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盛,吴秋翔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2)
自主招生、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
崔盛,吴秋翔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2)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了自主招生生源特征及对大学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的影响作用。相比以往实证研究,论文在控制高考成绩后,发现自主招生对大学学业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自主招生对就业起薪和薪酬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研究认为,在现有培养体系下,大学学业表现并不能较好地评价自主招生学生的能力,而在学生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起薪与薪酬增长却能有效反映学生能力。
自主招生;大学学业表现;就业薪酬
自主招生是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才标准多样化的要求而产生,在以往的招生模式中增加了选择性与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考的不足。[1]目前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试点高校共计90所,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7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另有北京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13所高校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
相较于传统高考,自主招生的选拔环节分为材料初选、笔试、面试三个主要部分,更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高校旨在通过这样一种自主、灵活的方式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给予考生们更多发挥才华的空间和被录取的机会。[2]在这样一套复杂化、标准化及流程化的选拔方式下,通过自主招生的学生(以下简称“自招生”)理应比普通高考招收的学生(以下简称“普招生”)更加符合招生高校的需求。但是如何来检验自主招生的效果是众多学者关注的,主要集中在自招生的特征与入学后的表现两方面。
首先,自招生比起普招生而言有着显著的共同点:他们普遍是独生子女,出自重点中学,高中时期学业表现突出,成绩排名靠前,综合表现出色,有许多竞赛获奖;户口以城镇为主,比例高达80%,家庭多居住在大中城市,特别是集中在东部及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及文化资本,特别是父亲的职业及教育层次较高。[3][4][5][6]然而,这部分研究只是描述了自招生和普招生在入学前的差异,是招生的结果,只能说明自招生在一些背景和外在因素上层次更高一些,并不能检验出他们能力上的优势。
而从学生入校后的表现来看,黄晓婷等通过比较某大学连续5届自招生与普招生发现,自招生大学第一年的GPA显著优于普招生。[7]不仅如此,还有学者发现自招生在高考成绩上也显著高于普招生。[8]不过,李雄鹰的研究结果表示自招生的高考成绩和大学学业成绩都不如普招生,由于他们使用了加分的优惠政策才得以进入大学,所以他们起初大学的学业表现并不理想。[9]虽然各类研究都想归结到自招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但大学学习成绩的差异并不能有效地说明自招生的过人表现,单就学习成绩来论自主招生的效果显然是不够充分的。
除学习成绩外,文雯等通过9所高校的数据发现,自招生具备更强的沟通和合作学习能力,具备更强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自觉性,更倾向于通过“海外学习”等增加教育体验丰富程度。[10]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更高的认知,并有更好的学习主动性,具有更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具有更高的教育收获。[11]同时,有学者发现自招生更乐于参与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心理素质高于普招生,个人能力发展及认知等方面也表现出差异,有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愿望。[8]自招生对其就业前景更多地持乐观态度,期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计划出国留学的比例显著高于普招生。[12]这些研究结论能够丰富自招生的评价维度,并且找到了自招生的一些突出表现,逐步与自主招生选拔定位相结合。可是,由于这些评价指标大多是主观的,与学习成绩相比不够客观,缺乏说服力,相关结果过分依赖于样本群体的特征,所以这样的多角度评价方式也有局限性。
综上,受限于自主招生多样的选拔方式以及研究选取的不同样本,仅仅用学业成绩和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来评价自招生的能力是不够的,不同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也各异。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找到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评价方式来检验自主招生的效果?考虑到大学培养的人才最终都会进入劳动力市场,是否可以用就业薪酬来检验自主招生的效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在以往研究中,对自招生就业的讨论仅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倾向与选择,缺乏对就业薪酬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利用2006级和2008级本科学生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重新检验自招生与普招生的群体特征及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同时利用就业薪酬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主招生的效果。
(一)数据介绍
本文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ese Educational Panel Survey,CEPS)项目的子项目“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进行分析。该数据以2009年作为基年,以北京市全部公办大学在校本科生的数据库为抽样框,分学校、专业、学生进行三阶抽样,选取了北京市不同类型的15所高校①,自2009年至2013年对2006级、2008级共4771名学生进行了五年追踪调查。其中2006级样本2298个,2008级样本2473个。目前,此数据保持了较高的追访成功率。对2006级学生的分析发现,在2012年即本科毕业后第二年仍保持了78.46%的追访成功率,并且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学校的学生丢失差异不明显。[13]CEPS的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样本中自招生与普招生在入学前、大学期间以及就业后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别是就业阶段的薪酬数据。
(二)数据描述
从描述统计来看(见表1),整体数据男女比例相当,城镇户籍比例达70%,学生近90%都来自于省级及以上的重点高中,70%以上都是理科生。其中,自招生在户籍、性别、文理分科、重点高中的比例上与普招生没有太大差异,在父亲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上要高于普招生。从标准化高考成绩来看,自招生却要比普招生低。从大学期间的表现来说,自招生只是略微好于普招生,在政治面貌及学生干部担任上也没有显著优势。而在就业薪酬方面,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且有工资数据的自招生有646人,普招生有1452人,自招生的平均工资为5293.2元,普招生则为4521.5元,自招生的工资明显高于普招生。
(一)实证模型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旨在找到符合学校需求的优秀学生。这种优秀不仅仅表现为高考成绩,需要有更多“突出”才能,他们的特点应该极具差异化。但在高校稳定、统一的招生标准下,自招生们本质上应该有许多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最终反映的都是学生“能力”强的特点,是“能力”的代理变量。所以,从学生固有特征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以及自招生与普招生有什么特征上的差异是有意义的,这些特征往往表现的是自招生所特有的“能力”,也是他们的优势。相关研究通常将户籍、家庭经济条件、高考成绩、文理分科、高中类型等因素加入分析框架。[3][4][5][12]本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什么因素影响学生成为自招生,计量模型如下:
表1部分变量的描述统计
其中,招生方式(Iad,自招生=1)为因变量,主要解释变量有性别(男=1)、户籍(城镇=1)、父亲及母亲的高等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1)、高中类型(省级及以上重点=1)、文理分科情况(理科=1)、家庭收入的对数、标准化高考成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样本来自于全国各地,使用的高考试卷不同,导致高考分数的标准各异,所以有必要对样本的高考分数进行统一处理。首先,将各试卷体系的分数(包括原始分、标准分)转换为高考满分750分的原始分系统,统一分数的范围。②其次,对处理过的原始分进行Z分数处理,转换为分析使用的标准化高考成绩,给出每个学生在样本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据此判断学生成绩的相对优劣。
(二)实证结果
从表2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文理科在各模型中均有显著影响,文科学生更容易成为自招生;在总体和2008级学生中,城镇户籍、高考分数越高或者性别为男性的学生越容易成为自招生。城乡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有较大差异,这是公认的事实。城镇户籍学生在自主招生方面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也一直被学者们所诟病。结果检验符合实际。同时,高考成绩无疑能直接反映学生现阶段的某种能力水平。学生的高考分数越高,意味着这种能力越强,也使其越有可能通过自主招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自主招生的选拔已经检验了以高考为代表的部分能力。
此外,与已有研究相类似的是,母亲的高等教育水平对是否成为自招生产生正效应。但不同的是,家庭经济状况、高中是否是重点中学及父亲的高等教育水平对成为自招生没有产生显著作用,没有检验出家庭经济水平越高、重点高中的学生或是父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越容易成为自招生。通常我们认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水平可以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层次。这些学生往往接受了更高质量的教育,也就更可能在重点高中就读,相对而言其能力水平应该更突出。然而,实际数据检验并未发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对学生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弱。同时,这也说明高校自主招生没有以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为判断依据。
表2影响成为自招生的因素分析
(一)实证模型
评价学生能力的维度有很多,包括大学学业表现、学术表现、综合能力、心理状态等。与多维度测量的综合能力、心理状态等评价指标不同,学习成绩是评价不同学生表现的最主要且常用的依据。以往研究集中讨论自主招生是否对大学学业有显著影响,特别是自招生是不是比普招生有更好的学习成绩。[7][8][9]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大学学业排名(Ranking)表示大学四年总学分绩点是在本班的前百分之几,数值越小意味着排名越靠前,学习成绩相对越好。与已有研究使用大学学分绩点作为因变量不同,由于本文样本来源于不同学校,学分绩点标准难以统一,所以采取学分绩点排名进行分析。核心解释变量为招生方式。其他控制变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文理科、高中类型、标准化高考成绩、政治面貌(党员= 1)、学生干部(是=1)及调查批次;第二部分为家庭因素,包括户籍、家庭收入对数、父亲及母亲的高等教育程度(父亲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1,母亲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1),需要控制家庭经济情况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学校因素,包括高校层次(是“985”或“211”=1)及专业类型(理工农医=1,回归分析中简化为理工农医、人文社会两类)。
(二)实证结果
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不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模型1),招生方式具有显著影响,且自招生比普招生成绩更好。这一结论与先前的大部分实证研究一致。但大学学业成绩是否真能评价招生方式呢?在控制了标准化高考成绩等其他相关因素的情况下(模型2-模型5),招生方式对学业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成绩对学业表现有正效应,同时也对成为自招生有正向影响。在控制高考成绩后,招生方式对大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不再显著,说明影响大学学业表现的真正因素可能是代表学生应试能力的高考成绩和其他相关因素,而非招生方式。由此可见,大学学习成绩与自招生还是普招生关系不大,简单地以大学学业表现来反映自主招生效果并不理想。以往部分研究在缺失高考成绩的前提下分析自招生与普招生大学学业成绩的好坏,认为招生方式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这些结论有待商榷。
另一方面,就自主招生的目的而言,仅以学习成绩来论自主招生的效果和学生能力,显然也是片面的,不符合自主招生的需求和对“人才”的定位。所以,单纯以大学学业表现来评价自主招生的效果存在局限性,大学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3自主招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此外,性别、高中类型、政治面貌、学生干部、户籍及高校层次等因素对学业表现有显著影响。其中,女生拥有更好的成绩排名;重点高中的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也更好;党员身份的学生学业排名更靠前;学生干部身份的学生学业排名也更好;农村学生成绩更好;非“985”或“211”高校成绩排名靠前,本文不再一一讨论。
(一)实证模型
除了学业表现外,能否找到一个简单且有效的评价指标来检验自招生的能力特征与优势,是本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已有研究对自招生的就业选择有一些描述分析,发现他们更愿意选择出国或攻读研究生来继续自己的学习经历等。考虑到所有学生最后都要流入劳动力市场,可尝试从就业薪酬的角度来检验招生方式的效果与差异。就业薪酬是一项比较客观、稳定的指标,可以直观评价就业的相对质量。此外,研究需要控制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户籍、工作部门[14]、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15]、学习成绩、政治面貌、学生干部、学校性质等因素[16][17]。在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招生方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具体模型如下:
因变量lnC是大学毕业生毕业第一年的工资的对数。核心解释变量为招生方式。控制变量由个人相关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及学校因素构成,同时控制了就业的企业性质(如党政机关、国企、民营企业等)和行业类别(如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信息传输与计算机行业等)。
另外,大学生毕业后可能基于选择出国、读研或继续考研等原因而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已有研究也证实,自招生毕业后更愿意出国或继续深造,所以这部分群体的就业起薪确实可能导致典型的样本选择偏差。本文样本中,1552名自招生中,有646人参加工作并获取工资,就业比例为41.6%;3240名普招生中,有1452人参加工作并获取工资,就业比例为44.8%,略高于自招生的比例。本文采用赫克曼(Heckman)提出的两步估计法,通过估计逆米尔斯比率(mills lambda)并将此比例加入回归方程解决样本选择偏差问题。[18]
同时,本研究还关注招生类别对工资增长的影响。已有研究证实:如按学生能力分类,部分非认知的显性能力(如语言能力)可能只影响学生的就业起薪,并不影响未来工资增长;而与认知能力相关的因素不仅能够影响就业起薪,还会带来未来工资的增长。[19]这里用2006级学生毕业后第三年工资减去第一年工资的对数作为工资增长的因变量,其余解释变量与之前的模型相同,计量模型如下:
(二)实证结果
在表4自主招生对就业薪酬的影响中,模型(1)、(2)、(3)是OLS方法估计的回归结果,以招生方式为核心解释变量,加入不同的控制变量。在各模型中,招生方式均对就业起薪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说明在影响就业薪酬的因素中,招生方式的效果是稳定一致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自招生的起薪显著高于普招生,自招生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模型(4)是采用赫克曼二步法纠正后的模型,结果显示逆米尔斯比率不显著,说明样本不存在选择性偏误,模型不需要进行校正。
另外,这样的影响是否在工作几年后仍然存在?模型(5)、(6)分别以2006级毕业生就业第一年薪酬的对数以及毕业三年薪酬增长(第三年与第一年薪酬的差值)的对数为因变量,探讨招生方式的不同对起薪及薪酬增长的影响作用。从结果上看,招生方式不仅对2006级学生第一年的薪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还对薪酬的增长产生了显著作用,系数显示自招生的工资增长额度比普招生要高近50%。就业薪酬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就业发展。在控制了企业性质与行业类别后,招生方式依然存在显著影响,说明自招生比普招生获得了更多持续性的优势。这恰恰证明了这类学生具备更强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而这种能力可能就是我们想从自招生身上检验出来的。相比于大学学业成绩,学生就业薪酬囊括的评价维度更为广泛,评价更为综合,在劳动力市场检验下适用范围更广,可以有效地反映自招生的能力特点与优势。自招生所具备的这种能力不一定能很好地反映在大学学业表现上,但将在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有效体现出来,并且持续发挥影响。比起大学学业表现,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的就业薪酬及薪酬增长可以更好地反映自主招生学生的能力特点,检验自主招生的效果。
此外,性别、高中类型、高考成绩、家庭收入和大学学业显著地影响就业起薪。同时,性别、高考成绩、家庭收入和大学学业还显著地影响薪酬增长。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就不再一一讨论。
表4自主招生对就业薪酬的影响
自主招生是国家招生政策迈出的一大步,是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重要体现。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旨在招到更符合招收意愿的学生,而非仅以高考论成败。自主招生实施多年来,众多研究想通过自招生和普招生的对比研究,检验以自主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的能力。然而,大部分实证研究的结论缺乏说服力,即便使用了大学学业成绩,不同文献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2006级和2008级北京高校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尝试通过就业薪酬合理评价自主招生学生的真实能力。
首先,研究发现文理科、高考成绩、性别、户籍及母亲高等教育水平对学生是否成为自招生产生正向影响,但相比于以往研究,家庭收入、重点高中及父亲高等教育水平并不能对成为自招生产生显著作用。
其次,在控制高考成绩后,自主招生对大学学业没有显著影响作用,说明大学学业表现不能有效反映自主招生的效果,而起到真正作用的是以高考成绩为表现的应试能力。同时,自主招生与高考成绩相关,导致以往研究在缺失高考成绩的前提下,高估了自主招生对大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大学期间自主招生效果的提升也有待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改进。
第三,自主招生对就业薪酬及其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自招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可以获得更高的就业起薪,并且在就业后的几年里,有更高的薪酬增长。虽然本文并不能够明确指出自招生所具有的能力究竟是什么,但这种能力能够很好地体现在就业市场中,同时就业薪酬成为有效检验自主招生效果的方式。
自主招生对于高校改革与人才培养有着风向标的作用,自主选拔的效果不能仅仅用自招生大学学业表现的好坏来评价,更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部分人所具有的能力。这也恰恰说明高校自主招生并不是招到了一批“学习机器”,而是真正地招到了一批“能力”更强的学生,他们的这种“能力”更多地将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体现出来。自主招生显著影响就业起薪和薪酬增长,对于从一个新的角度评价自主招生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检验了影响成为自招生的因素、自主招生对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的影响。但是,论文结论主要注重同以往实证研究的对比,以期发现一些新视角,而缺乏对于自招生所具备“能力”的进一步讨论,这也是未来有待继续研究的方面。
注释
①15所学校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②2006年高考中,上海卷总分630分;广东卷和海南卷采用标准分,总分900分。2008年高考中,上海卷总分630分;江苏卷总分480分(语文160分,数学160分,英语120分,文科语文总分加40分为200分,理科数学总分加40分为200分);海南采用标准分900分并附加毕业会考成绩,总分940分。
[1]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动因、问题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30-42+187-188.
[2]吴秋翔,何章立,崔盛,潘昆峰.美国高校“提前录取”与中国“自主招生”的对比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2):5-16.
[3]荀振芳,汪庆华.自主招生:精英角逐的场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2):56-63.
[4]尹银,周俊山,陆俊杰.谁更可能被自主招生录取——兼论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多元评价指标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41-47.
[5]鲍威.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实施成效分析:公平性与效率性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1-7.
[6]汪庆华,荀振芳.自主招生场域家庭资本的影响与自主招生的制度探寻[J].中州学刊,2011(3):125-129.
[7]黄晓婷,关可心,陈虎,熊光辉,卢晓东.自主招生价值何在?——高校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6):28-33.
[8]马磊,赵俊和,石金涛,杨辉.高校自主招生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9):1422-1426.
[9]李雄鹰.大学自主招生质量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6): 33-38+95.
[10]文雯,管浏斯.大学自主招生学生学习性投入初探——以九所“985”、“211”高校自主招生群体为例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6):19-25.
[11]文雯,管浏斯.自主招生学生大学学习过程初探——以九所“985”、“211”高校自主招生群体为例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3):98-104.
[12]侯佳伟.高校自主招生学生入学后与普考生的对比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34-39.
[13]李路路,等.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2014[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4]袁晖光,谢作诗.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和相对工资调整检验研究[J].教育研究,2012(3):27-34.
[15]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16]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8.
[17]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53-61.
[18]HECKMAN J J,STIXRUD J,URZUA S.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Abilities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and 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6,24:411-482.
[19]潘昆峰,崔盛.语言能力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溢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2):99-112+190.
Independent Recruitment,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Wage
CUI Sheng,WU Qiu-xiang
(School of Education,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wage based on“Chinese Educational Panel Survey”(CEPS).The study shows that, controlling the scor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Gaokao),independent recruitmen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while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starting salary and salary growth.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we consider that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not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independent recruitment,but employment wage,including starting salary and salary growth,can availably behave.
Independent Recruitment;Academic Performance;Employment Wage
2016-09-1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7XNA003)
崔盛,1981年生,男,湖北荆州沙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吴秋翔,1991年生,男,上海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