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江
(吉林市梅河口市湾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梅河口 135008)
摘 要:我國农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当前的农业领域正处于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如何培养优质水稻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优质水稻的培育方式出发,结合当前的农业培育技术,对优质水稻质量和产量问题做出相应分析。
关键词:优质水稻;影响;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94
水稻是我国重点培育的粮食产物之一,在拥有合适的生长条件下,水稻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培育对象。通过分析优质水稻的培养条件,结合相对不利因素,找出最优培育技术,实现优质水稻的质量与产量的全方面发展。
1 优质水稻的评价标准
1.1 稻米品质的类别、品种特征
水稻品种特性和稻米商品品质是稻米品质的2大重要组成成分。在品种审定过程中主要采用水稻品种特性品质,除此之外,优质米评比过程中也通常采用此种品质,通过对稻米的品质检测做出相应的综合评定。而市场品质和卫生品质通常是稻米商品品质的组成成分。
优质水稻不仅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应范围广等有效特征[1],将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为定级标准,根据以上几点判断是否为优质水稻。
1.2 营养品质标准、市场品质标准
蛋白质含量是稻米营养成分的主要成分,我国的优质稻米(一级、二级、三级)蛋白质含量均要大于7%。
市场品质标准主要根据市场商品进行判断,根据水稻的直观颗粒、水分含量、色泽气味等进行分析判定。
2 影响稻谷品质的因素
2.1 光照强度影响
光照强度通常会从多个方面影响稻谷品质。不同程度的光照强度均会使稻米的垩白效应得到相应增加,在稻米生长的旺盛过程中,透光较差的情况下,垩白米会相应增多。在光照强度过高情况下,温度也会得到相应增加,有效缩短成熟时间,导致稻米垩白面积增大,垩白率得到一定提升。
2.2 温度影响
温度对稻谷品质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气象条件中,提高室内温度可以有效缩短稻谷成熟时间,但是这会影响稻米的成熟品质。通常会造成稻米胚乳透明度降低,垩白效应增加,碎米量增加等不良效果,致使精米率下降。
2.3 土壤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和土壤所含水分比例与稻谷品质也有一定关联。含水量不同的土壤培养出的稻米品质有着极大区别,陆稻蛋白质含量比水稻蛋白质含量大约高出30%。单独品种含水量比较也有着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增加,严重影响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3 优质水稻的种植技术
3.1 选择优质水稻品种
优质水稻的高效发展必须选用合理的水稻品种种植。随着我国育种技术不断发展,种子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成为发展优质水稻生产的前提条件。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环境因素也占据了很大比例,根据品种的成熟期选择相对的气候条件进行发展性培养,将生产产量提至最大,有效地保障了优质水稻的品质产量。
3.2 选择合适的育秧秧田
不同的育秧秧田直接影响水稻的生产品质。优质水稻的育秧秧田主要根据土质品质、地势要求、灌溉情况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培育秧田选择不同主要由于温度的影响,早期由于育秧温度较低,主要选择被风向阳的秧田位置;晚稻育秧温度较高,则选择良好通风的秧田位置。选择靠近水源的秧田位置,合理分配育秧方案,有效保证优质水稻的培养生产。
3.3 采用合理栽培技术
水稻的安全成熟是保证产量品质的重要关键。选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对优质水稻的培育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主要采用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这是一种适合早播、稀播、整体培育的综合技术体系。在确保水稻安全成熟的同时,有效缩短水稻的成熟时间,增大生产产值,为水稻的贮存也提供了较好的便利条件。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优质水稻培育的重要生产技术,对提升水稻品质,提高优质水稻生产产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4 做好相关防治手段
稻田水分程度的不同不仅影响着水稻品质,在产量方面也有着极大影响。选择合理的灌溉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水稻培育方法,合理利用水资源,将水稻的生产产量提至最大。在病虫防治方面,科学使用相关药物,有效分析防治时期,在保障水稻的安全生长过程下做到最完善的防治策略,做好水稻的全方面维护,为提高优质水稻种植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4 结语
优质水稻的前进道路离不开合理的培育方式。根据水稻不同需求提供最佳培育环境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品质,减少不良培育手段,采用科学培育方法,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在当前的培育技术下,进一步完善优质水稻的培育方式,提供最优成长环境,为优质水稻的生产需求做到最大化,为我国水稻事业提供高效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苏治友.水稻种子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4(6):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