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晶,彭 迪,王高媛,何 斌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0001)
工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赵 晶,彭 迪,王高媛,何 斌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0001)
湖南工程学院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学科,为实现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切实从学校实际出发明确学校教学定位,充分发挥特色,培养出未来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人才培养
在国内高校理论教学一直是教师的中心工作,而作为应用型学科的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更要强调的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湖南工程学院的服装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从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队伍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完成任务。
卡尔·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学忽略了人,压抑了人,限制了人的需求、兴趣、个性等,重书本知识的学校漠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容器”而非生机勃勃的全面发展个体,因而必须进行变革[1]。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利于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故服装与服饰专业需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商业突破了地域和语言的限制,让商品有了更为广泛的市场,市场的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主动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和现代传播媒体的运用,稳定就业应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手段[2]。因此本专业要致力于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发展动态设置专业课程,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加强与本土企业的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专业人才,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制定专业规范标准,加强素质教育,主动适应服装产业发展。
在湖南省内形成了以长株潭为中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如宁乡宁派服饰、圣德西男装服饰、株洲中部服装批发地集群、船湾职业装生产集群,蓝山毛织针织产业集群,以湖南特色织物为主的益阳麻纺产业集群、华容棉纺产业集群。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特别是湘派服装的品牌提升和服饰国际性贸易中,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如与纺织服装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单位每年向学校提出5名左右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依此估计湖南省服装企业每年有约1 000人的潜在需求。然而一方面湖南现有的几家服装专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提供足够的企业需求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开设类似专业的院校毕业生又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就业困难。
有学者指出“大学教育方法既具有一般教学方法的共性,又具有体现大学教学特点的个性”[3]。故适应市场发展,以创新能力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为导向,以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及多样化人才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及多元化办学等模式和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本专业的优势,注重与长株潭服装行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促进服装与服饰专业人才培养,为地方服装产业等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本专业培养的是“七点一面”学生,七点指高素养,国际化,信息化,第二语言,善设计,创新型,强实践;一面为应用型人才。坚持以艺术设计为主,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在服装设计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创意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坚持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4]。所有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都重视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实践环节,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依托企业让学生较早介入市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3.1 现代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成熟,促进了高校教育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和综合化[5]。服装与服饰设计是市场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学生与企业对接,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培养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涵盖“五级式”全产业链实习、实训结构具有较高的服装审美和设计能力,精于制版和工艺制作技能,能独立完成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任务,具备掌握现代化服装生产技术的能力,熟悉虚拟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产品研发和后期营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引进第二外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服装生产制造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向人口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东南亚地区转移,故既懂技术又懂语言是企业最紧缺的人才。国内知名品牌不少,但能在国际服装品牌中占领一席之地的严重缺乏;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和终端推广都需要从业人员能掌握开发市场的语言。中国超强的消费能力让国际一线品牌不断在国内开拓终端销售市场,对于能设计又懂第二外语(除去英语)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即从服装生产、推广、销售、国际市场开拓,第二外语都是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对本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学第二外语,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6]。增加专业文化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素养。通过对相关服饰文化知识诸如正装风格、礼服风格、休闲风格、新古典风格、民族民俗风格、多元文化风格等文化内涵讲授,以及现代服饰文化时尚趋势分析,指导学生对各种服装风格课题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文化素养的提高能让学生设计思路更为深刻,设计作品独具内涵和自我特征,让设计独具个性,以适应现代人追求自我个性的市场需求。
3.2 完善教学体系
对学生专业设计课程的作品和实习课程成衣作品举办展览。既展现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实际应用,又展示了阶段性的教学成果;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对外宣传本专业的一个良好契机。设计作品和成衣作品展对来访者采用互动方式,邀请来访者对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由此可洞悉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及市场需求。这能将教学与市场更好地链接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所学内容,针对学生自生特点,有目的地筛选行业比赛类型;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服装设计大赛,使其所学基础知识及时得到拓展应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参赛也能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并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述求。
3.3 建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建立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的专业学科结构,适应服装产业现代化,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对接,不断提升教学设施配置;教学活动形式组织灵活,从服装产业的上、中、下游三个层面培养对应人才,加大国际贸易、独立设计、产品研发、网络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建立完善的实践实习管理制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规范性要求。现有实践基地设备的重组升级及维护建设,包括对专业软件的升级,设备更新,新设备引进,确保新课题、研究项目和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利用专业优势从纺织→设计→服装→表演构成完整服装专业链,借助湖南省服装产业集群优势,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申报建立省级服装技术中心,为本地服装产业的升级提供研究支持。
教学改革实施工作室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操”的重要性。学生在具有较深厚的基础设计能力后,进一步针对赛事课题、企业设计、制作等环节遇到的课题,进行设计与实习完成课题。通过这些社会、企业课题实践来提高学生专业实战设计能力。在每学期的实践周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实习,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让企业参与到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服装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流程、特殊设备使用,服装产品生产周期、生产管理,推广销售等,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和适应企业要求奠定良好基础。
[1]RogersCR.Thefreeedomtolearn,columbus[M].Ohio:CharlesEMereillPublishingCompany,1969:185-187.
[2]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4.
[3]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0.
[4] 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134.
[5] 姚利民.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 大学教育研究,2010,(1):20-29.
[6] 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Comprehensive Reform Study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Fashion and Costume Design Major of Engineering School
ZHAO Jing, PENG Di, WANG Gao-yuan, HE Bin
(Colleg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0001, China)
Clothing and apperel design major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was used as the reform subject of applied teaching models. Start from school reality, define school teaching position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to achieve seamless combination of major courses and practice teaching link.
clothing and apparel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talent training
2017-01-12;
2017-01-17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6-400-619);基于协同创新视野下服装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6-400-612);“虚拟仿真技术在纺织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湖南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民族服饰考察》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与创新”;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教改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赵 晶(1982-),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和服装品牌运用推广,E-mail:zhaojing04@hotmail.com。
G
A
1673-0356(2017)03-00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