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联盟要素识别与模式建构的案例研究

2017-04-06 01:31朱健易高峰
复旦教育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资源大学生

朱健,易高峰

(1.湘潭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湖南湘潭411105;2.盐城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7)

大学生创业联盟要素识别与模式建构的案例研究

朱健1,易高峰2

(1.湘潭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湖南湘潭411105;2.盐城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7)

大学生创业联盟已成为大学生开启创业的重要途径。基于两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联盟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挖掘和识别出大学生创业联盟运行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目标、运行机制、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资源和保障条件等内容。其中,合作、学习与激励是联盟的三大基础运行机制,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是联盟的核心功能,创业资源的整合是联盟运转和创业成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创业联盟建设的现实经验,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基本模型,为其建立和发展提供借鉴。

大学生创业联盟;要素识别;案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全国高校不断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为有效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高校开始倡导大学生建立创业联盟,通过联盟组织加强团队建设和资源共享,捕捉创业机会,孵化创业项目,提升创业绩效。

已有研究对大学生创业联盟还没有一致的定义。本研究结合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案例资料分析,认为大学生创业联盟是由大学生自主管理运行,通过承担创业教育和企业孵化的功能,促进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深入互动,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促进创业成功的组织。不同于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学生创业联盟,这类大学生创业联盟是一种“微建制”,聚焦于“微创业”,由两位及其以上的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利益基础,通过多种机制而结成的松散型联合体。它可以在学校或二级学院、系的不同层面组建,也可以是某个课题组或某几位学生发起建立。大学生创业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创业组织形式,其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尚未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本研究通过多渠道搜集大学生创业联盟案例资料,尝试用内容分析法对两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联盟案例进行内容挖掘和要素识别,为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与案例选取

(一)案例选择和资料搜集

在文献阅读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了浙江大学和湘潭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联盟案例进行研究。对选定案例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一方面,搜集整理出与选定案例有关的学术论文26篇。通过浏览联盟案例的学校网站、有关专栏或新闻报道,获得二手资料9份。整理了包括联盟章程、联盟制度、创办企业和开展创业活动情况的资料15份。另一方面,调研高校内大学生创业工作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学生创业联盟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以及利益相关者代表。调研21人,形成了近4万字的访谈资料。对主要资料进行三角互证(Triangulation),确保关键信息能从不同来源渠道进行验证。

(二)案例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创业联盟的前身是2012年10月成立的浙江大学微创业联盟。联盟的首批成员是24支浙江大学本科生创建的微创业团队。联盟的口号是“聚于微,创以蔚”,愿景是将联盟建成大学生创业者之家、创业共同体和俱乐部。2015年10月,其正式更名为“浙江大学创业联盟”。联盟由主席团、秘书处及创业团队组成,秘书处下设人力资源平台、资源平台、活动平台与媒体平台四个部门,承担联盟的基本运作。浙江大学元空间于2015年9月正式成为浙江大学创业联盟的重要孵化基地。截至目前,联盟内创业团队累计发展到200多支(创业团队的创始人中本科生占63%),落地注册公司近100家,先后有30多支团队获得市场投资,总金额超过3.2亿元人民币。

湘潭大学创业联盟的前身是2013年5月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成立的大学生创业联盟。该联盟于2015年6月升级为学校层面的大学生创业联盟。联盟的33位创始人均为在校学生。联盟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教育、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项目对接、创业指导、项目孵化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创业服务为主题的咖啡馆,并设立创业基金,开展众筹,从而打造低成本、开放式的创业环境和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资金紧缺、创业风险高等困难。目前,联盟大多数成员拥有自己的注册公司或者创业项目,有的年营业额逾1000万元,有的以专利为基础进行创业并获得行业大企业全力支持,有创业团队负责人获得2015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等。

三、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关键要素识别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并借鉴魏江(2015)[1]和夏清华(2011)[2]的研究,对两个典型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文本材料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的资料转换成定量资料,然后予以分析解释的一种研究方法[3]。内容分析法的关键步骤依次是:界定研究对象,抽取样本;根据研究问题确定分析单元;对样本进行编码,建构类目并取得量化数据;对定量结果进行定性解读,并得出研究结论。

本研究所获得的文本资料内容各有不同,包括联盟章程、成员概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创业项目、创业活动等内容。首先,对所有文本进行初读以掌握基本情况。然后,结合研究目的,人工提取文本中能够反映研究目的的词汇和典型内容,统计不同词汇出现的频次来判断文本中的关键要素及是否存在关联性,共提取出了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条目206条。在提取条目后,通过对条目内涵的解释,剔除了与研究目的不符或者是涵义模糊、空泛的条目。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保证编码的准确性,我们请两个案例之外的第三所大学的创业协会会长、副会长(均为大学生)2人,以及1位创业教育研究专家进行了审核。最终对剩余的129条条目进行二次编码,并分为七大类目。其中,有27条条目描述了联盟的运行机制,24条条目描述了联盟的创业实践,21条条目描述了联盟的创业资源,19条条目描述了联盟的创业教育,17条条目描述了联盟的组织目标,12条条目介绍了联盟的组织结构,9条条目介绍了联盟的保障条件。此时,大学创业联盟建构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已初步呈现。由于同一类目下的条目之间的内容并不相同,且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因此对不同类目下的条目再编码,以获取核心内容,编码结果参见表1-表5。

四、结论与讨论

在对调研访谈资料进行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分析编码所承载的信息,揭示大学生创业联盟建构过程中要素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联盟建构的经验,总结出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基本框架。

(一)组织目标、组织架构

大学生创业联盟在酝酿、建设的过程中,组织目标和组织架构往往是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目标是形成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前提。围绕创业的组织目标,大学生组建团队,继而形成相应的组织结构,建成联盟。

组织目标。从编码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联盟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孵化创业项目两个方面(参见表1)。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和开发,创业资源的开拓与整合,企业的初创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访谈中发现,联盟成员认为培养创业能力十分必要,尤其是捕捉创业机会和获取、整合创业资源的能力培养。23位受访者中,有74%的受访者认为联盟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方面效果较好。有3位特别指出,尽管自己的创业未成功,但联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使自己的创业意识、创业胆识、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在孵化创业项目方面,主要是依托大学资源,联合政产学研机构,吸引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投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企业孵化、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服务,降低初创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初创企业的成功率。

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核心平台、治理框架三部分。机构设置方面,大学生创业联盟参与主体是大学生,也涉及政产学研机构四方。常设机构有主席团、秘书处和相关部门。核心平台涉及人力资源、创业资源、教育培训、融资、孵化等平台,起到整合创业资源、开展创业活动、保障联盟运行等作用。受访者普遍认为,平台建设是创业联盟建设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孵化、培训平台越趋向实体化建设,越能持续有效地支撑联盟发展。治理框架形式多样,有主席团-秘书处(下设各运转平台)-创业团队等治理结构,主要以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重要决策问题。

表1“组织目标”“组织架构”维度

(二)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

围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孵化创业项目”的组织目标,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成为了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核心功能。这在文本资料的编码和实地访谈中都得到了印证(参见表2)。创业教育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教育活动。邀请创业导师授课或创业成功人士做专场报告,让学生与创业人士零距离接触;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分享会、培训等活动,促进了创业者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团队的打造。例如有4位受访者就是从创业分享会中挖掘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和团队成员。创业实践包括实战训练和企业孵化。实战训练主要包括开展市场调研、企业观摩、创业比赛、创业模拟等活动,以及开展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和开发,初创项目选择、风险评估等活动。但受访者认为,创业实践环节实战的机会还有待增加,与真实的创业情境还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创业项目,联盟协助创业者开展创业项目资源整合,与企业、风投公司对接,获取创业资源;组建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提供场地,进行企业初创、运营和业务推广。通过联盟评审的创业项目,可以与孵化基地签订协议,孵化基地一般都能为创业者提供场地、技术指导和筹资,为企业的创立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表2“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维度及核心内容

(三)运行机制

从编码结果看,运行机制是大学生创业联盟运行的一个关键要素,重要的机制有以下几种(参见表3):一是合作机制。通过制度设计,选拔具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进入联盟内的相应团队,并根据每个团队建设的目标、成员特点、创业范围、创业资源等情况,制定符合团队发展要求的合作框架,从而形成一种合作机制,促进团队成员的合作与资源共享。被采访者高度认可合作机制的重要作用,因为大学生没有走上社会,对创业具有陌生与恐惧感,但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与互助可以打破这种陌生与恐惧感,从而迈出创业关键的第一步。通过团队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有利于整合学生自身群体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创业资源缺乏的困难。二是学习机制。大学生创业联盟提供的创业课程学习、创业教育活动、创业实战训练和企业孵化四大功能板块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学习机制,有助于大学生快速获得新创企业的各项综合素质。同时,这种学习机制,是基于大学生创业联盟这种“微建制”,是一种微学习机制,具有参与人数少、学习目的明确、解决问题具体、时间空间自由配置等特点。例如:可以是联盟内某个团队与创业导师预约进行面授或视频实时交流;也可以是在创业咖啡厅或企业生产现场进行。三是激励机制。通过激励制度设计,激发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与创业文化。如创业联盟对优秀的项目团队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发放创业孵化金,提供国内外交流机会,对接投资等。“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紫金创业元空间基金”每年提供100万元用于元空间建设及创业团队发展,其中50万用于大学生创业扶持,25万用于大学生创业国际交流。也有创业联盟通过“最具竞争力团队”“最佳经理人”等展示、评比活动,对创业者进行激励。

表3“运行机制”维度及核心内容

此外,大学生创业联盟也有明确的创业团队入驻与退出机制。入驻机制要求创业团队通过联盟的相关评审要求,然后与联盟和孵化基地签订入驻协议,开展创业活动。退出机制包括团队自动申请退出、孵化期满退出和因各种问题被创业联盟管理方勒令退出,目的是保证创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创业绩效。

(四)创业资源

大学生组建创业联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取和整合创业资源,因为创业资源缺乏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大学生创业资源涉及人力资源、项目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等(参见表4)。其中缺乏人力资源、创业项目和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难题。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大学生在初创期缺乏创业技能和经营技能。加入联盟,参加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有助于提升创业能力,改善自身的人力资源。其次,大学生缺乏创业点子和项目。联盟开展的创业教育和创业交流活动,有助于激发创业灵感,拓宽创业思路,发现创业点子和项目。如浙江大学创业联盟定期开展“围炉夜话”系列活动,以促进团队之间、团队与社会创业精英之间的深度交流,激发创业灵感与激情。最后,缺乏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尽管是微创业,投入门槛较低,但在创业初期之后,流动资金可能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在经营范围扩展、企业升级方面难以进行。一方面,联盟开展政策咨询与信息发布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以及可以获取创业资金的渠道;另一方面,联盟开展创业者与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对接活动,或利用众筹的方式,帮助创业者获取资金。

表4“创业资源”维度及核心内容

(五)条件保障

通过访谈与编码发现,联盟运行的保障问题也引起联盟成员的关注(参见表5)。首先,创业联盟的管理问题。联盟负责人和成员建议学校成立一个协调机构,加强对联盟的管理与指导。建立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大学科技园等多部门联动的扶持机制,邀请更多有经验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加盟,逐步解决创业资源匮乏、创业风险和市场推广等问题。此外,增强联盟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如扩大联盟对成员的招募、创业资源的整合、创业团队的入驻和退出等方面的自主权。其次,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尤其是研发平台、创业实训平台和众创空间的建设。学校开放更多的实验室资源、大学科技园资源供学生使用,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业实战机会。建立一批集项目、融资、培训、场地、导师、合伙人等要素为一体的众创空间,集聚各方创业资源,支撑创业联盟的运行。加强对外交流平台建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同具有创业经验的大学生或同行相互交流,获取创业信息和创业灵感。最后,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设立专项资金和更加灵活的聘用制度,吸引更多的企业人员和成功的创业校友进入创业导师队伍,给予大学生更有力的创业指导。

表5“条件保障”维度及核心内容

五、启发意义

大学生创业联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识别的大学生创业联盟运行要素,结合具体案例,构建出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基本模型(见图2)。大学生创业联盟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通过整合大学的创业资源和吸收整合社会的创业资源形成较为丰富的创业资源,并通过建设系列创业支撑平台和运行机制保障联盟的运行,承担“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功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创业成功。案例研究总结的大学生创业联盟基本模型,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图2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概念模型

(一)建立准确目标和清晰有序的组织架构

我国大学生创业联盟中存在目标过高或浮躁、急于求成的情况,希望短时间内培养“创业明星”。这不符合大学生创业实际。只针对个别大学生创业精英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难以凝聚广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力量。部分大学生创业联盟还出现目标错位的情况,重视创业活动的开展,甚至过分追求创业利润,而忽视了创业教育。从案例研究来看,大学生创业联盟不同于社会上其他创业联盟,其根本目的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由于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等,造成了大学生创业联盟组织架构不完善。案例研究总结的“机构设置、核心平台、治理框架”三部分的组织架构,启发大学生创业联盟要建设完善精简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以形成高效率的治理结构;建设能承担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功能的核心平台,如人力资源开发、创业资源集聚、创业教育培训、创业项目融资、创业项目孵化等重要平台。

(二)多渠道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

创业能否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获取与整合,而缺乏创业资源正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难题。围绕联盟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联盟的资源聚集作用,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一是依托学校或二级学院,整合校内创业导师队伍,并聘任创业校友或企业创业人员为兼职导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导师队伍,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二是通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提供大学生整合自身资源的机会。大学生通过交流合作,通常因不同的专业背景能形成不同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聚合效应(如没有技术但有创业“金点子”);不同的社会背景形成不同的创业社会资源聚合效应。三是大学生创业联盟要巧借外力,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的资源,与实体性创新创业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研发基地和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开展与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对接活动;促进创业者与外界的交流,拓展营销网络与客户资源、行业经验资源、人脉关系等,以及通过众筹等方式,帮助创业者获取创业资金。

(三)聚焦“合作、学习、激励”关键性机制建设

案例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激励”是大学生联盟运行的三大关键性机制,对保障联盟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合作机制是大学生创业联盟运行的基础。通过文化建设,营造联盟的团队合作氛围、培育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定期交流制度建设,促进联盟内部合作交流,实现创业资源共享;通过利益风险制度建设,促进创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深度合作。第二,学习机制是大学生创业联盟运行的核心内容。打造不同的学习模块,如创业课程、创业教育活动、创业实战训练和创业项目孵化四大板块,形成一个稳定的学习机制。建立校内课堂校外生产一线相结合,在线教学与数字仿真实验综合运用,时间空间自由配置,参与人员少而精的,灵活高效的微学习机制。第三,激励机制是大学生创业联盟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激励,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联盟的运行效率。建立“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机会激励”三位一体的激励网络,全面激发创新创业热情。通过树立创业榜样、明日之星、最佳团队等方式进行精神激励;通过提供场地、办公场所、创业资金等方式给予物质激励;通过提供企业实习锻炼机会、校企合作机会、国外参观考察机会、与天使基金合作机会等方式进行机会激励。

[1]魏江,梅景瑶,李晨,等.工程教育大学联盟的要素识别与模式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4):21-26.

[2]夏清华,宋慧.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外学者创业动机研究[J].管理学报,2011(08):1190-1194,1200.

[3]王玉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原理[M].台北:洪叶文化,1994.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League:Essential Elements and Model Establishment

ZHU Jian1,YI Gao-feng2
(1.Institut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Hunan,China; 2.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Yancheng Normal College,Yancheng 224007,Jiangsu,China)

The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league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approach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wo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leagues,the paper identifies essential element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league,including organizational goals,operational mechanism,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entrepreneurial practice,entrepreneurial resources and supporting conditions.Among these elements,collaboration,learning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are the three basic operational mechanisms of the league;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re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league;the integr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resources is key to league maintenance and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se cases,the study establishe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league in hopes of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it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League;Essential Elements;Case Study

2016-06-23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青年项目“基于知识三角”生态系统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与政策工具研究(项目编号16YJC88011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JK014BGD079);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的实现机制及激励政策研究”(课题编号71473214)。

朱健,1981年生,男,湖南衡阳人,湘潭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易高峰,1977年生,男,湖南衡阳人,盐城师范学院发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教创新政策。

猜你喜欢
资源大学生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资源回收
大学生之歌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大学生之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