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子
新赛季的联赛有了新气象:球队必须派出至少一名U23球员首发和一名U23球员进入大名单。足协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希望借此淬炼中国足球的新鲜血液。
中超前两轮,新规定尴尬连连,原因不在场上,而在场下:手上没有能用的U23球员,难道凭空变出来一个?金元足球下的中超联赛大牌云集,青训却是惨不忍睹。强队里除了恒大以及青训不错的鲁能,东北三弱的U23球员都是只能看不能用。
与其说让一名U23球员首发,不如说是给减掉一个换人名额。
新规定在中超颇为尴尬,在中甲却实施得红红火火。中甲首轮,一共有29名U23球员出场,其中首发出场多达26人,只有3人是替补出战。堪称青训典范的杭州绿城本赛季降入中甲联赛,在对呼和浩特中优的比赛中多达6名年轻球员首发。我一直感觉绿城有阿贾克斯的意思,主要盈利方式不是球票与广告,而是球员。童惠敏的思路清晰得很,绿城拥有1支一线队和7支梯队。我有人,你有钱么?
中甲竞争没那么激烈,各队敢用年轻人,毕竟低一个级别,U23球员的水平能跟得上。
郝海东在做客某节目上的话一针见血:“23岁的球员怎么会是被培养的年轻人?23岁已经不是培养青少年的年龄了。”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23岁离“娃娃”两个字有点远了吧。无论什么体育项目,运动员靠天赋嶄露头角,基本都是在十五六岁。到了23岁还没熬出头,即便以后能进步,幅度也大不到哪里去。找找世界足坛大器晚成的例子,“立功了的格罗索”只有一个。
归根结底,足球的事儿还是要按足球规律来。球员能适应比赛强度,能为球队做出贡献,教练自然会让他上场。与其硬性规定U23球员上场,为何不多开展一些次级联赛,多举办一些业余联赛,让更多更年轻的人能踢上足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