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废钞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目的

2017-04-07 02:58戴国强
东西南北 2017年6期
关键词:法币玻利瓦尔津巴布韦

戴国强

从废钞的历史事件来看,其实都是换币,即用新币取代旧币。其背景都是通货膨胀,其过程都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2016年11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废除500和1000卢比两种大额纸币的流通,被宣布作废的两种旧纸币占到印度流通货币总值的86%。

印度总理莫迪

这一突然决定,让全社会都猝不及防,印度民众蜂拥到ATM机前提取100元面额的卢比,以备日常支出所需,然而有65%的ATM机却无法提取现金。因废钞导致的混乱,一度到了引发命案的地步。

无独有偶,在莫迪废钞令下达一个多月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也突然宣布,停止流通面额为100玻利瓦尔的纸币。根据委内瑞拉央行的数据,该国共有超过6000亿的100玻利瓦尔钞票,占到所有纸币金额的48%。废钞令几乎消除了一半的纸币流通,给委内瑞拉经济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废钞史就是一部通胀史

令人关注的是,两国废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印度政府给出的原因,频繁更改,首次宣布“废钞”时,莫迪强调是为了切断恐怖组织资金来源。之后,又说是为了追回贪污逃税的黑钱,后又改称,是为了鼓励印度人更多地使用电子支付。马杜罗则宣称,这一举动能够打击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边境动荡地带屡禁不绝的走私活动。

不错,大部分印度人至今仍习惯使用现金支付,资金转移不通过银行,使很多贪污和逃税及洗钱的行为无法被及时发现。通过废钞,印度政府想迫使那些有贪污、逃税和洗钱行为的人通过向银行兑换货币而留下记录,自我暴露,以便政府调查取证。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印度在停止500和1000卢比流通时,又宣布将发行新的500和2000卢比纸币。委内瑞拉政府一方面要求民众取出所有100玻利瓦尔的纸币,以不断打败黑手党。另一方面宣布也要发行面额更大的新纸币,从500玻利瓦尔到20000玻利瓦尔共有六种。

更大面额纸币更便于携带和藏匿,不是更有利于贪污、洗钱和走私活动及资金转移么?如此自相矛盾的政策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实际上,100玻利瓦尔是委内瑞拉流通货币中面额最大的纸币,但由于委内瑞拉深陷恶性通胀,100玻利瓦尔在黑市上只能兑换2.5美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10月份预测,委内瑞拉2016年通胀率或将达到475.8%,2017年的通胀率将高达1642%。

所以,委内瑞拉此次废钞最主要的目的是应对高通胀环境中贸易往来及流通中遇到的现金交易不便问题。印度的通胀率也不低,近几年曾经达到两位数,目前已超过5%。所以两国的废钞目的除了打击贪污、洗钱和走私,也为了应对通胀。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废钞事件,远的不说,从上世纪20年代起,引起各国关注的就有德国马克被废事件,中国法币被废事件,津巴布韦货币被废事件等。

1923年德国因发生恶性通货膨胀,人们拒绝使用马克,流通中曾出现大量实物货币,马克曾被人们用来做糊墙纸,德国政府只能发行新马克,以1新马克换1万亿旧马克,等于宣布旧马克作废。

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搞第三次币制改革,又称“金圆券改革”,其起因也是恶性通货膨胀。1937年法币问世时,100元法币可买两头黄牛,到1948年末,100元法币只能买两粒大米,报纸还刊登了美国兵拿法币点香烟的照片,以说明法币形同废纸。金圆券改革时国民党政府当局宣布1金圆券兑300万元法币,等于废除法币。

津巴布韦的废钞事件完全是因恶性通货膨胀而起。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津元比美元还值钱,1津元可兑换1.47美元。2000年进行土地改革之后,津巴布韦政府为推动经济增长,开始大量发行货币,当年津巴布韦就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为55.9%,2001年上升到71%,2002年达到133.2%,2003年是598.75%。

为解决以几何速度上升的通胀问题,2004年津巴布韦政府进行货币改革,一度让通胀率下降到132.75%,但是2005年通胀率又窜到585.84%。2006年,津巴布韦央行发行新货币,抹去原来货币上3个零,但是当年通胀率仍然高达1281.11%,2007年达到66212.3%,2008年通胀率是2,200,000%。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2008年7月30日,津巴布韦决定再次发行新货币,废除旧货币,新旧货币兑换比例为1:100亿,即相当于将原货币面值删除10个零。

可是著了魔似的通货膨胀率再也止不住,2009年初通胀率为230,000,000%,市场上出现了100万亿元面额的津巴布韦货币。面对久治不愈的恶性通货膨胀,津巴布韦政府开始启动废弃本币,使用美元和南非兰特作为流通货币。

目前,津巴布韦流通的货币有9种:美元、澳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和印度卢比。这恐怕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放弃货币主权,允许多种外国货币同时在本国流通的国家了。

钞票的真实价值和利益分配

从上述发生的废钞历史事件来看,其实都是换币,即用新币取代旧币。其背景都是通货膨胀,其过程都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新中国建立后,克服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留下的通货膨胀后遗症,在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发展良好的状况下,为解决当时以1万元人民币作为记账单位,给交易和经济核算都带来不便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发行新人民币,以1元新人民币兑换1万元旧人民币,收回旧币,流通新币,此举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历史上发生的其他废钞事件基本都有风险,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时进行废钞,会有巨大的政治风险,德国废钞后出现了纳粹,“金圆券改革”则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由于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纸币占印度流通货币的86%,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停止使用这些钞票,导致民众争相兑换新钞,大量现金被存入银行,银行的资金来源因此而得到改善。废钞也迫使人们使用电子支付手段,这有助于改变百姓的支付习惯。

但是印度大量的日用百货销售都用现金支付,百姓用现金支付的习惯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况且印度现有的ATM机大部分都不好使,从而导致流通中现金大量减少,使得消费受到抑制,对日用百货行业形成很大冲击。

印度房地产业受新政冲击更大,在印度,常见的洗钱手段就是购买房地产。据估计,印度约有20%的房地产交易中包含非法资金。要让这种“黑钱”经济正常化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此外新政很可能推动房地产行业的重组,大型房地产企业吞并小公司的速度会加快。废钞新政意味着消费和房地产市场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表现低迷,而这对银行业来说肯定不是好事。事实上现在的印度,由于大面值纸币被废除,各行各业都出现资金短缺的状况,不少工厂停产,出口减少,物价上涨压力增大。国际金融机构已下调了印度经济的预期增长率,人们对印度未来的经济感到担心。

委内瑞拉的情况更糟,废钞除了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对国民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大量商店关门,金融秩序混乱,催生了倒卖钞票的投机活动。以至于马杜罗在废钞令发出后不到一周,又于2016年12月17日宣布推迟废钞的期限,100玻利瓦尔纸币可用到2017年1月2日。

货币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货币制度和货币管理的实质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和货币流通秩序的稳定,保持国家金融秩序稳定,如果现行的货币制度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人们就有理由改变现行的货币制度和货币管理方式。

(陈庆月荐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法币玻利瓦尔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换新币
抗战中不为人知的假币暗战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比特币取代法币的可能性分析
委内瑞拉推迟发行新货币
法币崩溃原因新探
委内瑞拉废钞一波三折
津巴布韦的绍纳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