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学云+孙辉+王凤娟
(1.德惠市原种场,吉林 德惠 130300;2.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
摘 要:我国农业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面对不同程度的病虫草害,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手段。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要求从业人员掌握其抗药性,结合治理要求,落实治理措施,避免出現治理不当的现象。本次研究以抗药性的产生机制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病虫草害;抗药性;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48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01
农药在控制病虫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药类型的增加,抗药性逐渐突出,在应用阶段不仅需要做好生物防治工作,更要按照治理要求进行落实。
抗药性表现为多年连续在固定区域应用一种农药,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使用此类农药,防治效果下降。为了达到原有的应用效果,需要提升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浓度。
1 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1.1 害虫自身选择性进化
我国农业发展逐渐加快,害虫的种类不断增加,害虫在生理或者行为上随着农药的应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是产生抗药性的首要因素。害虫自身选择性的进化直接对农药合理化应用产生影响,针对环境的变化,如果不能抑制抗药性,必然也会对药物合理化应用产生影响[1]。
1.2 免疫作用提升
昆虫需要适应环境变化,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功能和作用。农药的应用改变了其生理结构的特性,使药剂应用层次不断提升,甚至降低了对农药的吸收。由于环境不断变化,必须对免疫作用引起重视,按照抗药性具体要求合理用药。
1.3 基因变化
病虫草害的种类增加,在同一种疾病和种群中,个体之间差异逐渐明显,考虑到遗传因素以及形态差异,必须对药剂的耐受性进行评估,提升药物对抗能力。接触到一定剂量的药剂后,病虫草害会被毒死或者产生抑制作用,针对耐受性作用以及病菌抗药性的具体变化,必须进行多次选择,按照药剂抗性选择农药类型。
1.4 农药不合理应用
农业的发展对农药依附度不断提升,某一种农药连续多次应用后,使用面积逐渐扩大,在药剂喷洒以及应用过程中如果存在不合理施用的现象,会导致药物耐受力下降,对个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2 病虫草害的治理措施分析
2.1 确定抗性治理措施
害虫、病菌和杂草容易产生抗药性,属于自然可观现象,针对预防和治理机制的具体要求,要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分析。很多区域都推行了抗药性管理措施,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有效的管理方式,优势明显。但是在应用阶段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病虫害影响大的现象,在实践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致力于研究新的农药品种,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按照结构调整形式进行落实。此外需要重点对各种害虫进行了解,配制出新的混合剂,满足抗药性要求。应用混合剂是避免害虫繁衍的重要途径,但是会存在混合剂乱用的现象,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则会导致化学变化严重,甚至增加了药物应用难度[2]。
2.2 合理安全用药
如何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是关键所在,交替轮换用药阶段考虑到不同农药品种的属性,为了避免出现单一用药的现象,需要结合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时间和规律对用药属性进行分析,考虑到农作物的特点以及治理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和用量。为了提升用药科学性,可以适当开展普及教育,控制产生抗性的农药进口,目前要特别控制菊醋类农药的进口。必要时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适当进行协调处理,进而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2.3 提升用药检测力度
农药制剂的有效使用是治理的关键所在,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在实践阶段要合理选择药物剂量,进行针对性的治理。针对不同区域防治措施的具体要求,部分害虫处于敏感的状态,因此需要提前对抗药性进行检测,采用相对应的治理措施,满足用药机制的具体需求。在已经出现抗性的区域,要采用相对应的治理措施,对功能药性进行检查,保证药剂敏感性,提升其应用优势。
3 结束语
由于病虫害的类型比较多,在用药阶段需要按照治理要求进行,避免出现治理不合理的现象。此外需要对抗药性进行了解,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做好统一部署工作,按照要求进行治理。加强抗性监测和基础理论研究,除了对杀虫剂的研究外,还要在杀菌剂和除草剂方面作深人的研究,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病虫害的检测工作,结合检测结果,合理应用,为克服、延缓抗药性发展做些扎扎实实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启生,王志宇,蒋红丹.农作物病虫草抗药性治理措施[J].农技服务,2012,7(12):811-812.
[2]张石新.试谈农药抗药性产生和治理的关联因素[J].农药市场信息,2011,20(1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