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恬恬,吕振梅,雷珂,张秋业
(1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266000;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sCD40L水平变化及意义
李恬恬1,吕振梅2,雷珂2,张秋业2
(1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266000;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期HSP患儿79例(HSP组),按有无肾脏损害进一步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和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另择体检健康儿童29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ELISA法测定血浆中sCD40L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和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Pearson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血浆sCD40L水平高(P均<0.05);HSPN组高于NHSPN组(P<0.05)。HSPN组外周血B细胞所占百分比高于NHSPN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患儿血浆sCD40L水平与外周血B细胞和血浆IgA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分别为0.516、0.322,P均<0.05),与总T细胞、CD4+T细胞所占百分比、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CD4+/CD8+、IgM、IgG、IgE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HSP患儿急性期血浆sCD40L水平升高,sCD40L异常表达可能在HSP尤其是HSPN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过敏性紫癜;可溶性CD40L;儿童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小血管炎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既往研究提示可能为不确定的感染源或过敏源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导致机体出现以体液免疫异常为主的免疫紊乱,B淋巴细胞存在多克隆活化,促进了抗体产生及同种型转换,导致血清IgA(尤其是IgA1)水平升高或清除障碍,IgA、IgA免疫复合物等沉积于全身小血管壁,通过一系列机制造成毛细血管内皮损伤[1]。B细胞的活化过程需要共刺激分子的参与,CD40-CD40L信号通路作为B细胞活化最重要的第二信号,可以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使其凋亡延迟,并促进抗体的产生及类别转换[2]。CD40L分子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其胞质外区的部分可形成可溶性分子,即可溶CD40L(sCD40L),研究认为,sCD40L也具有CD40L的生物学效应。已有研究发现,sCD40L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升高。也有学者认为,sCD40L可能与狼疮肾损害有关[3]。但目前尚无关于急性期HSP患者体内sCD40L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期HSP患儿79例,均符合200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和欧洲儿科风湿病学会制定的HSP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2~14岁、平均8岁。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HSPN诊断标准,进一步将其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和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其中HSPN组26例,NHSPN组53例。患儿均为初次发病,发病前2周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既往体健,排除其他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选择同期于门诊体检健康的儿童2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在3~13岁、平均8岁,采血前2周以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两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清晨无菌操作下抽取空腹静脉血,行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同时分离血浆并于-20 ℃冰箱冻存保存。血浆sCD40L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人sCD40L ELISA测定试剂盒购于Elabscience公司。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血浆免疫球蛋白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
2.1 各组血浆sCD40L水平比较 HSP组、HSPN组、NHSPN组及对照组血浆sCD40L水平分别为(2 209.04±951.08)、 (2 546.46±943.86)、(2 107.45±913.25)、(1 702.36±668.55) pg/mL,血浆sCD40L水平比较,HSP组、HSPN组、NHSPN组高于对照组,HSPN组高于NHSPN组,P均<0.05。
2.2 HSPN与NHSPN组血浆免疫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HSPN组血浆IgG、IgA、IgM、IgE分别为(11.8±4.0)、(1.59±0.64)、(1.27±0.58)g/L,( 89.9±8.7) IU/mL, NHSPN组分别为(13.6±4.0)、(1.49±0.41)、(1.27±0.55)g/L、(91.1±7.1)IU/mL。两组比较,P均>0.05。HSPN组外周血B细胞、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及CD4+/CD8+分别为24.8%±9.1%、64.0%±8.5%、31.6%±6.6%、25.1%±6.7%、1.3±0.5,NHSPN组分别为20.0%±5.8%、64.9%±9.8%、31.3%±8.3%、26.0%±5.5%、1.2±0.4。两组外周血B细胞所占百分比比较,P<0.05。
2.3 相关性分析 HSP组血浆sCD40L与IgA呈正相关性(r=0.322,P=0.018),与IgG、IgM、IgE无相关性(r分别为-0.163、0.104、0.112,P均>0.05)。血浆sCD40L水平与外周血B细胞所占百分比存在正相关性(r=0.516,P<0.05),与总T细胞、CD4+T细胞所占百分比、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及CD4+/CD8+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152、0.108、0.288、-0.211,P均>0.05)。
HSP发病机制复杂,免疫功能的异常在其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包括细胞免疫紊乱、体液免疫失调,另外炎症机制、凝血与纤溶异常和基因易感性等也参与本病发病。既往研究显示,细胞免疫紊乱主要表现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及其所致的细胞因子异常,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细胞)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T细胞)比值降低,辅助性淋巴细胞亚群中Th1/Th2明显失衡。另外也有研究[4]显示,HSP急性期Treg细胞也存在异常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细胞因子的异常通过一系列机制进一步导致体液免疫紊乱,B细胞过度活化、增殖,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加,IgA生成增多,IgA、IgA复合物等沉积于血管壁,并进一步激活补体,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导致广泛小血管炎症,累及多个器官[5]。2012年CHCC2012新的血管炎分类标准中将HSP定义为一种IgA血管炎,进一步阐明了IgA介导的免疫异常在HSP发病中的作用[6]。
尽管HS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有无肾损害及肾损害的严重程度,是决定其预后的关键因素。既往有研究发现,大约有40%的HSP患儿会出现肾脏损害,大多数发生于起病1个月内,也有一部分发生较晚,于1~6个月内出现。近年有大量关于HSPN的研究,涉及肾脏损害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预测指标等方面。
HSPN机制尚未完全弄清楚,肾脏穿刺及免疫荧光电镜结果显示HSPN病理改变与IgA肾病存在相似之处,认为HSPN和IgA肾病可能有共同的发病机制。研究发现,与IgA肾病相似,在HSPN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肾小球系膜沉积物中可发现有IgA1[7],且两者血清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水平均较HSP无肾脏损害组及对照组升高,重要的是HSP无肾脏损害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因此Gd-IgA1可能在HSPN和IgA肾病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深入的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是Gd-IgA1被IgG或抗聚糖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由于这些免疫复合物体积较大,不能被肝脏的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识别并有效清除,因此在循环中含量增加,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系膜细胞进一步活化增殖,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同时细胞表面IgA1的受体CD71表达也增加,使复合物黏附增加,最终导致肾脏损害。这种IgA1的异常糖基化可能与遗传相关,糖基化的异常可能是由于特定糖基化转移酶表达的变化导致的。研究发现,HSPN和IgA肾病患者体内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表达减少,α2,6-半乳糖基转移酶表达增多;NHSPN组及健康对照组无这种改变[9]。
CD40与CD40L是体内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为B细胞提供最重要的第二信号,参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产生及类别转换,对T细胞的活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也有重要作用,为T细胞与B细胞之间作用的重要桥梁。
既往研究显示,CD40-CD40L与儿科多种疾病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密切相关[10]。也有大量研究显示,CD40-CD40L参与HSP的发病。李燕林等[11]从转录水平证明 HSP患儿CD40L mRNA 的表达高于对照组,HSPN组CD40L mRNA 的表达高于NHSPN组。朱国际[12]研究进一步证实,CD40-CD40L表达异常与HSP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紊乱密切相关,HSP患儿CD40L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球蛋白产生异常,淋巴细胞亚群存在Th2过度活化。sCD40L为CD40L胞质外区形成的可溶性的分子,sCD40L也可与CD40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显示,sCD40L分子参与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浆中sCD40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阴晴等[13]研究认为,血清sCD40L的水平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呈一定相关性。另外还有研究显示,血浆sCD40L水平在炎症性肠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患者中也有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HSP组血浆sCD40L水平高于对照组,HSPN组血浆sCD40L水平高于NHSPN组。提示sCD40L可能参与HSP的发病过程,且与肾脏损害存在一定的关联。
丁艳等[5]研究发现,HSPN组的IL-10、IgA水平高于无肾脏损害的紫癜组,且IgA水平升高者HSPN的发生率高于IgA水平正常者,进一步提示HSPN是一种由IgA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15]。本试验HSPN组血浆sCD40L水平高于NHSPN组,且进一步将sCD40L与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CD40L与B细胞所占百分比及IgA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可能是sCD40L通过CD40-CD40L作用通路,促进了B细胞增殖、分化、抗体产生及类型转换,使IgA水平升高,最终导致HSPN发生。
总之,sCD40L可能参与HSP的免疫紊乱,并可能与HSPN有关,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小等问题,HSP及HSPN的确切发病机制仍需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sCD40L与HSP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能否作为HSPN的敏感预测指标,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1] 唐雪梅.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1):1634-1635.
[2] 赵烨,刘玺,王若愚,等.CD40/CD40L系统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5):716-719.
[3] Goules A, Tzioufas AG, Manousakis MN, et al. Elevated levels of 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J]. J Autoimmun, 2006,26(3):165-171.
[4] 高辉香,田玲玲,常红,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TLR6及与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8(18):6222-6226.
[5] 丁艳,尹薇,何学莲,等.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免疫功能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29(5):518-521.
[6] Jennette JC, Falk RJ, Bacon PA, et al. 2012 revised International 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 Nomenclature of Vasculitides [J]. Arthritis Rheumm, 2013,65(1):l-11.
[7] Novak J, Moldoveanu Z, Renfrow MB, et al. IgA nephropathy and Henoch-Schoenlein purpura nephritis: aberrant glycosylation of IgA1, formation of IgA1-containing immune complexes, and activation of mesangial cells[J]. Contrib Nephrol, 2007,157:134.
[8] Lau KK, Wyatt RJ, Zina M, et al. Serum levels of galactose-deficient IgA in children with IgA nephropathy and Henoch-Schonlein purpura[J]. Pediatr Nephrol, 2007,22(12):2067-2072.
[9] Raska M, Moldoveanu Z, Suzuki H,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MP-NeuAc:GalNAc-IgA1 alpha2,6-sialyltransferase in IgA1-producing cells[J]. J Mol Biol, 2007,369(1):69-78.
[10] 李然然.CD40-CD40配体与儿科疾病[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1):80-83.
[11] 李燕林,封其华,王永清,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CD40LmRNA表达及其与血清IL-6和IL-8的关系[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0):952-954.
[12] 朱国际.儿童过敏性紫癜CD40-CD40L的表达[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1):115-116.
[13] 阴晴,邵启祥,段秀杰,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8,48(20):30-32.
[14] 邹湘,赵晓明,冯建飞.CD40/sCD40L与儿童ITP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7,47(4):37-37.
[15] Kawasaki Y.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 [J]. Clin Immunol, 2010,137(1):166-175.
10.3969/j.issn.1002-266X.2017.45.026
R978.1
B
1002-266X(2017)45-0079-03
张秋业(E-mail:qyzh9816@163.com)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