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兴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 434020)
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牛胃肠炎的效果分析
黄振兴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 434020)
目的:探究牛胃肠炎应用盐酸环丙沙星在不同给药方法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治疗的180头胃肠炎病牛,根据给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比较三组病牛的治疗效果。结果:口服给药组病牛首次给药治愈率为38.33%,肌肉注射组病牛为41.67%,瓣胃注射组病牛为78.33%,瓣胃注射首次治愈率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结论:瓣胃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治疗牛胃肠炎,可直接抑制病牛胃纤毛虫的生长和活性,抗菌作用显著。
牛肠胃炎;盐酸丙环沙星;不同给药方法;效果
胃肠炎是家养牲畜的常见病,起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是影响畜牧业正常养殖经营的疾病。牛肠胃炎多由于感染胃纤毛虫导致,在起病初期需要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控制,抗生素的抗菌效果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牛作为多胃反刍动物,在常规口服给药下抗生素会混合食物进行反刍导致用药剂量难以控制,极易对牛的胃肠道微生物系统造成破坏,而后腿部肌肉注射由于牛体积庞大药效不明显,导致病牛病情恶化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牛胃肠炎治疗中抗生素给药的方式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以我院收治180有胃肠炎病牛作为案例,分别通过口服、肌肉注射、瓣胃注射三中方式给药,分析盐酸丙环沙星在不同给药方法下胃肠炎病牛的治疗效果。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治疗的180头胃肠炎病牛,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反刍次数增多、粪便稀软、喷射状腹泻、腹泻物中有粘液、黑便等症状,均确诊为胃肠炎。所有病牛均采用盐酸丙环沙星治疗,根据给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别标记为口服给药组、肌肉注射组和瓣胃注射组,每组病牛60例,三组病牛在病情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盐酸丙环沙星剂量按2.5mg/kg给药,口服给药:盐酸丙环沙星直接口灌给药;肌肉注射:在病牛的后腿上方处肌肉直接注射给药;瓣胃注射:盐酸丙环沙星采用100ml0.9%生理盐水稀释后备用,选择病牛的肩水平线位置与第9肋间交界处作为注射点,进行剪毛及常规消毒处理,先注射20ml0.9%生理盐水溶液回抽以确诊针头达到牛瓣膜,注射入稀释好的盐酸丙环沙星溶液。所有病牛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连续给药1~3d,1次/d。
采集180头胃肠炎病牛治疗效果观察指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给药方法的差异卡方比较,检验水准取α=0.05。
分析180透胃肠炎病牛在盐酸丙环沙星不同给药方法下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显示,经过首次给药治疗,口服给药组病牛治愈23头,治愈率为38.33%;肌肉注射组病牛治愈25头,治愈率为41.67%,瓣胃注射组病牛治愈47头,治愈率为78.33%,瓣胃注射首次治愈率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三次给药治疗后,口服给药组病牛治愈38头,治愈率为63.33%;肌肉注射组病牛治愈40头,治愈率为66.67%,瓣胃注射组病牛治愈58头,治愈率为96.67%,瓣胃注射三次治愈率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牛胃肠炎主要发生于胃部粘膜表层和深层组织的炎性反应。在牛胃肠炎治疗中给药方式的选择上受到反刍及体积的特殊性,导致牛口服给药和肌肉注射给药效果不理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瓣胃注射首次给药治愈率为78.33%,三次给药治愈率为96.67%,首次和三次治愈率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瓣胃注射给药治疗中,起效快,剂量小且给药方便,药物可直接通过胃黏膜达到作用部位,有效缩短时间,确保药物达到胃部发挥药效,可对病牛胃部环境进行彻底消炎治疗,抑活或杀死胃纤毛虫,维持病牛胃部内生物环境的稳定,提高治疗效果显著。这与顾春美、甄立家的研究结果一致,均说明,以瓣胃注射治疗操作简单,对于不同年龄和体积的家养牛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短时间内杀死胃纤毛虫,提高用药治疗的及时性,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恶化,有效降低了病牛的病死率,对于降低养殖户经济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瓣胃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治疗牛胃肠炎,可直接抑制病牛胃纤毛虫的生长和活性,抗菌作用显著,在首次给药治疗后即可显著缓解症状,较大程度提高了肠胃炎治愈率,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是用于牛肠胃炎治疗的理想给药方式。
[1] 高启贤.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对牛胃肠炎的疗效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5):117-119.
[2] 顾春美.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牛胃肠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3):192.
[3] 甄立家,董继柱,赵千山,等.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对牛胃肠炎疗效的观察[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