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生
(武威市凉州区九墩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武威 733000)
摘 要:籽用西葫芦耐旱怕涝,喜通风通光,适合在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且籽用西葫芦喜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生长,生长期100d左右。籽用西葫芦瓜籽热量较高,蛋白质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B、C和E等微量元素和钙、镁、铁和锌等,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年需求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籽用西葫芦种植投入成本低,田间管理简单,瓜籽市场前景好,产量高,效益好,是凉州区沿沙区发展节水高效种植业优先选择作物之一。
关键词:凉州区;籽用西葫芦;效益;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01
1 栽培技术
1.1 播前准备
1.1.1 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厚而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有灌溉条件的更好。前茬作物最好是非瓜类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甜菜等为好,打碎坷垃、整平地面。结合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20~30t,磷酸二铵300kg左右,硫酸鉀复合肥100kg,充分耙翻1~2遍,以使农家肥、化肥和土壤混合均匀。
1.1.2 覆膜
实行全膜平作栽培,播种前7~10d,选用幅宽1.4m黑色除草地膜,进行机械覆膜,膜间距20cm。
1.1.3 品种选择
应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选择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坐果性好的优良品种,目前,较好的品种有瑞丰九号、光板新一号、金苹果2号等。
1.2 播种
1.2.1 播种时间
当土壤表层5cm处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为最佳播期。在避开霜冻的情况下,播种越早越有利于增产增收,播种过迟,生育期缩短,产量降低。一般应在4月中下旬播种。
1.2.2 播种方式
通常采用人工点播,每膜3行,行距60cm,株距38~40cm,每穴播种1粒,播深4~5cm,每667m2播种量为500~600g。土壤墒情不好时可采取干播湿出法播种,即播种后立即浇水。
1.3 田间管理
1.3.1 查苗补苗
造成缺苗的原因一般有出苗不齐、土壤表层因雨后板结压住幼苗无法自行伸出、病虫危害、风力强劲刮断幼茎等。所以,要加强查苗,补苗工作,力争做到保全苗。
1.3.2 除草
对播种孔长出的杂草,需人工拔除,要除早,除小,除彻底,膜下杂草较少时,可在膜上覆盖1~2cm的细土,闷杀杂草。
1.3.3 灾害性天气预防
凉州区幼苗期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风沙、霜冻、冰雹,要注意提前预防。
1.3.3.1 风沙
结合除草,可对幼苗进行培土,可以增加根系扎根深度,培育壮苗;可以减少风沙天气造成揭膜和对幼苗的机械损伤。
1.3.3.2 霜冻
可用以下4种方法预防霜冻:霜冻来临前3d浇水,可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地温,预防冻害。但霜冻来临的当晚,不能浇水,否则冻害更严重;霜冻前3d在叶面喷施植物动力2003、磷酸二氢钾、1‰~2‰尿素水溶液等促生长类叶肥,可使农作物叶片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农作物抗寒力,预防冻害;霜冻来临前中耕培土,增厚根系土层,对阻挡寒风侵袭,提高吸热保温抗寒能力有一定作用;在霜冻来临当天的凌晨3:00—5:00,气温降到1~2℃时,由专人看守,在田埂煨烟,借风进行烟熏增温防冻,每667m2土地均匀煨烟3~4堆。
2 效益分析
籽用西葫芦近年来在武威市凉州区沿沙乡镇种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据表1可知,籽用西葫芦的经济效益和水效益较玉米、食葵高。2015年籽用西葫芦纯收入26050元/hm?,较当地玉米纯收入高11075元/hm?,较食葵高6300元/hm?;单方水效益较玉米高1.47元/m?,较食葵高0.34元/m?。由此可见,在凉州区沿沙区发展籽用西葫芦种植是一条节水高效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邹红川.第六师六运湖农场籽用西葫芦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友,2015(4):205.
[2]董萍.籽用西葫芦栽培关键技术[J].农村科技,2015(8):57-58.
[3]闫素珍.李林虎.西葫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4):53.
[4]南文章.河西走廊灌区甜叶菊效益分析及种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3(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