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困境与改革探索
——以华侨大学为例

2017-04-05 13:07高悦尔欧海锋边经卫
福建建筑 2017年4期
关键词:华侨大学城乡规划城市道路

高悦尔 欧海锋 边经卫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困境与改革探索
——以华侨大学为例

高悦尔 欧海锋 边经卫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作为城乡规划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城乡规划学专业学生了解、应用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的重要学科平台,是城乡规划学跨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分析了该课程在华侨大学城乡规划系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合理的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协同教学、工程类选修课程的开展、开放式研究型规划设计教学的试行4个方面来说明具体的改进措施,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不同学科思想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考能力。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规划;教学改革;华侨大学

0 引言

作为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与城乡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城市土地是城市交通开展的载体,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开发强度、开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交通的空间结构、城市交通的需求平衡、城市交通的系统设计以及最终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1]。另一方面,城市交通又可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交通可达性、土地利用价值以及空间的结构,进而影响城市整体的经济布局、产业分布以及最终的人口聚集方向等诸多方面。

目前,在许多的城市开发中,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变得越来越常见。通过对公共交通设施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土地进行高密度的开发以及功能用途的混合配置,来构建以步行为核心的空间结构,这个过程便是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的合力协作来缓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与用地紧张矛盾的典型。可以看出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正变得日益紧密,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实现相辅相成、互相借鉴。

现代城乡规划学科大多是从建筑学中衍生出来的,大多数早期的城市规划师基本上都有相当程度的建筑学教育背景。但随着我国近30年的快速城镇化,城市本身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利用建筑学的学科体系和技术方式已经无法应对城市建设中日益复杂的人口、环境、资源、交通等问题,这对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以及规划人才的跨学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城乡规划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后,城乡规划学的“去建筑化”趋势明显,学科内容设置上更加的广泛,交叉学科体系也更为全面。因此,有必要顺应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反思过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加大与不同学科的联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思考,形成面向新形式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设置。

1 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帮助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加强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基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理解。作为华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培养了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开拓了本科生的专业领域与视野,但仍然存在以下4点不足。

1.1 缺少交叉学科的思考

依托华侨大学建筑学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学,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与设计,关注学生方案设计的逻辑构思能力、专业规范的掌握能力以及图纸表达与本册制作的能力。学生在多年的培养中,已经习惯于这种物质空间的实体设计,过分注重最终“蓝图式”设计的空间结构、图面的表达,却忽视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这一事实。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2]:宏观方面,城乡规划以城市良好的城市形态结构、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稳定的城市发展活力为主要目标,而道路交通规划则以确定主导的交通方式,确定合理的轨道网、干道网、重大交通设施的配置模式以及确定交通发展政策和管理政策为主要战略目标,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就在于如何从交通角度考虑形成城市合理骨架结构;中观方面,城乡规划以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高效节约的片区土地使用为主要目标,而道路交通规划则主要考虑片区的交通供需平衡,创造良好的交通运行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于如何从交通的角度考虑城市片区土地开发的合理强度和类型;在微观方面,城乡规划主要注重于以人为本的城市小系统开发,而道路交通规划则关注于土地使用和交通小系统设计,力求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出行空间,二者之间的交叉融合在于如何进行土地使用和交通设施系统化设计,减少机动车的出行。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不同阶段进行层层融合和穿插,因此需要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去理解和分析城乡规划,并将这种思考方式贯穿始终。

1.2 不同思维方式的冲突

目前在城乡规划领域,确定城市规划要素以主观判断、定性分析为主,对城市要素系统规划多从构图和平面形式上进行研究,欠缺定量化的影响分析[3]。而最初形成于欧美高速公路网建设的交通规划,其方法大多依赖于交通调查的定量方法。直至今天,交通规划的经典方法仍然是以居民调查数据为基础的“四阶段法”[4],其以居民出行调查为基础,以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4个阶段来分析城市规划未来年的交通需求。

由于城乡规划和交通规划在理念和方法论上存在着冲突,使得学生在城乡规划课程学习中,往往缺乏对交通需求的定量化分析,从而导致交通规划结果无法对规划方案形成有效的反馈。另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将大数据应用于城乡规划管理,交通规划管理也需要定量分析方法的支持。

1.3 课程专业性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专业词汇多且陌生,过于抽象、枯燥、非空间化,工程技术知识和刚性规范要求多且繁琐,难以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5]。一方面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不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学科关系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学专业的学生在交通规划方面缺乏实践上的认知与相关的知识储备,当遇到一些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方面的专业理论,尤其是工程技术有关的内容理解困难,容易对其产生抗拒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差。在期末考核中,学生对于交通量概念、公式的掌握程度也不太理想,例如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题,是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的量化基础,学生在此类题目中得分率较低,说明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消化吸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1.4 课程课时安排紧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具有专业理论性强、涉及面广、量化分析难度大、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铁路规划、港口规划、公路规划、航空港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工程等内容均为教材中的一章或几章内容,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在城乡规划系课时安排时却存在教学课时少,学科理论内容多的限制。同时,作为工程技术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学科没有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因此,在两个学期,每个学期32个学时的理论学习时长内,学生很难完全、深入地掌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改进探索

2.1 合理的课程设计

华侨大学城乡规划学在基础教学中仍然存在《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时长偏短的误区,与同济大学相比,《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时总时长较少,课时占比几乎为同济大学的1/2(同济大学城乡规划系《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时总共为102学时)。城乡规划学5年的本科教育中,《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两个学期共64个学时的课程教育无法满足城乡规划学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调整课程的时间安排,增大《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授课总学时,从而增加对重点知识的授课时间。

同时,作为工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进行课堂授课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现场的实践教学。例如在讲解道路的立体交叉内容时,由于立交复杂的结构构成与车流流向,可以在课程后期带学生亲自去体验立交的实际工程,以实际直观的感受给学生带来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实践课程的协同教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和城乡规划作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联学科,在城市实际发展中也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趋势,一个侧重宏观定性的把控,一个偏重定量的理性分析。由于两者之间层层交叉的特点,因此除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理论课程的补充外,在实践课程方面,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协同教学,转变传统的专业思维方式。

在课程教学阶段,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已经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叠。例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城市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课程中,则重点关注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因此,在上述内容的课程安排中,可以借鉴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增“专项规划(研究)”阶段的教学改革实践[6],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与学生正在进行的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相结合,开设协同的“专项规划(研究)阶段”课程,进行专项的详细评图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在城乡规划领域中的作用与应用。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方面的一些新思想与新理念,让学生从城乡规划的视角去展开讨论与辨析。

2.3 工程类选修课程的开展

目前,从城乡规划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各层次的规划设计课程均和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却未考虑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较强的工程技术特性。学生在规划方案的深入阶段,对道路交通方面的工程知识了解少之又少。加之道路交通工程刚性规范要求繁多,造成了学生不能辨别方案结果的优劣以及实施的可行性,更不用谈规划过程推敲论证的正确与否。例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提出交通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但由于学生对道路交通工程知识的缺乏,往往造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操作性不强。以港湾式停靠站为例,学生在详细规划阶段未考虑相应的宽度要求,造成后续交通设计实施困难。因此需要开展道路交通工程类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关注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使之反馈到学生的具体规划设计中,避免将规划变成了缺乏根据的“空中楼阁”。

2.4 开放式研究型规划设计教学的试行

作为建筑老八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城乡规划系在2013年推行了“开放式研究型规划设计教学”,采取主讲教师申报、学生自主选择、第三方评图等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7]。

开放式研究型规划设计教学的优点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未来华侨大学也可参考“开放式研究型规划设计教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与城市交通相关的课题,实现学生选择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以提高教学实效。

3 结语

在当前的建设背景下,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城市规划在最初阶段决定了交通规划,在建设及运营阶段,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又反作用于城市规划,综合规划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1]。因此,在《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的改革中,如何确定《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学科契合点,如何判断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需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学习兴趣,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因此,今后需要教学团队不断更新跨学科的知识储备,研究《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在城乡规划领域的作用与实践,从而建立适合城乡规划本科教学体系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

[1] 王迎,刘祥,赵瑞松.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协同教学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34-135,158.

[2] 杨东援.城市交通的发展转型[R].上海:同济大学,2013.

[3] 宫远山.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一体化”编制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4.

[4] 刘灿齐.现代交通规划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 张艳,黄建中.从工程思维转向城市思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实践初探[C]∥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69-273.

[6] 何邕健,卜雪旸. 法定规划编制教学的学业评价改革方向与重点——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改实践借鉴[J]. 规划师,2016,1(31):131-134.

[7]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开放式研究型设计》课程改革有亮点 教学成果展受关注[EB/OL].http://www.chinaasc.org/news/101203.html,2014-04-18/2016-12-07.

The reform exploration of urban road and transport planning cours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Huaqiao University

GAOYue’erOUHaifengBIANJingwe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A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re cours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urban road and transport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disciplinar platform for student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knowledge of urban road and transport planning,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this articl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process of teaching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of Huaqiao University are discussed. And then, Aimed at enhanc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urban road and transport planning in the field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reform measures will be illustra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reasonable curriculum design, cooperative teaching of practical cours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ive courses in engineering and the experiment of open research planning and design teaching, which in turn achieve mutual osmosis of different subjects ideology,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cross disciplinary thinking.

Urban road and transport plann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eaching reform; Huaqiao University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600005-Zl5Y0035)

高悦尔(1983.4- ),女,讲师。

E-mail:gaoyueer123@gmail.com

2017-01-16

TU997

A

1004-6135(2017)04-0118-03

猜你喜欢
华侨大学城乡规划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
三维仿真在城乡规划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华侨大学香港校友会庆建国六十周年暨《祖国与我》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