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2017-04-04 01:28祝春秀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科技农业

祝春秀

(四川省农业厅,四川 成都 610041)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祝春秀

(四川省农业厅,四川 成都 61004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重大管理创新。在四川省财政厅的支持下,2008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地方创新团队建设试点,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6730万元,建设创新团队15个。9年来,各个团队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围绕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集聚优势科技资源,强化技术集成,在良种选育、高产优质关键配套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川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团队

1 充分肯定近年来创新团队建设取得的成效

1.1 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着力,为促进农业保供给作出了很大贡献

四川是农业大省,保供给始终是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各创新团队以促进科技与产业结合为出发点,推动研究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解决了一大批生产实际问题,促进了产业大发展。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3483.5万t,在全国的位次由第7位上升到第5位,增速居西部12省(区、市)首位;油菜籽、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均呈现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1.2 围绕科技支撑质量提升着力,为增强农业竞争力作出了很大贡献

除2017年新建的肉牛、肉羊和淡水鱼3个团队外,创新团队共取得了15项国家级成果奖、90项省级成果奖,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6项,育成了329个农畜新品种(其中国审58个),创新集成新技术371项,创制新材料1962份,研制新工艺101套,开发新产品205个,形成标准规程199项,明显增强了我省农业产业技术供给能力,为川字号农产品拓宽市场空间、提高美誉度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1.3 围绕科技支撑精准扶贫着力,为助力农业促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

各创新团队积极担当扶贫责任,紧紧围绕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对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迫切需要,通过结对帮扶、巡回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群众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各创新团队累计开展扶贫需求调研342场次,为贫困村制定服务计划647个,组织开展新型主体培训2719次,开展农民培训10242次,累计培训农民达50万人(次),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科技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掌握科技提升增收的能力。

1.4 围绕科技支撑决策服务着力,为整合农业产业链作出了很大贡献

创新团队凝聚优势创新力量,以产业链整合科技链,吸纳了4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有关企业参与,探索了符合农业科技规律的管理运行模式,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全方位服务的科技服务新机制,畅通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支撑通道,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各创新团队提供的政策建议、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达到550余件,其中获省领导批示近80件,推动了农业农村重大政策的创设创新,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 深刻认识加快科技创新和创新团队建设对四川省农业发展的紧迫意义

农业科技进步,历来是支撑和引领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几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粮油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果菜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6年与2010年相比较,茶叶产量增长56.2%,蔬菜产量增长36%,水果产量增长63.2%。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提高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提高31.5%。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大步跨越,从2008年的7430元提升到2016年的11203元、增长50.8%。但全省农业特别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我们面临做大量保供给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双重任务。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加快农业提质、增效、升级,根本要靠农业科技创新,关键要靠创新团队引领带动。

2.1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根本出路

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对四川提出的重大命题,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当前,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局面尚未扭转,面对农产品社会需求日益成长、需求质量越来越高而农用土地、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的严峻挑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等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快的问题日益突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唯有科技进步。我们必须以科技进步为核心和先导,用技术、资本、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去替代不断减少的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物质装备、经营组织、管理方式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团队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宽广的发展视野,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持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2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当前,我省农业发展正面临3个压力: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资源需求持续扩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的压力加大;二是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下降问题日益突出,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2000年的56.7%已经下降到约38%,下降的18.1%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同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11.9%,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压力加大;三是农业劳动者与非农劳动者收入差距仍然不断扩大,而且由于农业供给结构不优,大宗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特色农产品优势不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速从2012年超过10%下降到2016年不足8%,相当一部分农民是贫困户,加快农业劳动者增收的压力加大。在这种背景下,我省要增强农产品供给质量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强大动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开发、低成本劳动力供给、低端产业生产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产业链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走人才、技术、资本、文化密集型的发展路子,增强优势产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创新团队拥有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既能直接提升农业生产力,又能深度影响生产关系。

2.3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本保证

农业生态环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环保与质量安全相互促进、互为一体。我们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大力提高节水节肥、质量安全、土壤治理、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生态化、生产标准化、监管规范化。创新团队注重农业全产业链协作,提供产加销一体化全方位技术服务,有利于从整体上设计和保障各个环节的生态环保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但从目前看,创新团队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团队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创新团队建设还没有实现大宗主导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全覆盖,蚕桑、奶产品、牦牛、草业等特色产业还没有创新团队引领科技创新,团队岗位设置不适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岗位专家联系协作不够紧密;二是团队服务不能完全适应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任务。产业需求的导向还不够强,适应市场规律深入调研科技需求不够,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提升空间,产业技术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新型职业农民联动协作不够,科技无效供给多,一些优良品种研发几年都没有转化;三是团队管理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科技进步的新要求。对科技资源的统筹使用不够合理,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整体效果不明显。学术氛围不浓;有的有集体活动,但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团结共事能力欠缺;很多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展示和推广不够。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3 紧扣服务四川农业发展大趋势,把握科技创新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总体要求

新时期,四川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创新团队建设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构建“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以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产业技术支撑工程、成果转化应用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以创新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体制为动力,全面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一要突出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导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切实把追求的目标放在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上,围绕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总体部署,市场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什么提升农产品品质就研发什么,针对性开展重点研发、集成配套和转化推广,着力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要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面向市场需求,聚焦结构调优、生产调绿、产业调强,加快科研思路转型,在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围绕建设“四区四基地”,推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推动农业科研由主要面向第一产业转向全产业链延伸,增加有效科技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三要突出农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要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导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联合攻关、技术集成和示范培训,研发推广优质高产抗逆品种和轻简化、绿色化、高值化技术模式,加快我省农业迈向标准化生产、品质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和循环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内在增长。

四要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目标。要把转化应用作为一切科技进步的最终目的,为转化而研究,为推广而实验,为应用而集成。要加强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引导与调控,健全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评价机制,创新科研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五要突出农业科技服务农民提升农民。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又要立足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突出农民主体,对接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大力研发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大力指导培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技能,让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掌握农业先进技术,会用现代农业技术组织生产经营。

落实以上总体要求,农业科技创新及创新团队建设重点要在4个方面求得突破:

3.1 在发展四川现代种业上深入求得突破

现代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把发展现代种业放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创新团队建设的先行领域。

3.1.1 健全多学科跨单位的育种攻关协作机制 要以创新团队为示范引领和资源整合平台,按照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要求,以增强育种能力为核心,以技术优势领域和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涉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种子企业两个主体的优势。要发挥好创新团队平台作用,促进科企实质性对接,鼓励通过股份合作、项目合作和人才合作等方式,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3.1.2 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适应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加强育种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选育一批重大突破性优良新品种,创建一批川粮、川菜、川果、川茶、川猪等川种优势品牌,支撑我省粮油、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向优质专用,以及茶叶、水果、蔬菜、草食牲畜等向特色优势方向加快调整优化。

3.1.3 以种业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要健全农业良繁体系,以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省级特色优势产业种子基地、国家级种畜禽场等建设为重点,产学研政企共同打造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布局相协调、以集中育种育苗为重点的良繁基地。要围绕市场导向,积极引进、选育一批效益好、高产优质、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大力开展试验、示范、展示,加快良种化进程。

3.2 在建设主导产业技术体系上深入求得突破

农业主导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我省粮油、生猪、果菜茶、水产品等产业不同程度存在品种退化、品质不优、产量不高、品牌不响、产业链不长、产业融合不深等问题。要把建设主导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

3.2.1 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粮油作物重点要突破一批轻简高效、节水节肥、抗逆减灾等用养结合、高效种植关键技术,构建适应新型经营主体的安全技术保障和支撑体系,大力集成示范全程机械化生产、肥水耦合高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经济作物重点要大力发展加工专用原料标准化种植、高效复合种植、工厂化育苗、自动化清洁生产等技术及应用示范。畜禽水产业重点要大力发展设施化养殖和环境控制、饲料安全高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种养循环等技术及应用示范,积极构建农牧渔结合、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的模式与技术体系,推进重大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

3.2.2 推进科技与农产品加工深度融合 要加强农业投入品安全风险评估、农产品安全监测及预警、标准化种养殖技术标准规程、机械化施药等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要积极研究改进农产品加工工艺设备,大力开发果蔬茶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推进腊肉、香肠等肉制品和牦牛奶、有机奶等高品质乳品等肉蛋奶加工技术研究,开展粮薯豆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积极开发药食同源等功能性农产品。

3.2.3 推进科技与农产品流通深度融合 要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订单直供、中央厨房配送等新业态发展需求,分产业、分品种开展农产品全生产周期安全风险评估、终端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有害物质快速检测与控制、主要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信息系统、农业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确保各环节质量安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3.3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深入求得突破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直接环节。要按照提升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检验科技创新及创新团队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3.3.1 把农业产业园区作为转化应用的主要载体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把园区作为主要载体,科技资源、人才等都要主动向园区集聚,打造一批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要创新任务对接机制,鼓励支持创新团队等与园区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机制,联合设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等平台。园区布局在哪里,科技就服务到哪里,园区需要什么技术,科技就要提供什么技术,支撑园区建立生产、加工、营销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3.3.2 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转化应用的关键对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引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对接和科技合作,注重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桥梁作用,积极构建“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推广组织吸纳、转化、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将适时召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场会,推广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经验,创新团队也要认真思考更好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措施办法。

3.3.3 把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转化应用的重要战场 围绕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继续开展需求调研、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种质资源,加强土壤改良、育种育苗、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等集成应用,形成“转化一批成果、培育一门产业、脱贫一方农民”的良好局面。要聚焦深度贫困县探索差异化、倾斜性的帮扶机制,我们计划每个团队联系3个县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服务。

3.4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深入求得突破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所在。要按照强化产业需求导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要求,把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工程。

3.4.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科教一体 以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扎实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培育扩大农业应用型中高级人才队伍,激励涉农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技推广组织就业。鼓励创新团队、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推广机构组建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建设重点实验室、良种育繁推基地等,促进技术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3.4.2 育才引才壮大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从根本上看是人才建设。支持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依托省委、省政府招才引智重大工程计划,引进一批农业领军型人才;要有序推进创新团队的换届,鼓励把领军型人才纳入到创新团队建设。要围绕我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十三五”规划,发挥好指导、培训等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运用能力,造就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4.3 强化权益保护 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创新团队要强化宣传展示。鼓励申请专利,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管理机制。要认真实践好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政策,推进利益分配机制创新,保障科技人员收益。

4 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及创新团队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业科技创新及创新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举措。要强化统筹谋划、投入支持、绩效管理,全力保障工作推进。

4.1 强化统筹谋划

四川省农业厅要进一步把农业科技创新及创新团队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研究编制农业科技创新“十三五”实施方案,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研究谋划科技创新举措任务。要深化研究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动态完善创新团队设置和团队岗位专家设置,加强对工作指导,当前要争取新建牦牛、桑蚕、奶产品创新团队。

4.2 强化投入支持

要积极整合和争取财政资金项目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要用好创新团队专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等项目资金,优先支持促进产业提升发展明显的团队和专家。要抓住脱贫攻坚等重大机遇,积极拓宽农业科技投入渠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

4.3 强化绩效考核

要加快研究科技创新及创新团队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中期调整、经费奖惩、动态管理”制度。要落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加强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的绩效考评,加强年度考核、中期考核与任期考核,加大现场考核技术运用实际效果的力度,实行优胜劣淘。创新团队要加强资金监管,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要加强监督检查,对经费使用出现问题的,落实一票否决。要用好绩效考评结果,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资金支持。

2017-09-05

祝春秀(1963-),女,彝族,现任四川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猜你喜欢
农产品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