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可视化融媒体前端系统建设

2017-04-03 08:07杨啸天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直播间图文可视化

杨啸天

安徽广播电视台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41

1 发展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拥有强大社交属性的媒介产品蓬勃发展,多元化信息直播逐渐成为直播发展的趋势。目前,广播利用微信等APP,即使每天不断更新大量的音视图文信息资源,也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广播来说,建设一个包含完善互动的音视图文融媒体前端系统是非常迫切的。

2 系统概述

广播可视化融媒体前端系统与现有的传统网络视频不同,它是视频、图文、互动的融合。通过直播室多视角拍摄,多画面切换(直播室视频、外场视频,如紧急事件报道、路况现场、无人机视频、图文素材等),多种互动方式(弹幕、投票、问答等)、多个APP分发(微博、微信、台运营APP或网络视频),以及网络云支持平台等实现传统广播与移动终端的紧密融合。

可视化融媒体前端系统具备完善的可视直播,包含了流媒体发布,音视频的剪辑以及互动等功能,能加强听众和广播的交互,增强广播节目的凝聚力。

整个系统包括直播间、230平米演播厅及外场融媒体前端系统。

3 系统组成

3.1 广播直播前端音视图文系统

广播直播间可以安装多镜头视频直播系统,建设分频率的前端音视图文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拍摄实况视频、图片,并可快速剪辑片段、叠加字幕,通过网络快速传送到直播间的视频播出工作站,作为直播间的一个虚拟镜头或素材快速播出。直播平台支持对直播视频源进行自由切换,直播源包括演播室画面、本地视频、APP回传、无人机回传、网络推送视频流以及来自电视台的视频等。

230平米演播厅采用虚拟演播室和图文包装技术,在完成高清化录制和传输的同时,建立流媒体网络推流系统,实现视频多路分发及共享。

3.2 实现多维可视化

可视化不单单指直播的可视化,还包括回放可视化,视频节目可以本地或移动端剪辑后,用于精彩回放和社交媒体分享传播,音频节目也可以有图文可视化,用户在手机和电脑上回放该节目时,可以边听边看到相关的图文以及一些投票类的H5可视元素。

3.3 实现多种互动

主播互动系统实时显示微博、微信等应用上主播与听众互动消息;支持主持人在播出过程中发送图片、微视频、投票、红包、礼券等内容到微信公众号的“可视化窗口”;并支持主持人对微信、微博、短信进行便捷回复,为主持人、导播提供各种游戏、活动、投票、宣传海报,帮助主持人丰富节目效果;支持听众通过手机端进行评论(包括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送礼物、充值等行为;支持将听众评论以弹幕的形式,在直播间的直播页面上显示。

直播间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4 技术方案

图1 直播间系统组成

直播室音视频流通过工作站进行合成,并上传至系统进行播出。网络视频流(包括手机直播和无人机回传)通过审核处理上传至系统,并由主播在播控端进行切换播出。系统向互动工作站提供互动页面,主播通过该互动页面与听众进行互动。

直播机房设置多个摄像头,并可智能切换播出画面。融媒可视化前端互动系统接受多平台视频音频流,当某个嘉宾说话时,这个镜头的画面会智能地被调度为播出画面。整个直播机房布置一个全景摄像头,安装在较高的位置,系统会智能判断,在合适的时间切换到直播间全景镜头以及各个分镜头。

通过集成可视化融媒体前端系统实现多个互动平台的信息汇总。现在互动平台越来越多,主持人在直播过程只能顾到一个平台,甚至一个平台的一个互动账户,而其他的平台完全顾不到。随着互联网直播的兴起,花椒、斗鱼、映客平台上看直播的人越来越多,这么多账户的留言让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无法兼顾。通过集成可视化融媒体前端系统把不同的互动平台上的消息和对应的用户数据信息采集到后台中,主持人可以登录到云中实时查看各个平台上发来的实时消息,并可以在该互动平台上对用户进行批量回复,还可以将用户发来的图片、语音、微视频等,经过挑选、审核和编辑,快速地推送到实时发布。

230平米演播厅系统包含了传统演播室演播系统、虚拟演播系统、图文包装系统、导播EFP系统、流媒体网络推流系统以及数据记录存储系统。均以全高清直播和录制为最低标准,提供高质量视频给广大受众。

图2 直播间技术系统组成

直播间技术系统,如图2所示。

总 结

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从媒体格局上看,传统媒体受众规模逐渐缩小,因此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推动广播多媒体的融合发展,使得广播电台技术体系及生产机制流程逐渐变革。

猜你喜欢
直播间图文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羲和号”开直播间
画与理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我们的直播间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