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科技处,乌鲁木齐 830044)
浅谈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
王 琦
(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科技处,乌鲁木齐 830044)
本文介绍了应急广播的发展现状,架构、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
应急信息;架构;系统功能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急广播是一种最快速、最有效的、最广泛的信息发布方式,是现代政府部门重要的应急管理手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广人稀,地形复杂,通信十分不便,因此应急广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有效方法,
1 应急广播的现状分析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建立应急广播系统,系统具有数字化结构,能够统一调度电视台、广播电台、卫星公司等部门,可以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应急信息的发布。日本在1985年也建立了紧急告警系统,在地震发生的同时通过IP线路到不同地区的广播电台,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的安全。
我国也在积极建设应急广播系统,在广电总局制定的《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广播影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都将应急广播作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在全国基本建成上下贯通、可管可控、多种手段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系统,应急广播能力大幅增强、体制机制日趋完善。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当中明确指出,实施国家和地方应急广播工程,完善应急广播覆盖网络,打造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的应急指挥平台,并且把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确定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
应急广播的体系架构,纵向可分为国家级应急广播平台、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四级,每级平台由制作播发平台、调度控制平台组成,可以实现应急广播信息的制作、播发、调度控制。横向来看,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可以对接气象、消防、水利、政府等应急管理部门和单位,接入应急管理部门传来的信息,并通过不同的传输覆盖网实现信息播发,传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调频、中波广播网,地面数字电视网,数字有线电视网和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等。应急广播系统能快速完成各类应急信息的采集、处理、分发工作。
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在接收到国家应急指令后,和各个应急处理部门协同工作,通过应急广播平台及时分级处理各类信息,迅速制作和播出应急广播节目,并将应急广播的控制指令和数据信息进行封装,下发至传输覆盖网的的相应通道,不同区域的中波、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台自动将所有频率播出的节目统一切换到应急广播节目,使得收音机、电视机顶盒用户在收听、收看任何节目的时候第一时间接收到应急广播节目。
由于应急广播平台是信息的发布节点,消息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自身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保证应急广播平台的安全播出,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一,要考虑网络自身的安全,应急广播的网络多数由内网组成,如果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需要配置相应的防火墙和网络安全设备。第二,要考虑访问控制的安全。主要通过访问地址管理和访问控制来实现,未经注册或识别的地址将无法访问,经过注册或识别的地址也需要有相应的访问权限,没有权限的无法完成访问和控制。第三,要考虑数据信息的安全。应急广播系统需要配置数据安全服务器,主要通过对信源的加密和数字签名来实现。第四,要考虑网络管理的安全,需要通过对网络设备和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管理来实现。
应急广播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急信息的采集、处理、编辑;二是将终端切换到应急广播节目;三是在播出节目中插入应急广播信息;四是应急广播系统需要实现终端设备的寻址和远程唤醒,能够精确的将应急信息下发到相应的区域。
整个应急广播系统,具备实时监测应急发布和系统运行的功能。系统实时对应急发布状态、发布时间、传输资源的状态等信息进行监测,同时对搜集台站、前端相关系统设备的关键参数指标,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系统主要环节实现链路状态维护机制,当链路任意环节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和定位故障,确保整个应急广播系统传输覆盖资源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系统监测信息可实时显示在大屏幕显示系统上,做到方便直观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显示和监测。系统具备实时监控部分应急广播公共终端的功能,以确保应急广播有效、及时下发至对应广播链路。
4.1 无线发布
⊙ 应急信息发布管理平台提供经过安全保护后的发布需求,包括发布目标区域、发布时间、事件等级、事件类别、发布内容、发布预案编号。
⊙ 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对该发布需求进行接收、解析和安全验证,同时判断该发布需求中所选择的发布预案,根据预案决定通过广播进行发布。
⊙ 根据发布预案中的选择,将发布需求中的音频文件发送给省级电台,通知对方在某频率/频道中进行播出。
⊙ 根据发布预案中的选择,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将发布需求转换为应急广播调度控制指令,经签名后随同正在播出的应急广播节目一起,传送至各个台站/前端。
⊙ 部署在台站/前端的应急广播消息接收适配设备,接收验证该调度控制指令,并进行地址匹配后,根据调度控制指令要求,切换其余发射机/前端系统进行节目替换,实现在
其他频率/频道中的应急广播。
⊙ 部署在台站/前端的应急广播消息接收适配设备,根据调度控制指令要求,产生远程唤醒指令,插入到调频、中波、DTMB传输通道中,发送至终端。
⊙ 锁定在该频率/频道的具有远程唤醒功能的终端,接收该远程唤醒指令,激活响应后播出该频率/频道的应急广播节目。
⊙ 应急广播消息接收适配设备将台站/前端的操作结果发送回应急广播平台,具备回传功能的终端将响应结果发布回应急广播平台。
目前,应急广播的覆盖有很多方式,调频、中波、地面数字电视网络,最经济有效的是通过DTM B数字电视网络,可以使用已经建设好的DTMB网络,避免了资金的重复使用。新疆地域面积辽阔,采用DTMB无线传输覆盖方式,可以极大节约建设成本。DTMB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单一频点可以实现最大32.5Mb/s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至少满足并发能力不低于50%,达到上百路并发同时广播,可以实现大量用户的应急广播覆盖。DTMB网络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域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调制技术,在信号抗干扰能力、信号接收灵敏度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采用DTMB网络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号传输质量保障,尤其对于恶劣气象环境下的应急广播,可以提供有效可靠的保障。DTMB网络采用U波段无线覆盖,传输距离远,尤其对于新疆地区,在直线距离覆盖范围内无死角。此外,相对于无线调频传输,DTMB传输采用甚高频,终端接收天线可以大幅缩短,方便部署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抗风、抗干扰能力。DTMB传输覆盖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广电最基本的无线地面电视网,DTMB网络属于单向广播传输覆盖网络,只能实现单向广播式覆盖。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在终端设备上增加了低成本的回传监测模块,通过GPRS网络,实现终端状态的监管监测。
4.2 有线发布
⊙ 应急信息发布管理平台提供经过安全保护后的发布需求,包括发布目标区域、发布时间、事件等级、事件类别、发布内容、发布预案编号。
⊙ 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对该发布需求进行接收、解析和安全验证,同时判断该发布需求中所选择的发布预案,若预案中选择的是有线数字电视发布,则将该发布预案进行格式转换后,发送至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发布系统。
⊙ 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发布系统根据要求,将节目和指令发送至全部终端。
应急广播建设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终端的建设。终端不仅包括每个行政村级单位部署的数字智能广播终端,还包括后续扩容的城区、乡镇覆盖的终端,自然村的终端等。如果终端能够实现标准化,将会大大降低建设成本。终端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和设计规范,不同厂家的终端都可以和前端播控平台互联互通,系统整体的兼容性更好。
随着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传输覆盖网络的不断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省能建设一套完整的应急广播系统,在遇到突发情况后能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的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
10.3969/J.ISSN.1672-7274.2017.08.022
TN934.4文献标示码:A
1672-7274(2017)08-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