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的现状与引导对策

2017-04-04 16:31罗维铨
关键词:舆论师生互联网+

罗维铨

(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 福建福州 350116)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的现状与引导对策

罗维铨

(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 福建福州 350116)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的非理性成分偏高,高校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缺乏主动性、多功能性与理性正向功能。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存在的这些问题,高校应从加强网络舆论环境、网络舆论队伍、网络舆论空间伦理道德以及网络舆论危机处置应急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入手,提升高校网络舆论正向引导的理性空间。

“互联网+”; 网络舆论; 高等学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舆论的表达空间借助“互联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大学生思维敏锐而活跃,他们善于发现社会生活或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变化,并通过网络传播快速形成热点和焦点,形成舆论场,构成特有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1]它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在当前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舆论引导的背景下,也应重点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这是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与现状

当前,“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空间呈现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是主体意识强、具有较强的活跃性。高校师生作为从事或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各门类学科最前沿的理念与知识接触较多,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形成较为独立的自主意识和自我主张,对别人的观点不轻易认同,其独立意识与主体意识较其他社会群体强。高校网络舆论与其他社会群体的网络舆论相比,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活跃性,具体表现在思维较活跃、言论较开放、独立主体意识较张扬等方面。

其次是内容多元化。高校是社会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地和集散地。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和情感非常活跃,小到生活中的校园后勤管理服务、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制度改革,大到国际风云变幻、国家最高决策,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高校网络舆论的热点。高校网络舆论的关注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

再次是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高校网络舆论的舆论场首先取决于校园的社会结构。高校人员构成较单纯,流动性不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相对简单固定,所以高校校园的网络舆论相对于社会网络舆论只是一种“隐舆论”,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而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大学校园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大师生对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而社会思潮也就自然而然对高校实施有形无形的渗透和影响。因而,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复次是感染力与影响力较强。由于高校集中了大量各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他们受教育程度高,他们的言论对社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大学校园人员相对集中,网络舆论一经产生,便以急剧的速度和广度加以传播。近年来,高校校园发生的许多新闻事件都能够立即把高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就是高校网络舆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影响力的有力证明。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现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舆论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高校师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拥有灵敏的社会洞察力和较高的思想素质,能以自己特有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对待各种社会舆论或思潮,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少跟随“人云亦云”的盲目现象,高校网络舆论的理性成分较高。但是,由于高校网络舆论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开放性、虚拟性与随意性,且自觉规范与理性约束机制尚未完善,因此高校网络舆论也存在较多的非理性成分。

所谓网络舆论的开放性是指“网络舆论空间没有围墙,没有‘守门人’,网络舆论的参与者,不受身份、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自由出入,对信息拥有自主选择与传播的权利,不受传统媒体的制约,一些在传统媒体上不能发布的意见和消息也能通过网络自由发布与扩散”[2]。而网络舆论的虚拟性是指“网络世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参与者隐形于网络之后,在网络中人们可以用匿名或虚拟身份,因此不必考虑自己发表言论而造成的实际后果”[3]。正是由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与虚拟性,使得各种观点都得以充分表达,因此高校网络舆论出现的非理性特点就显而易见了。

2. 网络舆论引导缺乏主动性、多功能性与理性正向功能

首先,网络舆论引导缺乏主动性。目前,大学生借助各种校园交流平台,进行思想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当出现不利于学校管理的负面舆论时,大多数高校很少能及时给予正面回应,更难以主动引导,除了采取让网管员删除帖子的简单被动的办法,无更有效的手段。高校的这种重 “堵”轻“疏”的做法很容易让师生反感,造成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情绪在校园网络环境得不到宣泄,就会转而寻找校外的各大论坛或个人博客加以传播。

其次,网络舆论引导的多功能性缺失。当前,通过整合网络与传统媒体,实现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受众产生逼真及时的“沉浸感”,达到宣传效果最大化,是现代传媒多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现代传媒的这种多功能性我们把它称为“媒体效应”。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网络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发挥“平台作用”,无法充分实现现代传媒多功能性的“媒体效应”。究其根源是高校校园网络的硬件设施较弱,网络管理者队伍不强,以及校园网的运作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单一,缺乏多功能性融合。

再次,网络舆论引导缺失育人的能动功能。在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高校很多改革措施与做法不断被关注,成为网络舆论焦点与热点。对这些反映新情况和新变化的网络舆论引导,一些高校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等宣传层面,较少关注如何强化师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等问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重“宣”轻“教”,网络舆论引导的育人能动功能缺失。

二、提高“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思考

事实证明,正确有力的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对于凝聚师生的精神信念、构筑共同的思想基础、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提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网络舆论环境建设

要构建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面对出现的各类校园网络舆论,高校要因势利导,主动介入,把握引导校园热门话题,并将其设置为校园网络的“议程”。可以通过举办类似 “网络问卷”“网上投票”“网上嘉宾访谈”,以及“新闻直播间” 等活动,组织师生对他们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同时根据所设置的“议程”适时推进,以达到正向影响和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目的。

要构筑畅通的网上互通渠道。“网络时代,谣言止于信息公开。”为了让那些谣言和小道消息止息,高校应在原有的传统沟通渠道,诸如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师生面对面活动等基础上,积极构筑通畅的网上互通渠道。这些网上互通渠道至少应包括校长邮箱、微信公众号、论坛互动等,让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者与师生进行交流沟通与协商,让师生了解学校的想法和治校方略,取得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可以及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最新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网络舆论队伍建设

要选树网络“舆论领袖”。网络“舆论领袖” 的意见对受众有极大影响力,对于舆论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将那些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网络技术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党员教师与学生党员组织起来,建立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并将其培养成为网络舆论空间的“舆论领袖”,对网上舆论加以正确引导,形成完善的信息交流与行为干预格局。

辅导员、大学生导师作为大学生的成长引路人,在高校网络舆论队伍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他们的个人博客、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网络个人空间都是大学生较为关注的内容。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导师应通过定期发表日志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重大的焦点、热点问题做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

(三)加强网络舆论空间的道德与法制建设

要逐渐规范网络舆论行为。高校要通过不断完善诸如上网实名制等网络管理制度,有效约束师生的网络舆论行为,使网络舆论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高校应在课程教学和德育工作中主动融入网络法制与伦理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理性甄别、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树立文明上网的规范意识,使师生既能自主表达各种利益诉求,又能在网络议论和网络评判时,把握好分寸,做遵守网络道德与法治的合格公民。

要宣传和普及师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在网络时代,我们在便捷地使用网络信息的同时,不良信息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大量实践证明,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网络安全知识,对网络信息缺乏警惕性,是不法分子施行网络犯罪的重点对象。针对这一实际,学校应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尤其是网络安全法,增强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四)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处置应急机制建设

网络舆论危机处置应急机制包括网络舆情预警、网络舆论缓释和阐释,以及网络舆论反思三大机制。这三大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处置应急机制的建设质量。

要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的预警是指“发现对网络舆情出现、发展和消亡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连续不间断地动态监测、度量及采集他们的信息,根据预警体系内容,运用综合分析技术,对当前网络舆情做出评价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等级预报的活动。”[4]高校可以通过舆情的监控和预警,发现尚处于校园网络舆论形成潜伏期的各种苗头,及时采取措施,消解这些不良影响,最终实现预警的目的。

要建立网络舆论缓释与阐释机制。舆论的缓释与阐释可以起到稳定情绪、凝聚力量等作用。在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期与蔓延期,高校应借助网络媒体,采取主动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的缓释与阐释作用,引导事件朝着正向轨迹发展。

要建立事件衰退期的反思机制。在事件即将消解或衰退的时期,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组织师生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尤其是对那些关于事件产生的原因、能否避免处置过程中的失误等问题应重点梳理反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生的网络应对能力,促进学校网络舆论文化健康发展。

注释: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2][3] 伊文婷:《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与高校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教育探究》2011年第6期。

[4] 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017-05-17

2017年福州大学教育管理研究专项基金项目(17SKZ07)

罗维铨, 男, 福建闽侯人, 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

G641

A

1002-3321(2017)06-0106-03

余言]

猜你喜欢
舆论师生互联网+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