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辉
(四川省三台县新鲁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三台 621100)
三台县新鲁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陈 辉
(四川省三台县新鲁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三台 621100)
农业新型经营业态已成为推动新鲁镇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力量。但是,新鲁镇在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还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作者通过对新鲁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促进新鲁镇新型农业经营发展的主要对策与建议,对新鲁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建议
1.1 基本情况
新鲁镇地处三台县西北部,距县城40km。全镇幅员面积61.15km2,总人口32760人,共辖21个村,176个社,2个居委会。全镇共有耕地2490hm2,属于典型的浅丘地貌。新鲁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入社成员743户,带动农户1414户;家庭农场12家,经营耕地143hm2;各类专业大户267户。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推动新鲁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1.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的成效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给新鲁镇农业带来极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引领新鲁镇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很大改变。
1.2.1 提升了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截止到2016年,全镇土地规模流转面积已达397hm2,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家。
1.2.2 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新鲁镇已有旋耕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2217台,每年能实现机播机收3900hm2左右。
1.2.3 提升了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公司+基地+农户”等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到2016年已签订优质粮油果蔬、中药材等订单合同739hm2。
1.2.4 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 推动轻简化机播机收和循环生态种养等农业新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引进社会资金争取项目资金发展设施农业,已建成连栋大棚等73hm2,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32400m2。
1.2.5 提升了农产品品质 生产优质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绝大部份老百姓的常识。因此,新鲁镇的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度重视,现已成功申报2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发展绿色优质“台沃香米”100hm2。
2.1 产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
虽然新鲁镇已有一定数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产业规模小,特点不突出,同质化严重,产业链条短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性,社会化分工不明确,造成新鲁镇农业经营主体小而全,资源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整体实力弱的局面。
2.2 监管不明确,指导不规范
目前县乡两级没有一个专门的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问题;也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监督办法,存在政策文件多,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更没有规范的扶持支持制度,存在重点轻面、重大轻小等问题。各级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还存在重发展、轻规范,重数量、轻质量,重项目安排、轻运作指导等问题。
2.3 制度缺失,管理混乱
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制度建设上严重滞后,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因此,各经营主体负责人想做什么,不做什么,随意性很大,目标不明确。再加之经营主体内部没有严格的分工,职能部门配备上一片混乱,人员管理欠规范,已成为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2.4 人才缺乏,产品品质低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责人一般都是种植或养殖多年的专业大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存在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缺乏合作意识和管理经验等问题,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的定位模糊不清,对创优质品牌意识相当缺乏,从而导致生产出的农产品大众化,没有特色,缺乏竞争力,市场生存能力极弱。
2.5 资金缺乏,融资能力弱
目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资金主要由自身或成员投入,但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生产物资、品牌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光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筹是无法解决的。而现在能得到国家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占10%左右,其它90%规模较小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缓慢发展。再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组织,存在规模小、固定资产较少、抵押贷款能力偏低等问题,致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3.1 强化合作意识,提高整体实力
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项目资金等形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资源整合,联合经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小作坊式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培育有潜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跨出乡村,组建全镇或县级的联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大合力,创建大品牌,提高竞争力,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成为带动农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推动新鲁镇农业快速向现代化迈进。
3.2 完善管理机构,规范监督扶持制度
首先充实完善县、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机构的编制和人员,改变多头管理、监管缺失的现状。其次建立规范的监督管理制度,“宽严相济”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申办内容和运行情况要严管,但对其申办程序、资金项目申报轻便化、快捷化。第三是政府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情况监督,定期开展评级,并且把运行情况、规范程度等考评结果进行公示,作为项目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实现扶持制度化,点面结合,克服随意性。做到在政策引导而不主导、项目资金扶持而不代替,运行上监督而不越权,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3.3 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不管是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都应该建立规范的会计、利益分配制度,重点加强内部的职能分工、协作关系、入股分红等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激励办法建设。制定的制度不能只是形式,挂在墙上给人看,而是要发挥规章制度本来的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发展壮大,必须坚持以制度管理,杜绝以人管人,改变自由散漫,讲人情、无原则等现象。
3.4 培育引进优秀人才,提升科技水平
首先,政府应主动作为,整合资源,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培育良性的农业创业创新环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人才引进培育,支持农业与工业并重,保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应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主动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班,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再次,组织各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是一举多得的美事,既引进了人才技术,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既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3.5 创新担保机制,完善融资渠道
首先政府出资建立风险基金、担保基金,专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抵押和担保,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能力。其次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规范流转。第三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点,银行完善对农业资源、资产信贷评估体系和投放机制,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1]潘海平. 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3,5.
[2]苏荣存,金桂芳.德州市新型农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16,(32)2.
[3]胡泊.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困扰与对策措施[J].中州学刊,2015,3.
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入驻新都区农发局远程农技专家服务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出行,购物,娱乐,交流变的更便捷。互联网+农业必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
新都农业科技服务超市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由四川省农科院与成都市新都区农发局牵头,在四川久鑫景泰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合下,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用创新的三级专家服务及农技与管理手段,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信息到村、服务到人、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的新型农技服务新模式。对新都精品园区及五大产业联盟企业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搭建起农技推广工作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新都区的农产品超市,通过线下、线上的互动,进一步扩大新都精品园区的农产品影响力及销量。
新都农业科技服务超市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新都精品园区及五大产业联盟的企业展示与推广,以及三级农业专家远程农技服务三大类功能模块。
2.1 新都精品农产品展示平台
该模块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集中搭建特色农产品网络商城,将新都区的农产品精品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便于消费者了解和选购,扩大新都精品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地方特色品牌的建立。平台所展示的企业均有国家相关资质,消费者可以直接访问企业黄页,对提供农产品的企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正真做到放心购买。
2.2 远程农技服务平台
三级农业专家远程农技服务,是通过基层农技推广管理者、农科院首席专家、基层农技指导员,利用台式机、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终端,实现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化管理,为农民随时随地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在四川省农科院的支持下,目前已有18位首席农业专家入驻该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实现以下几种功能:
2.2.1 专家会诊 类似医生坐诊,系统显示各诊室及在线专家情况,用户可选择相应的诊室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开展一对一值班服务。用户也可咨询平台管理人员,找到专业对口的专家进行咨询。
2.2.2 问题咨询 用户在页面上提出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他人员进行评论或交流互动,最终形成农技知识库;其他用户可对已经解决的历史问题进行查询和参考,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
2.2.3 案例库 农技人员和专家下乡服务,为农民当场开启农技处方,这是长期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农技人员将这些纸质的农技处方,及时发送到网上,从而实现了技术资料的积累,方便用户从平台上搜到适合自已的农事方案。
四川久鑫景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四川久鑫景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鑫景泰公司)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和自动化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使传统农业升级转型为现代农业。已经开发出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温室大棚远程管控系统、农产品质量溯源与电子商务系统和大中型农场生产管理系统在公司相关的农场和示范基地投入使用。
公司与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努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为确保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地址:成都市高新西区天辰路88号8栋2单元
座机:028-66767309 66767312
网址:www.scjxwl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