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湖南 娄底 417000)
城市静态交通管理问题与对策
——以娄底城区为例
龙欣
(湖南省娄底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湖南娄底417000)
交通是城市的脉络,脉络不通,就会阻碍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由静态交通、动态交通两部分组成,其中,静态交通管理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探讨城市静态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文章针对湖南省娄底城区静态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自己对交通管理的认识、多年的行业经验,提出解决娄底城区静态交通管理问题的几点对策,以此给国内中小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静态交通;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及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实施,城市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停车难,乱停车”现象严重,成为影响投资环境和制约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1]。近年来,娄底中心城区机动车辆不断增加,静态交通管理面临较大压力。要对娄底城区中的静态交通进行有效管理,保证该区域内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建设任务,予以高度重视。
(一)停车场的供需矛盾
根据近几年对娄底城区机动车辆的调查分析,实际的车辆保养数已经达到了城市承载的较高程度,并每天以数以百计的数量增加。相关数据显示,至2016年6月底,娄底市机动车保有量826561辆,其中娄底城区汽车总量已达6万余辆。与此不对称的是,娄底城区现有道路两侧停车泊位仅1.2万个,各单位院落及春园步行街、万豪城市广场等大型停车场的泊车位总共3万多个。按照国际通行的车辆数与泊车位配比1:1.2计算,城区需7.2万个泊位,目前缺口近3万个,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停车泊位供应的严重不足,导致娄底城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乱停乱泊现象屡禁不止,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娄底城区停车场数量不断增加,也扩大了住宅楼与停车位的配比建设规模,但停车位的建设数量,在短时间内还不能满足机动车数量的增长需求,严重的供需矛盾难以得到缓解。在此种状态下,不仅给人们的交通出行造成较大压力,也给整个中心城区的动态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二)配套停车设施建设滞后
娄底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大幅度增加,与之相应的停车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商场、住宅小区等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对相应的停车设施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停车设施供应结构严重不合理。在娄底中心城区,尽管商场、住宅小区已配建停车设施,但总体上看,无论是大型商场,还是住宅小区,配建车位的总量都小于实际需求量,导致车位供应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实际的停车需求。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存有三个方面。其一,配建的标准化程度低,实际执行情况不够合理。其二,受商业效益的影响,开发商不仅降低了配建车位个数,还减少了单个车位的实际使用面积。其三,虽然很多配建车场已经建成,但后期又改造为其他用处[2]。
(三)非法占道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车位严重不足,导致违章停车、非法占道的现象普遍存在,带来严重的静态交通管理问题。在娄底中心城区交通主干道、重要支道两旁乱停乱靠的违章停车现象几乎时时、处处都存在,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中心城区人口多、建筑密集,这种乱停乱靠现象,轻者让城市主干道、重要支道交通严重不畅,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的现象尤其严重。重者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刮擦现象更是经常发生,导致道路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受到较大限制。非法占道及违法停车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为道路资源带来较大的使用压力,还改变了道路的使用功能,从而影响了车辆与行人的出行效率。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
娄底城区静态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内容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的系统性管理工程,必须经过多个部门间的有效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在娄底中心城区静态交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一些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形式以及相关管理机构的设立都比较分散,不仅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不够明确,相互之间更没有统一协调,给整个交通静态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更为突出的是,在停车设施建设及经营管理工作方面,没有有效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几乎是谁也不管,任由建设单位发挥,导致在停车场建设与管理过程出现了较大的混乱现象。
(一)规划停车设施
加强停车设施的建设,促进停车的合理供给,是解决娄底城区静态交通管理困难的关键。停车设施的供给是以专门停车设施的配建方式为主体,并利用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作为补充,以保证停车设施结构趋于合理。因此,针对该规划形式,就要在城区构建一种静态、动态化布局相结合的停车系统[3],根据娄底城区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满足停车位的建设需求,还要增加更多的公共停车设施。
要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力度,降低对停车设施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创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才能有效解决娄底城区的交通问题。所以,要对该问题有效解决,政府要大幅度提高对公共交通的的投入支持力度,扩展更多的融资渠道,还要以低廉的公交车价格,将居民出行吸引到公共交通方面,鼓励城区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降低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现象。
(二)规范停车行为
首先,要提高车辆违章停车成本。在规范停车这个问题上,各个部门不仅要相互配合,更要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科学有序的停车管理体系。多管其下,对乱停乱靠车辆,提高处罚标准,使其不敢违章停车。其次,要在城市居民中,广泛宣传有偿停车理念。以有偿停车服务为前提,鼓励相关企业开建专门的停车设施,缩小车辆数量与停车位数量之间的差距,实现静态交通的有效管理。最后,增加路边的禁停标志,特别在一些学校、医院区域等,增加一些紧急车辆停放的标识[4]。
(三)完善弹性收费制度
建立弹性收费制度,促进停车行为的规范性,并实现分流的合理性[5]。在娄底中心城区,地上停车场呈现比较拥挤的现象,地下停车场存在比较零散现象。所以,针对该情况实施统一管理,并按照停放的时间进行收费,以符合分流停车的发展需求,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在娄底城区静态交通管理工作中,要根据高峰期、低峰期的控制原则,执行高价格到低价格的停车等级。对于同一区域的公共停车设施,可以执行路内价格高于路外的价格原则,这样不仅能实现停车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提升各个停车场的利用效率。
(四)实现停车场的产业化管理
要实现停车场的产业化管理,首先,要将停车场作为静态交通发展中的一部分,并设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在对娄底城区的各个停车场进行规划、建设期间,政府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促进其进行统一管理。为了改进管理体系过于分散的现象,相关机构不仅要制定合理的停车法规,还要对停车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其次,要实现娄底城区停车场整体资源的统一管理,促进停车场管理工作的产业化发展。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条件,不仅要培育停车场发展产业,还要利用网络科技促进智慧停车[3]的实现,让停车场产业化随着时代的潮流进步。
(五)加快智能化、机械式停车建设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停车设备的一种,属特种设备产品之一,具有存取方便,免除初学车手停车之忧;安全性、可靠性高;运行经济;维修简单,维护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建设费用低,无堵车现象等特点[6],是当前应对车辆较多而停车面积较少的一种解决方案。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机械停车库,而我国机械式立体车库是从90年代开始引进和生产,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30多个城市得到应用,至今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娄底城区已有市中心医院使用机械式立体车库,机械式立体车库能很大程度解决城区停车难,堵车频繁的症痛。
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交通问题就会显现,处理城市交通问题的核心措施就是对停车规划以及停车设置方式进行变革更新,要从政策手段以及技术水平上加以落实,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于我国多数城市来说,面对城市交通问题要敢于迎接挑战,切实解决停车难以及乱停车的问题,促进机动车辆静态管理能够朝着一个良性的轨道迈进,保障城市交通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娄底城区的静态交通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的有效管理不仅能提高停车场的供给能力,控制停车需求,还能合理规划停车问题,促进城市交通的有效改善。所以,在机动车辆不断增长状态下,要对娄底城区的交通问题合理分析,规划停车设施、停车行为、完善停车收费制度、加快智能化、机械式停车场建设,以实现娄底城区乃至中小城区的快速有序繁荣。
[1]王书剑.对静态交通中停车场规划的一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6,12:82-88
[2]李圣,刘翰林.城市商业核心区域静态交通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6,0:107-108
[3]郑磊.静态交通成治赌关键,智慧停车让出行更美好[J].中国公共安全,2016,15:56-59
[4]刘嘉威.南昌市城区静态交通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202-206.
[5]包丹文,邓卫.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6,02:99-104
[6]谭巍.城市中心区静态交通空间及停车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