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林生 孙义福 张跃西
水利风景区发展态势与展望
钟林生 孙义福 张跃西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国家公园体制的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以及水利部力推水生态文明建设,将对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未来,水利风景区对生态文明,特别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和地位将进一步强化,水利风景区对社会经济的拉动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这既对2016年水利风景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预计2016年水利风景区规模数量将逐步增大,类型结构将不断优化,景区品质将稳步提升,景区功能将有新的提升,景区类型将有新的拓展,总体将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发展态势; 发展展望; 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 新常态
1.1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方案》提出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长在、青山长在、绿水长在;指出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美丽山川、肥沃土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生态环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保护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1.2 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期,目前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政策的消化期,社会经济发展注重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山水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蓝天碧水的渴求与日俱增。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要求“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2015年8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要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风景区依托水域水体和水利工程而生,作为现代化水利工程的新形象,既提供秀美的水生态环境,也承载水文化教育功能,是宣传水利的有效方式之一。相关文件的出台,为水利风景区进一步拓展水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整体质量,规范景区旅游开发管理提供了新机遇,也对水利风景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应当着力提升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水利风景区又好又快发展。
1.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水利风景区发展明确了新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2015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水利风景区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展示窗口,也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的重要抓手。水利风景区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用途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探讨如何运用统筹和综合的方法、措施及手段建设水利风景区;研究探讨如何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推动水利风景区向更高目标、更高水平发展。
1.4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体制为水利风景区发展树立了新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落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以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目的在于对自然价值高的国土空间实行开发保护管理制度,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制度规约。其目标是推进分类科学、权责统一、管控到位的保护地体系建设,实现珍贵自然文化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宗旨是加强自然保护,是中国落实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的主旨追求高度统一。在新时期“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社会发展背景下,水利风景区建设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乘势而为,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公园建设体系。在科学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确保河流湖泊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更加合理适度地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更加注重水利工程、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的有机结合,大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1.5 水利部党组大力推动水文化建设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创造了新契机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在我国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中,针对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待及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以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为载体,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既是摆在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水利部门的崇高使命。陈雷部长在水利部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提出明确要求,要把水文化建设融入水利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之中,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角度来谋划水利发展,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实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水利风景区既是传承、弘扬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水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应当充分利用当前这一难得的发展契机和有利时机,在水利工程及水利风景区整体规划、设计与建设中重视水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应用,通过大力提升水利工程、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2.1 规模数量将逐步增大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风景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量和规模均得到了较大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逐步提高。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719家国家水利风景区,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此同时,达到“省级水利风景区”标准的3000余个景区,也在积极争取进入“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行列。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不断扩展,未来我国各级水利风景区的数量和规模将继续发展壮大。根据《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至2020年,我国将建设覆盖全国主要河流、湖泊和大中型水利工程及其服务区域的水利风景区,构建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管理科学的水利风景区网络,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基本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发展的局面。其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数量将达到1000家左右。
为继续保持水利风景区良好发展态势,保障水利风景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水利风景区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应当进一步严格评审管理,加强动态监管,尽快实现国家水利风景区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一是打造品牌,建设精品,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利风景区。二是严格水利风景区准入与退出机制。严格把关水利风景区申报过程,加强评审管理,开展景区自我管理动态评估,对不达标的景区实施退出机制,实现景区退出机制常态化。三是运用多种手段,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宣传策划和舆论引导,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2.2 空间布局将更加合理
目前,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从空间上看,区域进展差异较大、建设发展布局不尽合理,东中西部、各省区市发展差距很大,东中部较多,东北地区、西部较少;从分布流域来看,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利风景区分布数量较多,海河流域、珠江流域、松辽流域较少。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布局合理,自然资源具有原始性,多处于未开发和初开发阶段,开发与发展水利风景区空间大;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水资源在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水利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把水利建设放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等重要目标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利风景区作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及发展水利旅游的重要载体,将为东北、西部等地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随着全国各地水利风景区的快速发展,水利风景区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壮大,目前分布较为稀疏的流域、地区和省份,未来水利风景资源将得到进一步的充分开发和挖掘,水利风景区的空间分布将更加均衡,空间结构将更加合理。
2.3 类型结构将不断优化
针对目前全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类型分布不均的现状,灌区型、湿地型、水土保持型等数量相对较少的水利风景区由于其特殊的旅游吸引力和开发潜力,未来将呈现更加迅速的发展趋势,进而使得水利风景的类型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此外,除了标准的六大水利风景区类型,随着对水利风景区概念和内涵认识的不断拓展以及水利风景资源挖掘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类型的水利风景区种类不断涌现,如综合型水利风景区、江河源头型水利风景区、滨海型水利风景区和水文化型水利风景区等。这些新类型的景区具备水利风景区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特征,同时又与现有的六大类水利风景区在资源依托和景区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新型水利风景区的出现不仅有助于拓展水利风景区的内涵,同时对构建更加完整的水利风景区类型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伴随着水利风景区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壮大,未来在全国将逐步形成以重要江、河、湖、库、渠为主体框架的水利风景区结构,并根据各地区、各流域的景区资源丰富程度、环境保护质量、开发利用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合理安排国家级、省级和一般水利风景区的布局。
2.4 景区品质将稳步提升
水利风景区品质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景区基础设施完善和景区管理等方面。首先,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设施以及基础配套设施。各地在积极争取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引导各地水利风景区积极开拓市场,运用市场手段,广开门路,招商引资,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投入,促进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逐渐建成一大批设施全、品位高、有价值的水利风景区。
其次,水利风景区管理将逐步规范。虽然水利工程可能在建设或被批准成为水利风景区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景观游览功能,但在被批准建立以前,并不具备行政法规意义上风景区的概念。随着《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的深入实施,水利工程除继续要履行原有水利工程的职能外,行政法规意义上的风景区所具有的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职能将进一步强化,景区管理将进一步规范。
2.5 景区功能将有新的延伸与提升
水利风景区以地形复杂、自然风光迤逦、地貌复杂为特点,并且拥有多种景观,如山川、江河、湖泊、生物、森林及建筑等,某些风景区还拥有独特浓郁的民俗风情,观赏体验价值极高。与此同时,康体保健型、休闲度假型、运动探险类旅游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必然需求。现代社会,由于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与学习,使得人们追求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动欲望愈加强烈,旅游者追求的是身体的释放、身心的愉悦、身体素质的提高,渴望通过竞技、游戏、垂钓、艺术、情趣及野营、水上、生态度假等方式放松身心,而水利旅游保证了康体保健型、休闲度假型、运动探险类等旅游产品应具备的天然生态的山水环境。未来,旅游开发会出现一批以设计水保健、生态健身等为代表的室外旅游项目,使人们亲近自然、追求多变的室外生态疗养旅游产品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激增及旅游体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依托水利工程,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水利旅游正逐渐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水利风景区旅游产品将因应时代转型升级,寻找新角度、多元化旅游产品以迎合时代的需求。
摘自: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2016)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Water Parks
ZHONG Linsheng, SUN Yifu, ZHANG Yuexi
Great influence will be produc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Parks along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overall plan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posal of national park system, advent of economic new normal and driving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y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The function and position of Water Park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specially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ll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The driving effect of Water Parks on social economy will be further displayed. It not only proposes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work in Water Parks in 2016, but also creates good cha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Water Park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cale and quantity of Water Parks will be increased gradually in 2016. Types and structures will be further optimized constantly. The quality of scenic spots will be improved steadily. Functions in the scenic spots will be improved newly, and types of scenic spots will be expanded newly, and Water Parks will show good trend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as a whole.
developm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normal
10.16616/j.cnki.10-1326/TV.2017.01.023
TV213.4
A
2096-0131(2017)01- 008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