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百里杜鹃景区旅游扶贫调查研究
刘 畅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作为国务院十大重点扶贫方式之一的旅游扶贫,是带动欠发达地区人民增收致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百里杜鹃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从旅游扶贫参与角色的视角出发,分析各参与角色在旅游扶贫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旅游扶贫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进百里杜鹃景区旅游扶贫健康发展。
精准扶贫;旅游扶贫;百里杜鹃景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有效解决区域贫困的问题是关键。党的十九大也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行整体贫困。旅游扶贫作为国务院十大重点扶贫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向欠发达地区输送资源,还可以培养欠发达地区自力更生的能力,是真正的“造血式”扶贫,是带动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和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以其持续健康发展的特性、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劲的带动作用,成为了助推我国整体攻坚脱贫的一大动力点。
百里杜鹃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自2007年成立百里杜鹃管委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管景区”与“管社会”并进战略以来,紧紧围绕“依托区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地区脱贫致富”的方针政策,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居民增收致富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外对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作用、模式、绩效、工作成效的探索上,对旅游扶贫中众多参与角色的研究较少。对百里杜鹃景区的研究多集中在景区生态保护、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发展规划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旅游扶贫。因此,从旅游扶贫参与角色的视角出发,对百里杜鹃景区的旅游扶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景区旅游扶贫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助于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能为景区旅游扶贫工作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助推区域攻坚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扶贫不同于简单的物质帮扶,而是广泛带动群众通过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增收致富的造血式扶贫,覆盖面广、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元。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得悉百里杜鹃管委会、旅游企业、游客、村民构成了百里杜鹃景区旅游扶贫的动力体系,各主体在旅游扶贫参与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代表的利益诉求、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是共同推进百里杜鹃景区旅游扶贫进程。
(一)百里杜鹃管委会
百里杜鹃管委会是百里杜鹃景区旅游扶贫的主要引导者和支持者。一方面,管委会扮演着引导者、约束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运用各种方法招商引资,规范市场行为,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为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必须的公共物品,如良好的道路交通、通信设备、景区形象塑造、对外市场营销等。具体说来,百里杜鹃管委会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
1.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2007年之前,百里杜鹃景区隶属毕节市大方县管辖,2007年成立百里杜鹃管委会,实行“管景区与管社会相统一”的管理机制,紧紧围绕“依托区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地区脱贫致富”的方针政策,以旅游产业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2.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百里杜鹃管委会从成立起,就持续加大对道路交通、网络、水电供给、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百里杜鹃景区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截至2016年底,通讯网络全部覆盖,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村医生全部覆盖,已经实现100%油路通达率:乡镇100%通油路,3个建制村100%通公路,51个行政村100%通油路,进入乡村的游客数量极大增加,提高了村民参与旅游经营的受益程度。以桥头村为例,桥头村位于景区次核心地带,距离核心景区5公里左右,却因为道路交通不发达,村民们不仅没有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恶劣天气自身出行也不方便。2016年管委会对其进行道路改造后,大批游客涌入桥头村,带旺了桥头村的旅游,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希望,2016年底整村脱贫摘帽。
3.打破资金瓶颈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启动资金的支持。百里杜鹃管委会着力打破村民发展旅游的资金瓶颈。首先,建立多种扶贫基金创新精准扶贫机制,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对示范带动性强的旅游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其次,深入落实“特惠贷”。与黔西农商行、大方农商行签订三方协议书,投入风险补偿资金1000万元,建立“特惠贷”风险补偿机制,并安排财政专项扶贫120.1万元作为贴息资金,引导和鼓励向银行贷款发展产业。再次,大力推进银企对接。抢抓金融扶贫深入推进的有利时机,组织有融资意向、符合融资需求的旅游经营大户申报融资贷款。
(二)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百里杜鹃景区旅游扶贫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拥有大量的资金、人才和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负责景区品牌塑造与宣传,旅游项目规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提供,可以通过雇佣当地村民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在提升当地村民的专业素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为公司创造财富。目前,百里杜鹃景区已形成了以贵州百里杜鹃开发投资公司为龙头,多家宾馆旅店蓬勃发展的局面。贵州百里杜鹃开发投资公司在景区的形象塑造和营销宣传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评为贵州省“十佳”旅游景区;2015年,成功创建贵州省升级旅游度假区,同年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年,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品牌的建立不仅准确定位了自身形象,也触及到了更多被信息包围的潜在游客,极大增加了景区游客数量,从而为地区增加了收入来源。
(三)当地村民
一方面,扶贫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当地村民是旅游扶贫的主要受益对象;另一方面,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村民不是单纯的接受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找到增收致富的途径,因此,居民也是扶贫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当地村民参与旅游扶贫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 (乡村旅馆)、饭店。据百里杜鹃旅游局副局长所说,目前百里杜鹃有农家乐300余家,共有床位1200余个、餐位8000余个,近三年的收入达8000多万元;①二是在旅游经营户或旅游公司参与接待服务,即打工;三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四是通过土地流转获取租金。
(四)游客
游客游客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旅游业存在的基石及其盈利的主要来源。游客在百里杜鹃景区花费一定的时间跟金钱购买旅游产品,从中获得物质、精神、文化等享受,在体验旅游产品后的口碑和评价,又对潜在游客的购买行为具有较大影响,是旅游扶贫的内在需求动力。
(一)管委会层面
在景区旅游扶贫的开展过程中,百里杜鹃管委会对贫困人口信息了解不全面。了解贫困户的信息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前提,旅游扶贫的开展更是需要了解贫困户的具体信息,除了界定是否为贫困户之外,还要知悉每户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如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等,更重要的是要明晰贫困户是否具有参与旅游接待的能力等。而在为贫困户建立档案时,管委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全面了解,目前只对收入、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致贫原因等进行询问,没有涉及到对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能力的评估,进而影响到了旅游扶贫的开展。
(二)村民层面
1.村民参与意识淡薄
百里杜鹃景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风景优美,有着众多少数民族村民,其中以彝族和苗族为主,景区开发程度较低。一方面,保持了大自然的原始风光,民风淳朴。另一方面,与周边其他省市的景区相比,地势偏远,可进入性较低,到达景区的交通方式只有汽车。交通的不便影响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导致景区村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观念陈旧、落后。以下是对村民王大叔的访谈:
笔者:“您是否感受到了景区发展旅游带来的好处呢?”
王大叔:“那是当然!现在外面的人要来旅游,路修得比以前好了,全是水泥路。”
笔者:“那您有亲自参与到开展旅游的活动中吗?比如说接待游客之类的。”
王大叔:“没有啊,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怎么可能接待游客哟……有管委会和旅游公司嘛,还有那几家开宾馆的……”
可以看出,村民认为发展旅游是管委会和旅游开发公司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力更生的意识不足,依赖性较强。调研中发现,这样的村民大量存在。
2.村民参与能力不足
一方面,村民缺乏资金。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景区村民中,除旅游经营大户之外,生活本来就不宽裕,要拿出多余的资金参与旅游经营几乎无可能,管委会出台的利民资金政策,主要是针对旅游大户,普通村民也无法达到申请条件。另一方面,村民的文化素质不高。调研发现,很多村民反映自己只读过初中,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相关知识和技能吸收程度较差,旅游服务态度、技能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较欠缺,即便参与旅游服务,村民们也只能低层次、低程度地参与。
(三)旅游企业
旅游业发展好是旅游扶贫发展好的客观条件,②游客量是旅游业发展情况的反应指标,游客量的增加离不开旅游营销。在调研中发现,旅游企业对景区的营销推广范围较窄,景区游客基本来自于贵州省内,周边省市游客很少,较远省市的游客几乎没有,客源市场半径较窄。此外,贵州紧邻云南、四川两个旅游大省,客源竞争激烈,想要维稳或增加游客量,尤其是省外游客量,需要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一)采用“网络化治理”模式
“网络化治理”,是一种由史蒂芬·格德史密斯和威廉·格斯在2004年提出的治理模式,指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合作,共同达成治理模式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的核心职责由管理人员和项目转移为组织各种资源以创造公共价值;政府的角色由公共服务的直接供给者转变为公共价值的促动者。③这种治理模式有利于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协调好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百里杜鹃景区的旅游扶贫采取网络化治理模式,逐步实现管委会、旅游企业、景区村民以及游客等不同参与主体之间优化组合,能发挥整体的最大效能,形成“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减少耗损”的整合效应,最大限度减少旅游扶贫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促进旅游扶贫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对于各参与主体,管委会起监督、引导作用,居民可以通过自有资源和劳动力的付出获得报酬,管委会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扶贫资本,以税收和分红获利,旅游企业则通过技术和资本入股来获得利润,各主体共享资源信息,在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同时,共同推进景区旅游扶贫的发展。
(二)全面了解贫困人口信息
在旅游扶贫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村民参与进来。仅了解贫困户的收入、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致贫原因并不能精准确认各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对旅游开发能力不同的贫困户采取同样的做法,只会影响旅游开发的质量。因此,在建立贫困户旅游扶贫档案时,还要对每户贫困户在特色商品开发、农业与养殖业传统农产品、旅游服务观念、住房接待条件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估,以预测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及可能的经营方向。比如在住房条件方面,要考察房屋的建设时间、完好度、面积、院落空间、位置条件等,从而进一步预测能否搞旅游接待、接待规模等等。
(三)加强对景区村民的教育培养教育
对景区村民的培养教育,可分为参与意识提升和参与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在参与意识提升方面,首先,通过政策宣传、组织相关培训,增强景区村民的主人公意识;其次,将景区村民纳入利益分配主体,让他们感受到能够真正地受益其中,从而提高参与意识。在参与能力提升方面,在旅游知识和旅游服务技能上加大对景区村民的培训,具体来说,可以以讲座、实操等多种形式,针对旅游企业经营方式、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饭店接待服务等方面对景区村民进行讲解与指导,其中,对于景区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还应着重进行文化、技能、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备管理人才的选拔之需。
(四)扩大宣传范围,增大营销力度
扩大宣传范围、增大营销力度,可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帮助百里杜鹃景区争取更多潜在游客,为景区增收打下良好基础。第一,宣传重点不应该只在省内,还应向省外扩展,经常省外重要旅游城市进行宣传推介,并力图在这些城市建立营销中心。第二,可以与省内知名景区,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组成景区联盟。第三,应与旅行社,尤其是知名旅行社,如:中青旅、国旅等签订销售协议,与旅游电商平台,如:去哪儿、途牛、驴妈妈等签订销售协议;第四,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做好互联网宣传营销工作。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百里杜鹃管委会
②邓小海,曾亮,罗明义.产业链视域下旅游扶贫问题诊断及对策研究 [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11):56-59
③斯蒂芬·格德史密斯,威廉·艾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邓小海,曾亮.罗明义.产业链视域下旅游扶贫问题诊断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11):56-59
[2]斯蒂芬·格德史密斯,威廉·艾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 [J].生态经济,2015(04):94-98.
[4]何茜灵,宋亮凯.旅游扶贫试点村背景下旅游精准扶贫调查研究——以葫芦岛市建昌县玉带湾村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06):81-83.
[5]马斌斌,鲁小波.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海棠山乡村旅游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6(02):30-34.
[6]朱启臻,梁栋.基于乡村价值的精准扶贫 [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版),2016,(2).
[7]陈秋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6,(5).
[8]章康华.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J].老区建设,2015,(21).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 (项目名称:百里杜鹃景区旅游扶贫调查研究,项目编号:CX2017SP28)
刘畅 (1994-),女,白族,贵州省毕节市人,硕士在读,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