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2017-04-05 20:07关韵佳
艺术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格里格音乐特征协奏曲

关韵佳

摘 要:本文通过对“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历史背景、音乐结构、创作特征、调性布局、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总结该作品第一乐章的协奏曲特征,从而对这位伟大的民族乐派作曲家的创作特点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对该作品的音乐创作特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格里格;民族;音乐特征;调性;协奏曲

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年),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民族主义浪漫派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6岁从母学钢琴,9岁开始作曲,母亲是挪威钢琴家。格里格一生的创作都与挪威的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艺术成就也是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上。他自幼就十分喜爱莫扎特、舒曼、肖邦等音乐大师的名作,尤其倾倒于肖邦,他的很多作品也深受肖邦的影响,因而被誉为“北欧的肖邦”。

格里格是写音乐小品的大师,25岁时创作了这首钢琴协奏曲Op.16。虽然他一共只写了这一部钢琴协奏曲,但是却与他的《培尔·金特》组曲一样,同样是部不朽的巨作。这首著名的协奏曲自出版以来,风靡世界各地。如今我们不止在音乐会的曲目单上能看到这首曲子,在国内外诸多影视剧中也经常听得到。尤其是第一乐章的引子部分的钢琴独奏部分,以附点节奏的大和弦急剧下行组成的乐句,气势如虹,辉煌激昂,非常的经典。

这首协奏曲虽然是格里格的早期作品,却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作者本身就是钢琴高手,因此充分发挥了这一乐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音乐风格。本曲虽然在曲式方面因循传统,但在许多细枝末节处体现出了各种新颖的创意。全曲和声变化丰富,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既继承了古典时期的功能性和声语言,又带有浓郁的北欧民族音乐特色。

1 作品分析

从形式上看,这首协奏曲采用了传统协奏曲快、慢、快的三乐章套曲形式。本文将主要对第一乐章中的协奏曲特征展开分析。

第一乐章,很有节制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奏钢琴一开始便活跃地将呈示部的轮廓完整地展现出来。接下来的主题清纯而朴实,富于北欧民谣情调,而且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之情,是作者浪漫派艺术风格的完整体现,将格里格音乐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乐章在结构上使用了传统的奏鸣曲式:由六小节引子开始,进入呈示部的主部主题(7~30小节),乐队主奏,a小调,连接部(31~48小节),由a小调经过g小调转到C大调,副部主题(49~72小节),C大调,结束部(73~88小节);展开部可分为两个部分,展开实质(89~108小节),再现部前的属准备(109~116小节);再现部的主部主题(117~128小节),钢琴主奏,a小调,连接部(129~146小节),副部主题(147~170小节),A大调;尾声回到a小调(172~221小节),可分为三个阶段,华彩前的导入段(171~175小节)、华彩乐段(176~201小节)、华彩后的结束段(208~221小节)。

通过上述分析,本乐章不仅在结构上使用的标准的奏鸣曲式,在调性上也严格遵循了传统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原则。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a小调开始,副部主题采用主部主题的关系大调C大调;最后再现部的副部主题,调性回到A调上来,调式则采用了呈示部同主音大调进行调附和,体现了奏鸣曲式中再现部的副部主题调性回归的原则,充分证明了该乐章是很严谨的奏鸣曲式。

2 协奏曲特征

2.1 华彩性特征

浪漫主義时期,华彩作为独奏乐器炫技性的表演手段,在协奏曲中被广泛应用,演奏时由独奏乐器独立完成,乐队停止。本乐章的华彩乐段就是具有明确炫技性的。整个华彩从写法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76~177小节),自由节奏的华彩乐段,有两组四分音符的琶音开始向上进行,然后力度从pp开始,使用四个音一组的八分音符分解和弦,逐渐积蓄力度,将音响推到fff的最高点,然后再逐渐减弱,演奏回到较平缓、和谐的氛围,自然地过渡到下一部分。第二部分(178~207小节),对主题材料再一次加工、发展,辉煌地奏出了激昂的情绪,像是为挪威谱写的一曲雄伟的颂歌。最后在属功能上逗留,解决到主和弦时乐队进入,华彩段结束。

2.2 双呈示写法

说到双呈示写法,应该先从双呈示部说起。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大都采用协奏性的奏鸣曲式。这是奏鸣曲式的变体,为了更好地体现独奏乐器与协奏乐器的竞奏关系,呈示部演奏两次,一次由乐队完成,一次由独奏乐器与乐队共同完成。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协奏曲的创作手法有所发展,两个呈示部的写法演变成双呈示写法,即在一个呈示部内,相同旋律,由乐队与独奏乐器轮流演奏。该乐章中呈示部的主题一出现,使用的就是双呈示写法,由乐队演奏朴素而美好的第一主题,民间舞曲风格,之后将主题传递给钢琴演奏。

2.3 竞奏手法

竞奏手法也是协奏曲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乐队与独奏乐器通过使用短小动机反复交替演奏,可以充分体现乐队与独奏乐器的竞争关系,就像是两个人争吵时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肯让步。格里格在本乐章中的展开部最后的属准备部分就使用了竞奏写法。从119小节开始,先是乐队奏出一小节ff力度的主题旋律,钢琴马上就接了一小节fff力度的一连串双八度下行三连音;接着乐队在属功能上又奏了一小节的主题旋律,钢琴马上又接了一次激昂的下行双八度,这次节奏加剧,变成了四组十六分音符。如此反复,将展开部分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3 结语

除了《培尔·金特》,格里格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一定是这首“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继肖邦、舒曼的钢琴协奏曲之后,最迷人的范本。这首作品精致、抒情,格里格使用了美妙的宽广的和声、精心编织的音乐织体和他最擅长的对民间音乐艺术化的改造,使我们能够听见自然的风貌,看见北欧壮阔的自然画卷,也使得这首作品成为十大钢琴协奏曲之一,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

参考文献:

[1] 石磊.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和声分析[J]. 2010,25(9).

[2] 张珊珊.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与演奏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格里格音乐特征协奏曲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