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桑
2017,你的春节好玩吗?
文-琪桑
历经千年的春节
保留住了哪些社会记忆?
又遗忘或改变了哪些社会记忆?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春节是好玩的,因为比其他日子有“滋味儿”。
春节的好玩包含在一系列讲究和说法里。腊月初一乞丐跳灶王,腊八吃五谷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二十四洒扫庭院,除夕贴春联年画,通宵守岁迎新年。到此春节才正式进入高潮,之后初一祭祖拜年,初二回岳家,初三烧门神纸,初四迎神接神,初五破五开市,十五元宵看花灯。就连孩子们最喜欢的“压岁钱”也是有说法的,岁同“祟”,长辈发压岁钱来为小辈驱邪免灾。
还有奇特的节日禁忌,把生活从平淡无奇中解救出来。例如年夜饭碗里要有剩余,不能吃得一干二净。节日期间用语讲究讨口彩,“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大年初一禁忌一切体力劳作,初五“破五开市”定要放鞭炮,祭财神,吃水饺。正月初七是“人七日”,中午须得吃面条,为了求个大寿仙。更有花样百出的民间娱乐活动,例如民间流行的“逛庙会”、耍狮舞龙、练武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娱乐活动。
“过春节”这一习俗被我们沿袭了四千年,节日还是那个节日,我们照样奔袭千里回家过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老节日也迎来了各种新挑战。
春节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年”意为丰收,“岁”是牺牲、祭祀,“春”是百草得阳气而生,从字面就暗示“春节”脱不开农耕社会的深刻烙印,存留着我们祖辈的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历史痕迹,也寄寓着除旧布新、慎终追远、人伦礼治、世俗和乐等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人讲究科学,从文化心理上来说,已经不适应春节身上浓厚的祭祖拜神色彩,再加上一切从简的效率意识,人们很难耐心遵循各种繁杂的仪式礼仪。传统农耕社会遗留的文化习惯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春节的各种文化仪式、文化禁忌和文化功能也逐渐被时代消解,人们过春节不再是自觉自主的文化回归,而是因为过节的时间太久而变成了习惯性动作。
中国文化推崇“和”和“乐”,古代讲究“父母在,不远游”,而现代社会的个体就像一个个不稳定的原子,迁徙分离,独立自主。平日里做不到的“合”只能借助节日来实现,春节被赋予“联年谊、敦乡情”的重要功能,是对传统人伦关系的认同与维护。所以无论春运回家再难,过年味道再淡,无数在外打拼的异乡人还是要跋涉回家,不回家就意味着和故土人际联系的割断,不回家会被认为是不礼和不孝。但重压之下的回家过年,又谈何“年味”?
老节日不仅从内部面临危机,也不得不面对外来流行文化的威胁。春节处在一个尴尬的时间节点,前有圣诞、元旦,后面紧跟着情人节,在现代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洋”节日越来越红火,争夺着人们的注意力,倒映得春节越发落寞。当前的春节虽然还残留世代相传的诸如协和安乐、天伦人理、人伦礼治、世俗文化等痕迹,但逐渐变成了一种寂寥虚空的仪式和象征,其隐喻的文化内核逐渐被时间消解。
美国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谈到节日时认为,节日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可以改变和保持社会记忆。提出“春节好玩吗”的议题,我们想知道历经千年的春节保留住了哪些社会记忆?又遗忘或改变了哪些社会记忆?从美食风俗到人间愁乐,春节究竟映现出怎样的时代万象?而惹得人们争相怀念的“年味”究竟是什么?在你们眼里,还觉得这个老节日好玩吗?还能意识到“春节”表征的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吗?如果能意识到,你们还真的在乎吗?
那么,请回答,2017,你的春节好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