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龙
(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野鹤镇站,重庆 404329)
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
张建龙
(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野鹤镇站,重庆 404329)
在现代化规模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而且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该文就引起仔猪腹泻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及其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综合阐述。
仔猪:腹泻;防治
仔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临床变化和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多见于3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达100%。仔猪腹泻在潮湿、寒冷和温差大的季节易暴发该病。产房里的哺乳仔猪表现为断奶早,死亡率高,小规模的猪场产房有时仔猪接近全军覆灭,管理较好的猪场由于防疫思路正确,对该病的控制比较好,损失相对较小。
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是类冠状病毒,该病的主要病因是传统的病毒性腹泻病毒,也混合了其他的感染因子,如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仔猪腹泻的病原不完全是变异的毒株。本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粒子呈现多型性,倾向圆形,外有囊膜。
本病只发生于猪,尤以哺乳仔猪最为严重。仔猪流行性腹泻病可单一发生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也有可能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病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果一个猪场陆续有不少窝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的断奶仔猪,使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本病多见于寒冷季节。
(1)饲料霉菌毒素是主要诱因,很多生下来就呕吐、水样腹泻的仔猪解剖时,肝脏呈土黄色,特别是麸皮量大的配方,如妊娠料,麸皮达到20%以上,加上麸皮水分高、存放时间长,原料霉变不可避免,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力低下,抗体持续时间短,抵挡不住腹泻。
(2)蓝耳与圆环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也造成抗病力和免疫力下降。
(3)温度低、湿度大、空气污浊,特别是对配怀舍的温度不重视,温度低到几度,仔猪腹泻往往总是从配怀舍开始再感染到保育舍、育肥舍,最后是产仔舍,要求产仔舍温度升到25℃很难。
(4)保健工作不及时,忽视了对种猪的投药保健,使细菌性病原活跃,有的猪场是先发生细菌性腹泻,再转为病毒性腹泻。
潜伏期一般为5~8d,人工感染潜伏期为6~24h。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大小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d内死亡,死亡率较高。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后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肥育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一周后康复,死亡率较低。成年猪症状较轻,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d可治愈。
剖检变化表现为尸体消瘦、皮肤暗灰色、皮下干燥、脂肪蜂窝组织表现不佳。肠管膨胀扩张、肠壁变薄、肠内有黄色粘稠液体、小肠黏膜绒毛大部分萎缩变短、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剖检病变局限于胃肠道。胃底黏膜潮红充血,并有粘液覆盖;部分病例有小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絮状小片;中大猪可见溃疡灶,靠近幽门处可见有较大坏死区。
(1)加强营养,控制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霉剂,同时加入高档维生素。
(2)提高温度,特别是配怀舍、产房、保育舍。大环境温度配怀舍不低于15℃、产房产前第一周为23℃、分娩第一周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第一周28℃,以后每周降2℃,至22℃止;产房小环境温度用红外灯和电热板,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猪的饮水温度不低于20℃。同时用复合酚按照1∶500稀释后清洗消毒圈舍,将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赶入产房,产房提前加温。
(3)定期做好猪场保健,全场猪群每月一周同步保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滋生。对母猪分娩后的3d保健和仔猪的3针保健,可选用龙米先注射液,母猪产仔当天注射10~20ml/头,若有感染者,产后3d再注射10~20ml/头,仔猪3针保健即出生后的3d、7d、21d,分别肌注0.5ml、0.5ml、1ml。
(4)发生呕吐腹泻后立即封锁发病区和产房,尽量做到全部封锁。扑杀10日龄之内呕吐且水样腹泻的仔猪,这是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猪群的最佳方法。
(5)对8~13日龄的呕吐腹泻仔猪用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碱或诺氟沙星,温热39℃左右进行灌服,每天4~5次,确保不脱水为原则。病猪必须严格隔离,不得扩散,同时采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一周之后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1] 肖锋.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J].今日养猪业,2014,(5):59.
[2] 马力,杨丽梅,王艳,等.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J].畜禽业,2009,(1):70-72.
[3] 林洪强,韩宜均,殷会成,等.仔猪流行性腹泻有效防治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19(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