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与柔中寻根

2017-04-06 07:13文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余清源
发明与创新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新洲区清源阳刚

文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余清源

于刚与柔中寻根

文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余清源

神州,以其泱泱沃土哺育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而华夏文化似那时而沉睡、时而苏醒的盘龙,既有灵活柔韧的躯体,亦有坚硬难催的龙鳞。漫朔文化长河,我试图从刚与柔的对立与统一中寻找上下五千年的底蕴,探索中华文化的根。

刚,是百折不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的脊梁。

刚是一种气魄,是呈现在文化中的阳刚。昔日屈原行吟汨罗江畔,“伏清白以死直兮”“何方圆之能周也”,那是第一声关于刚的呐喊。正是有像他这般的爱国臣子,中华文化才能历经几千年而弥新。刚使人保持气节,使文化保留筋骨。太史公受腐刑后尚能坚持著完史记,这又何尝不是为民生立命的铮铮铁骨!

中华文化自古是包含着刚的,也正是刚才使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刚是潜藏于国人心中的无意识,否则,当被夷狄所俘时,文天祥怎会以丹心照汗青;当国家动荡时,林则徐又怎会生死以利国家?文化中的刚使中华民族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来捍卫其尊严。

柔,是上善若水、与世无争的修为,是中华文化的血肉。

中华民族是崇尚以和为贵的民族,体现在文化里便是柔。中华文化的柔不是柔弱、怯懦,而是包容、淡泊。诸葛亮以一介布衣谋划天下,那羽扇纶巾,不正是淡泊名利的表现吗?林逋隐居世外,与世无争,梅妻鹤子,以至妙手偶得“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出世而散淡的柔。也正是这种闲适的柔为东方人奠定了恬淡无为的生命情调,为中华文化戴上了唯美的面纱。

水火并非不能相容,刚柔亦可并济,中华文化更注重刚与柔的融合。从人口特点上,北方有阳刚粗犷的汉子,南方有柔美秀丽的姑娘。从气候上,北方干燥寒冷,南方潮湿炎热。从人文上,北方军事、政治活跃,南方经济、文化发达。这南北的耦合,便是中国。二者相互依存而共同发展,相互交织而共同进步。刚与柔,绵延出五千年的长河,衍生出这偌大的中国。

猜你喜欢
新洲区清源阳刚
幼儿园阳刚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商丘市某幼儿园为例
“怡清源”黑茶包装设计
康熙:阳刚雄健
觉醒
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驱动防滑控制
『一根筋』的古清源
治本清源 创新举措 海门积极化解环境信访难题
抢抓机遇 砥砺前行——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创建“品牌建设示范乡镇”掠影
鲁班文化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第二初级中学为例
武汉市新洲区老促会:目标精准 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