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运波
摘要:城市不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昆明城市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联大文化因素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西南联大文化因素在昆明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呈现方式。
关键词:西南联大;昆明;城市文化;作用;呈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G529,G12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47-03
城市不仅是一个空间的物质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精神的概念。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中认为,世界上众多国家随着意识形态的终结,将被迫或主动地转向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寻求自己的文化特色(或者叫文化认同),试图在文化上重新定位。“这实际上是预示了世界城市竞争将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文化建设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目前甚至已被提高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昆明要避免城市趋同性的特色危机,就必须找到属于昆明自己的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城市文化。
一说起西南联大,人们总会把她同昆明连在一起。西南联大是在昆明这片沃土上生根发展,进而成长为一所享誉世界的名校。近年来,西南联大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很多人的研究侧重在办学成就、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等方面。而昆明城市文化建设侧重在城市文化精神的阐释及城市文化建设举措的探究。少数学者在探讨城市文化时,也认为有必要挖掘昆明的历史文化,但他们却对西南联大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一笔带过。这就使得西南联大这一享誉世界的文化因素在昆明城市文化建设的研究中未引起高度的重视,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西南联大文化因素应该成为昆明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西南联大文化因素应在昆明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联大文化对昆明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
2004年8月~2005年8月,昆明开展了“昆明精神”的大讨论,最终确定了“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十六字作为昆明的城市精神,“这十六个字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智慧,蕴含着昆明城市文化的特色及其历史内涵。”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城市精神要有相应的文化材料支撑,如果城市精神没有文化支撑为底蕴,那么城市精神就是苍白的口号。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余斌认为,西南联大是昆明天上永远的云,西南联大与昆明紧密联系以及西南联大文化的重要影响,理应成为昆明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挖掘联大文化,使之在昆明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联大的爱国文化有利于丰富昆明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西南联大本是在国破家亡的危机关头诞生的一所大学,爱国是其文化的主旋律,一直贯穿于西南联大的始终。联大的爱国文化具体表现在:
1.保护文化,弦诵不断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文化。如果文化断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废了。联大的师生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在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教学,以保存文化的种子,使中华文化弦诵不绝。联大不但保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创造了新的文化。冯友兰的《新理学》、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金岳霖的《论道》、周培源的《湍流论》、吴大猷的《多元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孙云铸的《中国古代地层之划分》、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冯景兰的《川滇铜矿纪要》、费孝通的《禄村农田》、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闻一多的《楚辞校补》、王竹溪的《热学问题之研究》、张清常的《中国上古音乐史论丛》等论著都是在联大时期完成的。
2.从军
西南联大的学生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纷纷投笔从戎,掀起了从军的热潮。“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碑阴上面由当年校园委员会纂列的,‘国力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列名者有832人,实际不止此数。全校先后有一千一百多名学生参加抗战,其中有牺牲的烈士,联大学生前后有八千名,参军人数占百分之十一”。由此可见,一百个学生中就有11个参军,这充分体现了联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昆明是一个极富爱国主义传统的城市,武昌起义爆发后云南发动了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朝政府在云南的统治。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云南人民在蔡锷将军、唐继尧将军等领導下,发动了护国战争,使袁世凯的帝制梦破灭,从而扭转了乾坤。现在昆明城中还留下了正义路、正义坊、护国路、护国桥等遗迹。抗战爆发后,滇军60军就是从昆明开赴抗日前线的,卢汉军长在昆明巫家坝誓师大会上宣誓:“以牺牲的决心,作破釜沉舟的抗战!”抗战胜利后,“一二·一”爱国运动也是在昆明发生。
爱国主义传统应该是昆明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联大爱国文化的吸取与弘扬有利于丰富昆明城市的爱国主义传统,可以使昆明爱国主义的传统内涵及体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三、联大的包容文化有利于体现昆明包容万物,和谐发展的城市精神
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写到: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这体现了西南联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在管理上秉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他在学校管理中实施“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政策。梅先生对左和右都无偏好,左、中、右思潮都可在联大传播。联大的成功在于梅校长的大,他心中只有联大这个“大我”,没有清华这个“小我”了。他主持下的联大,融合了北大的自由、清华的民主、南开的活泼。联大的九年可说是,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九年。各家各派的思想在联大都可以自由存在、都可以自由争论,而不会受到任何压制,这就使得联大的学术、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政治主张的人,在联大也能和谐与共,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
昆明是古滇国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受汉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藏地吐蕃文化、南亚印缅文化和马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昆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昆明要成为一流的中心城市,必须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因而昆明提出了春融万物,和谐发展的城市精神。正是因为包容了万物,才有万紫千红,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联大的包容文化正体现了昆明的城市精神,因而值得发扬和提倡。
四、联大的自强文化有利于体现昆明“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联大在昆明九年体现了乾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西南联大在昆明是异常艰苦的。大部分教授的工资不能保证基本的开销。于是,教授们普遍到中学兼职,闻一多先生通过治印补贴家用;赵中尧先生靠制造肥皂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梅贻琦的夫人做糕点来补贴家用等等。面对这种艰难的环境,教授们并没有被压垮,并没有想着要逃避,而是自强不息地进行教学和科研,产生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很多名家的名作都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问世的。
联大学生的艰困环境与教授们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校教室是茅草和铁皮做的,杨振宁回忆:“1939年秋天,新校舍的房子基本盖好了,我们才搬进去,那房子非常简单,有的是有顶的,有的是茅草房子,都是平房。联大时期,同学们吃饭吃不饱,饭里面还有石头沙子。”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物质贫困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前途,学生们立志为胜利后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易社强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3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少西南联大校友成为业务和政治骨干。在这九年里,联大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昆明要建成一流的中心城市,必须要有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进的精神动力。联大自强文化就体现了昆明的“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是此种精神的最好诠释,应该成为昆明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五、西南联大文化在昆明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呈现方式
1.历史街区和相关建筑的保护与重构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逝去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甚至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文本。“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与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但现实中,与联大历史相关的历史街区和建筑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除云南师范大学校区内的部分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外,其他西南联大的名人故居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相关历史街区和建筑。首先,要对西南联大名人故居进行系统调查,摸清情况;其次,应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故居进行修缮和保护;再次,已毁坏或已消失的西南联大重要名人的故居应进行重建。
2.西南联大文化主题公园
为了全景或多角度展现联大文化,建议相关部门建设西南文化主题公园。西南联大文化主题公园,应该是以塑造城市形象为目的的公益性的主题公园,应该包括理念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创新文化等内容。在设计上应该注重形象的创设,使之更好地呈现西南联大文化的意蕴。通过这个主题公园,一方面全景式呈现联大文化,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昆明的文化形象,更重要的是文化主题公园将为昆明城市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3.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是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性质、城市历史、城市审美的集中体现。城市雕塑具有象征性、地域性、唯一性的特点。好的城市雕塑,应具有城市文化的意蕴。西南联大文化是昆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昆明的城市雕塑应充分挖掘联大文化因素,充分利用联大文化为昆明的城市形象服务。昆明城市雕塑可以从教授群体、学生群体、从军学生群体、学校文化等方面取材,充分利用西南联大的文化因素。
总而言之,西南联大文化是云南历史文化的坐标,她集中体现了云南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紧紧抓住这一地方性的文化,将是昆明城市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发达的经济就没有地位,没有高品位的文化就没有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昆明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一定要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要充分挖掘西南联大的文化因素,使其在昆明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马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