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7-04-04 14:24:36马艳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兽医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县区废弃物兽医

马艳/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县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马艳/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县区兽医实验室是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防控及重大动物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多种动物疫情频发,动物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县区兽医实验室承担的任务也愈加繁重。为消除和减少县区兽医实验室内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避免生物安全事件发生,保护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健康,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县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进行探讨。

一、县区兽医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

各县区兽医实验室虽然有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基层单位混岗现象普遍,分配在兽医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对生物安全的管理体系及制度等不能正确理解,使各项管理制度只是停留在书面上或墙面上,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生物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形同虚设,对实验项目基本未开展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也未对实验室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各县区兽医实验室的种种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安全隐患。

2.实验室建设、布局不合理。

为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兽医实验室应处于一个相对独立或封闭的区域,合理划分各功能区。但由于条件限制,多数县区兽医实验室为旧办公楼改造而成,故实验室没有处于相对独立或封闭的区域,各功能室布局较不合理,如办公区域与实验区域未严格分开,门窗密闭性较差,墙面、地面不利于清洗消毒等,虽然基本能达到BSL-1实验室的要求,但在防火、防蚊蝇、防鼠等方面存在着生物安全隐患。

3.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危害性认识不足。一是县区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一般没有设专职的实验员,多为兼职从事实验室工作,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生物安全知识缺乏等问题,对生物安全危害性认识不足。在进行布鲁氏菌病及禽流感样品检测时,不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若被检测的血清样品中有被感染的样品,则实验人员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二是由于县区级兽医实验室一般不从事病原学检测,导致部分实验人员存在着错误的观念,认为本实验室从事的检测没有危险,不会发生被感染事件,就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实验室操作,甚至有在实验间隙进行喝水、进食等行为,若被检测的动物样品中存在感染人的致病原,则极有可能发生实验人员被感染的生物安全事故。

4.仪器设备缺乏保养、检定、维护。部分县区兽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缺乏专业人员保养、维护和管理。多数县区兽医实验室的移液器、酶标仪、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等实验关键设备从购入后,几乎未进行检定和维护,这些既有可能造成实验检测数据不准确,也可能造成实验室潜在事故风险。

5.实验室废弃物处置不规范。

县区兽医实验室基本没有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实验中产生的液体常常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实验结束后,未能按规定及时处理具有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的实验室废弃物,个别实验室甚至直接将实验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置。

二、建议措施

1.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各县区兽医实验室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各项管理制度,成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明确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协助开展、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逐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对可能存在感染实验人员的实验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作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及演练,使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具备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合理布局实验室,做好内外环境生物安全管理。有条件的县区应在单独的区域建设兽医实验室,如无条件,也应建好屏障或缓冲区,确保实验区域与办公区域相对独立。严格按照《兽医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要求,合理设置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血清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等功能室,并在重要实验室安装空调、洗眼器、自动开关、紫外线灯等防护消毒设施,加强门窗密封性,并做好防火、防蚊蝇、防鼠等措施,有利于生物安全管理。

3.加强生物安全制度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各县区兽医业务主管部门应尽量保证兽医实验室人员的稳定性,至少固定2~3名实验室技术人员,加大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使他们牢固树立严格遵守生物安全制度的意识,进入实验室内必须穿工作服、带鞋套,进行实验时应根据实验项目着装相应的防护装备,在进行对人有感染性样品的检测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实验结束后,必须对实验台面、器皿、地面等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不发生实验人员被感染的生物安全事故。

4.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消除生物安全隐患。加强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合作,每年定期对移液器、酶标仪、生物安全柜等实验关键设备的检定,并做好定期维护与保养,规范登记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对实验人员做好培训,严格按照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消除生物安全隐患。

5.规范处置兽医实验室废弃物,加强动物病料生物安全监管。对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液体和废水,应收纳在一起进行消毒、高压灭菌等处理后,才能排入污水管;各县区兽医实验室应积极向财政争取经费,加强与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合作,在实验结束后,及时将实验废弃物交给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动物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病原扩散。

三、总结

县区兽医实验室虽然处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层,人员少不固定、工作多任务重,但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必须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模式,完善各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培养和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确保县区兽医实验室安全运行,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县区废弃物兽医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26
我是兽医志愿者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世界博览(2020年19期)2020-10-30 10:02:46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3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41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声屏世界(2015年2期)2015-03-11 18: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