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孩子要上“厕所课”
“厕所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文明体现。”德国社会学者马森表示,街头小便也曾是德国的突出问题。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推出了公共秩序法规,严惩这种不文明行为。同时,开设厕所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对于怀抱婴儿的家长来说,如果没人帮忙,如厕可是个难题。德国公厕婴儿更衣处有一种设备——一个可折靠到墙上的塑料板。塑料板上带有可固定婴儿的扣带。这种板子可临时让婴儿躺着,方便给婴儿换尿布。旁边还备有纸尿布,给带婴儿的家长提供了很大便利。
德国专门开设“厕所课”。孩子在一两岁左右,父母就让孩子与可携带的“儿童厕所”亲密接触。这种厕所看起来就像玩具,体积较小,家长可以通过这种小厕所,让孩子对厕所形成早期认识。稍大一些,家长会教孩子坐在成人马桶上如厕。不过,这些马桶都装上了可调节的马桶座圈。孩子如厕时,只要翻下儿童座圈就可以了。甚至还有一把小梯子,孩子可以爬上去如厕。
同时,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家里,大人们都会教育孩子不要站着尿尿。男孩也应坐着尿尿,避免把马桶边弄脏。因为,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里,厕所都是不分男女的,要充分考虑别人的感受。许多家庭还给马桶装上警报器,如果孩子提起座圈,警报器就会响起。
小观众应慎看3D电影
3D眼镜质量难把关
国内3D眼镜的生产销售缺乏标准,质量参差不齐,观影者常会因眼镜的质量问题而出现画面不清晰、3D图像变形等问题,对眼睛产生伤害。
近期,随着3D影片的火爆登场,街头售卖各种廉价3D眼镜的摊贩逐渐增多。纸壳做的镜框、塑料质地的镜片……由于其价格十分低廉,所以颇为畅销。一些妈妈可能会想到,只看几次电影,就买一副几百元的眼镜很浪费。但是,这种价格低廉的3D眼镜质量难保,长期使用易造成眼部疲劳,甚至导致宝宝的视力下降。
循环使用易致眼疾
红眼病、沙眼都是通过接触传播的疾病,患有红眼病、沙眼的病人,眼睛分泌物较多,容易污染其接触过的物品。所以,3D眼镜有可能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循环使用很容易将病菌传染给宝宝。
易导致眼疲劳
长时间观看3D电影可能会使宝宝出现头痛和视力模糊等状况。观看3D电影时,人的眼睛会不停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屏幕上的内容,因此非常容易引起视疲劳。宝宝由于处于发育阶段,眼部的结构相对于成人来说更为脆弱,所以出现不适的可能性更大,对宝宝的视力健康更加不利。
儿童睡眠不足,肥胖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244名儿童,每半年就给这些儿童测量身高和体重,有时孩子们还被要求携带一种可记录活动情况的仪器,以帮助估计这些儿童的活动和睡眠时间。
分析显示,孩子3~5岁时,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11小时,那些睡眠时间较少的孩子到7岁时往往更为肥胖,其影响程度大概可折算为,平均睡眠时间每减少1小时,会增加约0.7千克脂肪。
研究人员说,儿童睡眠不足会增加肥胖风险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睡眠时间减少可能会导致吃零食的时间增多,从而增加肥胖风险;二是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的激素分泌,从而导致胃口大增,增加肥胖风险。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预防肥胖并非睡足了就行,对于预防肥胖而言,最关键的办法是健康饮食和加强锻炼。
孩子多吃果冻伤智力
孩子大多喜欢吃果冻,因为果冻的颜色五彩缤纷,很能惹起孩子的食欲。但有关研究显示,孩子多吃果冻,对其生长发育大有害处。
这主要因为,大部分的果冻都含有人工色素,若长期摄入,会损害孩子的智力发育。英国有关机构的最新研究显示,令食品颜色变得鲜艳的人工色素对孩子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含铅汽油,除了会导致孩子多动症等行为障碍外,长期摄入柠檬黄、日落黄等人工色素还会损害儿童的智力,严重时会令其IQ(智商)值下降。
专家表示,因为人工合成色素进入人体后不能迅速、大量分解,所以孩子应尽量避免大量或长期食用果冻类食物。另外,人工色素还可能含有重金属,因为在合成色素的时候容易带进重金属。这对儿童的影响更大,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反应迟钝、弱智等状况。
高个子家长也需留意孩子的生长曲线
身高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爸爸妈妈长得比较高,孩子身高就一定矮不了!”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可实际上,遗传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占70%,还有30%取决于后天的养育。这就意味着,并非父母是高个儿,孩子就一定个头高。
家长需学会正确判断孩子的生长速度
最简单的方法是一个“公式”:连续三个月,每月测一次孩子的身高,第三个月的身高减去第一个月的身高,除以3得到平均值,再乘以12。
怎样拥有理想的身高
1.正确处理疾病
疾病是阻碍孩子生长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显示,现在,许多少年儿童患神经性厌食、甲状腺功能低下、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和营养不良等疾病,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如不及时治愈,孩子的最终生长会受到影响,但只要及时治愈,生长状况的改善也较为明显,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处理孩子身体疾病,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生长发育。
2.保持运动习惯
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双脚并立,两腿前伸,要保持很直的状态。然后,收腹,上身前倾,努力用手去触摸脚尖。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以免操之过急拉伤韧带。
3.拥有良好心理
良好的心理是增高的前提条件,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4.多吃这些食物
幼儿要多吃含蛋白质和含钙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
养宠物能让孩子更自信
宠物虽然很可爱,但是很多父母担心宠物会成为宝宝过敏和传染病的原因,其实只要在饲养时,掌握好预防知识就能抵御感染,而且养宠物对于宝宝来说,可谓是利大于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伴侣动物与儿童心理健康”课题组曾发布研究成果,宠物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社会情绪:自信、有爱心、乐于分享、愿意照顾他人。
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庞大,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等问题,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伴侣动物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课题研究,他们随机选取了北京市11所普通小学的402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显示:相比不养宠物的儿童,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獨,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而且饲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不过,养伴侣动物会增加喂养和卫生打扫等方面的负担。调查显示,在有伴侣动物的家庭中,对于照顾伴侣动物,多数孩子(40%)所承担的责任是陪伴侣动物玩耍和散步,负责喂养伴侣动物(29.3%)和为伴侣动物洗澡(14.8%)的孩子只占少部分。
与宠物接触也有益于儿童的大脑发育,会使他们萌发尊重生命和同情心的美好情感,能激发“给予”的本能,会使孩子的感情表达更细腻。与没有伴侣动物的孩子比,有伴侣动物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由于手指尖的触觉和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促进语言体系的发展,孩子通过与伴侣动物的互相接触,可以提高大脑的运算能力。
此外,有伴侣动物的家庭,离婚率也较低。由于伴侣动物的存在,可以增加沟通的机会,使夫妻感情加深,归家的意识变强,会自觉自愿地产生责任感,并且更加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