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节”开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恺凡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龙舟运动是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湖北有着发展龙舟项目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从赛事群众参与的角度来看,目前十堰市郧阳区的龙舟赛事发展整体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以“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节””为研究对象,用SWOT方法分析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运动发展历史、现状,认为现阶段郧阳区龙舟运动存在持续时间短、参与人员结构单一、媒体报道不足、赛事主体不明晰、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促使湖北龙舟赛事健康发展。
龙舟;SWOT;传统文化;群众
郧阳区,原名郧县,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郧县,设立十堰市郧阳区,以原郧县的行政区域为郧阳区的行政区域,截至2014年9月,郧阳区辖16个镇,5个乡,1个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在我国南方地区盛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80 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中华龙舟大赛”;2010 年,成为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龙舟竞渡的起源,与荆楚之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初是为了拯救投水而死的楚国诗人屈原,后来逐步演变为龙舟比赛。作为屈原故里的湖北,其龙舟比赛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方志、文学作品中都有相关记载,延续至今。
十堰郧阳区“龙舟节”活动自2004年开展以来每两年一届,每次举办时长为两天,除了龙舟竞渡活动,该区还举行了庆祝郧阳解放70周年暨世界环境日活动,现场开展了文艺表演、骑行、竞跑、植树等活动。还开展了屈原文化研讨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旅游产品推介等活动。
(一)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节”优势条件(S)
1.十堰市郧阳区的地理条件优势。郧阳区共有大小河流766条,河流总长3351公里,主要河流有汉江、滔河、堵河、曲远河和将军河,其中汉江,又称汉水,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好,为十堰郧阳区“龙舟节”龙舟比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
2.十堰市郧阳区的历史条件优势。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郧阳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据专家考证,郧阳曾是屈原流放创作的地方,相传屈原曾于楚怀王十六至十七年间被流放至现在的郧阳区一带生活两年,并创作《渔父》、《抽思》等流传千古的作品。为传承郧阳的优秀民俗文化,发扬“同舟共济、奋勇当先”的龙舟精神,2004年,郧阳区正式把“龙舟节”确定为固定节日。该活动已成为全区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参与热情大的传统节日。
3.十堰郧阳区龙舟赛事的举办具有多重效益。十堰郧阳在龙舟赛期间举办该区还举办了屈原文化研讨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旅游产品推介等活动,以市场化方式有效的开发和运作龙舟赛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为了举办比赛,赛事举办地郧阳区政府必然要清理、修建、装饰及绿化河道,以供竞赛和观摩所用,也有城市将修建龙舟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走城市景观体育的发展道路,既能举办赛事,又绿化环境,美化城市,一举两得。
4.十堰郧阳区龙舟赛事的举办的独特性。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运动民族特色浓郁,而且十堰市是道教文化圣地,十堰地区深受道教文化熏陶,两者的完美结合让此地的龙舟活动颇具特色。正式比赛之后每次当地还会举行富有娱乐性的活动例如抢鸭子,具有极强的娱乐性。龙舟运动集竞技性、鲜明的民族性、娱乐性于一体,具备很强的观赏价值,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运动形式。
(二)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节”劣势条件(W)
1.后备人才医乏,人员结构单一。据郧阳区文体局统计,参与龙舟训练和比赛的队伍今年一共四十二支,数量庞大,但这些队伍中没有专业队,队员都是由郧阳区以及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员工组成,而且大多数是运动员只是在比赛前一个月抽空去训练,平时还要为生计去工作,队伍缺乏稳定性,且人员结构单一,缺少群众参与。
2.资金不足。按照龙舟竞赛规则,标准龙舟竞赛每支队伍需要配备名20划手、1名鼓手和1名舵手,共22人,是目前世界上所有集体项目比赛中单队人数最多的项目,养活这样一支队伍耗费的资金是相当巨大的。十堰市郧阳区每届“龙舟节”活动的所有经费都是政府出钱,没有寻求企业赞助。
3.“龙舟节”活动的区域限制,工作人员限制。本人在调查期间了解到,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节”的活动每次都只局限于本地区,参加的队伍也都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倡导各个单位和机关组织在一起的。其工作人员以及裁判员都是本地区的文体局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的中小学体育老师等,也没有申请市里的帮助,更没有省龙舟协会的干预和指导。这就使得每届“龙舟节”的活动规模不是很大,专业程度不高,群众参与热情也不高。
(三)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节”的机遇分析(O)
1.国家进一步重视端午节和龙舟文化。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单;2008年,端午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由湖北代表中国的“端午申遗”成功,批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赛龙舟作为端午节三大关键词之一(祭屈原、赛龙舟、吃粽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了民族精神,成为申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端午节”这个凝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申遗成功,从国内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大意义。
2.龙舟进奥工作在有条不紊进行当中。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指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给中国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其中无形的遗产是中国向全世界更加开放,而全世界也都同时关注着中国。因此,后奥运时代为我国提供了一个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扬光大的大好时机,而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也具备了融入世界体育文化之中的良机。2017年的8月份,在武汉体育学院也召开了龙舟进奥项目的研讨会,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龙舟比赛能够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
3.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休闲意识逐步提升。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对休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体育运动作为休闲的一种方式更被人们所普遍认同和接受,倡导“体育休闲”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龙舟运动身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积淀了浓厚的古代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人们对休闲方式的个性化选择,在人类以追求休闲为主题的现代社会,龙舟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休闲时代找到了它巨大的发展空间。
4.郧阳地区本地与屈原的渊源。十堰市郧阳区曾经是屈原的流放地,屈原曾在本地居住长达两年之久,在本地也留下了许多足迹,郧阳地区也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武当山道教文化的覆盖地区,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每次“龙舟节”还会举办屈原文化研讨会,这对于郧阳地区“龙舟节”今后的发展是个不错的契机。
(四)十堰市郧阳区“龙舟节”的威胁分析(T)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现代化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确实面临这样严峻的现实问题,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现代文化在不断的取代并吞噬我们的传统,我们总是一味在强制保留自己的传统,号召大家不忘传统,然而这样的结局就是让传统处在现代文化的包围圈中的尴尬境遇,与其强制保留国学和传统,倒不如想想如果让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让传统中不乏创新,现代中又有传承。
2.本省其他地区龙舟活动规模与实力的迅速提升。龙舟运动在湖北省的其他地区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湖北省龙舟协会的大力支持与推广下,湖北省的其他各个地级市、县级市、县以及乡镇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不同规格的比赛,龙舟运动在湖北省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各个地区对这项运动推广普及的力度与速度都大大提高,湖北省素来是水上划桨运动的强省,在龙舟运动的发展上,也通过借鉴相似水上划桨运动的科学训练手段与划桨技术,使其竞技龙舟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有效的提升,湖北省龙舟运动正走向繁荣,郧阳区“龙舟节”面临着我省其他地区的严峻挑战。
(一)发扬优势。郧阳区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优势,不仅要办好“龙舟节”,还要与发展地方经济相得益彰。目前,“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的双赢思路已经成为各地的共识,大规模、高水平的龙舟比赛可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借助高水平龙舟赛事的举办,将地方经济贸易、旅游、文化、娱乐、国际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盛大的群众欢庆活动和经贸洽谈活动,能有力的带动当地经济、商贸、传媒等方面的发展,提升地区形象。郧阳区还要充分发挥本地龙舟活动的独特性,郧阳区的龙舟文化有着上百年悠久历史和传统,本地的龙舟民俗大多都还有保留,而且十堰地区还是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深入十堰地区,这些仪式内容都是郧阳区的特有的宝贵人文财富,应该得以发扬与继承。
(二)改善不足。郧阳区政府可以把“龙舟节”每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让群众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龙舟活动,其次放宽参与龙舟的方式,可允许群众自发报名,采取选拔机制,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条件下可以将龙舟借给群众,让群众也能够参与到龙舟活动中,而不是将龙舟活动变成“官方”的娱乐,群众只有观看的份。并在此基础上在群众中培养后备人才,在年轻人当中宣传龙舟文化,可以从当地中学中开展,并形成跟襄阳某高中一样,学生通过龙舟训练也成为考学考试的方式。再次,政府可加大资金投入,当龙舟活动的开展达到成熟阶段时,一定会为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郧阳区政府应该放远眼光,以龙舟活动带动经济发展。最后,今后可以将郧阳区龙舟活动打造成十堰市的品牌活动,扩大规模,可以邀请别的城市的龙舟队伍参加比赛,扩大影响力,让龙舟文化覆盖整个十堰地区甚至更广阔的区域。
(三)抓住机遇。随着端午节申遗成功,国家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对龙舟运动项目的重视,龙舟运动面临新的发展契机。郧阳区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代契机,积极发展龙舟运动,借助赛事这个平台,使中华龙舟文化在本地区发扬光大,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其次,在后奥运时代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和运动精髓的竞技龙舟运动推向各地,这将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宣传,也是对龙舟比赛进入奥运会项目最有力的支持。再次,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体育休闲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体育休闲方式的选择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我国龙舟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以往每届郧阳区举办“龙舟节”,郧阳区就会异常的热闹,万人空巷。最后,郧阳区要充分利用屈原的历史渊源,以及道教文化,挖掘更有研究价值的文化成果,这对于龙舟的发展与文化的推广都是有利的。
(四)重视威胁。正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化冲突为融合,既要有传统的主体,又要有创新的元素,一成不变只会止步不前,只有创新才能让更多层次的人接受和喜欢上这项活动,其次,可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活动的举办经验,多多学习。为把郧阳区龙舟活动打造成十堰市的品牌活动而努力。
郧阳区“龙舟节”虽然已经举办了六届,但扔处于起步阶段。龙舟作为一项传统运动,受众狭窄。如何通过运作促使更多的人关注、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效益增长,又如何通过龙舟赛事产业的成熟发展,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为传统赛事的现代化转型设立良性循环,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也是一个期待实践证实。
[1]王亭亭.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竞技龙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2]辛梦霞. “湖北龙舟大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07):129-131. [2017-09-08].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4.07.087
张恺凡(1990-),男,汉族,湖北十堰人,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15级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理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