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丽卿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自此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中国跻身世界工业强国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一、中国呼唤匠心归来
工匠,一般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拥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不仅仅是把工作当做赚钱的手段,而且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有一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超过150年的企业,日本有2万多家,而我国仅有六必居、张小泉、陈李济、同仁堂、王老吉5家,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日本企业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工匠精神!回顾历史,从雄伟的长城、故宫到精美的陶瓷、刺绣,中国匠人用他们的作品诠释了伟大的工匠精神。传统社会认为“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只有精通手艺才可保证衣食无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个个令人敬佩的匠人,春秋时期的鲁班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而李冰被称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李春是隋代造桥匠师,建造的赵州桥存世1500多年。中国历史上令人敬佩的匠人如灿烂群星,但随着现代中国的快速发展,人们急于求成的态度使工匠精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而只有人们摒弃浮躁,学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国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傲立于世界。
二、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掌握中级职业技能的实用型劳动者,也就是初级匠人。近20多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人们对职业学校、对“匠人”的认识还停留在错误阶段,因此职业学校的发展并不乐观。职校的学生一般是没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生态度不积极,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也不够重视,致使学生在中职学校并没得到有效的教育。而在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社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德国每年有75%的中学毕业生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继续接受教育,培训出的技术人才在就业人员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我们国家要践行工匠精神首先要取得社会的认同,只有让匠人们、技师们得到社会的尊重,才能使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三、培育工匠精神要着重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情怀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喜欢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来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他们非常享受产品在双手的创造中升华的过程。因此要成为一名工匠首先要对产品有着执著的爱和坚持。而我们的中职生他们只是一群被高中拒之门外的孩子,他们中有的人成绩不好,有的人心里受过严重创伤,有的人不想刻苦学习而选择职校来逃避升学压力。他们就读职校一般是迫不得已,所以对专业的选择并没有自己的目标甚至不是自己喜欢的。设想一个学生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热爱,连基本的职业情怀都不具备,他怎么有可能抱着一颗专注的心去研究他手上的作业呢。因此职业教育不应该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还应该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的情怀。只有具备职业情怀的人才会有高度的责任心才会有工匠精神去钻研他手上的产品。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们从事的工作很多不是所学的专业。这是因为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对自己的专业缺乏了解,更谈不上热爱。笔者学校从去年开始实行中职新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认识企业”的活动,新生军训完的第一周马上组织他们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参观,与企业员工座谈。比如光电专业的学生参访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机械专业的去厦门玉柴发动机有限公司。这些参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对所就读專业的兴趣,也就此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更好的规划。此外,职业情怀的培养也离不开课堂上各位教师的耐心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旁征博引适当地引入一些三观教育及成才故事,点点滴滴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热爱专业的情怀。
四、培育工匠精神应该关注课堂,关注实训,让优质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中职教学科目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一般来说中职生对基础课不是很在意,及格就好,而对于专业课,因为关系到技能考试则会相对认真些。但其实哪一个科目不需要发扬工匠精神中的专注、执著呢?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对其作文三易其稿,西餐班的学生手执小刀专注于掌心的萝卜花,物流班的学生驾驶着叉车精准地托起物品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传承与发扬工匠精神。学生如果对专业有了一定的兴趣,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展望,那么加上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他们就会在学校收获良多,就会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及技艺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学校优质的教学除了跟教师的素质紧密相连之外,也要求学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实验室的器具如何摆放,学生的操作如安全到位等等。总之,中职学校对很多学生来说是让他们脱离过去来到了一个新舞台,只要他们有向上的信心,再加上教师的谆谆教诲,他们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匠人。就像曾正超,他毕业于一所普通的职校,却是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015获得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的金牌,实现了中国代表团金牌零的突破。曾正超精湛的焊接技艺,离不开他手臂上无数的伤痕,他身上就具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以高度的职业精神培养技能型人才。
五、工匠精神的培育要融入到校园文化、校企合作中
学校在培养学生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应大力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教育、团体活动、实习实训中,让工匠精神与某些职业场景相关联,激发并训练学生形成相关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产业教育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生不管是进入企业还是本校的实训工厂都应该以一名合格的技术者的身份要求自己,力求在实践中化理论为实操并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笔者学校在实训基地引进了8s管理。不但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甚至连工具的摆放,工具的损耗都有权威性的规定,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校园文化中标语的张贴及名人肖像的悬挂都应该注入工匠精神。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包括请优秀毕业生进校演讲,都可以注入工匠精神。学校劳动实践周的实行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素养,学生在这一周内必须把自己承包区的卫生打扫干净,包括厕所和公共走廊,这对娇生惯养的年轻一代真的是一种考验。东京羽田机场曾连续四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这要归功于一位来自中国的大妈“新津春子”。她凭借自己努力取得了“日本国家建筑物清洁技能士”的资格证书。21年她认真地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她能熟悉地背出100多种清洁剂的使用方法,她能除去常人无法除去的污渍,新津春子的坚持和努力,正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很难想象一位优秀的匠人,他的工作环境是杂乱无序的,只有整洁的工作台才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慢慢地培养学生认真执著的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迈进,就必须弘扬工匠精神,希望我们的中职学校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