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玉英
(宜宾市南溪区林业局,四川 南溪 644100)
南溪区林下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聂玉英
(宜宾市南溪区林业局,四川 南溪 644100)
2016年3月~7月,对南溪区速丰林建设和林下经济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访问及参考资料,最终确认南溪区3种有效的种植模式已初步形成。南溪区充分发挥区域内林下经济的特色,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地形地貌特点,利用其丰厚的水资源,林木资源,与当地林木企业合作,发展出林菌、林药、林禽、林畜四大林下经济模式。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
南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辖于宜宾市,东连江安县,南接长宁县,西与翠屏区毗邻,北与富顺县接壤。幅员面积704.43 km2。新区城位于南溪镇,距宜宾市中区49 km,泸州市60 km,自贡市82 km,居3市“品”字形区域的腹心地带。南溪区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高丘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广泛,页岩出露好,南北长40.2 km,西北宽35.4 km,长江自西向东横穿区境南部。全区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呈不对称的向长江倾斜。区境内地形平缓,海拔254 m~592 m,相对高差338 m。地貌主要以浅丘为主,占63%,其余为平坝、中丘、高丘及低山。201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6万人。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102.0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331 2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 862元,其中林业收入1 023元。南溪区正处于半小时经济圈,提高南溪区农民的收入的任务迫在眉睫。
南溪区林业用地面积21 209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0 307 hm2,疏林地面积386 hm2,未成林造林地346 hm2,苗圃地3 hm2,无林地167 hm2,森林覆盖率31.55%。活立木总蓄积927 113 m3,大径竹46万株,杂竹30.4万吨。区内植被种类较多,共计有植物120科,191属,309种。
2016年3月~7月分12次对南溪区速丰林建设和林下经济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的方法,把全区按林业片区站划分的乡镇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片区选择两个林区乡镇,每个乡镇选择两个林区村,每个村选择2~3个组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南溪区3种有效的种植经营模式已初步形成。到2014年底,南溪区实施造林4 466 hm2,其中经济林726.6 hm2,生态林3 740 hm2,另已实施完成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6 200 hm2,退耕还林封山育林933.3 hm2,工业原料林1 633.3 hm2,环城绿廊1 258.4 hm2,笋竹基地3.3 hm2(年产干笋3 400 kg)、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厂房200 m2。该区在林业建设中逐步形成了3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一是公司租地的模式,全区有5家公司参与林业建设,共造林206.7 hm2。二是专业大户模式,专业大户21 户,共造林712.9 hm2。三是实行专业合作社模式,全区共有10个竹木、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造林1 956.7 hm2。2014年,全区参与林业建设的农民工达10.6万人次,劳务收入50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丰收。这些条件都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南溪区根据不同林子的实际情况,率先进行了林下经济试点,共发展了以下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3.1 林菌模式
食用菌作为一种传统林副产品,非常适合林下间作,而且林下间作食用菌成本低,收益高。南溪区南溪街道观斗村、石鹅村在竹子和湿地松树下面种植金针菇、香菇、平菇;长兴镇天台村、长春村、新民村、先锋村在竹子和花卉绿化下面种植鸡腿菇、香菇、平菇等48.4 hm2,产生经济效益9.7万元;长兴镇竹笋基地在林下发展竹荪3.3 hm2。产生经济效益4.3万元。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
3.2 林药模式
在林间空地上间种穿心莲、菊花、金银花、黄栀子、砂仁等中药材。林药套种,生产技术含量不高,适宜经营管理。如南溪区已在汪家镇奇丰村、大坝村、三桂村,石鼓金山村,大观镇飞马村、新华村种植砂仁、金银花、菊花237.8 hm2,产生经济效益15.8万元;大坪乡锦秀村、龙山村、民主村发展林下间种黄栀子84.3 hm2,产生经济效益9.7万元;江南镇红卫村、新塔村、二郎村、大堰村林下种植穿心莲91.1 hm2,产生经济效益6.5万元;现长势良好。
3.3 林禽模式
在郁闭的林子里,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围网放养、圈养或棚养鸡、鸭、鹅等。该技术简便易行,群众乐于接受,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可观,是林下高效养殖首选模式之一。南溪区汪家、马家、刘家等乡镇有许多“林禽模式”的养殖大户,特别是马家“跑跑鸡”、汪家镇荣盛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白鹅基地)的养殖把这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产生经济效益656万元。2016年6月中央电视7台已报道,多次受到市县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3.4 林畜模式
在生长4 a以上,造林密度小,林下活动空间大的林地,放养或圈养肉兔、肉猪、肉牛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是林下养殖的传统模式。现南溪区林下养兔、养牛及林下养波尔山羊的大户6户。如南溪区马家乡、黄沙镇林下养殖肉兔、肉牛面积约63.3 hm2,产生经济效益1 682万元。
由于林下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仍处于起步阶段,该区在林下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4.1 规模小
林下养殖缺少饲养大户,一方面致使存栏量不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难以形成产业龙头,无法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4.2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农户只能坐等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
4.3 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4.4 资金制约因素大
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区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4.5 基础条件差
南溪区林木种植地方普遍存在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模式无法推广,进而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发展、集约化经营。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该区林下经济将很难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大的发展。
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将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步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5.1 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通过计算收入对比、宣传林业扶持政策、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参观考察的方式,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5.2 用好政策,科学规划
南溪区发展林下经济优惠政策为:发展林下养殖的,林业局将无偿提供围网、栅栏等基础设施;发展林下种植的,林业局将无偿提供种子或者苗木等。把优惠政策融入到规划制定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任务目标。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要根据群众意愿,围绕林下养殖和林间种植做文章,科学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不能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该区林下经济发展应主要推广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饲养鸡、鸭、鹅等禽类,尤其是养鹅、养鸭。其优势在于深加工链条长,市场前景广阔;二是林菌模式,即在林地种植草菇、双孢菇和木耳等实用菌,其优势在于原料充足,技术简单,并且近两年市场波动较小,收益能够得到较好保障。
5.3 培育龙头,示范带动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养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要各自选择2-3个种养户作为自己的基地或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
5.4 强化服务,合力推动
发展林下经济,涉及各行各业,覆盖千家万户,需要众多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是搞好技术服务。由该区科技部门牵头,成立区技术专业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密切关注林下经济科研信息和外地成功经验,搞好适宜林间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如南溪区林业局就在汪家奇丰村的林药模式指导中充分发挥了技术服务的作用。二是搞好资金服务。区、乡财政应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列支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上级扶持资金整合力度,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与林下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共同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部门要将林下经济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信贷支持。三是搞好市场服务。加快林下产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搭建覆盖全国的林下产业信息化平台;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5.5 强化责任,严格奖惩
把发展林下经济列为乡镇年度重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推进,年终严格奖惩,力争通过3 a~5 a的努力,使该区林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带动全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实现富民强区的目标。
[1]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林下经济发展政策汇编[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 潘伯根.宜宾南溪:资源小县的大产业[J/OL].四川在线宜宾频道.2013-09-05.
[3] 李恩泽.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J] .农村天地,1999(12).
[4] 丛健.基于节间成像技术确定林下红松上层木调整期[J].森林工程,2015,(05):11~14.
[5] 张维祥,张碧,黄睿,等.大邑县林下经济调查及发展建议[J].四川林业科技,2011,(06):106~109+56.
[6] 苗雨露,周杨,杨春宁,等.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森林工程,2015,31(5):35~39.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s Economy in Nanxi District
NIE Yu-ying
(Nanxi District,Yibin City,Nanxi 644100,Sichuan,China)
Duting March to July,2016,a pteliminary investigation was made on forest resources and forests economy in Nanxi area.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visits and reference,the final confirmation of three efficient planting patterns was formed in Nanxi District.Nanxi district should seize the advantages of forests economy,and us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topography characteristic,and forest resource and rich water resources,and in cooperation with local enterprises,develop the four forest economic model: forest fungi ,forest medicine,forest birds,and forest livestock.
Forests econom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Challemges and strategy
2017-01-03
聂玉英(1970-),女,本科,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专业项核查;林业作业设计调查;营造林设计验收等相关工作。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2.028
S727.3
A
1003-5508(2017)02-0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