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萍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基于城市双修的太原高铁两侧环境整治规划
李 萍 萍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通过对太原市区高铁两侧“第一视觉界面”范围内开展城市修补工作,集中解决高铁沿线城市形象衰败问题。结合高铁沿线两侧现状问题分布情况,分段分类采取整治措施引导各区域的整治工作,加强高铁沿线风貌管控,以此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
高速铁路,风貌管控,城市修补
1.1项目背景
高铁走廊是乘客感知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通道,近年来北京、郑州、西安、济南等城市高铁走廊都经历了治理过程,现均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形象窗口。由于太原市尚未开展过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工程,目前该区域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该市的城市形象。2016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高铁两侧环境景观整治属于“城市双修”针对的城市生态系统性遭受污染和破坏、城市绿地不足、城市交通空间衔接人性化差距等问题。城市修补不仅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修补,更是城市功能的修补。太原市积极开展高速铁路沿线综合环境整治活动,对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现状地貌、历史文化资源等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铁路速度快、线路长、影响面广等特点,通过对铁路沿线环境景观整治规划和实施,提升城市风貌,能带动后续多个类似项目的绿色通道建设。
1.2整治范围
高铁中心城区全段北起皇后园站,南至龙城大街,全线总长26 km。整治总面积约为17.9 km2。
1.3技术路线
1.3.1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
通过无人机、乘火车拍摄及现场踏勘等方式对高铁沿线反复开展无死角、无漏洞的细致调研工作。全面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地块产权信息核实、规划信息核实、审批信息核实、先进城市的整治经验等。
1.3.2问题诊断、景观控制要求及整治措施制定
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思路,对高铁沿线两侧“第一视觉界面”存在问题进行分类,并逐一在卫星影像图上进行准确的边界地块标注。
在上位规划指导下引导发展重点整治区域、一般整治区域、主要视线廊道的环境景观整治。
以环境景观引导为指导,针对现状问题的类型,对应提出可实施、系统化的拆迁、绿化、节能改造等整治措施及相应环境设计要求。
对沿线标注的所有地块问题,逐一在卫星影像图上标注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确保短期内扭转高铁两侧“第一视觉界面”环境脏、乱、差的形象。
从保障实施的角度,制定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等实施机制。
2.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两个走在前列,建设首善之区”的发展战略,通过开展对高铁两侧城乡清洁、植被修复、建筑风貌整治、安全防护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高铁沿线区域风貌管控,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2.2目标定位
努力把高铁中心城区段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的景观长廊;将高铁沿线区域建设成为太原市整洁有序、生态和谐、环境友好、设施完善的现代都市风貌区。
结合高铁行驶速度快、运量大的特点,以人乘车过程中的视觉感受、景物对人的心理影响和人的心理需求出发,从城市空间形象的整体感、层次感、序列感和可识别性等方面,研究确定铁路沿线在城市中整体空间形象。沿线景观节点形成有气势、有韵律的景观序列。根据地段的重要性确定沿线重点规划地段,并以其为中心延伸串联,形成有节奏的景观序列。规划主要采取规则、简洁的布局形式,形成地域风格特色,烘托太原现代都市区的气势,为乘客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本次主要引导铁路沿线的重点区域、主要视线廊道的环境景观整治。
3.1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引导
将沿线自然、人文及城市重点景观区域引入视域范围,丰富乘客视线所及的景观内容。将铁路沿线双塔景区、太原站东广场、卧虎山动物园等景观优美的公园、城市绿地等城市开敞空间引入视域范围;通过多次乘火车调研,由乘客的视线、视角范围出发,将乘客视域范围内的重要区域和乘客与车站接驳的重点感知区域选定四处重点环境整治区域,分别为太原南站、太原站、卧虎山动物园、润恒物流园,并结合各区域上位规划提出环境景观引导要求。
3.1.1太原南站周边区域环境整治引导
太原南站周边区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由南站开工建设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南部新兴发展区域,也是太原市部署的重点发展区域。南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应体现出建筑与城市交融,景观与空间辉映,彰显时代特色,生态文明和谐的城市窗口形象,应成为一张展示太原现代都市特色风貌的名片。
按照太原市总体规划,分层编制片区控规对南站区域的城市设计引导要求,加快南站东广场增设高架落客平台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周边商务办公、居住地块的报建、审批和建设。
增加场站绿化,在不影响站内人流交通的位置尽可能增加场站内绿化,根据季节更换绿化、地被花卉等展示。
3.1.2太原站周边区域
高铁太原站段为路堤段,该段火车行驶速度较慢,乘客对该段铁路两侧的车站内外的景观风貌感知时间较长,应加强周边区域环境整治引导,有效增加城市开敞空间,改造成为现代化、高效率的省会交通枢纽。
太原站东广场,随着2014年太原火车站下穿地道环岛工程改造的完成及即将启动的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工程,对太原站周边区域的交通组织、管理、秩序有极大的改善作用。规划控制的太原站东广场应与交通工程同步建设,有效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对把太原站改造成为现代化、高效率的省会交通枢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3.1.3太原卧虎山动物园周边区域
卧虎山动物园区域,公园面积87.3 hm2,铁路两侧绿化带延伸与公园绿化相连成片,乘客在途经的数秒钟内对该区域的感知较深刻,城市公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
加强卧虎山公园周边环境卫生清洁治理。优化公园周边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规范商业售卖摊位经营。加快卧虎山周边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规范周边在建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提升省会城市及动物园周边城市环境形象。
3.1.4太原润恒物流园周边区域
润恒物流园项目是现代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占地1 300亩,规划建筑面积108万m2,规模高达45万t的冷藏中心,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现代综合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该园区位于城区段北部高架段区域,对乘客感知印象较为深刻。
物流园建设按照各功能区的规划,加快推进适合物流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将润恒物流园打造为展示山西经济转型的代表项目。根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合理的内部交通组织方案及与外部交通组织的合理衔接。设置建筑、道路标识引导,并通过信息化平台打造智能化管理的高效物流园区。合理设置环卫设施,有序组织入驻企业废弃物收集和转运,加强园区内环境卫生管理。
3.2主要视线廊道引导
通过多次乘火车调研,由乘客的视线、视角出发,在各道桥与铁路的交叉口还能看到延伸的城市景观,尤其是与铁路交叉的几条城市主要道路、城市边山支沟河道景观风貌给乘客印象较为深刻。由高铁乘客的视线、视角出发确定的高铁城区段主要的视线廊道有长风街、府东街、北沙河。
1)乘客主要由与铁路交叉的跨线桥观赏街道、河道延伸的城市景观,主要的视线廊道跨线桥不宜设置户外广告,应尽量扩大乘客观赏视线、视角,尽可能展示富有特色的城市街道风貌。
2)长风街、府东街视线廊道的开发建设遵循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层编制控规等上位规划中对街道的城市设计引导要求,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单体建筑高度、立面形式、屋顶、色彩、材料的审批,并督促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3)结合市级商圈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对主要廊道两侧的老旧建筑进行立面提升改造。
4)结合北沙河河道抢险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同步推进河道生态治理及河道两侧景观提升工程的进程,成为亮丽的城市河道公共空间。
5)强化主要廊道的夜景打造,通过对街道空间的亮化、美化,展现昼夜结合、高低错落有致、富有艺术特色的城市街道、河道夜景。
在太原市中心城区高铁两侧环境景观综合整治规划引导下,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高铁两侧环境整治工作,高铁沿线景观风貌提升已取得较大成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完善了沿线缺失的城市功能,高铁中心城区段将建设成为生态优美的景观长廊,高铁沿线区域将呈现整洁有序、生态和谐、环境友好、设施完善的现代都市风貌区。
在工作的开展中得到一些启示,各地的城市双修工作,不能盲目追风,应结合地域文化和经济建设发展现状,以城市问题为导向,分区、分阶段、分期有序合理的组织城市修补工作。城市空间、环境的修补,更是城市功能的修补。要把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修补与城市功能完善相结合。
[1] 张美娇.铁路交通视觉景观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211-212.
[2] 张 波.城市双修——提升城市品质[J].城乡建设,2017(15):166-167.
[3] 周诗广.我国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J].铁道经济研究,2011(20):118-120.
EnvironmentalremediationplanningofTaiyuanhighspeedrailwaybasedonurbandoublerepair
LiPingping
(TaiyuanAcademyofCityPlanningandDesign,Taiyuan030002,China)
Through the city of Taiyuan high-speed rail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visual interface” within the scope of urban repair work, focusing on solving high-speed railway along the city image decline problem.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the sectional classification should be taken to guide the rectification work of each reg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high speed rail along the way, so as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urban functions.
high speed railway, style control, city repair
TU984
A
1009-6825(2017)27-0014-02
2017-07-13
李萍萍(1983- ),女,工程师,注册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