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忠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31)
供给侧改革下的辽宁核桃产业
陈喜忠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31)
通过对我国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因素以及产量、加工量、出口量等数据分析,针对目前核桃价格逐年下降的趋势,剖析了辽宁核桃生产存在的优劣势,提出辽宁核桃产业要遵循市场规律,优化布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整体效益。
核桃;产业;供给侧改革;辽宁
核桃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树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了加速核桃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多年来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推动我国核桃产业迅速由弱到强,面积和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核桃价格已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卖果难的局面。辽宁作为我国核桃栽培的北界,在当前形势下应冷静分析区域性核桃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明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保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众多,核桃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据1992年出版的《中国核桃》一书记载,我们现有核桃属植物8种,主要栽培种为核桃和铁核桃,核桃楸资源近年来开始利用。除此之外,区域栽培的还有山核桃属的长山核桃。从地域看,主要分为4大区域,即西南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西藏、广西等)、西北区(包括新疆、甘肃、陕西、山西省)、东部沿海区(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北京、山东、安徽、浙江等)、中部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等),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种植核桃。当前,我国核桃良种选育工作成效显著,各地科研单位先后选育出的中林系列、晋龙系列、陕核系列、辽核系列、西林系列、鲁核系列等良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木本粮油树种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积极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核桃与种粮一样,可以享受包括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化肥农药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
2011年,《全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列为十大主导产业,核桃作为主要树种,获得了更大的支持。
2011-2012年,财政部要求整合各类资金,支持木本油料的发展。
2014年,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把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上升到粮油安全的国家战略。
据统计,2011年以来,国家40多亿农发项目资金中,投入核桃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约占50%。国家林业局在重点生态工程区域的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工程建设资金,都对核桃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在造林补助、种苗补助、科技推广等各类补助资金,同样偏重于核桃产业。金融、保险等配套性政策,林业贴息贷款、农村小额贷款也助力经济林发展。
在政策、市场的推动下,核桃产业发展迅速,栽培规模快速增加。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核桃总产量为34.3万t,2014年,总产量达到了271.4万t。按近几年产量增加的规律,预计2016年我国核桃总产量约300万t,总面积约600万hm2。随着产量的增加,核桃的收购价格也从高位时的40~60元·kg-1降到16~30元·kg-1,而且随着更多的核桃树逐渐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大幅度增加,价格也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相对于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核桃加工业明显滞后。2012年,我国核桃的初深加工共52.7万t,约占总产量204.7万t的1/4。核桃油类深加工产品因价格较高,主要面对孕妇及婴幼儿的小众市场,还难以走进寻常百姓的大众餐桌。
据2002-2015年发布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统计,2001年我国原核桃出口量为2.46万t,进口量为0.06万t。2014年,我国原核桃出口量仅1.76万t,进口量达到2.64万t。核桃出口占比很小,主要为国内消费。
辽宁核桃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的建昌县和绥中县,而以建昌县为主,其他地区零星分布,不成规模。
1986年,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建昌县雷家店乡建立了良种核桃丰产示范园,将辽宁系列和礼品系列核桃良种引入建昌。新品种表现出果大、壳薄等优良性状,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良种核桃逐渐在建昌地区推广开来。一些农户通过栽种核桃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也让政府部门看到了核桃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2009年,县里整合涉农资金,建立了10万m2的核桃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年可繁育良种苗木100万株,全部无偿提供给农户栽植,每年可栽植0.2万hm2,并计划到2020年,将建昌核桃发展到2万hm2,全力打造“全国优质核桃第一县”。
绥中县自2000年引进薄皮核桃,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绥中县水口林场大力开展良种苗木繁育,核桃生产发展迅速。至2013年,全县栽种核桃100余万株,面积达1 666.7 hm2。
辽宁核桃的大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科研单位在技术上的支撑以及前些年旺盛的市场需求。
建昌县政府整合了涉农资金4 600万元,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了人员编制,积极引进人才,全力保障核桃良种苗木的繁育工作,对本地的核桃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辽宁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多年来一直在项目资金和技术上支持核桃产业发展,2000—2008年争取省财政及国家资金167万元用于建昌核桃的示范培训。2009—2014年又立项10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 050万元,推动了建昌核桃的技术普及和规模化种植。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核桃良种选育方面成果较多,辽宁系列、礼品系列等10余个优良品种在我国北方核桃产区应用广泛,也保证了辽宁核桃良种化率。加上多年的技术培训,技术获得了广泛普及。
随着人们对核桃的营养保健作用认可度逐渐提高,核桃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核桃价格也一路走高。2010年前后,建昌县的薄皮礼品核桃卖到了70~80元·kg-1,普通的辽宁系列核桃也达到40~50元·kg-1,管理好的盛果期核桃园每667 m2产值可达到万元以上。
但近几年,核桃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虽然供需双量齐增的局面还在持续,但明显地表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表现为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横向比较也可看出我国核桃供求关系的变化幅度之大。美国近年来的核桃年总产量约50万t,年出口约40%,国内消费约30万t,人均消费量约1 kg。2002年,我国人均消费核桃约0.27 kg,到了2014年,人均消费量已达到2 kg。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核桃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大幅度提高,在目前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没有较大改变的状况下,非优势产区的核桃生产面临效益下降甚至被淘汰的风险。
在《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中,以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确定了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区域,以及秦巴山区、大别山区、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西缘等区域为核桃的核心产区,鲁东山区、长江中游地区、燕山东部等区域为核桃的积极发展区。虽然辽宁的建昌、绥中以及大连的庄河市也规划在发展区域内,但显然都不是核心产区和积极发展区。相对于其他适生区,辽宁核桃产区的劣势也比较明显:一是冻害较重。建昌县平均海拔426 m,岭上555 m,岭下322 m,岭下的十几个乡镇核桃发展较早,岭上因海拔相对较高,温度低,核桃冻害重,不适宜规模发展,即使岭下也存在冻害问题。冻害导致枝条和花芽冻死,树干也因冻害导致腐烂病严重,影响树体发育和开花结果,人工防治会增加不少药剂和人力成本。为防止冻害,栽植前3年的小树都必须采取人工培土或包扎防寒,也增加了人工成本;二是病害严重。绥中县南临渤海,海拔不高,气候相比建昌温和,但为了安全越冬,绥中栽植核桃也需要采取防寒措施。因临海较近,空气湿润,核桃的腐烂病、炭疽病、黑斑病都比建昌严重,大连的核桃种植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这几种病害一般都可通过药剂防治,一旦防治期、药剂选择、喷药次数掌握不好,就会影响防治效果,导致严重落果。经常能看到7月初以前,枝头果实累累,7月中旬左右开始发病落果,地上病果随处可见。绥中县曾经有农户通过人工套袋来防治病害,但效果甚微。还有一种危害来自目前普遍使用的大田除草剂,与大田作物相近的核桃园受害严重,新发的树叶变黑甚至焦枯,看似影响不大,但多年累积下来,对树势和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三是基础设施和立地条件较差。建昌和绥中两县地处辽宁西部的半干旱地区,基本上是十年九旱,核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常常与干旱相伴,水是制约核桃生长发育的一个主要因素,但当地的水利灌溉设施落后,核桃园经常需要人工拉水浇灌。受传统观念影响,核桃树不与大田作物争地,核桃园多建在丘陵坡地,土质差,土层薄,肥力低,而核桃喜深厚肥沃土壤,导致核桃树生长发育不良、树势衰弱,加重病害、冻害的发生;四是市场开拓不足。供不应求时,核桃价高不愁卖,但这两年就不同了。2016年绥中县的核桃多以青皮出售给外地客商,价格较低。建昌核桃也走下神坛,价格大幅下降。虽然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品牌认证,但品牌效应并不明显,同云南、新疆、陕西、甘肃等核桃主产区的整体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明显,也无法企及。
总体来看,我国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驱动,市场调节只能排其次。对于核心优势区域来说,有了政策上的支持,会优上加优,产业会快速发展,综合效益显著。而对于边缘非适生区而言,如果盲目跟风,不能按照市场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其结果必然会受到严重冲击。如同国家计划用5年时间在“镰刀弯”地区缩减333.3万hm2玉米种植面积一样,核桃生产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减少政策干预,避免方向性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列为2017年工作重点。会议提出,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辽宁的核桃生产也要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要求,顺应市场规律积极应对:一是要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配套设施、技术及人力资源状况确定核桃的优势产区,生产出市场需要的高产、高效的优质果品。非优势地区适当缩减面积或更换新的树种;二是要多种形式拓宽销售渠道。核桃本身是一种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传统果品,在群众中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下,要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认知度,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消费方式,如鲜果消费、菜用、地区特色的简易加工等,结合乡村旅游、农家院等多种形式促进销售,提高核桃产业的整体效益。
[1] 高鹤.建昌县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新农业,2016(9):31-34
1005-5215(2017)03-0054-03
2017-01-20
陈喜忠(1969-),男,辽宁大连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科研管理工作.
S664.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