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益
摘 要:从古至今,理性而系统的书籍装帧设计使我们对书籍形成了一个既定的认识模式,即“书”是一个六面体的“视觉形象”,也就是说书有一定的厚度,且书脊处固定在一起,多为从右至左翻开阅读。除“理性的”书籍设计外,还包括“感性的”书籍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若是任由感情泛滥做出来的书籍设计将是杂乱无章的,必须由理性的思维进行指导,而单单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书籍设计则会产生冰冷的距离感,所以理性设计与感性设计有着剪不断的关联。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进行书籍设计时,需要激情,需要自身灵魂与书内容的碰撞,进而产生最初的设计感觉和设计思路,当确定这种设计感觉时,就需要理性的秩序美来指导,使设计规范化,之后,又需要回归感性,再一次从情感上对书籍设计进行调整。
关键词:书籍设计;理性设计;感性设计;秩序美;图形重构;波普艺术;交替;动态;平衡与融合
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下,为了将信息进行功能化的传达,而忽视了历史、文化、个体上的差异,这种设计风格我们称为“理性设计”,也可以称为“线性设计”。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书籍装帧设计称作一种程式化的线性设计,我们会发现,与之相对的设计形态,那种具有历史感、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差异性的“感性的”和“非线性的”书籍设计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早已存在。随着人类的诞生,非线性的“视觉书籍”就已成为人类交流和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并找到本质的、更感性的非线性设计模式,对文脉的重视也就是对人性的重视,这一点正是人们所崇尚的。这种感性的、极具人文情怀的设计形式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仅凭自己的情感来设计或是在书籍设计中任由感性情怀泛滥,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将是杂乱无章的,怎样将线性与非线性、理性设计与感性设计自然地融合在书籍设计中将是我们探讨的主题,同时也是当今设计师们力求攻克的难点与平衡点。
理性设计是那种井然有序的、现代主义的产物,秩序美成为设计的核心。有秩序的,极具数、理、化韵律的视觉呈现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形式上的美感。这种形态下的书籍设计也遵循了现代设计的形式法则,力求体现对秩序美的追求。德漠克利特以原子结构来解释宇宙实体的内在形式,而毕达哥拉斯派以数理描述宇宙实体的外在形式,他们从天空星辰的布局中悟出了点、线、面的几何关系,这一点在书籍设计中至关重要,是设计的基础。设计家罗尔·罗塞利奥对哥特式圣经内页边缘数值比例的研究发现了著名的九段划分法。在设计史上对现如今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勒·科布歇,他运用建筑学的基本理论根据人体比例进行黄金分割,被称为“模数设计体系”,其核心就是试图利用人们对级数变化心理反应所产生的秩序美进行设计。在勒·科布歇发明模数之后,欧洲各国设计师纷纷运用这一设计原理,并将之进一步推进,最终形成了网络设计的理论体系。网络设计体系把比例分析法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其特征是重视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和清晰感。总之,它是以理性的数理为基础的形式法则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也许会有人提问:难道这些叫书籍设计吗?“书”的作用是交流、沟通和承传,如此数据化的设计法则与我们脑中的形象相差甚远。理性的、线性的设计体现出明显的距离感,书籍设计属于艺术范畴,在艺术领域中,后现代主义强调美学高于功能,外观形象的设计甚至比技术、实用、功能更具优先权,这一主张与感性的、非线性思维下的设计形式不谋而合。
如果说书籍设计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被人看待,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正是要将这一平面“击破”,从空间的、立体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书籍、感悟书籍。从理论上来说,人们对空间往往是很感兴趣的,人们通过身体的感知将书本这个狭小的物理空间转化为广阔的精神空间。“通过超平面的设计,书籍变得有了方向和力场。”文丘里在他的后现代宣言中提出的一个主张,就是吸取波普艺术的手法。他赞赏波普艺术“用改变背景扩大尺度的方法,给普通的要素以不普通的意义。通过感觉的相对性与意义相对性的结合,旧东西在新的环境中能产生既旧又新、既平庸又生动的丰富意义”。[1]将波普艺术表现手法作为平面设计的新的表现形式,也使书籍设计更加多样而大众化。
此外,后现代常将多种图像进行重构的方法用来体现书籍设计中的“感性”,采用拼贴等手法将图像组合为新的画面,这一手法在封面设计中经常使用。用大量的、不同的图片合成的视觉效果,丰富、辉煌而神秘,所呈现出效果给设计者或是观者带来了极大的视觉触动和情感共鸣。后现代主义主张多重思维,主张感性设计,甚至把一切确定性的问题转化成不确定性。在极具情趣和想象力的状态下,将设计信息变得多元化,信息的内涵将随着受众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和延伸,单纯的文本和设计元素似乎被赋予了灵魂。那么,设计形式和语言文字是怎样借助感性的形态和文本传达呢?答案是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感性的载体。最简单的如书籍中文字的排列方式可以多样化,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横排或竖排,也要根据书的内容,甚至作者的性格来设计。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纸质的不同也会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魅力,给设计者带来极大的思想空间。就是可以通过不同材质的纸张来传达书籍设计的感性色彩,根据书的内容寻找到适合的纸张,使纸张能够体现书籍的内容,这无疑也是感性的宣泄。非线性的物质设计赋予了书籍灵魂,能被大众更深刻地感知。例如,杉浦康平设计的《工藤哲己的艺术装置》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五感设计”理念,既“书是将信息视、听、触、嗅、味五感活性化的复合宇宙”。[2]将实物的展示融入书籍形态中,从而带给人们超出视觉的多维的、全方位的感受。如今,还有一些书籍设计将现成的实物直接粘贴在书的封面上或内文中,形成空间质感和立体感,让人耳目一新。
“感性”的书籍设计,除了在书的外部造型上进行推敲设计外,在其内部的版式编排和图像的选择以及页面之间的穿插上,也同样有着无穷的想象空间。为改变平面设计带来的呆板,常常利用技巧在页面之间的衔接上采用镂空、透叠等手法,以取得三维的深度效果。在设计中还可以利用绘画的肌理,在表面上加以处理以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在图像构成上强调对比关系,如几何图形和有机图形的对比、图形元素空间布局的对比等。这些对“平面”的解构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同时增强了传达效果。
若是任由感情泛滥做出来的书籍设计将是杂乱无章的,必须由理性的思维进行指导,而单单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书籍设计,就会产生冰冷的距离感,理性设计与感性设计有着剪不断的关联。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进行书籍设计时,需要激情,需要自身灵魂与书内容的碰撞,进而产生最初的设计感觉和设计思路。当确定这种设计感觉时,就需要理性的秩序美来进行指导,使设计规范化,之后,又需要回归感性,再一次从情感上对书籍设计进行调整。可以发现,书籍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复合过程,是一个需要“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动态过程,我们通过视觉和触觉、情感和理智来感受书的形状、材质、颜色和内容,并力图使书籍設计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平衡与融合。
参考文献:
[1] 詹和平.后现代主义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 吕敬人.衫浦康平的设计世界[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