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月
摘 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交互性公共艺术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地铁自身的空间特性,使交互性公共艺术的介入表现出独有的要求和特征。文章基于通道式空间、驻留式空间以及功能性空间的具体差异,分析研究了交互性公共艺术的介入和应用,为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交互性
1 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优势
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是在传统公共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创作载体和手段,实现具有一定互动功能的地铁公共艺术。[1]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公众审美心理和美学感知的变化,传统的造型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与精神需求。[2]交互性公共艺术的介入,使地铁公共艺术在临场感、互动性、公共性上得到极大的扩展。从表现媒介上来看,传统公共艺术的创作媒介相对单一,而交互性公共艺术则是创作媒介的跨界整合,更具有时效性,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从感官效果来看,交互性公共艺术通过交互媒体让公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全方位地进行体验,使公众参与并沉浸在作品之中,体会“创作”作品的快感,这种综合感官的体验方式能够使艺术的表达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3]
交互性公共艺术具有巨大的媒介功能,与传统公共艺术“参观、欣赏”式的简单信息传递模式有很大不同。[4]交互性公共艺术作品是大众与作品之间的对话,此过程是双向的信息传达。在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中,作品内容的创作权完全掌握在大众手里,而不再是由艺术家完全掌控。通过这种方式,大众更容易体会公共艺术的社会共识,大众参与性的提高也能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服务公共的本质作用。因此,相比传统媒介的地铁公共艺术,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更有利于大众文化的传播、公共文化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化魅力的提升。
2 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分析与研究
地铁作为重要的轨道交通工具,在公共艺术的设置上有别于一般性的建筑空间、商业空间和景观空间。可以说,地铁自身的空间特性是决定交互性公共艺术设置与如何设置的首要因素。依据地铁的空间特性,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通道式空间、驻留式空间以及功能性空间,因每个空间的所处位置、功能定位、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应采用不同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和载体,并且很多特定空间的公共艺术设置具有其独有的要求和特征。若空间中交互性公共艺术使用不当,则容易产生诸多功能性障碍,对乘客造成隐形干扰。因此,在进行艺术作品设置的过程中要结合空间特性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下基于通道式空间、驻留式空间和功能性空间的具体差异,对交互性公共艺术的介入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
2.1 通道式空间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的研究
通道式空间主要包括地铁站的出入口、换乘通道、楼梯区域、地铁轨道内部空间等。乘客在通道空间中快速或慢速地移动,完成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转换,这种观赏方式称为“位移式观赏”,此时乘客的空间感受是最为直接和整体化的。在行进速度较为缓慢的通道式空间中,如站厅层墙面因其空间位置和无强制通过性的要求,乘客停留观赏的时间相对充裕,因此植入人机交互式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使地铁公共艺术发挥最大化的效用。最为常见的是借助摄像头捕捉和影像输出的功能,与乘客进行互动,乘客每次不同的操作,屏幕、灯光将会随之呈现出相应的结果。
在行进速度较快的通道式空间中,如地铁站出入口、换乘通道、扶梯等,因强制通过和安全性的要求,不允许乘客长时间停留,不宜设置交互性较强的公共艺术。所以在有强制性通过要求的空间,置入感应式互动作品就比较合适。
2.2 驻留式空间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的研究
驻留式空间主要是指乘客进入站台层后,候车过程中所触及的空间区域,主要包括墙壁、地面和天顶、柱体等区域。因乘客在候车时需等待一段时间,且此时乘客的视觉焦点基本不会发生位移,这是乘客与公共艺术进行交流的绝佳机会。但是,因交互性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同时对人生理和心理有很强的干扰性,容易吸引乘客的注意力,会对乘客造成隐形干扰。因此,设置简单的、可以“带走的”交互性公共艺术较为合适。譬如,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形式与乘客进行互动交流,在具体设置上可借鉴北京地铁八号线南锣鼓巷站《北京·记忆》的公共艺术作品,该作品在互动内容上与地域特征相结合,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交互方式,并在微信公众号上与乘客进行互动交流。乘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北京·记忆”公众号,输入相应的数字编码,就能获取每个物件背后的故事和视频,乘客不仅可在乘车过程中阅读,还可以通过在线留言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互动方式不仅能够拉近乘客与公共艺术的距离,而且有效减少了乘客在候车区域的停留时间。
2.3 功能性空间的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的研究
功能性空间主要是指地铁站口、通风口、风亭等,在此类空間通过设置具有交互性公共艺术的地标,更好地发挥标识作用,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地标节点。
3 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和交互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得大众参与体验地铁公共艺术的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公共艺术能够通过形象、语音和行为来识别,使艺术家、作品与大众之间形成互动,实现艺术创作与艺术体验的双向交流,突破艺术活动的单向模式,让地铁公共艺术表现出更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但是,这种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也并非没有弊端,它具有诱惑性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所以,交互性公共艺术的介入必须充分考虑地铁的空间特性,结合自身特有的受众大、覆盖广的优势,因地制宜,将地铁公共艺术效用最大化,促进地铁公共艺术与地铁空间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吴定宇,王浩臣.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可行性探析探索[J].美术研究,2016(2):111-114.
[2] 张旭.以互动性思维为导向的数字化公共艺术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
[3] 王峰,魏洁.交互性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J].艺术百家,2011(6):151-154.
[4] 舒悦.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J].包装工程,2016(12):93-96.
[5] 吴定宇,宿辰.从艺术装点空间到艺术激活空间——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三十年的发展与演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