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瑾
摘 要:目前,国内音乐学院及师范院校音乐系(学院)的音乐技术理论教学体系,是对欧洲17 ~ 19世纪音乐技术理论的总结和再传,对于21世纪中国音乐院校而言,已经与教学要求脱离。本文将着重分析制约音乐技术理论体系发展的原因、现状及反思,并提出了建立适合中国音乐院校的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方案。
关键词:音乐;课程;改革
针对大学师范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师范音乐专业的课程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为了践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计划,公共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所占比重明显增大,相对的专业课程课时比例则压缩了。而在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中,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减少是最为明显的。
1 影响音乐教育技术理论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发展的原因
教学环节上的现状。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师范音乐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甚至可以说是在成倍地增长,这无形中增加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上的压力。这也导致了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一检验,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唯有进行课后习题训练。但是,技术理论课程的作业只有教师认真批改了,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可是大学人数众多,这一要求就很难实现,因此,为学生完全解困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长此以往,学生困惑越来越多,但得不到解答,便失去了学习的热情,相对的,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就随之下降。
课程性质上的现状。作曲课程理论的学习就像垒房子,一层叠一层,只要有一层松懈了,后面的就不会牢固。对于逻辑型和理论性强的学科,我们就要一步一个脚印,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有劲头。
同时,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又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但是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师相对较少,很难满足技术理论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导致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不能透彻地理解,只能对枯燥的知识死记硬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与融会贯通。
2 对作曲技术理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发展现状的反思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态势是强劲而有力的。其办学质量和规模都属于上升趋势,音乐教育正在向系统化和专业化方向靠拢,越来越接近音乐专业院校的办学理念。而音乐专业院校也在摆脱以往单一发展的纯专业化模式,逐渐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等方向的课程。可以明显地看到,高等师范音乐专业与音乐专业院校正在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高师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应该是更加丰富而系统的。然而属于实践性基础学科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不但没有得到巩固加强,反而被压缩了,这与总体的办学方针是相背离的。一些专家在对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态度上,认为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不必开设过多难度较大的技术理论课程,如和声、曲式等课程在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中,通常是应用不到的。大学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师音乐专业中,作曲技术理论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能力所开设的一项有较高难度的实践性理论课程,经过系统训练,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同时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趋势下,音乐专业的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在音乐专业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就必然会遇到作为科研型人才检测标准的作曲技术理论考试,没有扎实的作曲技术理论功底,基本无法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即便是通过了研究生考试,没有全面技术理论的支持,也是一种比较空洞的状态,很难顺利地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各种音乐科研活动。
3 中国音乐院校音乐技术理论课程的设立
根据对传统音乐技术理论课程设立的得失分析,中国音乐院校音乐技术理论课程可以这样设置:开设“旋律学”“多声音乐基础”“织体学”“音乐分析”“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五门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旋律学”“多声音乐基础”“织体学”“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又有侧重写作、侧重分析和写作分析并重三种不同的教材。“音乐分析”由于自身专事于分析,除作曲专业可能有少量结构写作练习外,其余各专业基本上都以分析为主,所以各专业可使用同一教材。
“旋律学”按“旋律的历史”“旋律的要素”“旋律的结构”以及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旋律特征分章讲授。
“多声音乐基础”实际上是将和声、复调两课合二为一,另外增加20世紀新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中多声现象和多声技巧内容。
“音乐分析”的原则。第一,“音乐分析”通过对作品技术形态的分析揭示出音乐作品的本质内容。音乐作品中各基本要素(表现手段)都在某个侧面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某种本质,曲式结构只是音乐作品各基本要素中的一种,单纯的曲式结构分析不可能表达音乐作品的全部内容,而“音乐分析”需对音乐作品进行包括曲式结构在内的各基本要素(表现手段)的个别分析和综合分析,以使学生全面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第二,解构是结构在同一路径上的逆向运动:进入作品的道路(分析手法)与发出作品的道路(创作手法)必须是同一的。简而言之,分析的手段必须与创作的手段相统一。比如申克尔的分析体系认为作品的核心是主和弦的观点,只适用于共性音乐风格作品的分析,而不适于用来对中国民族民间单旋律音乐和无调性音乐进行分析。
“织体学”将合奏、合唱、重奏、独奏等各种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织体学”可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织体总论,将织体各类型、各组成部分分别讲述,下编分章讲述各体裁(表演形式)织体。
“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将传统配器课中的乐器法部分单列出来,并增加声乐的演唱技巧内容。其中,演奏演唱技巧写作部分可借鉴原乐器法的讲述方式,音响部分则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解释合奏、合唱、重奏、独奏等各种体裁形式的音响原理,同时,将传统配器法和乐器法融合到教程之中。
总体而言,随着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日趋系统化,课程建设一定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高师音乐教育发展会越来越与专业音乐院校教育发展接轨,形成相辅相成的音乐发展格局,共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随着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得以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王俊英.浅谈新课标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6):160.
[2] 周媛.浅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D].南京艺术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