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振华 张钰娴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近年来,杭州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自身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水土保持法规宣传、水土保持管理及监督执法等重点领域,扎实有效地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形成了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来抓的共识。尤其是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杭州市结合生态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从配套法规体系、水土保持队伍建设、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规范了执法行政许可制度,加强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采用日常水政巡查、多部门集中检查与联合督查等多种方式,认真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顺利进行。
根据最新的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2],杭州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 094.84 km2。土壤随地表径流入河、入库,不仅减少了河、库的有效调节库容,降低了行洪能力,而且直接影响防洪、航运、灌溉等效益的正常发挥,恶化水环境并对城乡供水构成威胁,很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随着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与延伸,广大民众对人居环境改善、水源地保护、饮用水安全及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等需求不断提升。如何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根据杭州市的水土保持需求,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论述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布局与期望,以期为水土保持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杭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的北部,总土地面积16 850.0 km2,其中市辖区8 289.08 km2,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和临安10个区及建德1个县级市、桐庐和淳安2个县。总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三面环山。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占65.6%,平原占26.4%,江、湖、水库占8.0%。水系分属两个流域,即以钱塘江为干流的钱塘江流域和以苕溪、运河为主的太湖流域。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雨热同季,四季较分明,年均降水量1 100-1 600 mm。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北部亚地带,垂直分布明显。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园地为主,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024 7 hm2,耕地资源严重匮乏。
杭州市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中度为主,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不连续的块状,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现由东向西递增特点。根据最新的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结果,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 094.84 km2,占到总土地面积6.50%,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程度的流失面积,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29.92%、50.37%、11.83%、5.94%和1.94%。
杭州市耕地资源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近十多年的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水土保持成效。与2004年相比,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5%。但是,水土保持工作仍面临诸多难题。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低丘缓坡地、矿产资源、经果林区等开发活动加剧,给水土保持增添了新的内容。尤其是杭州市西部山区,随着山核桃林、桔园林、香榧林等经果园地的开垦,林下无水土保持措施,加上当地老百姓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往往只看眼前利益,造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杭州市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匮乏,加之河网密集、山地多平地少、经济发达,居民对人居环境改善、水源地保护、饮用水安全及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的需求强烈,对杭州市的水土流失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水土保持需求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民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愿望和渴求,为制定合理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提供正确思路。
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良好宜居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对维护人居环境和水土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需要重点完善城市周边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强化城镇周边生产建设项目弃渣综合利用和集中管理,建设城镇绿地系统,改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二是需要加强人口密集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小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障供水水质,提高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三是需要加强城镇产业园区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预防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杭州市有我国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质天然淡水资源,人民群众对水质维护、生态维护和水源涵养的需求强烈。一是需要实施重要水源地预防保护措施,控制面源污染,为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二是需要在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源地大力推广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以保护水质为核心,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入湖库泥沙,加强水源地保护。通过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拦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吸收与土壤分解,以及水净化处理设施配套,将面源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障饮水安全。
水土保持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土壤保持功能上。发挥土壤保持功能的重要区域主要集中在杭州市西北部的山丘区,该地区是杭州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需要保护好现有的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维护25°以上陡坡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减轻自然灾害。同时,需要加强低丘缓坡地,尤其是坡耕地、园地、经济林地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水土保持分区是确定不同类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及途径的基础[3]。基于杭州市的水土保持需求分析,结合杭州市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重点,可将全市分为四大水土保持区:
3.1.1 东北部平原人居环境维护与水质维护区
加强主城区及萧山区、余杭区的城市水土保持,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河网整治工程、疏林地封育管护和山坡园林化景点建设;加强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3.1.2 中南部低丘河谷生态维护与水源涵养区
以“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以风景旅游资源和水源地保护、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加强小型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建管,实施清洁小流域建设,着力改善水质;加强退耕地、疏林地、荒草地的生态公益林营造,适量发展经济林果。
3.1.3 西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区
加强苕溪流域、分水江流域源头区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3-4],通过封育自然恢复或人工种植,营造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控制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对低丘缓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在园地、经济林地的坡面设置截排水、蓄水池等小型蓄排水工程。
3.1.4 西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与生态维护区
围绕千岛湖的重点预防保护,通过封育自然修复或人工种植,营造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和经济林,以减少地表径流及携带泥沙入湖;低丘缓坡区域的坡耕地推行梯田化,园地、经济林地坡面设置截排水、蓄水池等小型蓄排水工程;加强对滑坡等重力侵蚀的预防和治理,对少数山区的贫困户,可采取移民方式避免地质灾害。
今后一段时期,杭州市的水土流失治理,在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基础上,应紧密结合全市的水土流失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需求,重点应做好“三江两湖一片”的预防治理。
3.2.1 三江
即做好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的水源涵养和水质维护。要实施天然林保护和封禁自然恢复,保护好现有的植被与水土保持建设成果,坚决禁止乱砍滥伐与开荒扩种;对交通、水利、能源等行业新上、改建、扩建的生产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制度,防治产生新的人为水土流失;新开办矿山应符合国土部门的相关规划,按照规定合理有序开采,要求终采面必须恢复植被;工业企业建设应严格限制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在建设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3.2.2 两湖
即做好西湖和千岛湖及其周边的水质维护。要开展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主的综合防治,防止农业、人畜及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坚持实施以农村人居环境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裸露边坡整治和村庄水环境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生态护岸、农村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水生态修复为主的生态河道建设。
3.2.3 一片
即做好临安山核桃林水土流失区的治理。要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坚持实施退耕还林,大力营造水土保持生态林,推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切实搞好山核桃林、板栗林等经果林地的水土流失治理,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实施生态开发、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当地社会公众通过多种渠道投资水土保持,开创水土流失防治新局面。
本文以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批复的《杭州市水土保持规划》为依据,分析了水土保持需求,论述了杭州市的水土保持分区及水土保持重点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可为杭州市及各县、市(区)近期水土流失防治与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张钰娴,臧贵敏,等.浙闽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区划及治理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6):112-116.
[2]崔 丹,李世锋.浙江省分区水土保持布局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7(1):30-31.
[3]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1):105-109.