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宏观环境分析

2017-04-06 03:45吴耀宏王丹梅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四川省园区协同

吴耀宏 唐 萍 王丹梅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四川省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宏观环境分析

吴耀宏 唐 萍 王丹梅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循环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需要宏观环境的支持。当前,四川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环境的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循环经济园区的协同创新。

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PEST分析法

一、四川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2000年以后,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2004年党中央提出了要从城市、区域、国家三个不同的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十八大明确地提出将循环经济归入“生态文明”的范畴;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产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之路是必然选择。

2010年以来,四川省连续数年推进环保工作,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未来,如何进一步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之间的保持平衡,是新时期四川省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这个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珀斯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提出的,并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倡导“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即3R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谋求经济发展进程中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强调以资源和环境的最小代价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中国的循环经济园区存在两种模式:其一为利用新技术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形成新的循环经济园区;其二是利用新的技术对现有的工、农产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困境下的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技术、资金、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支撑,才能实现其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循环化利用的最终目的。

三、理解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

对于理解“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本课题组从两个角度去阐述,一是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二是从循环经济园区本身的系统性出发。

首先,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本课题组了解了相关学者的看法。陈劲,阳银娟认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1]。王进富等学者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应该实现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管理协同三个方面协同;蒋海军则认为园区间技术协同的十分重要。

其次,从循环经济园区本身来看,其循环系统有三个层面,分别是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企业之间的“中循环”,园区之间的“大循环”。前两者侧重企业内部的技术、工艺、人才的交流,以及企业之间副产品的交换和废物的相互利用,一般是在园区内部完成,这也是形成园区的一种内在联系。但是园区并不一定总是封闭的循环,从系统理论的动态性角度来看,一切系统都是因为其内外部联系的相互作用,才使其本身向有序或者无序、平衡或者非平衡的状态发展。循环经济园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在更多的情况下,园区需要与外部进行资源和能量的交换,包括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经验等,直至到这些资源和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这也就构成了园区循环系统的第三层面的“大循环”。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阐述,本课题组着眼于园区之间的“大循环”,认为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是指循环经济各主体在一致发展目标指导下,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市场和管理三方面协同,实现资源和创新因子的整合以及在整个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的主体则包括政府、社会 (企业、中介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以及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的知识增值主体;其本质是各主体间基于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实现深入合作和创新资源 (市场、技术、管理)整合,达到1+1>2的系统叠加非线性效果,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技术创新。

本文通过PEST模型分析法对四川省循环经济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的支撑环境做分析,立足于其当前所面临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宏观环境,探讨当前的社会经济氛围是否有利于循环经济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

三、宏观环境分析

(一) 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制度的作用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游戏规则,使人们的协作与竞争的社会秩序得以确立。政治环境的建设是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的基础与前提。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法律法规支持、管理统筹协调等外部因素的引导,从而使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多元主体责权利明晰,打破创新资源主体之间的界限,以最大程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为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环境的形成创造条件。

如我们所知,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资源在消费过程中具备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分割性,当环境资源面临着多个所有者,并且每个人都有权使用,但是却没有人有权力限制他人的使用,这种情况会导致资源的使用超过限度,引起资源浪费,那么就会出现“公地悲剧”[2]。政府、社会、个人都是环境资源的拥有者,具有相应的使用权。但是,却只有政府具有限制他者的使用权利。可以说,在政治/法律因素中,扮演了公共环境保护的监督者,其采用相应法律手段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制定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给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川省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政策环境建设的主体,已经建立起适合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如下。

1.完善循环经济的基本法

构建促成建立循环型社会,发展并完善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在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基础上,四川省政府完善并落实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包括《四川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十三五”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法律和法规,明确了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领域等,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根植于各主体心中。

2.构建协同创新保障体系

构建协同创新保障体系,包括《关于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四川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办法》等技术成果转化和服务的相关政策,并出台了配套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知识增值主体间人才的流通,提高了技术资源的转让速度。

(二)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的建设是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得以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从省内的经济环境来看,近年来四川省尤其是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为开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基础。循环经济园区产业化是将绿色技术转化为经济效应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经济环境建设应以产业化主体为中心,在经济手段方面更多地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积极构建有利于资金流通、技术流通的经济环境建设。

在财政政策方面,四川省加强了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在“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探索建立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基金,扶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把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纳入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3]。2016年11月为了加快成都市工业聚集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市政府提出了包括成立专项基金、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投入机制的十余条政策。如:“对新创建的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按照国家级500万元、省级300万元的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4],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对更新设备、转变生产方式而引起短期利润下降的担忧,从而鼓励了企业为长期的经济效益而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更加环保的循环经济。

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四川省对那些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企业给予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如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12年以来严格按照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要求,围绕生态园区建设目标,在政府的经济政策优惠的鼓励下,升级生产设备,研发清洁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区内的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全氧燃烧改造,建立起冷却水系统,有效地处理了生产废渣和燃烧排放物,最大程度达到节能减排。

经济环境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组织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创建工作,推进了一大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行动。如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获得“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称号;2015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标的比重占80.5%“十三五”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中新补充了环境质量检测的三大指标—大气、水和土壤;2016年省环保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环保大检查的“百日攻坚行动”,关闭和整顿了一大批在环保指标上低于标准的企业和工厂,取得了重大成果。

(三)社会文化因素

循环经济园区所在区域的区域文化是协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首先,区域文化环境决定着社会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在环保意识兴起的60年代,循环经济的概念已经萌芽,这一点从主观意识来说,有利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不利于环保的行为,积极培养有利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其次,区域文化环境制约着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发展的效率。第一,优质区域文化可引导更多本土人群创建企业,提高本土企业尤其是循环经济园区内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第二,优质区域文化能够促进外来资本、企业与本土资源的融合,减少融合时间和融合成本,为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主体结合创造条件;第三,优质区域文化可以增加园区间企业的信任程度,减少不信任带来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效果。

1.开放的巴蜀文化,有利于资源配置

巴蜀文化具有开放性,协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要素配置。开放的区域文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能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中诚信便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无论宏观调控机制还是市场机制,都无法解决创新活动主体在彼此合作、交流中的信任问题。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会阻碍其联系与合作,影响知识流动及资源配置。

四川文化虽具有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但它又具有对外开拓的开放性。除了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区文化外,四川与楚文化、秦陇文化、滇文化、藏彝文化区域路途相接,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开放的明显特点。在这样多元兼容开放的区域文化中,信任机制可以发挥正面作用,增加不同的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减少沟通障碍与摩擦,对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积极作用。

2.素质教育促进绿色发展

教育是影响和改变人们观念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四川省坚持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普通高校从2010年的93所发展到2015年的109所,实现21个市 (州)全覆盖[5]。据相关研究现实: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从调查中可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6]。即当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和受教育层次越高,他们更倾向于做出有利于环保的行为。

3.社会教育的宣传作用

除了学校教育,四川省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积极鼓社会和个人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来,相继开展了“环保世纪行”、“绿色出行,文明骑行”、“四川省50强环保企业评选”等活动,这些举动有利于形成绿色环保的社会风气,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技术因素

1.“互联网+”技术创立科技服务平台、创新平台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信息资源的集聚,为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满足园区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绿色监督、企业合作等多方面需求的网络服务平台。目前四川省多个地区的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建设了相应的网络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与物联网新技术,实现了企业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2016年,为推动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与聚贸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互联网+化工模式。通过聚贸跨境电商平台,四川省的化工企业将接触更多国际资源与客户,有利于加速拓宽国际市场。

2.“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兴起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再生资源的回收。再生资源的回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高民众资源环保回收意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互联网+回收”模式已经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中提出,中国将推动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布局网点,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的融合[7]。

成都自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历经试点建设、探索运营、回收模式推广,形成了以回收市场为平台、社区回收网点为支撑、现代物流为纽带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并覆盖全市范围[8],为改善城乡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正向积极的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成都的再生资源行业也开始创新转型,向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如四川知行致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E回收”手机软件,借助线上APP和线下回收箱,宣传环保理念、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和定点投放,以形成“互联网+”的分类回收模式。

通过对以上的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分析,本课题组认为当前四川省宏观环境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相关政策制定与落实,提供了日趋完善的政策保障;经济水平发展迅速,政府的财政政策倾斜,提供了稳定而长久的资金来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营造了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为循环经济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搭建了服务平台于创新发展。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达到适宜的状态下,加上各协同创新主体努力,四川省的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与投入将为四川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J].科学学研究,2012,02:161-164.

[2]牛涵,公地的悲剧?公众的悲剧!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EB/OL]http://baike.sogou.com/v63512718.htm?fromTitle=%E7

[4]董乐,马兰.成都创建中西部先进制造业强市十年“三步走”路线图出炉 [EB/OL].http://news.chengdu.cn/2016/1129/1835062_4.shtml

[5]张力,“十三五”石化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完成[J].现代化工.2014

[6]吕耀龙,苏一鸣.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EB/OL].http://fanwen.wenku1.com/article/24960344.html

[7]钟向群.中国金融[J].探索互联网金融新模式.2013(24)

[8]中国废旧投资网.成都再生资源行业逐步转向“互联网+”开展在线回收等[EB/OL]http://www.cnfjwz.com/news/2628.html

课题组负责人:吴耀宏,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循环经济园区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016),批准号XHJJ-1614

课题组成员:唐萍、王丹梅,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四川省园区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园区的开放样本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