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帮助叫倾听
这两年,我每个月都会接到一位前辈的电话。她是我同科室的师傅,今年84岁,身患多种疾病,腰腿曾经跌伤,不能远行。当年,她对我关怀备至,但她退休之后,我忙于工作,渐渐少了联系。
2012年,我患肠癌动了手术,她知道后非要让小女儿开车送她来看我。80多岁的老人,腰腿又不好,还走到四楼来看我这个后辈,我既感动又歉疚。
此后,她每月给我打一两个电话,问问病情,顺便聊聊她家里的情况。她的丈夫已经90岁,因糖尿病并发症双目失明,有时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钟点工每天上门照料3个小时,其余都由她照顾。对一个八旬老人来说,这种负担是很沉重的。每次她给我打电话,总要超过半个钟头。从老头子的病、钟点工的脾性,到两个女儿的家事,家长里短,陈年旧事,唠叨个没完。
一开始,我还觉得蛮新鲜,有时,我还在她的话语停顿间谈些见解,作些劝慰。每次电话挂断之前,她总会说:“谢谢侬。”我也蛮欣慰的。到后来就不对了,每次来电,她都是重复以前的谈话内容,不用她开口,我就能猜出她会说些什么。对她的家史、她姐妹之间的矛盾、她两个女儿对她的态度、对钟点工的怨言和纠结,乃至她和老同事的宿怨和友情,我都能倒背如流了。说实在,我有些厌烦了,但每次都要耐着性子听完。有一段日子,我很不想接她的电话。
静下心来想想,师傅对我就像母亲。她心里有话,找我倾诉,是对我的信任,甚至是一种依恋;她的两个女儿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能天天陪她聊天,有些对女儿的看法,又不能直接对她们说;丈夫已经糊涂,无法顺畅地沟通。
满肚子的话,她跟谁说?还不是只能找我们这种老同事老朋友?她又不会用手机和微信,唯一能和外界保持联系的只有家里的座机。
据说,她每月的座机话费将近200元,都是打给和我一样的老同事、老姐妹、老朋友的。
电话,俨然成了她和外界联系并宣泄内心的唯一渠道;电话也成为支撑她晚年精神生活的工具。
想到这些,我理解了。
也许,倾听,就是对她的一种帮助。她和老伴的养老金足以保证老两口生活无忧,两个女儿的收入很高,都有房有车。唯一需要我们帮助的,就是倾听,给她的心灵开一个窗口,给她精神上的支持。我想,这也是很多老年人的需要。作为子女,我们不要仅仅给父母买东西,有空闲的话,多陪父母说说话,哪怕是陈年旧事,家长里短,父母的精神也会因此得到滋养和慰藉。
(周伟民/文,摘自《上海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