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画“画如其人”的探讨

2017-04-05 20:26王彩凤
艺术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品国画

王彩凤

摘 要:中国画中有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是“人品会反映在画中”。作为画家心血结晶的美术作品,本身的价值会受到画家自身修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人品与画品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分析,着重从二者的关系入手,对于“人品即画品”的理论从科学方面予以阐释,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出探究。

关键词:国画;“画如其人”;人品

0 前言

丹纳提出:“艺术家的心理受社会法制的影响,艺术家的心理又直接反映在其作品中。”艺术家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感受社会、体会政法后,会将自己独到的体会赋予其作品中。同样是书法作品,曹操的作品如金花落地,嵇康的作品像抱琴半醉,王羲之的作品勇士拔山。黑格尔提出:“作品价值一般定义上是艺术家所有的体现形式和格调,还会彻底地显现出他人品的一些特性。”《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应用专论论述了人品在艺术价值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表明了人品和艺术价值之间的紧密联系。

1 人品决定画品论对中国画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1.1 正面影响

随着绘画的发展,宋朝时期的绘画水平可以精确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是绘画史的一个重大进步。画作是人类的精神表达方式,是人类、情感的具体表达方式,是事物的真实再现。从“形似”中超脱出来,绘画的风格才能获得更大的空间。这就导致绘画产生的艺术理念是发自于形而上的宇宙生命观的“气论”,从而进展到对人精神面的探究,从人物作品发展到山水花鸟领域,从而更加把艺术体裁引向艺术家本身。“气韵”是一个人精神的显现,这种显现可以通过画笔来体现。艺术家变成了审美的主体,而作品只是一个媒介。这个观念最终产生了西方绘画界中“重内在,轻外观”的绘画写意作品。其出于传统的工笔画作品,走向半工半写,逐渐走向小写意,最后发展为大写意。中国画的写意作品不重视外形,但并非抛弃外形,而是追求一种“不似之似”的境界。明朝的沈颢提出“似是而非,非中显是”的绘画观念;清代的石涛提出“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齐白石在其历史基础上延伸“最奇妙的点就在于其似与不似的界定上”。中国的写意画作品保留了一定的形似成分,但也具有很强的抽象表现性。其本身不限于单纯的物象模拟,也不是完全抽象的绘画元素之间的单纯组合。不局限于具体的物象中,更加有利于人们理解,给观赏者提供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把抽象画走向极端,需要文字进行介绍人们才能明白其含义。写意画是强调用书法用笔,以“写”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书法用笔可以将书法中提按、顺逆、轻重、刚柔、干湿、圆侧、疾徐等手法更好的发挥,和绘画形象有机融合在一起。除了绘画形象所特有的审美因素以外,还会表现出流动的韵律,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渲染艺术家的感情。

总体来说,艺术家可以把所有体现人品的诗书画糅和在一起,让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写意绘画的内涵,让其能够用有限的笔墨描绘出无限的精神内涵。

1.2 负面影响

人品画品论对于中国画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范围的负面影响。

首先,导致绘画作品选材和表现形式的单一、片面性。因为在艺术作品创作中对人品的强调,绘画作品成了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同时受儒家寓情于物的理论影响,梅兰竹菊、孤松傲柏因常被附加高洁、谦逊、顽强、坚贞等正面品质,成为了文人们的钟爱。这就导致了这些物象在花鸟画、山水画中经久不衰,使作品选材出现了局限性和单一性。此外,把绘画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会留下“重抒情,而轻外形”的影响,对于国画中山水花草的描绘有着很大的隨意性,而国画中人物画由于在造型方面的要求过于严谨而走向了低谷。由此看来,虽然随着人品画品论的发展,导致寓情于景的花鸟画和山水画走向了一个发展时期,但是也导致了相对严谨复杂的人物画受到了一定限制。

其次,人品画品论使审美偏离了艺术作品本身。由于古代提出的人品画品论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社会地位高的人,其艺术作品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群体的重视,即使作品不好也会受人吹捧,形成了人品、地位高于画品的不良氛围。如果有些艺术家因为地位显赫,后世的评论家不论其作品如何,甚至是一时涂鸦之作,都会对其进行一味赞美,把一些没有水平的画作也当作精品,给后世之人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董其昌的相关作品在清代圈内对其评价多溢美之词,后世之人往往感觉太过浮夸,言过其实,把庸品当成精品来看。董其昌自己本身是一个“亏小节”的人,若果从人文道德方面讲,他的“人品”并不高尚。但如果一个画家的大节已亏,再好的作品也会被世人唾弃,如书法家严嵩、蔡京等人。清代傅山评价元朝的南宋遗老赵孟頫的作品“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但是,这种将非艺术因素引入到对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评价当中是有失公允的。和这种现象同时存在的是,一些名气不响亮或者所谓的人品低的人,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不会被评论家们所重视,抑或对其轻视,但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作品会绽放出其本身的光芒。诸如吴镇的作品,因为少时出身低微兼家庭贫困,生前的艺术作品不受人重视,直到明朝中期的时候才渐渐被社会认可。如今有黄秋园的作品,生前在艺术界受人排挤、诋毁,死后被推崇为艺术大师,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人品画品论可能会让评论家在评价作品的时候出现一定的视盲,体现出此种理论下的发展局限性。还有一种现象的推论,就是有一些人品不高的艺术家,他们的优秀作品因为“人品”原因埋没于滚滚历史长河。

2 辩证地看待国画中人品与画品的关系

在唐宋元明时期,尽管提倡人品画品论,但却并不把它当作核心性的东西来对待。最基础的东西还是注重对绘画技艺的培养,有优秀的作品同样会受世人尊敬。所以,这个时期的绘画精品追求将书法用笔和写意画风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体现画家扎实的创作造型能力。明清时期以来,画品人品论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中的公理,对于外形描绘放松,一味追求写意的现象开始蔓延,最终使中国画界丧失了多样性画作风格,减少很多有力的作品。反观晋元时期,人们仅仅把绘画看作一项技艺去对待,就算没有多少气节和修养气度,同样可以创造出举世闻名、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国画艺术作品能深刻地显露出艺术家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人,这已经作为一条公理被大家所认同。作品品质的好坏必然会受到艺术家人品的影响。画品即人品,清朝王昱提出“笔墨之外要有正大浩然之气”的观点。杨雄提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由此看来,人品画品论是站得住脚的。然而,有了好的人品还要匹配好的绘画技艺加以表达,这就需要一定的绘画专业知识加以铺垫了。文人广泛采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绘画手法,但还是需要不似之似,这就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来完成。专业技巧始终是限制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因素,技艺不高则会造成一种“心思万千口难开”的局面。如此看来,人品好,画品不一定高。如果我们公正地予以评判,也就不会再去阿谀奉承那些流传于世的庸作。

参考文献:

[1] 张雪婷.画如其人——浅谈董其昌的“人格分裂”[J].美与时代(中),2014(01).

猜你喜欢
人品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欲望”(国画)
吃饭见人品
国画欣赏
分手最见人品
国画
做人的根本在人品,做事的根本在谨慎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