右,郭川欣喜而兴奋地掌着舵,操控着“绿蛟龙”号缓缓驶进青岛奥帆码头。早已等候在岸边迎接的人群欢呼起来,主持人手持话筒高喊道:“‘绿蛟龙号,欢迎你回家!”“郭川,好样的!”防波大堤上烟花齐放,在夜空中尽情绽放着青岛人的热情与期盼。

这项在欧美、在世界上盛行数十年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运动,首次由中国人操作驶进了中国的港湾。为了迎接沃尔沃的勇士们,赛事青岛站组委会特意搭建了一个气势壮观的长城景观,两侧挂满了象征吉祥喜庆的红灯笼,将整个奥帆中心点缀得分外迷人。全体船员下船沿着红地毯登上“长城”,体味了中国“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

一个抑郁症患者强忍着痛苦,给所有人带来了创造历史的快乐……

从北京赶来的刘卫东,是少数几个了解郭川状况的人。本心希望他参加到底,完成这项首次有中国人参加的国际赛事。可如果病情严重,也不能强人所难啊!

事实上,船到港后,熟悉郭川的人已发现异样了。他面目僵硬、双眼无神,甚至不会笑了,心里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回到父母家里,姐姐一见他面就哭了:“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你这是吃了多少苦啊!这个英雄咱不当了……”

究竟还参加不参加下一个赛段,直到全程结束呢?

在当时的情况下,所有相关的人都面临着两难选择:谁都不能说郭川你要咬牙坚持,因为这样不人道,等于是把一个抑郁症患者再关进牢笼。但同时,谁也不能说郭川你放弃吧,因为他这次参赛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假如说那时候就有“中国梦”这个提法的话,郭川的这次航行,其实就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一个标志、一个象征。

曾经的奥帆委副秘书长朱悦涛,早已与郭川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了,知道他压力巨大,状态不好,便想尽办法给他放松。找人给他按摩身体、陪同他打网球散心,甚至考虑他还是单身,张罗着介绍女朋友,希望他能够坚持到底:“你小子,可不能前功尽弃啊!”

不过,也有十分清楚其中危险性的,特别是那位在新加坡见识过郭川郁郁寡欢的黄剑。他悄悄地说:“老郭,你不能再走了,否则很可能是死路一条。”

第三天,伊恩船长找到郭川严肃地问:“是否还要继续航行?你自己必须要作决定了。”郭川想了想答道:“请给我24小时考虑一下。”“好,明天这个时候,我等你准确答复。”

何去何从?所有人都看着郭川!他在作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就此罢手?抓紧治病,身体会慢慢恢复起来,可半途而废人家老外会怎么看? 继续参加,一天到晚睡不着觉怎么行呢,真可能像黄剑说的,再走就是条不归路了!

傍晚,郭川一个人来到奥帆基地灯塔前,遥望着无际的大海和满天的星斗,陷入了沉思……终于,他昂起头颅,大步向伊恩船长的住处走去。

伊恩惊讶地看着他说:“这才过了几个小时,就想好了?告诉我你的决定是什么?”“两个字:继续!” 郭川掷地有声。

此时此刻,郭川心里想的是,就是死也要死在船上,不能让外国人说中国人不行!现在他看待沃尔沃,已不是一场体育赛事了,而是一次西天取经般的磨难、一次苦行僧似的修行。

郭川这次走得很悲壮,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

当然,他没像荆轲那样带什么地图匕首,而是带了一大堆药丸子:六味地黄丸、清心养肝丸、安神丸,还有治疗抑郁症的“百忧解”。毕竟下一赛段从中国青岛到巴西里约热内卢特别漫长,帆船在海上要走40多天,横跨整个太平洋……

我们常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其实,英雄并非都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和力挽狂澜的行动。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关键就看你在某些时候的一个选择!

令人称奇而欣慰的是,当“绿蛟龙”越过赤道,行至南半球时,郭川的状态竟然变得越来越好,那困扰他数月之久的失眠、抑郁等病症大大缓解了。他熬过了那道坎儿,就像跑马拉松似的,运动员有一个疲乏的极限点,感觉呼吸不畅再也无法跑下去,一旦咬紧牙关挺过来就好了。

他终于可以与那些爱尔兰队友一样,享受帆船航海的乐趣了。这里,我们找到了郭川写于船上的日记,真实而宝贵,摘录一二,读者可以原汁原味地体味当时的情景——

2009年3月1日 国际日期变更线

绿蛟龙沿着“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路向南航行。得分点在南纬36度左右、新西兰的奥克兰附近,大约离我们600多海里路程,按目前的速度2~3天可以到达。

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风力合适。这样舒适的天气让大家有一个休整的机会,船上弥漫着愉快的气氛。沃布雷克给自己洗了个澡——新的领航员和伊恩·摩尔一样,也是一个酷爱清洁的人,利用这段空隙时间,他把胡子刮了,整洁干净的他和一群胡子拉碴的水手站在一起,很醒目……

2009年3月28日 冲过123000海里赛段

早8点多钟前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轮廓,是陆地!不多时远处起伏的山峦更加清晰,引来一片欢呼声。这是我们40多天来在合恩角遇到陆地以来的第二次。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远处这沁人心脾的景象在视线中不断地放大,再放大——里约,我们来了!

出发的时候,对漫长的未来是如何地未卜,那目的地遥远得似乎只能在梦中到达,而现在,她就在眼前,真真切切!闭上眼睛,任由海风拂面而过,真心感受这漫长的最后一刻。下午两点,随着一声汽笛声响,绿蛟龙冲过了沃尔沃赛事最长的12300海里赛段……

此后,又接连经历了几个赛段艰苦卓绝的航行,“绿蛟龙”号乘风破浪,与其他8条大帆船一起,于2009年6月27日傍晚,驶到了本赛季的终点站——俄罗斯圣彼得堡,获得了第5名的成绩。郭川,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全程完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事的中国人!

6月29日,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组委会在圣彼得堡海军俱乐部大厅,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和颁奖晚会。帆船运动在欧洲十分盛行,人们对历经艰辛成功抵岸的航海英雄充满了敬佩之心。所有来宾都盛装出席,男士西装革履,打着庄重的领结;女士则是一身长裙曳地的晚礼服。色彩缤纷的舞台上方,树立着五块硕大的电子屏幕,不断地播放着海上风光,以及沃尔沃赛事片断。

当时,青岛市市长夏耕正在俄罗斯访问,应邀出席了颁奖活动。当组委会主任宣布各种奖项时,来自荷兰、俄罗斯、英国、爱尔兰等与本赛季有关国家的宾客,看到本国选手创造佳绩的形象,不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夏耕坐在那里,礼貌地击掌致贺,内心里知道这项运动是欧美人的天下,中国人首次跑完全程就不错了。突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个穿着印有“中国青岛”T恤的汉子站在帆船上,昂首挺胸,搏风击浪。主持人提高声音宣布:“中国选手郭川将沃尔沃帆船赛带到了亚洲,获得了更多亚洲人的关注。组委会决定授予他‘特殊推广贡献奖!”

一时间,鼓乐大作,掌声如潮。郭川蓦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一脸茫然地愣在那里,直到船长伊恩推了推他:“快去,是你的奖,快上台!”他才清醒过来,忙不迭地跑上台与主持人握手、领奖。

而喜出望外的夏耕市长,“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用力鼓掌一边向台上的郭川挥手,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霎时,参加典礼的1000多名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嘉宾全部起立,给这位该项赛事第一个亚洲面孔的中国人,送上了充满敬意的掌声。

主持人继续宣读颁奖词:“从35年前赛事创建以来,沃尔沃帆船赛首次开辟了亚洲航线,在印度科钦、新加坡和中国青岛分设了三站,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赛事首次设立的媒体船员,中国人郭川是8艘参赛船上的唯一一名亚洲人,对于赛事在青岛和新加坡两站的推广功不可没。”

喜讯传到國内,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帆船运动协会和青岛市有关部门更是欢欣鼓舞。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市帆协常务副会长林志伟立即行动起来,专门赶到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找到韦迪主任要求授予郭川“环球航海第一人”的称号,并邀请他参加青岛市表彰大会。

韦迪主任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既为郭川取得的成就十分高兴,又感到有些为难,因为刚刚表彰了一位环球航海人——翟墨。这同样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航海家,来自山东日照,他驾船随走随停,历时两年半完成了环球行。韦主任说:“他也是你们山东的,已经授予国内环海第一人了,你看……”

“那不一样。”林志伟据理力争,“翟墨不简单,值得我们尊敬。可他不是正式比赛,郭川参加了沃尔沃,那是国际帆协承认并授奖的亚洲第一人,咱们应该表彰啊!”

这话打动了韦迪! 他成为林志伟的支持者……

2009年8月7日上午,青岛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大厅里张灯结彩、乐曲飞扬,一个名为“挑战人生极限 成就蓝色梦想”的颁奖典礼正在举行。这是由中国帆船协会和青岛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隆重表彰给青岛带来感动、为祖国蠃得荣誉的中国第一位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参与者——郭川!

中国帆协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主任韦迪,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臧爱民,副市长王修林,以及有关方面的朋友林志伟、朱悦涛、戴志强、曲春和众多各界人士数百人出席了大会。硕大的背景屏幕上播放着“绿蛟龙”号搏击风浪、郭川身披五星红旗屹立船头的镜头。全场不断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韦迪主任,向郭川颁发了“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国第一人”荣誉证书。青岛市委统战部部长臧爱民和副市长王修林,分别向郭川颁发了“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特殊贡献奖”“青岛市劳动模范”证书、奖章和10万元的现金奖励。一日之间获得三项荣誉,这是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啊!见过大风大浪的郭川,此时诚惶诚恐,连连挥手鞠躬致意!

面对着主持人的话筒,不善言辞的他激动地说:“我万分感谢中国帆协、市政府和家乡父老对我的支持和理解。如果没有这种信念,我能不能坚持到底还很难说。说真的,在赛程中最艰难的一段,也就是从新加坡到青岛的那段,我真有些支持不住了。但当我到了青岛,看到在寒风中等待着我的父老乡亲,我一下子就有了力量!”

最后,青岛市长夏耕讲话。他接过话筒看看全场,抛开秘书准备的讲稿,即兴动情地说道:“我们这座城市为一名市民单独举行颁奖仪式,是多年未有的……在一项由西方人所垄断的顶级帆船赛事中,一个亚洲人、一个中国人、一个青岛人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实在是太让人激动了……”

至此,颁奖表彰会达到了高潮,每个人都沉浸在欣喜和振奋之中。

我们的主人公郭川,眼眶中蓦然涌上来一层热辣辣的泪花……

五 硬汉郭川

“参加完沃尔沃比赛,你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其间还患过幽闭恐惧症,是不是应该见好就收了?”

“不!我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

当喝彩与掌声慢慢平息之后,郭川的心态也随之平和下来,开始规划下一步的航海人生。2010年3月,他继续来到法国训练,完成因为参加沃尔沃而中断的“迷你型”横跨大西洋比赛。然后,他便想做一个航海与中国关系更大的事情,让同行和各界看到:我不只是媒体船员,还是一个真正的帆船手、一个中国航海家!

那么,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国际航海界对中国高看一眼呢?才能让同胞们真正了解和重视呢?一个想法在郭川脑海里渐渐萌生——那就是无助力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这是最有影响力的,也是最难的。

国际帆协对于这种航行有严格的规定:水手必须是独自一人驾驶纯靠自然力量驱动的帆船,航行期间不得靠岸、接受外界器材或生活用品补给等,航线起始点必须同为一处,不得通过人工运河等路径点,必须经过非洲好望角和南美洲合恩角等地,且至少跨过赤道一次并横穿过全部子午线,总长度不少于21600海里。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不间断环球航行的,是1968年的英国人罗宾爵士。目前为止,世界上完成单人环球航行的人有200多,其中“不间断航行”只有70多人。远比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要少,可见其难度有多大了。

挑战单人不间断全球航行,郭川在技术方面是有信心的,但要克服许多新的困难、学会许多新的东西。这时候,他问法国国家队的教练、朋友阿兰:能不能找到相关的专家帮助?阿兰与优秀的航海气象导航专家、沃尔沃赛事的高级顾问克里斯蒂安相熟,约好见面详谈。

相互介绍之后,郭川开门见山:“我想做一个不间断航行,请你帮助筹划一下,怎样才能做好呢?”

克里斯蒂安充分了解并信任郭川,思考了一下,给了他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我觉得你可以做一个世界纪录,这个纪录现在还没有人完成。”

“哦,什么纪录?请你说明。”郭川眼睛亮了。

“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是按船的长度分成三类:第一类不限级别,第二类是60和60英尺以下,第三类是40和40英尺以下的。当下前两项已经有人做过了,唯独40英尺的还是空白。”

“好啊!我就做这个40英尺的!”没想到,第一次见到克里斯蒂安,就得到如此明确而宝贵的提议,郭川兴奋异常。他感到梦想找到方向了,而且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也将是中国人在海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为此,他接着咨询两个问题:“第一,我想从中国青岛出发和结束,这样对我的祖国有益,可以吗?第二,这是否就是一项国际认可的世界纪录?”

“这个好办,我帮你向世界帆船纪录委员会去确认一下。”

历史上的帆船环球纪录都是以欧美国家作起点和终点的,郭川希望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列入纪录表,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可见他那份拳拳的中国心!

克里斯蒂安是一个办事认真且讲究效率的人,没过几天,他就给郭川带来了好消息:国际帆联同意以中国城市作纪录航行,但线路要重新核定,一定要达到21600海里。如果不够,可以在中间设一个绕标点。

太好了!郭川下定决心,坚決完成这项计划。他那帮法国朋友纷纷鼓励,积极帮助。说一个中国人如果干成了,那就是谱写世界帆船史上的新篇章!

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船。

这艘用来创造世界纪录的环球帆船,尺寸是40尺,“裸价”加上电子设备等,大约四五十万欧元,对于已经从单位上辞职,依靠当特聘摄影师和比赛奖金生活的郭川来讲,显然是无力承担的。不过,国人中不乏慧眼识人、义薄云天之士。郭川在北航上学时有位校友,名叫施雷,毕业20多年,经营有方,已有一定经济实力。他也是个喜欢户外探险运动的人,性情豪爽,对郭川的事迹十分关注和敬佩,经常以此鼓励自己的孩子。

2010年5月,郭川从法国回到北京。施雷请他吃饭,中间聊起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事儿,当郭川说到需要一条船做这事儿,正想法筹钱呢。谁知,此话刚一出口,施雷就豪迈地说:“郭川,我来帮助你,支持你买船。我也没多少钱,就出个两百万吧!”

“那可太好了!”郭川连忙端起酒杯敬了他一杯,心里暖洋洋的。尽管这还不太够,但再筹集就好办了。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帆船事业的期望。

时间走进2011年,郭川在自己的两个追梦战场上双向推进着——

一是在法国参加M34级别的环法帆船赛,并且拿到了冠军;接着参加6.5米级别跨大西洋比赛,也是为来年单人环球航行作准备。二是漂泊多年的他、一直是“钻石王老五”的他,渴望有个家了……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这是鲁迅先生写下的诗句,说明英雄豪杰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虽说郭川多年来一心痴迷探险运动,把自己的终身大事耽搁下来了,可他那颗坚强身躯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柔软的心。只不过是天南海北,居无定所,使他不愿让人家姑娘跟着受苦罢了。

越是这样独行侠一样的硬汉子,越能得到有一双慧眼的佳人喜爱。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郭川在北京一个外语学习班上,结识了在这里学习的肖莉女士。那时,她刚从四川老家来到北京工作,从朋友处了解到郭川的一些情况,就以一种仰望敬佩的目光看着他。

并不高大也不帅气的郭川,不善言谈不爱张扬的郭川,以其坚毅果敢的性格,真诚宽广的胸怀和做事认真靠谱的风格,深深赢得了这位女子的芳心。只是由于种种客观上的原因,使她不能去主动表露心迹。而一心扑在自己事业上的郭川,更是没有心思捅开这层窗户纸。后来,竟断了联系。

有情人终会成眷属的。新世纪的某一年,两颗孤单而又相知的心再次相遇了,本来就没有熄灭的火花重又燃起,而且越烧越旺。聪慧能干的肖莉,已经办起了自己的公司,经营劳保用品。她依然仰望着大哥哥一样的郭川,绝对信任支持他做的事情,喜欢看着他吃饭、开车、摄影……

这几年,郭川不断在法国、英国和国内北京、青岛之间奔波,每次出发与归来,都是肖莉开车送行和迎接,几乎成为他的“专职司机”了。而似乎只有在这时,他们才能单独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倾心交谈。肖莉那辆白色奥迪车,就这样成了温馨的二人世界。

2010年暮春的一个夜晚,郭川按计划前往法国训练比赛,照例由肖莉驾车送他去机场。起飞时间是凌晨1点50分,两人提前驱车行驶在首都宽阔的公路上。夜已深了,人已静了,整座城市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白色奥迪车内两颗相知相印的心在深情地碰撞着。

谈了过去,讲了未来,述说了可能遇到的困难,描绘了航海事业的前景。突然,郭川闭上了嘴,肖莉也不说话了,只听到窗外的风声呼呼地掠过,汽车发动机隆隆地鸣响……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郭川终于开口了:“肖莉,我想有个家了,这些年,我奔波得太累了,我真的想有个家。你……”

“不用多说了,郭川,我、我愿意给你一个家!”

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没有海誓山盟的浪漫,两个早已心心相印的情侣,在飞驰的轿车车厢里,在夜半的高速公路上,就这样订下了白首之约。这仿佛注定了他们总是聚少离多、天各一方。

长话短说。一年后,郭川忙里抽暇从法国飞回北京,筹办婚礼。两人把家安在了北京五环边一个小区里。2011年5月19日,是中国古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生日,也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郭川和肖莉举办了婚礼。当然,朋友们都知道,他们选择这一天结婚,绝对不是为了徐霞客的缘故。

婚后十个月,郭川的儿子出生了。中年得子,他自然是十分高兴和宝贵,把起名字当成神圣而庄严的大事。之前,肖莉管这个小儿子叫小弟,郭川也认可,但他心目中一直在为叫什么大名而思虑。

家人起了三个认为是很吉利的名字,可他一个也没看中。直到三个月后,郭川胸有成竹地宣布:“有了,我们的小弟大名就叫郭伦布!”

“郭伦布?怎么有点外国味啊?”肖莉不解地问。

“对!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叫哥伦布,他发现了新大陆。哥与郭,读音差不多嘛,用它命名我郭川的儿子,很有意义啊!”

“原来是这样啊!”肖莉恍然大悟,“看来你跟航海算是较上劲儿了!”

2012年11月18日,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在顺利完成了M34级别的环法帆船赛、横跨大西洋比赛,熟悉新船,训练磨合,作好了充分准备之后,郭川驾驶“青岛”号,开始了单人无动力不间断环球航海之旅。

青岛市政府、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和各界人士、市民群众1000多人,在奥帆中心基地举行了盛大的出征仪式,为家乡的好汉郭川壮行。这天上午,秋高气爽,整个基地码头上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彩旗飘舞、鲜花簇拥,一块硕大的蓝色背景板高高挺立,上面印着高扬着“青岛”二字的帆船图片,8个大字醒目而庄严:环球英雄,中国传奇!

10时整,一直对郭川赞赏支持的青岛原市长、现山东省副省长夏耕手持一面五星红旗,郑重地交到郭川手中,祝他一路好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邹川宁、青岛奥帆城市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臧爱民,向郭川赠送“帆船之都”纪念旗帜……

面对家乡父老的殷殷期望和高涨热情,郭川这位铮铮铁汉激动不已,以至于在发表感言时,热泪盈眶,几度哽咽:“今天我特别激动,应该激动,真的很激动。感谢大家、感谢青岛……一年前,哪怕是一个月前,我都不敢想象今天的到来。我想说的是,我行,我能,我一定能!请放心,明年春天,我们故乡见!”

10时42分,郭川接过写满青岛市青少年美好祝福的漂流瓶,抱着自己刚刚9个月大的小儿子郭伦布亲了又亲,而后交给妻子肖莉,在众多亲朋好友的簇拥下,在上千名青岛市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沿着象征大海的蓝地毯,与中国首位帆板世界冠军张小冬,一起登上了“青島”号帆船。

欢送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其中有一位梳着短发、举止干练的中年女士,神情激动而欣慰,悄悄摘下近视眼镜,擦拭着无法遏止的泪珠。她就是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席、帆船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志伟,为了此次郭川出航付出了很多心血。

不过,最初听到郭川的单人环球航海计划时,林志伟以为只是说说而已,并不太当真。因为这个项目太难太艰苦了,一般人根本不敢问津。可当看到郭川在一步步认真准备着、筹划着,特别是他要求把中国青岛作为出发与返航点——要知道,这是此项目设立以来第一次从东方城市启航,并且坚持将帆船命名“青岛”号时,林志伟感动不已,决心尽力支持他!

2016年12月的一天,我在青岛市奥帆基地媒体中心大厅里,采访了这位曾为打造“帆船之都”立下汗马功劳的林会长。谈到郭川,她充满感情地回忆道:

“郭川,一个原来不怎么让人瞩目的男人,2010年底,他回来了,回到青岛,他告诉我,他正在法国做一个创纪录航海行动的准备工作,我一笑了之;2011年,他又回来了,告诉我他准备好了要前行了,我又一笑了之;第三趟回来告诉我,主席,真的要航行了,我才真正认真地审视了一下眼前的这个执着的男人。他告诉我,他要冠‘中国青岛号。我太高兴了,想跳起来欢呼但又忍住了,我不能让他太觉着我那么想有人为青岛‘帆船之都冠名。

“但是,他又一次回来了,他很沉默,在我一再追问下,他告诉我遇到困难了,他准备起航的大帆船因为冠名遇到困难,原因是船东要冠自己公司的名,郭川坚持冠‘中国青岛号,为此郭川要付出150万租金赔偿船东。郭川告诉我一定要这么办!我当时不知道体制外的体育人有多么难,但良心告诉我要帮帮他。在请示了夏市长和栾副市长之后,我从当年的帆船经费中挪了一块,给了郭川团队100万,对他来说杯水车薪,但是他及他的团队从来没忘记过,随后我包揽了他出发的所有活动筹备及费用,送他出发的时候,随行的游艇跟出了很长时间,从欢呼到流泪,流干了眼泪,喊哑了嗓子,我觉着他回来的可能性很小……”

事实上,不少亲朋好友都有这种担心,只是不愿表露出来罢了。一个人、一条船、一片海、一道未知的难题。挑战海洋、挑战自我,太难了……

按照国际惯例,每当一项远洋航海赛事起航前,都会有一位名人从比赛船上跳入大海,为参赛选手壮行。而今天为郭川担任“跳海嘉宾”的,就是那位张小冬,如今她是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副校长。张小冬陪同郭川绕行一周,深情地拥抱祝福,相约明年春天再见。而后,她张开双臂纵身跃入大海。

站在起点线上的青岛航海学校副校长曲春按下了秒表。他是国际帆联仲裁专员,执法过雅典奥运会帆船比赛。国际帆联规定,创纪录的航海项目,必须选择醒目而永久的建筑物作参照。曲春受国际帆联委托,肩负着仲裁使命。上个月,他带着几位助手仔细测量,反复权衡,确定了“五月的风”雕塑尖与奥帆中心灯塔顶部,为郭川此行的起终线。

11时57分07秒,“青岛”号以约20海里的时速冲过了起点,标志着郭川正式拉开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帷幕。曲春大喊一声:“青岛号,起航了!”刹那间,几道彩烟升腾而起。郭川挥了一下手,全神贯注地驾船乘风破浪,向前航行,不一会儿便消失在美丽的水天线中。

此时此刻,始终淡定甚至面露微笑的妻子肖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情绪了。她把小伦布交给郭家大姐,突然跪倒在地上,朝着“青岛”号的方向磕了 三个头,祈求上苍保佑丈夫一帆风顺,平安回来……

欢乐热闹的场面瞬间消逝,面对的将是几个月孤寂单调、隐藏着种种风险的海洋。当最后一个人影远离视线后,郭川仿佛一下子放松下来,感觉终于可以休息了。

“青岛”号船体太狭小了,40英尺级,长度折合只有 12 米,为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最小级别的。船上有个主控制台,上面有一排开关、仪表,用于导航,显示船速、水深、合成风和船行方向等等。供电要靠太阳能蓄电池,还有天线系统,随时和卫星保持联系。

郭川的饮食起居限定在 4 平方米的船舱内,在海上只能靠脱水压缩食品充饥,吃饭时,把食物浇上热水,泡成糊状食用。他也携带了少量罐头、香肠、咸菜之类的食品和几瓶酒,留着在船上过元旦、春节和过生日时庆贺。这一去就是数月的时光。此外,他只带了一箱纯净水,那是在遇险时的救命水,平时饮用水全部来自海水净化装置。

虽说眼下郭川特别渴望休息,身体却马上要进入另一种状态。首先就是培养自己的睡眠系统,一个人面对大海,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时刻需要保持着高度的警醒状态。他设置了一个闹钟,每次睡觉最多20分钟。哪怕一丁点异样的声响,都会刺激着他的神经末梢。

后来,郭川回忆最初航行过程时说道:

“……实在太困了,死去活来的困。白天还好,我能坚持不睡。可天一黑,半夜到天亮,是最难受的时候。那是我在海上的第二天晚上,凌晨3点,我心力交瘁,决定打个小盹。也就20分钟,突然听见‘咣当一声。我一下就醒了,然后脑袋蒙蒙的,心想肯定是挂上渔网了。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帆降下来,看看如果没有动力,渔网的绳子能否自动松脱。但当我降帆之后,发现浮标和绳子仍然绞在船底。我拿了个钩子,小心地把绳子一根一根勾过来,再用刀子割掉。浮标仍不停地在撞击。那真是个恐惧的声音,就像深更半夜有人在猛烈地敲门。

“一个多小时后,声音终于停下了。我拿着手电筒,检查了一下四周,看看船舵,自我感觉没出什么大问题,终于松了一口气。天仍是黑的,很快就是黎明,我却再也睡不着了。受了这个惊吓,睡意全无。说实话,如果那天真出了什么大问题,导致必须放弃这次航行,我一定非常沮丧。为了这次航行,我准备了将近两年,即使要放弃,也不要是现在……”

对,绝不能轻易退却。两年来,他整装待发,秣马厉兵,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牺牲。特别是作为独子,郭川竟然未能赶上为病逝的父亲送终,成为终生的遗憾。那还是他去年在法国集训的时候,一天突然接到家人的紧急电话:父亲病逝,定于后天举办火化仪式。啊!他心痛欲裂,泪流满面,自己长年奔波在外,难以为重病在床的父亲尽孝。这次一定是病情急转直下,来不及通知他回去见最后一面了。

郭川立即请了假,驱车向巴黎機场飞奔,买上最早的一班机票回国,恨不能一步迈回到父亲身边。万万没料到,由于机械故障原因,这趟航班晚点了。他悲伤而焦躁地转来转去,痴痴地等待着,一直从晚上10点等到凌晨3点多钟,等来的却是航班取消!如果改换第二天的航班,计算一下时间,肯定赶不上父亲的追悼会了。

怎么办?父亲自从得知他的环球航海计划后,就表示支持,期待着儿子为中国人争这口气。他要化悲痛为力量,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懈怠和耽搁。想到这里,郭川跪地向着东方磕了一个响头,流着泪说:“爸爸,儿子不孝了,不能为你老人家送行了!请你原谅,你一直以儿子为荣,我不能停下来……”

现在终于成行了,郭川感到身上承载着父子两代的志向,怎能不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呢?夜深人静时,他望着无边的海浪、满天的星斗,总在想那是父亲在看着自己呢,身上就有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接下来,他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难关,都想方设法地去拼、去闯、去奋争。用他的话说:“我每天以海水洗头、以雨水洗澡、以泪水洗面。我恐惧过、沮丧过、哭泣过,但没有放弃过!”

让我们回放一下当时的航程片断,可见一斑——

2012年11月27日,横风帆一个固定点的绳缆,在与轮轴发生摩擦后突然断裂,郭川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下花费了一个小时,才将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横风帆铺在水面上并重新收好。

2012年11月30日,“青岛”号行驶至热带风暴南侧,郭川小心驾驶,绕过风暴中心区,成功摆脱了灾难性天气的威胁。

2012年12月27日,帆船大前帆突然发生破损,坠落水中,他紧急将船停住,在漆黑的夜里花费很长时间才将帆从水中捞起,重新收好。随后,爬上六层楼高的桅杆,剪掉之前大前帆的残余部分。

2013年1月5日,郭川在海上迎来自己的48岁生日,按照约定,他打开电脑视频,看到了妻子和儿子可爱的面容。想家的情绪非常浓烈,他把儿子的照片打印出来,贴满船舱。肖莉和孩子每天都会和他通电话,讲讲家里的事情,电话里的笑语盈盈,压住了舱外的疾风大浪。

2013年1月18日,郭川来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这是整个航程中真正给他带来巨大危险的地方。它位于智利南部合恩岛岬角,以1616年绕过此角的荷兰航海家斯豪滕的出生地合恩命名。终年强风不断,波涛汹涌,历史上曾有500多艘船只在此沉没,两万余人葬身海底,有“海上坟场”之称。

郭川全神贯注地驾驶帆船,一会儿被巨浪推向波峰,一会儿被卷入波谷,在惊涛骇浪中前行,随时都有葬身大海的危险。经过两天两夜的顽强搏斗,终于闯过了这道鬼门关。他按照传统,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瓶朗姆酒、一根雪茄,把摄像机放在前面,拍下这难忘一刻。一脸沧桑但异常兴奋的他举着一块纸板,上面写着:“走得到的地方是远方,回得去的地方是家乡。”

2013年1月19日,在家中的妻子接到了郭川卫星电话:“合恩角,过了!”顿时,肖莉的眼泪夺眶而出……

整个航行并非全是苦难,也有许多充满快乐和自由自在的时光。风平浪静的时候,不少海豚会在船前跃出水面,为他领路。有一次,郭川还遇见了飞鱼群,两侧蓝色的鳍好似一对翅膀,有的还飞进了船舱。郭川把飞鱼做熟后品尝,难以下咽。他也试着钓过鱼,但每次都希望落空。如果下雨了,他就站在甲板上冲洗一下,痛快地洗个澡,享受一次淋浴。

在茫茫的大海上,海风的方向变化无常,单人航行要求船员时刻注意调整船帆,确保航行的方向准确。白天不能睡觉,因为风向风力变化很快。一次在顺风航行时,郭川认为风不会很大,就使用面积比较大的船帆。不料,刚挂好风帆,风速突然加快,船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桅杆差点折断,他马上把帆降下来,才避免了危险。

航行途中,郭川携带食品量不足,前半程很快就吃到所剩无几。后半程郭川处在半饥饿状态,却舍不得多吃,以备不时之需。食物对他的情绪影响很大。他的年夜饭是一包冷冻脱水食品、一袋腊肠、一瓶白酒和一盒罐头,这已经比平常吃得丰富多了。

2013年3月12日,“青岛”号航行在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一条狭窄水道。郭川感觉回到了文明世界——有人间烟火了,但有的人可能会是“海盗”。那是凌晨左右,郭川突然发现船又被渔网缠住了。它安静地停在爪哇海上,一动不动。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他特别抓狂。突然间传来了马达声,远处有一点点微弱的光游来。

起初,郭川以为是普通的渔船,希望他们来帮忙摆脱渔网,便大声喊叫着。不料,他们径直撞过来。“不好!”郭川心想,“这一定是有意的。”不过这一撞,帆船开始松动,郭川赶紧升帆乘风开走,一边跑一边回头看,船上有两个人,见赶不上便放弃了。郭川猜测他们只是一些业余的小海盗,如果自己运气差,帆船被网缠着走不开,就可能成了他们的猎物了。

有惊无险,“青岛”号很快驶进了南中国海,穿行在台湾海峡,离终点越来越近了。这里的视线中,始终能看到有船在四周。白天看得清楚,郭川可以睡上20分钟。到了晚上,则根本不敢睡,生怕被什么船只撞上。有一次,连续两三天都没睡觉,感到疲劳极了,只是胜利在望的信念,在支撑着他。

2013年4月3日清晨,肖莉接到丈夫的電话,听到郭川激动地说:“我肯定能回家了!”她又掉下了眼泪……

两天后——4月5日清晨 ,郭川驾驶的帆船驶入青岛浮山湾的奥帆基地,驶入了去年秋天启航的地方。家乡父老早已等候在这里欢迎远航归来的游子,自己的城市英雄。“青岛”号先后两次自东向西、自西向东驶过终点线之后,在数十艘伴航的迎接船队齐鸣的汽笛声中驶入港池。

“来了!来了!”岸边人群中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一个个兴奋地指指点点。郭川站在船头点燃了信号棒,与岸上的鞭炮烟花一齐腾飞。人们不断高呼着“郭川!英雄!”“好样的,郭川!”

现场大屏幕上显示的航行时间为137天20小时02分28秒。最终纪录,还要等待国际帆联核实黑匣子的数据,精确地确认冲线时间。那时,郭川将创造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并历史性地开启了这个项目的“东方航线”。

此时,“青岛”号尚未靠岸,归心似箭的郭川早已等不及了。他面朝岸边跪拜叩头,而后纵身一跃,跳入冰凉的海水中,奋力游向妻儿身边。早已等候在岸上的肖莉搂着两个孩子泣不成声。郭川用尽力气爬上了岸,爬到亲人面前,埋头亲吻着故乡的土地。慢慢地,他抬起头,对妻子肖莉说:“我,活着回来了!”

郭川的母亲也走过来,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前一个夜晚,得知郭川快到家了,74 岁的老母亲激动得一夜没睡,今天她带来了儿子爱吃的苹果、山楂片、桂圆、花生米……

六 奇人郭川

灯火辉煌,明星闪烁。

2014年1月1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里一片喜庆气氛,本年度《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正在举行。这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支持的一项年度体育人物评选活动,是中国体育的荣誉殿堂。

当依次评选出最佳男女运动员、教练员等奖项之后,两位嘉宾——体育界的元老、国际排球名誉主席魏纪中和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中国排球队主教练郎平走上前台,宣布并颁发“2013体坛风云人物年度特别贡献奖”。背后大屏幕上映出几位候选人,其中有郭川航海的画面,画外音解说:

“如果你在大海上生活137天,你可以成为水手;如果你在大海上驾船行驶137天,你可以成为船长;如果你一个人不间断在大海上航行137天,并且创造了世界纪录,你就是航海家!郭川,改变中国航海历史的英雄!”

短片播放结束,魏纪中在郎平的注视下打开了获奖名单,高声宣布:“获得2013体坛风云人物年度特别贡献奖的是——”

蓦地,整个大厅里自发地响起一片兴奋的喊声:“郭川!郭川!”

魏纪中看了看全场,提高嗓门蹦出两个字:“郭川!”

“噢!”全场一片掌声一片欢腾,看得出来这是众望所归。身着黑色西装的郭川从座位上跃起来,笑着向大家挥手致谢,然后大步走上台去领取奖杯和证书。他,当之无愧。

至此,郭川的荣誉榜上又增加了一项——体坛风云人物年度特别贡献奖。用修成正果、功成名就来形容他,似乎一点儿也不过分,或许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收拢高扬的风帆,歇一歇了。一些亲友劝道:“郭川,差不多就行了!”

不,不,郭川是一个不满足现状的人,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人,简言之,他是一个东方奇人!当他从大有前途的公司高管位置上毅然辞职,寻找自己的梦想人生时,很多人不理解;当他参加了克利伯帆船赛、沃尔沃环球赛、横跨大西洋等一系列赛事,获得了众多鲜花和荣誉,大家劝慰见好就收时,他却选择了更为艰难的单人环球航行。同样,这次在北京领奖之后,郭川马不停蹄地又策划下一步行动了。

他的理念是,体育贡献奖,并不是仅仅表现在自己赛出好成绩,还要尽可能为发展这个项目尽心竭力,尤其在国内尚未十分普及的帆船运动上面。由于郭川的奋斗和成功,国际帆船界已对中国刮目相看,同时也影响和带动起一大批帆船爱好者。郭川对此十分自豪:“这证明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别的城市不说了,仅在他的家乡青岛就涌现出了一批跟随者。其中,最典型的是有“女郭川”之称的宋坤。80后的宋坤是土生土长的“青岛大嫚”,自小与大海结缘。大学毕业后,宋坤回到青岛受聘到航海俱乐部做翻译工作,接触到了帆船,也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航海。

2013年9月,当时的宋坤将在伦敦驾驶“青岛”号,参加2013~2014克利伯全部8个赛段的比赛。除她以外还有8名中国船员,但他们每人只参加一个赛段。宋坤如果全程坚持下来,有望成为第一位帆船环球航行的中国女船员。

正在备战新征程的郭川,闻讯后十分高兴。他专程来到英国伦敦看望即将出发的宋坤,讲述当年自己参加这项赛事的经验教训,供她参考。郭川还拿出一个崭新的睡袋说:“小宋,这是法国朋友送给我的,保暖性能特别好。我送给你,去争取好成绩吧!”“船长,太感谢了!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激励,一定要争取成功。”“对!你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宋坤用力点点头:“我对完成比赛很有信心。”

本赛季是“青岛”号帆船连续第5次征战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自2006年郭川成为首位参赛的中国人后,先后有30余名中国人通过这项国际知名赛事实现了远洋航海梦。宋坤随船队于2013年9月1日从英国伦敦起航,沿途停靠11个国家16个港口,于2014年7月12日再次回到伦敦。她就像当年的郭川一样,咬紧牙关顽强拼搏,成为中国女子环球航海第一人。

这期间,郭川一点也没闲着,又自费来到法国这个航海大国去加油充电。当时业内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三体大帆船,船身是由碳纤维做成的,重量轻而速度快。全世界只有5艘。郭川看好了这种航海最前沿的工具,希望驾驶它去完成更高难度的航行,更好地树立中国人的形象!

正值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青岛市作为节点城市之一,需要扩大宣传力度。而市委书记李群、市长张新起与历届领导一样,都有着浓厚的“帆船之都”情结,在得知“海洋公益形象大使”郭川需要一艘新船時,他们及时开会研究决定,帮助郭川将船购买下来。

2015年3月15日——中国航海英雄郭川作为船东代表,在世界航海运动圣地法国拉特里尼泰,将心仪已久的“宝船”收归麾下。这条即将被命名为“中国·青岛”号的三体船,曾在法国航海家弗朗西斯·乔伊恩驾驶下,创造了57天13小时34分06秒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至今仍然是航海界的标杆。

郭川说:“我为能够代表中国青岛,接收这条有世界传奇意义的三体船而感到自豪。我从一艘只有我自己驾驶的‘小青岛号的船长,成为了一艘超级三体大‘中国·青岛号的新船长,我的航海目标也从一个人的小目标,变得更加具有世界意义,我希望为中国在世界航海史册书写新的辉煌。”

此船长29.7米,宽16.5米,桅杆高32米,重11吨;装有现代化的导航、通讯等设备;船帆顺风最大面积520平方米,迎风最大面积350平方米。周身漆着中国人喜爱的红色,高高的大前帆上,也是一片红红的底色,上边描画着世界地图,书写着硕大的“中国·青岛”字样,最顶端是一面醒目的五星红旗!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划准备,郭川又要踏上新的航程了……

2015年9月3日,伴随着北京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的乐曲,郭川带领他的团队驾乘“中国·青岛”号三体大帆船,从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出发,开始大胆而“疯狂”地挑战北冰洋的航行。

这年郭川已经50岁了,从未涉足过冰海航行,可他此次组织的船队经验丰富,技艺超群。获得过30多个国际纪录片大奖的英国导演斯图亚特·宾斯,将跟踪拍摄纪录片《郭川船长》。宾斯认为,航海没有雄厚的实力是不行的,19世纪是欧洲的航海时代,20世纪属于美国,但今天应该是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中国时代。

在开机仪式上,宾斯向郭川提问:“对你,好像没有什么不可能?”郭川答道:“不全是。我感觉自己很幸运,是时代赋予了我这样的机会。过去10年间,帆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恰好是这个东方古国在新时代飞速进步的一个缩影!”“那你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启航!风帆升起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都留在岸上。呵呵,只要船开出去,我的假期就开始了。”

别看他说得轻松,实际上时刻绷紧着心弦。北冰洋 3240 海里征途漫漫,若不是气候变暖出现短暂的冰融期,平时这里只有破冰船前行。郭川及其团队驶入寒冷的东西伯利亚海,水温是零摄氏度,船舱外一些部件结冰,船员们不停地拍打冻在绳索和帆上的冰。这被称为“生死远航”的冰缘线,考验着每个船员的勇气和毅力。

海面上不时有冰山漂过,随时可能撞坏帆船。好不容易躲开冰区,又遇到了极地狂风。船体在不停地颠簸摇晃,一会儿被推上浪峰,一会儿又跌入深谷。主帆被冻坏,滑轨突发故障,不能正常使用。郭川带领船队冒着刺骨的寒风连续奋战,更换了零件,修好了主帆滑轨,保障了正常航行。

一路拼搏风雨兼程,郭川和他的船员从巴伦支海开始,先后穿越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最后来到了白令海峡。国际标准时间2015年9月15日16时48分24秒,船长郭川亲自掌舵,率领 5 名国际船员驾驶“中国·青岛”号,冲过了在白令海峡设置的终点线。

“我们成功了!”船员们击掌相庆,欢呼着,蹦跳着。

驾驶无动力帆船在不间断、无补给的情况下,历经12天3小时7分钟,完成了危机四伏的北冰洋东北航线,郭川又一次创造了世界航海新纪录,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新的绚丽篇章!

马不停蹄,时不我待,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有责任敢担当的人不会停下前进脚步的,更何况“帆船达人”郭川呢?他们驾船回到青岛母港后,经过短暂的维修保养,立即投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

这是由青岛市有关部门主办的大型航海活动,帆船将到访中国香港、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意大利等8个国家和地区,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将青岛的城市形象、中国的国家形象,传递到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的港口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从克利伯赛事中成功归来、获得了中国女子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称号的宋坤,与来自法国、德国、挪威等几名国际船员一起加入了郭川团队,成为传奇船长麾下的一名女水手。

2016年初冬,在郭川船长于太平洋失联一个月后,我来到青岛采访了这位年轻的女航海家。她心情沉重地说:“郭川船长是航海界的珠峰,也是我学习效法的楷模。那是我们第一次合作航行,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办事严谨稳妥,胆大心细。他多次说,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国帆船推到国际上。这次他意外地失联,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界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自然,这是后话了。

2015年10月21日,郭川船长率领他的团队从母港青岛缓缓驶出,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东向西,开始了跨越亚欧非三大洲、造访9座海港城市的友谊之旅。船,还是那艘战胜过北冰洋的三体帆船,红色的船体、五星红旗和“中国·青岛”字样依旧,只不过大前帆印上了绿色的青岛啤酒瓶。作为本次帆船航行活动的主赞助商,“青岛啤酒”一路同行。

两个月过去了,这些挑战极限的勇士们克服风力强劲、船体颠簸、船帆断裂,甚至海盗威胁等种种困难,终于抵达了本次活动的终点站——摩纳哥。消息传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在第一时间发来贺信,向“中国·青岛”号郭川船长、全体船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历经60天激情扬帆、乘风破浪,你们完成了1万海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帆船航行;历经12天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你们创造了人类北极东北航道世界纪录,充分展现了航海人挑战极限、超越梦想的拼搏精神……”

随后,国际帆联、中国航海协会、北京奥运城市促进会等单位的贺信贺电雪片似的飞来。12月21日,在久负盛名的摩纳哥游艇俱乐部,世界“和平与体育”组织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乔伊·布佐主席为郭川船长和船员们戴上了象征成功的花环,代表摩纳哥亲王阿尔伯特二世给予了热烈的祝贺!他称赞郭川是“和平冠军”:“你带领着国际船队成功挑战了北冰洋创纪录航行,并完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将和平的信息传递给全世界。我们为你身上所展现的体育精神感到骄傲!”

是的,胸中跳动着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加之拥有了这艘新型的三体大帆船,郭川船长如虎添翼,率领他的团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赢得了全世界航海界对我们华夏古国的刮目相看。

2016年1月14日在伦敦船展上,帆船界权威杂志《帆船与航行》举行年度颁奖典礼,郭川船长荣获年度成就奖。颁奖词说:“作为来自帆船航海并不发达的国家——中国的水手,郭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帆船航海的潜力!”

世界帆船运动领域的气象权威克里斯蒂安·杜马尔说得更加生动:“一件连我们这样疯狂的法国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事,竟然被一个中国人干成了。郭川就好像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一样,不可思议而又让人敬仰!”

面对如此高的评价,郭川只说了一句朴实无华的话:“来到这里,我不能让我的祖国蒙羞!”

如果有人问,是什么支撑着郭川不惧风浪、抛家舍业、一往无前的? 我想原因是很多的,爱好、兴趣、成就感或许都有,但最根本的还是上面这句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的话……

七 “殉道者”郭川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表达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只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同时,这也是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给郭川发来的祝词,勉励他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5时24分11秒,永不满足的郭川船长,驾驶着心爱的三体大帆船“中国·青岛”号,从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出发,前往中国上海,正式开启了“金色太平洋挑战”之旅。正如本文开篇所描写的一樣:郭川将单人单船不间断、无补给跨越太平洋,计划在20天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按说,比他之前创造过的那些帆船世界纪录来说,这应该是一次难度不大的航行活动。

然而,世间万事就是那样的奇特难卜。

时光的车轮跨入了2016年,一连串的征程计划在等待着郭川和他的团队。

4月,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来到法国训练、磨合、准备。

6月,郭川回了一趟北京,看望妻儿,联系有关事宜,来去匆匆。走时,还是夜深人静之时,还是肖莉开车送他去机场。一路说不完的话,分别的时刻到了,夫妻俩却无言,只是郭川临下车时说了一句:“我们再见面,就到冬天了!”

而后,郭川背着双肩包,拉着拉杆箱,匆匆走进候机大厅2号门。肖莉望着他的背影,趴在方向盘上哭了……

8月,“中国·青岛”号大帆船来到巴西,停泊在里约城的港湾里,漂亮的船体和高大的船帆,鲜艳的五星红旗、硕大的“中国·青岛”字样十分醒目。郭川和他的团队一边休整,一边训练。

9月,整个团队前往美国旧金山,全面检修补给,进行了海上试航。计划10月中旬起航,可就在整装待发之际,发生了一件令人十分不快的事情,好似冥冥中预示着什么。

那是10月15日,郭川的表姐孙萍一家三口飞抵旧金山,看望即将出征的船长弟弟。这是他们多年的惯例——每当郭川启程与返航时,作为他的亲人,都会赶到他停靠的码头去迎送助阵。而郭川也特别依恋姐姐姐夫,愿与他们说说心里话。

当晚,就在他们聚会用餐后走出门时,突然发现郭川的汽车玻璃被小偷砸破,放在座位上的双肩包不翼而飞,里边有他的护照、现金、个人电脑等,更令人痛心的是,电脑保存的航海记录资料也随之丢失。大家都很惊讶和气愤,郭川更是愤怒得几乎发疯,一边朝着大街怒骂,一边用脚狠狠踢着车轮:“这是哪个混蛋干的?快出来,还给我的包!”

这种失控状态,是孙萍多年没有见过的。她劝他冷静一下,可郭川丝毫不听,照样大吼大叫着,情急之下,孙萍挥手捶了他几下——这是她从小到大第一次打他,却疼在姐姐心上。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平息下来。孙萍说:“愤怒着急是无用的,现在我们一边报警,一边最大限度地帮助你弥补损失。”

“对、对,我们都帮你想办法,尽量不影响工作。”聚餐的朋友谢明、李永茜夫妇,以及外甥女叶菲都劝解道,并且立马慷慨解囊补买用具。

看看,这种砸车窗盗窃令人可恨的“毛贼”,在美国也照样有。而且由于案发时间是晚上9点半,报案后警察迟迟没有现身。孙萍、郭川连忙给中国总领馆打电话,领事闻讯高度重视,马上派人联系警察局,留下报案记录和悬赏通告,又在第一时间为郭川补办了护照。

第二天,朋友们就带着郭川购买了新电脑,最大可能地恢复了航海数据,并且代付了帆船停泊费。近乎抓狂的郭川稳定了,表示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影响即将开始的航行。事后想起来,这就好像古代战前发生战马摔倒、旗杆断掉等事件似的,似有出师不祥之兆。当然迷信之事不可取,但此事确实打乱了郭川原本要在出发前放松调整的计划。

好在他是老水手了,不久便将种种“不快”丢在脑后,投入了紧张的备战之中。孙萍心中感到一阵欣慰:“兄弟,你状态不错,我很高兴!”

“姐,你放心,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现在风向天气又很好,我会顺利的。”

以前他每次走,作为姐姐的孙萍都很揪心,这次感到了些许踏实。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

起航前几天,风平浪静,一切正常,郭川熟练地操控着“中国·青岛”号,行驶在东太平洋的海面上。船舱工作台前,摆放着妻子肖莉和两个儿子的照片,微笑着伴随着他。录音机里,是他精心录制的西班牙歌手安立奎的独唱《Hero》(中文《英雄》),其中音乐前奏特意夹杂着小儿子郭伦布的笑声。

每天傍晚,在苍茫的大海上,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和儿子的笑声,结束了一天劳作的郭川手握船舵,凝神望向远方。夕阳把他饱经沧桑的面庞镀上一层金色,墨镜上反射着余晖的光泽,海风扬起蓬松凌乱的卷发,紧抿着的嘴唇流露出一种沧桑孤独又饱含柔情的表情,整个人像雕塑一样。

按照约定,郭川定时与岸上团队、与团队总经理刘玲玲联系通报情况。刘玲玲与郭川年龄相近,重庆人,曾担任过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定居英国。5年前,她和郭川相识在海南三亚一次帆船活动发布会上,相谈甚欢,就做起了郭川团队的总负责人,既是郭川的智囊,也是他的管家。

当地时间10月25日下午3点半左右,郭川驾船行驶到美国夏威夷海域附近,岸上团队从监控轨迹上,发现船的航行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他们试图通过卫星电话与郭川联系。“丁零零、丁零零……”电话响了很久,但郭川没有接听。他们马上向总经理刘玲玲报告。整个团队陷入了焦急的呼救和等待中。

北京时间26日凌晨4点,刘玲玲把电话打给了身在北京的孙萍,说:“从昨天下午起发现船速不正常,就是打不通郭川电话,到现在已有10个小时联系不上了!”

“啊!”刚从睡梦中惊醒的孙萍大惊失色,睡意全无,立即拨通了中国驻洛杉矾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孙鲁山的电话,请他马上联系美国有关方面前去救援。这时,她不敢告诉肖莉。丈夫海上失联,妻子是最受不了的了。

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国际海事救援中心北京分部的全力协助下,靠近三体船航行海域的夏威夷火奴鲁鲁(檀香山)当地海事救援机构派出搜救飞机,前往事发地点。紧接着,美国海岸警卫队也派出了两艘军舰前往事发海域,并靠近了“中国·青岛”号三体船。舰上人员登船后检查了一遍,大三角帆断裂了,没有找到郭川的下落。这意味着单人航行中最坏的结果——人船分离了。

技术专家的事故报告分析:航行途中大三角帆意外掉落,应该是事故的诱因。郭川尽力想让船停下来,但大三角帆和边翼船体的船舵缠绕在一起。他当时穿着救生衣,系着安全绳,并带有信号浮标。他要设计一套用以把船帆拉上来的系统。在某个时刻,或者突遇大浪,或者有大鱼撞击,他失去了平衡,掉進了水中。

郭川落水后,帆船仍以大约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航行,身系安全绳的他可能面临两种情形,都很可怕。第一,他被拖着在水中滑行,继而溺水,没有时间发出求救信号;第二,他因落水受到水流冲击而失去知觉,救生衣和求救装置也被海浪冲坏断掉。生还希望十分渺茫了。

尽管如此,从我国驻美国大使馆、总领事馆,美国海上救援队到郭川团队、亲朋好友等,以及中国、法国、英国的航海专家们纷纷投入人力物力,甚而发起了救援捐款,人们慷慨解囊相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体育频道、各网站也不断地发布消息,关注最新进展,掀起了一场空前浩大的海空大搜救。

然而,人人心里都明白,失联这么些天,肯定是凶多吉少了。可是谁也不愿说出那个“黑色”的名词,总盼望着奇迹可能发生……

时光一天天过去,奇迹没有出现。

其间,岸上团队联系了有关专家、水手,已经把郭川船长的三体帆船拖到了夏威夷。总经理刘玲玲一直待在那里,组织一拨拨地搜救,看护维修船体,期冀意外的佳音,但收到的消息只有四个字:持续失联。

一个月后,刘玲玲与两名曾经和郭川共事过的法国水手来到海边,遥望远方,默默伫立,表达对郭川的思念。天边翻滚的浓云正在由白变黑,海浪吐着白沫不断冲向金色的沙滩。四周一片静默,只有无止无休的潮涨潮落声,拍打着人们的心扉。三个人相对无言,双手合十,让自己的眼光尽量望向海天交接的远方——

也许,在大海深处的某一片清澈水域,郭川正迎着东方的太阳追逐自己的梦想。满载一船朝晖,他在放声高歌。认识郭川的人都知道,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行为和追求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活得有些压抑。

也许,在太平洋某个不知名的小岛上,郭川正在奋力地披荆斩棘开辟求生的通道。理解郭川的人也明白,他是一个不会轻易服输的人,就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一样,永远不会被打败……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段时间以来,国人为郭川船长的命运深深担忧着、惋惜着。在当下资讯信息相当发达,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互动媒体百家争鸣的时代,网友微友们纷纷发声。这里,選载一二,供各位读者参阅——

一位叫“青春的痕迹”网友真诚表示:“我特别钦佩这种敢于挑战命运的人。但是大海离我太远了,我只能默默地祈祷!吉人自有天相吧!”

网友“巴西站星星”说:“媒体没有扩大他,他真的是民族英雄,只是他胜利的时候报道得少,所以一些中国人不知道他的功绩!他在全世界的帆船航海界被称为中国第一人,是他把中国帆船名声打出去的!”

几乎每个网站、每篇报道郭川的文章后面,都有成百上千条读者、网友们的留言,大部分都充满了对郭川的关切、祝福和尊敬。但,不容否认的是,也有一部分人有另外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认为郭川此举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只顾自己追名逐利,而使妻儿老小无依无靠。二是对于英雄定义不认可:说好一点是一个壮士,说差一点只是体育爱好者,说得不好那就是冒险找死!不知道他的这种个人行为,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怎么就成了英雄呢?

老实说,这些话语给了解郭川、理解船长的人深深的刺痛,难以忍受心目中的英雄生死未卜、甚而魂归大海之际,还被不明真相的人如此中伤。笔者在采访郭川的同学、亲友、支持者等人士时,无不对此表达了心中的愤慨。

可是,平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那些网络“喷子”大多不是故意捣乱的人,而只是缺乏了解帆船航海、缺乏正确的“英雄观”罢了。

郭川是不是一个只顾个人名利、不管家庭的人呢?

答案显而易见:不是!相反,他是一个深深爱着家庭妻儿的孝子、贤夫和可爱的父亲。正因为这种挚爱,才使他一次次离家远航,去追求人生的梦想和祖国、民族的尊严。而也正因如此,他获得了亲人有力的臂膀和温暖的怀抱。他的妻子肖莉,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坚定地说:“他有个大目标,他做的一切我都支持,因为我爱他!”

这些年,郭川从事这样非奥运会项目、国内属于小众的帆船航海,争取赞助是比较困难的。曾经闹过这样哭笑不得的笑话:他们到一家企业谈商业广告,不料人家一听是帆船项目,立即打了“回票”,说什么听起来像“翻船”,不吉利!其实,它是预示着“一帆风顺”呢!加之帆船运动成本较高,这些年郭川团队基本上是负债运营。

而他本人呢,更是因早就辞职离开了体制,没有固定收入,十分节省,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早年,他从北京往返青岛联系事务,根本舍不得买卧铺票,都是坐一夜硬板儿,天亮下车,背着个双肩包赶到市里有关部门办事。一天下来,马上再乘夜车返回,为的是省下那一晚的住宾馆费用。

后来郭川稍有名气了,也得到一些比赛奖金、赞助经费,可不断尝试更高层次的技术和项目,需要聘请名师、招募队友、交纳学费管理费等等,这些大都是郭川自费办理。如此而已,他哪有什么利润而言?说句不好听的,幸亏肖莉有个小公司支撑着,不然连养家都困难。

也许有人会问了,那么他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这就归结到了第二个问题,郭川这样做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在当今时代里,他算不算英雄? 郭川曾经有一篇博文自述《执着的人是幸福的》,真实而客观地袒露了心迹。其中他这样说道:

“……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始终是我追求的一个境界。

茫茫大海,漫无边际,在长达数月的航行中,我需要忍受着孤独、抑郁和恐惧的煎熬,我的冒险行为,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疯子”。而我和别人的不同就是多了一些执着。所谓执着,就是不怕吃苦,不怕前面是未知还要把它当作追求的目标。我认为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执着,我成就了我的梦想。

好奇与冒险本来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性,是人类进步的优良基因,我不过是遵从了这种本性的召唤,回归真实的自我……”

这是郭川船长的心灵独语,也是向世人的真情告白,充满了文采和哲理。其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深的思考,从人生的波峰浪谷的潮头上捧来的,值得我们尊重。

何谓英雄? 有人讲: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事实上,没有谁天生就是英雄,英雄出自平常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踩着时代最需要的步点,在最恰当的时候及时出现了。

远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代,一位名叫法显的中国和尚从长安出发,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天竺,第一次成功地从“西天”取经归来。他比唐玄奘早200年,“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中,他的同伴有的死在路上,有的中途退回,也有的滞留异国不归,而他不顾年大体弱,坚决带着经文回去。

令人感叹的是,他是从海路归国的,乘坐比之今天落后不知多少倍的帆船,途中几次遇到台风,既险些船损人亡,又差点被船主认为不吉利扔到海里去,历经九死一生,才在今之青岛的城阳登陆上岸,居住了一年,整理经文,写出了珍贵的《佛国记》,成为后世人们探索文明的经典。

上世纪20年代是黄金探险的时代,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尚未有人踏足,也从来没人走进其40英里范围以内。英国于1921年首次筹组珠峰探险队,乔治·马洛里以优异的登山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是公推第一人选。他接受远征邀请,接连两次攀登均告失败,还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对马洛里而言,家庭孩子是他生命中的最爱,完成珠峰首攀则是他内心最炽烈的渴望,他在二者之间痛苦挣扎。1924年他又加入了第三次远征队,在季风来临的时刻进行攀登。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登山?”他答道:“因为山在那里!”马洛里说完继续攀登,然而却在距离珠峰顶只有300米时,被一阵突然而至的暴风雪卷走了。

直到1999年5月1日,美国登山队的科拉德·安珂沿传统路线登攀,在距珠峰顶端不远的冰雪中,发现了一具大理石雕像一样的尸体遗骸。安珂从残留的衣服碎片,以及其他的遗物上证实,他就是失踪了整整75年的乔治·马洛里!他那句“因为山在那里!”成为勇于进取的登山名言。

难道上述这些人都是“疯子”和“狂人”吗?难道他们都是“吃饱了撑的吗?”不,不!如果世界上没有这些不甘现状、敢于冒险的人,那么人类很可能还处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年代。不怕吃苦、自我放逐,为信仰而献身,为梦想而拼搏,這是古今中外的“殉道者”形象。“殉道者”,原意是指为了传播神的福音而牺牲的基督徒,后来,延伸到那些为了信念、目标,执着追求直至付出生命的人身上,他们堪称为理想而献身的“殉道者”!

反观郭川船长,多年来为了把中国的帆船事业推向世界高度,在欧美一统天下的领域里,醒目地写上“中国”两个大字,痴心不改、风雨兼程,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壮烈行为,不就是一名虔诚的“殉道者”形象吗? 这样的人,完全可以称之为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英雄”!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自明朝郑和以降的600年间,海洋留给中国的,多是惨痛的屈辱记忆。如今,中华民族正在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离不开每个人心中涌动的豪情。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有了郭川,至少让我们,在麦哲伦、哥伦布、库克船长这些伟大的西方航海家面前,可以稍稍抬起头来了。

如果一定要追问郭川航海有什么意义?这意义或许就是——一种对于自身生命的拓展精神;一种不断谋求超越的进取精神;一种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造精神!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郭川精神”!

记得一位记者采访郭川时问道:“你希望更多的人像你一样吗?”

他想了想回答:“我的航海事迹或许无法拷贝,但我的追求精神可以复制。”

公元2016年12月15日20时,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颁奖典礼在北京BTV大剧院荣耀揭幕。这个奖项是由素有“体坛奥斯卡”美誉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与历史悠久的“中国体育十佳运动员评选”合作而诞生的中国体坛大奖,是中国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至高荣誉。

在颁发最佳体育精神奖时,主持人栗坤情真意切地演讲介绍,感动了全体来宾。这个奖项众望所归地授予了还在失联状态的郭川!随着大屏幕上郭川迎风斗浪的镜头和深情款款的音乐,栗坤讲述了郭川的环球航行事迹,并把肖莉请来替丈夫郭川领奖,发表感言。

肖莉抱着奖杯和花束,站在那里想了想,说道:“我在后台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我不知该讲些什么。不过上来之后,看到这里还有一艘帆船的模型,是郭川驾驶的那种帆船模型,所以刚才我一直回头在看,我、我真的非常想念他!”

她哽咽着说不下去。此时此刻,全场来宾无不动容,郎平、王楠、刘国梁、张继科、傅圆慧等体育明星泪流满面。

停了停,肖莉继续说道:“好多人都问过我,你为什么支持郭川航海。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因为我爱他。我爱郭川,自然就要支持他做他喜欢的事情。我在这里说了这么些,好像跟这个奖没多大关系。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如果郭川今天能来这里领奖,他一定会感谢组委会,感谢帮助过他的人。兴许他还会跟大家说一下,他的下一个航行计划……”

音乐加大了音量,伴随着海潮般真诚的掌声响彻整个大厅。与此同时,北京卫视同步直播颁奖典礼,郭川获奖的片段,以及肖莉代夫领奖的真情告白立刻占据了各大网站头条。郭川的事迹和他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他的命运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当天晚上,由于预先没有留意北京电视台的预告,我正在收看中央一台的节目,突然接到一些朋友的微信、短信甚至电话:“赶快收看北京卫视,正在直播劳伦斯体育颁奖典礼,郭川获得特别贡献奖!”

“是吗?我马上转过台去。”

大家知道,最近我正在集中精力采访船长郭川的事迹,跑遍了他曾经奔波忙碌的地方,一旦发现有郭川的报道,朋友们便立刻向我通报。

正值中央电视台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之际,郭川也列入了候选人之一,我每天除了采访写作之余,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打开手机,一遍又一遍地刷屏投票,当看到数字在不断上涨时,心里就特别高兴。过了几天,等到肖莉稍稍平静一下之后,我拨通了她的手机。一是问候她和孩子们,告知投票情况;二是向她通报青岛人正在发起捐款活动,准备在奥帆中心,竖立一尊郭川船长的塑像。大家非常踊跃,短短几天内,已经达到了20多万元。

肖莉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女性,她说,感谢家乡人的厚爱与支持,郭川如果有知,一定会感到高兴的。他可以永远与大海、与青岛帆船基地在一起了。当得知我们还在积极筹备建立郭川纪念馆时,她以商量的口吻说:

“这是好事,但可不可以建一座会馆性质的。平常供人参观纪念,也可以容纳航海爱好者聚会。郭川过去跟我说过,他在国外就住过这样的会馆,很有人情味。”

“嗯,你这个想法不错,我一定帮助反映上去。那名字就不一定叫郭川纪念馆了,可以叫郭川航海之家!你看呢?”

“不错,还可以多考虑一下。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让郭川形象和郭川精神更好地传递下去。”

近期来,我几乎天天与郭川待在一起——当然,我指的是电脑中他的照片和视频,一边感受他的性格特征,一边结合采訪记录思考,就像与他对话似的。从中,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郭川是一个严谨的“理工男”、豪放的航海家,但也是一个艺术气质相当浓厚的“文艺男”。他爱好音乐、摄影、文学。据说郭川还计划写自传,可惜未能完成。

记得我与他的老朋友朱悦涛交谈时,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郭川早晚要魂归大海的,但现在太早了……”

夜深了,我关掉电脑写作的界面,打开了下载的郭川原声朗诵。或许不少人还不知道,郭川十分爱好诗歌,早就担任了“为你读诗”公益活动的嘉宾。这是一首配乐诗,是他钟爱的葡萄牙诗人安德拉德的《海,海和海》。自从他失联以来,我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倾听。

伴随着一曲悠扬深沉的钢琴音乐,“为你读诗”开始了,虽说郭川的普通话并不太标准,声音也不太洪亮,但那种内在的艺术神韵、那种沧桑的人生况味,再一次拨动了我的心弦——

“你问我,但我不知道

我同样不知道什么是海

深夜里我反复阅读着一封来信

那夺眶而出的一滴泪珠也许便是海

你的牙齿,也许你的牙齿

那细微洁白的牙齿便是海

一小片海

温柔亲切

恰似远方的音乐……

听着听着,我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模糊而清晰的画面: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有一艘独木舟载着一位须发斑白、衣衫褴褛,却铁骨铮铮、眼睛明亮的人,好似与那位名叫鲁滨逊一样的人,从大洋上乘风踏浪驶来。郭川船长重新回到了我们中间……

作者简介

许晨,男,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海洋文化研究会会长。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3年参加鲁院高研班学习。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等报刊,出版有《居者有其屋》《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第四极——“蛟龙”号挑战深海》《琴声如诉》等十几部报告文学、散文集。曾获“冰心散文奖”“文艺精品工程奖”等多种奖项,并入选山东新文学大系。

(标题书法:王 靖)

责任编辑 师力斌

猜你喜欢
郭川帆船航海
神秘小镇的秘密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永不失落的文明
大桥上的守望者
万里阳光映大漠
帆船
航海博物馆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航海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