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重庆院士纵论经济转型与质量
编者按
郭重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设施规划与设计及产业发展战略专家。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现为上海市质量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本文来自郭重庆院士2016年12月28日在上海市质量协会学习交流会上的讲话整理。
听了刚才一些同志的讲话,我觉得挺不错的。我对上海质量一直充满期待、寄予厚望。尤其是上海市质协这一块,感触特别深。
首先,与学院派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不同,上海市质协致力于将质量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搞质量管理首先是要落地,落到企业、落到消费者。而学校搞质量管理,一般是从paper(论文)出发的。所以我一直对那些老师说,质协这些落地的数据是最值钱的。
其次,上海市质协有一支年轻优秀、国际化程度高、视野开阔的团队,执着于质量管理。这支队伍从全国看起来都是非常可贵的,他们对质量管理很执着,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从全国而言是最国际化的,和世界接轨的。总之,上海质量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高超的水平和过硬的实力令人称道。
关于落地,上海出租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出租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上海出租车规范管理的水平领先于全国各大城市。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关键在于从一开始上海出租车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由上海市质协率先提出并建立,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实施第三方评价。编者注)上海出租车的成功,启发了我对管理模式的思考:怎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去规范行业的发展。譬如,在当今社会,食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物业管理较为混乱,我们能否尝试着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做工作一定要看清背景。谈起背景,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几年讲过一句话,中国现在正处于三个节骨眼上,第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第二是产业变革,第三是经济转型,这三个事情刚好凑在一起了。
一是新的科技革命。正如霍金所言,过去一百年技术的变革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成就。这一百年间,突飞猛进的技术变革使人类的财富达到了顶峰。如今,新的科技革命夹裹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悄然而至,已对我们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
二是产业变革。产业变革大家应该感受得更深,实体书店、百货商店越来越少,牛津大学的教授说过,现在47%的职业今后都要消失,这意味着现在一半的职业几乎要消失掉。这就是产业变革,如果在此领域不能感受到产业变革,你肯定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
三是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想必大家都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现在处于要转型的阶段。前十年,我国G D P的年均增速保持在10.2%,然而最近几年来,GDP的增速骤然滑落到6.7%左右。
拿“出口”而言,前几年中国商务部每年都会为出口增长设定年度目标,随着近几年预定目标屡次难以实现,商务部决定,2017年起不再设定出口增长目标。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口增长下降。实际上,并非只有中国为国际贸易不振而困惑,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再来看“投资”。现在的投资基本上处于不增长或负增长的状态,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指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不太可期。当前,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唯独第三驾马车“消费”还“给力”一些。中国的消费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速。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从前几年的42%增长到2015年的82%。可以这么说,中国当前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消费。以上所言均指需求侧。近年来国家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并非我国首次提出,英国、日本都曾有所提及。简而言之,供给侧改革是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三要素来增加有效供给。
质量管理是技术、经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单靠技术无法解决质量问题。把质量做好,要放到更高的层面,要有“质量立国”思想。
近一百年来,技术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互联网将重新定义各行各业。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提法将路径、目标指明、说清楚了,就是互联网。这说明了中国的管理层看清了这个形势,现在还是这个形势。目前中国在手机领域做得很好,手机作为一个终端,是由APP定义的,APP赋予了手机更多的功能。从制造业的角度而言,即软件定义系统。手机这个硬件仅仅是一个入口,它给我们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乔布斯把人类引向了移动互联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一切事情都可以从数据分析、挖掘,到最后找到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很多东西标准化,这样机器人才能够读懂、分析。现在是智能制造、智慧制造,我们现在的质量管理也应该进入到智慧管理,否则的话,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时代潮流。
再一个是大数据,实际上大数据目前在中国并未落地,现在是大数据相遇人工智能。我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机器决策的时代,假如一切都机器决策了,我们这些管理人还有什么用啊?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面临的挑战,怎样去适应机器决策的时代。
互联网将重新定义IT,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互联网。所以说,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的互联网时代,智能互联网时代。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真正产业的爆发,依赖的是物流网和信息网。虚网和实网相结合,才有电子商务的爆发。制造业要想做大,也要有自己的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将这两个网相结合这个思维是正确的,但谁去建立这么大的网?
所以说,质量管理是技术、经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要想把质量管理做好,国家必须把它放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支持,否则的话,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现象难以改变。如果不放在更高的层面上,单靠技术是无法解决质量问题的。管理层一定要重视抓质量,要有“质量立国”的思想,否则,别人就看不起你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我觉得有了“质量立国”的理念以后,还必须要用技术手段,比如“互联网+”的手段,你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我觉得在方法、手段上我们要有根本的改进。我们质量管理的路还很长,但是没有这一步,中国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大可能的。今天有这么一帮人,这么执着地做这样一件事,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尤为难能可贵。
关于制造业的变革,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想法。譬如,德国有工业4.0,美国提工业互联网。中国如何搞?归根到底,在于认清路径的问题。在当前新时代,思想观念和路径都要有所转变,自己做不出来的东西,可以去买别人的。死磕自主创新的话,与别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更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很多,这说明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但是,中国没有实际去落实,在路径上出现了问题,还在从paper到paper。
现在的竞争不再是工业的竞争,这两百年人类的工业做到极限了,不要再局限于工业时代的思维和眼光,应该向前看。今后人工智能大的拐点是机器人不再是软件编程,而是它自身就会自我学习。今后世界是什么样子很难说 ,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云服务,这是世界今后大的格局,这更要求我们不必再拘泥于工业革命的老套路,要集中财力物力在人工智能上发力做强。
此外,我们创新的模式要变。自主创新是工业化时代,它在信息化时代已不适用。互联网时代是开放式创新。世界变化太大了,稍微踏空一步,就会跟不上世界潮流。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改写,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