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2017-04-03 15:25景晓卫林正雨李晓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藏区生态农业农技

景晓卫,林正雨,李晓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景晓卫,林正雨,李晓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通过分析四川藏区农业现状及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找出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提质增效、精品化发展,农旅互动、产业协同发展等对策,可为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制约因素;对策

四川藏区是我国五大藏族聚居区(康、青、卫、藏、阿里)之一,康区即四川藏区,它是我国五大藏区的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同时康巴藏族对整个藏民族的影响也极大,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治藏必先安康”,说明了康区战略地位的重要。四川藏区作为集民族地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态敏感区于一体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域,是国家和四川省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黄河与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社会稳定的主战场。因此,在新常态下必须找到能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并助力区域脱贫奔小康的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四川藏区农业现状

四川省藏族聚居区是指四川省境内的藏族人口聚居区,位于川、藏、青、甘、滇5省结合部,地处东经97°26′~104°27′,北纬27°57′~34°21′,面积24.97万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51.49%,藏族人口仅次于西藏。其行政区划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18县(统称甘孜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县(简称阿坝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简称木里县),共32个县级行政区域519个乡镇(其中建制镇61个)[1]。

1.1 阿坝州农业现状

阿坝州紧紧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深入落实中央和省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迅猛,生产基地加速向高半山区、高寒牧区延伸,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效益显著提升[2]。2014年,阿坝州农业增加值11.56亿元、林业增加值27.05亿元、牧业增加值22.95亿元。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7.985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7万hm2,总产量达16.48万t;蔬菜播种面积1.79万hm2,产量63.21万t。特色产业基地扩大面积,新增农(林)业基地3 467 hm2,特色水果产量15.34万t,其中,苹果产量6.76万t。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26个,全年出栏生猪38.86万头,年末存栏33.71万头;出栏牛38.1万头,年末存栏牛175.64万头。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发展家庭农(牧)场51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7家。建成了一批省级地理标志、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增“三品一标”25个、名优商标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居全省前列[3]。

1.2 甘孜州农业现状

甘孜州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以酒、肉、茶、菌、果、蔬、水、药8类产品为龙头,在建基地、育企业、出产品、跑市场、创品牌上下足功夫,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农业快速发展[4]。2014年,甘孜州农业增加值达20.10亿元、林业增加值2.38亿元、牧业增加值27.39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8.42万hm2,其中,粮食、蔬菜(含食用菌)的播种面积分别达到7.13万hm2,6 675 hm2,粮食总产量达24.22万t,蔬菜(含食用菌)产量达20.93万t。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07万hm2、特色林业产业基地2.27万hm2,水果产量达14 089 t,其中,苹果产量7 842 t,核桃产量达到3 941 t。全年出栏猪21.66万头,出栏牛46万头,出栏羊26.47万只,家禽出栏17.63万羽;年末牛存栏235.47万头,羊存栏104.5万只,生猪存栏28.68万头。扶持龙头企业67家,新增新型经营主体4 740个。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4个,获得地理标志商标4个[3]。

1.3 木里县农业现状

木里县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5]。2014年,木里县农业增加值23 053万元、林业增加值3 526万元、牧业增加值23 640万元、渔业增加值506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 891 hm2,产量49 771 t;蔬菜(含食用菌)产量40 063 t;水果产量8 000 t,其中,苹果产量4 723 t,“木里皱皮柑”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木里县荣获“四川省核桃之乡”称号,核桃产量3 071 t。康坞4号、康坞2号核桃分别荣获“大凉山优质核桃”金奖和银奖。木里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省(州)畜牧业重点县建设,鼓励发展一批畜禽规模养殖户。2014年生猪出栏11.36万头,年末存栏15.44万头;年出栏牛2.15万头,年末牛存栏11.61万头;出栏羊8.82万只,存栏羊21.09万只[3]。

2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2.1 内源因素

2.1.1 资源环境因素

2.1.1.1 土地资源因素土地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受土地资源制约明显。一是耕地比例小且分布零散,牧草地、林地比例较大。耕地多分布于河谷人口密集区,随人口的不断增长,加之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和耕地的一增一减,使局部区域人地矛盾渐趋突出。二是大多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农耕地大部分分布于高山峡谷和山原地貌区的河谷地带,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洪水经常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损毁耕地严重。三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阿坝州坡度大于25°以上的陡坡地约占山地面积的1/2,水土极易流失。特别是岷江、大金川和白水江等干旱河谷,由于谷坡陡峻,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劣,洪涝、干旱频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四是中低产地比例较大。整个聚居区中低产地比例大,阿坝州旱地占耕地的97.6%,中低产地占82%(其中瘠薄型占49.1%),坡度在6°以下的耕地仅占12.5%,6°~25°的耕地占45.7%,25°以上的耕地占41.8%;46.2%的耕地缺乏氮素,26.5%的耕地缺乏磷,30.4%的耕地缺钾,近50%的耕地缺硼,耕地地力等级基本在6级以下。

2.1.1.2 气候条件因素气候条件对生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阿坝州东南部、甘孜州南部和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中游和岷江上游。绝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3 000 m,受地势影响,区内热量条件的垂直变化极为显著,自低海拔到高海拔,年平均气温从12~15℃降至0℃以下。由南往北,从河谷到山顶,依次出现了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大部分山地年降水量为600~900 mm。在甘孜州大部分地区和阿坝州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等地区,区域处于丘状高原和平坦高原,面宽广、谷地开阔,使得山高、天寒、风大、林木不易生长。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0~6℃,≥10℃积温在400~1 500℃,无霜期在100 d以下,热量不足,作物生长期短促,河谷地区能种植一季青稞、春麦,但经常受低温、霜冻、冰雹等侵袭。北部地区农作物生产更为困难,但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和积累养分,部分作物单产较高。四川藏区这种地形和热量的垂直变化,影响动植物和土地类型的分布,也显著地影响着生态农业的生产发展与布局。

2.1.1.3 水资源因素四川藏区河流水量丰沛,河床落差大,极富水力资源。阿坝州水资源总量为446亿m3,甘孜州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68.9亿m3。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间变化悬殊等自然原因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人为原因造成了干旱缺水和洪涝灾害影响[6]。

2.1.2 劳动力因素

2.1.2.1 主观意识因素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广大农民的生态农业参与能力和参与意识。四川藏区广大民众受生存压力约束,特别是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和行为还没有在社会范围内广泛普及。当前,四川藏区农业企业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参与主动性不强,企业生产经营的短视行为普遍。

2.1.2.2 文化素质因素由于受交通、贫困、师资力量、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藏族聚居区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一是语言交流障碍。藏族地区实行双语制教育,汉语交流能力较差;二是文化程度低。农牧民普遍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还有相当部分文盲存在。三是技术素质低。目前,四川藏区农村劳动力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总共不超过10%[7]。由于农业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而且大量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就业,使得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受到局限,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和新观念的吸收。

2.1.3 基础设施因素

2.1.3.1 道路交通因素四川藏区尽管与云南、西藏、青海等省份相邻,但到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等大城市的出境通道少,且路况较差,影响农产品运输和销售。通村道路等级多在4级以下,路窄、弯道多、错车道少,只能通20 t以下的车辆。村以下机耕便民道建设严重滞后,仍有很大部分农牧民的出行难问题未得到解决,阿坝州仍有1 000余个村民小组(寨)、20万多农村人口尚未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生产、生活运输仍靠原始的人背马驮。已建成的机耕便民道技术等级低,95%以上为简易路面,过载能力低,“断头”路普遍,缺乏联结性。

2.1.3.2 农田水利因素四川藏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缺乏大中型调蓄工程,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薄弱。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仍然是主要的灌溉方式。甘孜州水资源利用率远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近年来,各地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但四川藏区地处山区,水资源不足,干旱缺水仍是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2 外源因素

2.2.1 技术因素

2.2.1.1 农技人才配置因素一是农技人员垂直分布不均。目前,在四川藏区(州、县、乡镇)农技机构的在编国家农技干部中,乡镇级机构农技人员偏少。二是农技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四川藏区在现有农技人员中,从事种植和养殖专业的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缺少从事加工业、营销、管理类的人才。三是基层农技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四是传统型农技人员多。四川藏区这种农技人员的配置方式,是新品种、新技术转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2.2.1.2 农技推广机构因素当前,四川藏区农技推广主要是依靠各级农技推广站。目前,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运行经费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投资渠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了人员流失、离岗,农技推广时间减少,农技机构设施建设滞后,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合并,出现了“线断、人散、网破”的尴尬局面。二是技术队伍不稳。农技推广工作人员待遇较低,队伍极不稳定。农技人员除了正常的农技推广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大量其他业务和管理工作,无法保障农技推广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农技推广的行政指令行为,弱化了农户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推广,造成推广效率低下[8]。

2.2.1.3 农民技能培训因素首先,农业科技培训发展时间较短,师资力量欠缺。其次,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尚不健全。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职业教育规模过小,设施简陋,内容陈旧,教员流失。现有人员难以承担培训重任,已不能适应现实需求。最后,政府主导的技术培训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培训效率较低,而市场化的技术培训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展困难。

2.2.2 政策因素

2.2.2.1 认证制度因素目前,我国认证的生态农产品有3种,分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由于我国认证体系发展时间短,认证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农产品认证标准体系起步晚,系统性不高,没有覆盖生态农产品的全过程。二是缺乏对认证企业(农户)在标准认证方面的培训。三是认证机构的非社会化。如绿色农产品发展中心大多隶属于农业部门,因此,在认证过程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难以摆脱政府行为的束缚,降低了客观性。

2.2.2.2 资金投入因素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在总量上,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比较快,在2006年为3 172.97亿元,是1980年的20.16倍,但财政支农资金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动较大。198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0.93%,到1995年下降到4.74%。1997年我国加强对农村工作的投入后又逐步回升,2006年上升至12.83%。1997—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比例平均为9.6%[9-10]。按照相同的口径计算,发达国家的这一水平在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为10%~20%[11]。可见,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支农力度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2.2.2.3 金融服务因素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未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支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倾斜性支持政策。但目前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一是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二是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据四川银监局2009年11月30日的数据统计,阿坝州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99个,其中,最多的是松潘县16个,其次是黑水县,共有13个[12]。机构网点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金融产品不足。现有金融产品缺乏农牧民发展生态农业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等产品[13]。

2.2.3 市场因素一是市场意识淡薄。总体来看,四川藏区农民大多自身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盲目跟风而不根据市场需求来判断。二是包装意识不强。不注重包装从而导致产品丧失吸引力。三是品牌建设不够。农产品通常未注册商标,且农产品品牌促销力度不够,不擅长进行或者不进行广告宣传,导致营销效果十分不理想。四是价格定位不准。农产品经营企业不注重市场调查与预测,在定价中主观性较强,客观上削弱了农产品价格对市场的开拓能力[14]。

3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3.1 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四川藏区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首先讲保护,其次才能谈发展,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同样必须讲究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保护为发展红线,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同时,要注意适度规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畜牧养殖业,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避免过度养殖放牧出现草原荒漠化。要利用半农半牧的特点,“猪-沼-果”模式的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和深度加工型循环经济,即重点加大以动物性(畜牧业、水产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加强以植物性(种植业、林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开发力度。发展其他类型的循环经济,主要是农渔、农林、牧渔、牧林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如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生产基质—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有机肥料、林木产品加工—加工木屑—食用菌生产基质—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有机肥料、农作物秸秆—秸秆气化—农村能源、农作物秸秆—秸秆气化—废弃物—有机肥料、农作物秸秆—秸秆造纸—废弃物—有机肥料、渔塘养禽—家禽粪便—养鱼饲料—养鱼等等。发展生态农业,要特别注重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充分利用四川藏区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干净的土地,减少或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施用生物农药,禁用高毒高残农药,防止土壤污染,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5]。

3.2 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四川藏区特色生态农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抓住外部机遇,实现差异化发展,如木里县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林下优质农产品,丹巴县利用超法国波尔多的生态条件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汶川、理县、茂县依托距离成都较近的优势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水果,国道318线附近依托我国最美景观大道的客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红原、若尔盖、理塘等高原县适度发展畜牧产业与高原粮油、中藏药材等。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更要突出产业的特色,融入地方独特文化,如泸定的红樱桃将泸定的红色文化融入进来,丹巴的葡萄酒庄要将丹巴独特的嘉绒藏族建筑结合,道孚、炉霍、甘孜等地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以藏族文化为主,臧家乐、牧家乐要体现地地道道的藏族风格。在开发农产品的时候,要瞄准国内外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及来源,错开市场交易高峰,发展错季节农产品,如成都市场需求的秋淡蔬菜,提前或延后的水果,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需求的夏季叶菜、中低温食用菌以及野生林下农产品[16-17]。

3.3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

根据四川藏区各区域资源禀赋,对生态农业的产业特点、市场定位、产品特色、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建设项目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尽量满足特色效益产业布局在最适生态区,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生产高品质、高效益的农产品的目的。立足四川藏区生态特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在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优质高效转化,在主导产业布局、建设重点、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民培育等方面,根据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等综合加以考虑,加快和优先扶持优势重点产业发展。

3.4 提质增效、精品化发展

围绕四川藏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生产方式,做强做精,重在质量、重在特色、重在形成精品。通过做大做强“川藏高原”、“圣洁甘孜”等品牌,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的转变,加强区域大品牌与小品牌结合,鼓励县域、企业、合作社在大品牌下创建自己独特的品牌,如丹巴康定红葡萄酒、木里康邬核桃、金川雪梨、小金苹果等。要鼓励县域根据当地产业情况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业大县等品牌,提高县域产业的知名度;鼓励州域、县域面向国家、省申报产业示范县、产业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县、美丽乡村等称号,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园区、合作社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18]。

3.5 农旅互动、产业协同发展

依托四川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成熟的旅游产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及乡村生态深度体验游,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形式,打造高原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正确处理好农旅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关系,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在优化一产、发展二产、突破三产的基础上,实现一二三产协调联动。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把新村建设放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中去把握和推进,坚持建设生态农村的理念,科学规划和布局现代农村新形态,实现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农旅互动相融[19]。

3.6 科技支撑、全方位合作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应通过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农村干部的农业技术培训,从而弥补技术人员不足的缺陷,实行行政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示范推广先进技术[20]。

[1]苏永杰.解放后四川藏区草地畜牧业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41-7244.

[2]杨克宁.2015年阿坝州政府工作报告[R].乌尔康:阿坝州政府,2015-02-13.

[3]四川省统计局.四川农村统计年鉴2015[M].成都:四川年鉴出版社,2015.

[4]益西达瓦.2015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R].康定:甘孜州政府,2015-01-23.

[5]伍松.2016年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木里: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6-03-01.

[6]马兴娟.甘孜州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7]张淑芬.四川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62-64.

[8]郭晓鸣,蒋永穆.四川农业科技平台战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9):3-8.

[9]安广实.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9):43-47.

[10]刘涵.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0):30-35.

[11]陈少晖,廖添土.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支农机制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5-112.

[12]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农村金融网点增设:外生演进逻辑的再度审视:基于阿坝州的实证[J].西南金融,2011(4):38-42.

[13]罗成.浅析四川甘孜州藏区农牧区金融现状和发展趋势[J].金融教育研究,2012,25(4):24-26.

[14]雷婷.农产品市场营销刍议[J].才智,2011(28):21.

[15]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启示[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4):397-400.

[16]陈杰.四川藏区特色经济发展途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2):115-118.

[17]廖承红,鄢杰.四川藏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式与培育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31-33.

[18]汪明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74-76,79.

[19]王兴贵.四川藏区乡村旅游全域开发模式与路径分析:以丹巴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261-3265.

[20]曹丹丘,宦梅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10):145-147.

Restriction Factor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Sichuan Tibetan Areas

JINGXiaowei,LINZhengyu,LI Xiao
(Institute of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Rural Economic,Sichuan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Chin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for eco-agriculture in Sichuan Tibetan region,the paper finds out the existing drawbacks,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dhering to the ecological prior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ighlighting the unique features by taking the dislocation development,mak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ayout based on the local conditions,improvingthe qualityand effectiveness toupgrade the products,combining agriculture with tourism so as to p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r industries,which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co-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Sichuan Tibetan region.

Sichuan Tibetan region;eco-agriculture;restrictingfactors;countermeasures

S-0

A

1002-2481(2017)04-0639-05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4.37

2016-11-3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川农业函[2014]91号)

景晓卫(1984-),女,四川通江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及科研管理工作。李晓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藏区生态农业农技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