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管理路径探讨
——对莱州农机安全生产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17-04-03 15:47:37卞虎陈乐萍
山东农机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拖拉机农业机械农机

卞虎陈乐萍

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管理路径探讨
——对莱州农机安全生产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卞虎陈乐萍

农业机械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不仅从事土地耕作,而且广泛应用于公路运输、集贸市场交易等活动,因而,农机安全生产已成为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下面结合当前莱州市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做如下探讨:

一、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

莱州市是农机大市,也是烟台市农机发展起步最早的县市。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机械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社会保有量大。到2015年底,全市统计在册的农业机械保有量达3.2万台,其中拖拉机达到2.9万台,配套机具3.8万台,小麦和玉米联合收割机3017台,农业机械总值11.4亿元,农机总动力155万千瓦,比周边县市区高出近10个百分点,占烟台市的20%。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及常规性的农田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二是发展速度快。农用运输机械、大型农用联合收获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迅猛增加,作业能力显著增强,不仅加大了综合开发的力度,使农业生产形成规模和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而且涌现出许多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杨维松,率先成立的农机合作社经过6年的创业发展,社员已从最初的22人发展到现在的165人,固定资产322.5万元,拥有拖拉机3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8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1台,免耕播种机6台,深松整地机4台,耕、播、植保等其他配套机械37台(套)。合作社占地10亩,建筑面积1300m2,其中钢结构一体式标准库房1050m2,维修间52m2。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106亩,实现了对内规模化经营,对外订单式服务。农机产业化的发展,有效地拉动了农业生产,同时解放了大批劳动生产力。目前在农村,真正种地的只有老年人,机械代替了人力劳动,为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及加快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三是服务领域广。随着机械的增加,作业领域逐步由农田作业延伸到山区开发、滩涂养殖,在莱州实施各项农机示范创新项目以来,从玉米收获到粉碎加工,均由机械作业完成,加之石材开发加工区域、海上滩涂养殖区域、果品种植区域大量的运输依靠拖拉机完成,使机械作业的空间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开辟了农民增收的门路,另一方面管理面越来越大,目前莱州市石材开发、滩涂开发等领域机械作业中农机作业占70%。

二、农机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农业机械的快速增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目前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宣传工作不深入,法规贯彻有死角。宣传法规、教育群众是农机部门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机安全生产几乎电视上看不到影,电台上听不到声,综合性报刊上见不到文,很多人不了解农机执法、甚至不知道农用拖拉机要挂牌、办证等基本常识。农机执法中经常听到被查拖拉机手,委屈地说:“手扶拖拉机当牛用,常年压地头还用办牌证?”这都说明宣传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农机管理部门的知名度还很低,农机法规还没有深入人心。

二是农机户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法制观念淡薄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管理力度不够,宣传工作不深入,农机户法律意识淡薄,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很差。有些农机户知法犯法、逃避监管,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也有些人把正常的法规管理看成是乱收费,经常与执法人员抵触对抗,由于受这些消极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一些牌证齐全的农机户思想认识也发生偏离,在部分群众中形成了“挂不挂牌无所谓,有证没证都一样,主动办也不省钱,查到再办也不晚”等错误观念。

三是农用拖拉机费用高、农民负担重。客观地讲,农用拖拉机主要从事农田作业和短途运输,经济效益一般较差。一旦挂牌跑运输,多个部门的税、费、罚款等随之而来,使一部分驾驶员难以承受,这也是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接受管理的原因之一。加之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农民难以承受,致使机手“黑车非驾”,违章超载,逃避管理,增加了事故隐患。

四是基层农机组织管理不到位。随着基层农机部门改革合并,有些镇街农机工作被挂空档,农机专业人员常年跑片包村,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增加了管理难度。另外人员调整后,一些新上岗的人员由于业务生疏,工作经验不足,起不到中间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致使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在基层得不到很好地落实。

三、对策和建议

农机安全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为民服务、保民平安为出发点,以安全管理为中心,不断强化源头管理,坚持标本兼治,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和管理网络。进一步治理无牌无证,开展预防群死群伤事故的专项整治,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抓好农机安全,关键是落实责任制,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不留空档,不出死角。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及时、准确上报,坚决杜绝迟报、瞒报和漏报现象。二是从驾驶员培训、考试、发证和车辆标准等环节进行责任倒查,谁挂牌,谁负责。三是要切实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对全市农机监理人员进行再培训、再登记、再换证,通过整顿监理队伍,确保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纪律严明、执法公正、业务精通、反应迅速”的农机监理执法队伍。

(二)强化基层基础,狠抓源头管理。市农机部门担负着全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正所谓“交通管理一条线,农机监理一大片”,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基层和基础工作,重点抓好镇村的农机管理。一要健全完善镇街农机管理组织。建议市政府在镇级增加农机人员编制,确保农机人员从繁忙的包村工作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农机安全管理。二要继续搞好“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通过活动解决基层在农机安全宣传、常规管理等工作方面的空档问题,实现农机安全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三)重视舆论宣传,搞好教育培训。首先,要组织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法制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其次,要强化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全市每年至少应开展两次“农机安全宣传月”活动,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常识,使之家喻户晓。三是严把培训考试关。凡未经培训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发放驾驶证。严格按照“谁培训、谁考试、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四)实行准入制度,规范牌证管理。要充分利用年检年审等时机,对拖拉机牌证管理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规范,为依法履行对拖拉机的全面管理打好基础。一是要严格准入制度。办理牌证的拖拉机必须是取得《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或国家经贸委公告的产品,杜绝为不符合规定的拖拉机核发牌证,严禁为“大吨小标”、非法改装车辆登记和挂发牌证。二是强化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严格执行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杜绝只审证不验机、不审人现象的发生。三是停止为拖拉机以外的机动车辆发放牌证,禁止超范围办牌发证。

(五)突出管理重点,加大整治力度。要以治理拖拉机违章载人为重点,以纠正超载、超速、无牌

无证行驶、作业和酒后驾驶为主要内容,继续在全市开展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生产整治活动。要变集中整治为经常性的工作。积极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配合,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坚决制止有隐患的拖拉机上路行驶,制止农用车运载学生上学。要普遍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对事故隐患下达整改指令书制度,完善安全防范制度和应急制度,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安全无事故。

猜你喜欢
拖拉机农业机械农机
沃得农机
飞上天的“拖拉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牛哄哄的拖拉机
拖拉机闯祸了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0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04:02:20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25
冬季拖拉机的使用与维护
山东农机化(2015年6期)2015-01-03 08: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