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河南省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2017-04-06 03:4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规模经济企业

高 詹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河南省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高 詹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在郑州中心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机制带来诸多弊端,构建集聚型的城市经济增长机制是增强郑州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能力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内涵,分析了当城市具有一定能量的要素集聚,产业结构优化,知识能力提高的情况下,该模式具有适用性。阐述了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特征和其运行机理。

中心城市;经济增长;机制;集聚

一、引言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城市建设中的较高层级,承担着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及《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郑州确立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也需要承担起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在此背景下,围绕郑州中心城市建设,构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机制,摒除粗放型经济增长机制的弊端,建设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增加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二、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内涵

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多样化经济。集聚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从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的经济活动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广泛性而形成的多样性增加的过程。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分工不断深化,市场交易日益频繁,微观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错综复杂。通过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多样化产生的范围经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知识能力提高,形成多元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

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集聚经济基础上的。关于集聚经济的思想最早源于马歇尔,他用外部性来解释工业区的集聚问题,认为地方性工业形成的最初原因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宫廷特许,但是到了工业化时期,获取外部性成为最根本的原因,“由于祖传的技能、辅助行业的发展、高度专门机械的使用、专业技能的本地市场”等外部性优势,促进地方性工业的发展。马歇尔主要分析了集聚现象,最早提出集聚经济概念的是德国学者韦伯。韦伯认为集聚实质是工业企业在空间集中分布的一种生产力布局形式。同时他将集聚阶段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其中低级阶段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规模集聚,企业通过内部扩张而产生的集聚;高级阶段可以看作是地域集聚,在一定范围内同类或不同类的企业集中而产生的总生产规模扩大。分工意味着专业化和多样化,企业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生产来获得分工的效益。经济学通常用范围经济来解释多样化的现象,企业为了在多样化经济中获得竞争优势,为了减少交易成本而集聚在一起,以获得范围经济。以上的分析说明,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和多样化分工的范围经济是集聚经济的两个组成方面。集聚经济驱动的城市增长模式也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种方式获得企业集中外部性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在城市经济运行中具体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表现出来。城市产业集群主要指地理上近邻的有关联的企业或机构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的空间集聚体。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通过集聚获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省了信息获得成本,集聚区内企业可以利用较低成本获得有价值信息。第二,经济外部性明显。集聚区内企业可以共同分享劳动力市场、客户资源市场和中间投入品市场。第三,企业创新动力强。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相互模仿和学习,加速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和扩散,只有不断采用先进技术企业才可以保持持续的经济竞争力。

三、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条件

第一,城市具有一定能量的要素集聚。城市一定能量的要素集聚表现在量的集聚和质的集聚两个方面。量的集聚主要以城市规模经济为特征,表现为城市经济门类的增多和城市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质的集聚表现为城市经济门类之间协调、合作能力的改善。一定能量的要素集聚是城市实现经济中心传导、辐射作用的先决条件,要素集聚使城市经济由分散走向集中,由粗放走向集中,带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表现为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城市产业高级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的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比重逐渐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演进;初级制造业的产业比重逐渐向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优势比重演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产业之间聚合的质量,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升整体能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具体表现为各个产业生产规模的比例关系的合理性;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程度明显。集聚型驱动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如果建立在低水平产业门类增加上是没有意义的,而是应该建立在产业高级化程度显著,产业结构质量获得提高和改善的条件下。

第三,城市知识能力提高。城市的知识能力是以城市的制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为载体。城市知识能力提高不单单表现知识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是呈现在城市经济运行中的诸多方面。城市中劳动者专业技能改善,城市创新能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智慧化,政府知识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文化获得积累和传承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看作城市知识能力提高。城市知识能力获得提高,并且不断被传播和应用,通过城市和城市之间联系被不断的扩散和外溢。

四、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特征

第一,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规模收益递增和规模收益不变相对应。规模收益递增指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解释为增加一倍的投入获得超过一倍的产出增加,这说明经济活动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规模收益递增主要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集聚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规模报酬递增是经济集聚的结果,而集聚是规模报酬递增的空间表现形式。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专业化分工以及扩展经营领域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整个城市经济系统获得总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之和加总。企业获得成本节约、效益增加的规模收益,城市也实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经济增长。

第二,具有外部范围经济的特点。外部范围经济主要指城市中企业因为经营领域广泛为而获得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城市中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专业化的企业外部交易。产品结构和消费需求差异化日益明显,企业之间的产品不能完全的被相互替代。不同企业通过交易活动连接起来,围绕产业关联实现多样化经济效益。由于外部范围经济的作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产业相互促进和协作,带来了各自的发展,形成多样化的产业。日益兴起的“跨界”现象,就可以看作是集聚经济驱动模式下带来的外部范围经济产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和行业之间不断发生渗透和融合,很难在一个领域内对企业和和其产品进行界定,“跨界”成为企业选择的经济模式。因此产业结构多样化、集聚能力强的大型城市多出现跨界发展的模式。

第三,主要表现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指城市内同一行业的企业集聚,通过产业之间的联系获得外部经济。地方化经济主要表现为工业和商业的集群发展。例如某一特定工业部门在一个区域快速发展以后,就会吸引相关其他部门聚集于此。商业部门也是如此,常常形成多家商铺集聚的购物中心或商业中心区。城市化经济主要通过一个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达到降低产业成本的效果。表现为一个产业通过自身的集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可能和带动产业存在直接的经济联系,也可能表现出非明显的空间关联。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差异主要在于,城市化经济是由整个城市而不是由单一产业部门引起的。城市化经济给城市中所有的微观组织带来好处,而不是集中于某个产业部门。

第四,具有自我强化的能力。城市经济中处于优势的发展因素,具有不断强化能力,例如企业家精神、资本供应、劳动力供应等,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会带动和其密切相关的行为主体,获得进一步扩展和累积因果的作用。集聚型驱动型的增长模式形成后,通过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在城市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集聚经济带来的中间产品共享、劳动力市场共享和技术外溢等优势不断的被放大扩散,渗入到城市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良性上升的“路径依赖”。

五、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机制运行机理

随着城市经济活动规模扩大和城市经济活动密度提高,集聚在城市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渐突出,集聚型驱动型城市增长主要是通过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主要方式,给企业带来共享中间产品、共享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好处,由此产生近邻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分工效应,带来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知识能力的提高,这些正向效应在城市经济的关联网络中不断进行复制、强化,形成自我强大循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活动规模扩大和城市经济活动密度提高是集聚型驱动的前提条件。城市经济活动规模扩大主要表现在单个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整个产业链向外延伸,促进城市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定位不断完善,在区域分工系统中组织和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城市经济活动密度主要表现在城市多样化经济发展,城市产业门类丰富,相关金融、保险、咨询、医疗等配套和辅助部门发育健全。城市经济活动规模扩大和经济活动密度增强为集聚型驱动发挥作用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这种驱动模式的主要作用方式。地方化经济表现为行业的集聚,城市化经济是地方化经济效应从产业扩展到区域的结果。在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共同作用下,给城市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中间品市场的共享。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企业的选址都会考虑距离较近的供应商,因此会出现在有规模的企业周围聚集很多家产品结构相似的企业。集聚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对低成本的中间产品,并且促进专业化运输、配送、保险等服务性产业出现,进一步降低企业中间产品的采购成本。第二,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可以降低雇主和雇员搜寻信息的成本。经济活动集聚能力越强,劳动力市场就越发达。并且如果劳动力市场储备丰富,企业就可以减少自身劳动力的储备,选择弹性的雇佣方式,降低企业储备和搜寻劳动力的成本。第三,信息和技术外溢。通过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大量企业围绕产品和服务形成地理位置相对靠近的网络关系。在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交换过程中,信息和技术也在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城市,城市和城市之间传播,加速了新产品、新工艺、新管理在区域内的复制和扩散。第四,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中的机场、码头、铁路、仓库等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城市规模越大,保险、银行、咨询、担保、研发等公共服务部门就越健全。

集聚型驱动带来的近邻效应、分工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在城市整个经济体系中不断被复制增强,形成稳定强大的正向反馈能力,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其中集聚型驱动带来的近邻效应主要表现在城市中企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由于靠近的空间关系获得共享经济利益、共享劳动力市场、共享信息经济等方面利益。分工效应主要表现在共享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资源节约的收益。结构效应主要表现在城市产业获得相互联系的结构关联效应,和要素流向高生产率部门的结构成长效应,以及城市经济不断和外界交换的结构开放效应。规模效应可以分为企业规模效应和消费者规模效应,伴随着城市集聚能力提高,企业获得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收益,消费者获得平均支出水平下降的福利。

[1陈旭,赵民等.经济增长、城镇化的机制及“新常态”下的转型策略——理论解析与实证推论 [J].城市规划,2016,40(1):9-18.

[2]范玉波,张卫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型三重解析 [J].经济问题探索,2015(10):171-175.

[3]刘敏,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约因素与推进对策[J].经济地理,2016,36(3):78-82.

[4]赵建吉,王艳华,吕可文,等.内陆区域中心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机理——以郑东新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7,72(8):1392-1407.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助推河南整体发展研究 (2017B042)”;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新常态下河南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机制研究 (2016CJJ073)”;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郑州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增强机制研究 (2018 2400410326)”.

高詹 (1981-),女,河北秦皇岛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

猜你喜欢
规模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规模之殇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