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华
(福建省沙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福建沙县 365050)
一起小鸡念珠菌病的防治报告
陈雪华
(福建省沙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福建沙县 365050)
2016年3月份沙县大洛镇某养鸡户从南平调入500羽43日龄的小鸡,饲养半个月左右发病,个别鸡出现羽毛松乱,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嗉囊肿大,有的眼睑、口角痂皮,经检查诊断为鸡念珠菌病,通过综合防治,使鸡群恢复健康。
小鸡;念珠菌病;防治
鸡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口腔、咽喉、食道形成白色假膜或溃疡,又叫消化道真菌病、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或念珠菌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鸽、鹌鹑等禽类尤为常见。由于养殖户习惯在饲料添加抗菌药物作为疾病防治的一种渠道,所以近年来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主要引起鸡群零星死亡和严重的生长受阻,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016年3月份沙县大洛镇某养鸡户从南平调入500羽43日龄的小鸡,饲养半个月左右开始发病,先是个别鸡出现羽松乱,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饮欲增加,使用抗生素后,仍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反而更多的小鸡发病,发病率达15%左右,2d后开始出现4只死亡,第三天死亡9只。
病鸡出现羽毛松乱,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饮欲增加,嗉囊肿大,用手触摸时柔软松弛,倒提或用力挤压嗉囊会流出酸臭味液体,有的出现眼睑、口角有痂皮,有的伴有呼吸道症状,张嘴呼吸,并带有酸臭味。有的舌面上出现白色圆形凸出的溃疡和易于剥离的坏死物,严重病鸡呼吸急促、下痢而死。
剖检病死鸡,见口腔、咽喉黏膜处有白色或灰白色的假膜,嗉囊黏膜的表面也有散在的灰白色坏死物,隆起易剥离,剥离后可出现红色的溃疡面,嗉囊黏膜增厚。有的腺胃偶尔也受侵害,表面黏膜肿胀、出血,表面覆盖一层坏死性渗出物,肌胃的角质层发生溃烂。有的肠道也出现红肿。
将病料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经37℃培养1~2d时,可形成白色圆形奶油状高度隆凸的菌落,边缘整齐。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沿管底和管壁形成淡白色长丝状,并有酸气味。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化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为鸡念珠菌病。本病应与鸡痘、毛滴虫病、维生素A缺乏症等进行鉴别诊断。
与黏膜型鸡痘的口腔、咽喉黏膜病变相似,但黏膜型鸡痘形成干酪样的假膜较难剥离,张嘴呼吸时没有酸嗅味,而念珠菌形成的假膜易剥离,假膜松脆,呼出的气体有酸嗅味。
维生素A缺乏的口腔黏膜也有相似的病变,但全身症状较明显,步态不稳,两腿无力,眼有明显的肿胀,而念珠菌病的眼睛没有明显的变化。
毛滴虫病也主要是侵害上消化道,病初在口腔黏膜的表面出现针尖大小、界限分明的干酪样病灶,其周围还有可能出一条窄的充血带,当结节增大时,形成无裂缝的成片的假膜,假膜有时表面粗糙,呈花椰菜状突出于黏膜表面,刮取口腔黏液,加少量生理盐水,在显微镜下可检查到运动的虫体,而念珠菌病没有虫体发现。
(1)立即更换垫料,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并对鸡舍用3.5%的来苏尔溶液进行消毒,可有效可有效的杀死该菌,同时防止继发其它疾病的发生。
(2)用制霉菌素进行全群治疗,每1kg饲料中加入制霉菌素150mg,连用7d,同时用0.1%结晶紫饮水,或饮水中加入硫酸铜(1:2000),连用5d。用药2d后,鸡群没有出现新的病鸡。
(3)对个别严重的鸡,可刮除口腔的假膜,溃疡面涂摸可用碘甘油或龙胆紫,同时用滴管向嗉囊滴入2%硼酸溶液3~5ml每日2次,连用5d。
(1)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健康畜禽的上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其他微生物区系的颉颃作用而不致病,当使用抗菌药物时抑制了某些细菌的生长繁殖,便会促使本病的内源性感染,所以不能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作为疾病防治的一种渠道。
(2)在潮湿雨季,也易诱发本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由发霉变质的饲料、垫料或污染的饮水等在鸡群中传播,因此不能用霉变饲料与垫料,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可有效防止发病。
(3)遇到潮湿雨季,在鸡的饮水中加入硫酸铜(1∶3000)或在饲料中加入0.1%赤霉素,每星期喂2次可有效预防本病。
[1] 邓绍基.一起雏鸡念珠菌病的诊疗报告[J].当代畜牧,1995,(3):20.
[2] 孔凡淦,杨凤梅.雏鸡念珠菌病诊疗报告[J].甘肃畜牧兽医,1986,(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